蘑菇菌种与生产

上传人:hy****d 文档编号:15962337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蘑菇菌种与生产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蘑菇菌种与生产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蘑菇菌种与生产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蘑菇菌种与生产蘑菇生长繁殖离不开菌种。在英语中,蘑菇菌种译为“Sw”,此词来源于拉丁文,为扩大的意思,因此蘑菇接种的本意是“移植”。第一节 有关菌种的概念蘑菇的“种籽”是孢子,通常所用的菌种是菌丝体,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秧苗。种籽一般处于休眠状态,而秧苗常处于生长状态。蘑菇栽培用的菌种是菌丝体,就如水稻不用种籽,而用秧苗一样。蘑菇菌种由三部分组成,即蘑菇菌株的纯菌丝体、菌丝体着生的基质和包装容器。蘑菇菌种因培养基质结构不同,有固体菌种与液体菌种之分。在固体菌种中,按基质成分的不同,又分为粪草菌种、谷粒菌种等。若按菌种生产繁殖过程的先后,又有母种、原种、栽培种之分,或称其为一级种;二级种、三级种。蘑菇菌种的生产与作物种子的扩繁有本质的差别,其原因是菌种生产为无性繁殖过程,不发生遗传重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之间的基因型是不变的,所以蘑菇菌种的分级尤其是原种与栽培种的划分是人为的。在生产实践中,原种与栽培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不是由于菌种本身种性的差别,而是在菌种生产过程中由于隐性污染,栽培种的纯度可能比原种低。做为食用菌生产者,弄清有关蘑菇菌种的概念是很有益的,本节介绍有关知识。一、种、品种、菌株及菌号的区别(一)种 “种”(pecie)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在“属”(es)之下,特指具有一定形态特性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同一种的个体之间遗传特性相似,彼此间交配可育。不同种间的个体则不能相互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生物的每个种都有学名,学名按双名法,用两个拉丁词组成。前一个为属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如Aaricus 意为“蘑菇属”;后一个为种名,常用拉丁文形容词表示,以描述该种的主要特征,如ispors意为“双孢的” 。(二)品种 每一个品种均有共同祖先,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遗传性状比较一致的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群体,蘑菇品种参照农作物对品种的定义(variety指植物;bre指动物)。品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人们利用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按照人炎的经济目的不断选择培培育而成,能适应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农作物品种一般指具有高产、优质、农艺性状好,可人工大量栽培的品系,所以品种的定义为“具有生产应用价值的菌株”。我国农作物品种的应用需要经过品比试验,区域性栽培试验,最后须经过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批准后取得品种资格方可应用于生产。因而选育一个优良的品种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三)菌株 在微生物学中,菌株(train或ln)又称为“品系”、 “菌系” 或“小系”,含义是起源于共同祖先的相似的个体,如同一种、同一品种、同一子实体分离出来的纯的培养物。在遗传学中一般是指自交或近亲繁殖若干代后,所获得的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的后代.菌株与品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有的分离培养物只要具有差异性,都可认为是不同的菌株。而品种强调的是生产性状要有代表性,品种可以是某一菌株,但不是所有的菌株都是品种,因为品种必须经过权威部门审定。优良菌株经过鉴定、品比、繁育后,即可成为品种。菌株可作为育种材料,但不是所有的菌株都具有生产应用价值。不同菌株之间的差异可以是形态差异,也可以是农艺性状或是生理生化方面的差异。区别不同菌株传统的做法是进行拮抗实验或极性测定,现在还可应用同工酶图谱、N指纹图谱等鉴别技术。(四)菌号 按国际细菌命名法规(176),菌株(Strain number)的命名可用任何形式,可用个人的姓名、地点或数字表示。但为方便起见,一般均用数字表示,附在种名后面而成为菌号,例如法国的蘑菇品种6、6;美国lvn公司的S30、S608;荷兰的U、U2;我国的蘑菇品种s2796、闽1号等。我国的菌号比较混乱,有些单位或个人引进一个菌株后由于商业目的就重新编一个菌号,同一菌株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菌号,出现同种异名现象.同种异名给科研工作带来许多无意义的重复,在生产上也给菌种应用带来障碍。还有一种情况,从某栽培品种的子实体通过组织分离,冠以一个新的菌号,这也是普遍现象。一般地说,组织分离不会改变其基因型,分离物与原栽培品种种性相同,不是新菌株。如果进行组织分离的菇体是一个变异体(概率极小),可以作为新菌株,例如白色木耳、白色金针菇都是从自然突变的个体上组织分离的著名新品种。总之,组织分离是否能编为新菌号,需要有可遗传的新性状,或通过必要的实验证明它与原菌株是不同的.二、蘑菇品种与菌株类型(一)蘑菇品种介绍 蘑菇菌株有哪些品种?各品系的生产性状如何?具体指标有哪些?介绍如下:从菇体色泽上区分,双孢蘑菇有白色、棕色和奶油色三个品系:棕色品种棕色品种菌盖表面平滑,巧克力色,菌柄白色,肉质致密,有份量,抗病.因色泽差,不适合罐藏加工,仅在少数国家局部种植.奶色品种菌盖表面平滑或鳞片状,菌柄白色,菌盖白色或奶油色,子实体较大。栽培量较小。白色品种菌盖表面平滑,是世界上栽培最多的品种。菇体为纯白色,颇受市场欢迎,世界各国栽培的主要是这个品种。生产上常用的白色蘑菇品种,各主产国均有自己选育出来的代表品种。不同菌株在生产性状、加工性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生产性状上分,有适于工厂化生产的品种F与U系列和适于季节性栽培的品种sS2796系列;从加工特点上分,有适于鲜销的品种S10。表41例举了国内外生产上常用的有代表性的杂交品种.表41蘑菇杂交菌株生产性状简介国别 选育单位 菌株名称 同工酶谱 主 要特点中国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 As796334607HGHG4HG4 中国广泛使用,抗逆性强,鲜菇适用于罐藏或鲜销。荷兰Horst蘑菇试验站 U1U3 HG4 欧洲、北美广泛使用,适于工厂化栽培,罐藏或鲜销美国 Slvan公司 S130S608S512 HGH4HG 适于工厂化栽培,鲜销适于工厂化栽培,鲜销适于工厂化栽培,罐藏法国 Somcl公司 F56F60 HG4 在欧洲广泛使用,罐藏与鲜销 近10余年来,我国推广栽培过多个蘑菇品种,积累了许多值得总结和借鉴的生产经验,介绍主要品种如下:1。AS796 是我国具有知识产权的杂交品种,由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王泽生等育成,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栽培最广的高产稳产优良菌株.据王泽生(2000)报道,在美国试种S76,产量也能达到3Okg/,但采菇期要比美国Sylvn公司的菌株长。在国内简陋的栽培条件下比较栽培,表明S279比美国菌株更具抗逆性。近几年该品种在福建省的栽培面积占90以上,在全国已推广2亿多平方米,产菇近00万吨。该菌株的主要生产性状如下: (1)形态特征菌丝在PD培养基上,菌丝呈银白色,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均很发达;在常规基质中,长速中等偏快,一般不结菌被。菇体圆正、无鳞片,有半膜状菌环,菌盖厚,组织结实,菌裙紧密、色淡,柄中粗较直短,无脱柄现象,每千克鲜菇为9000只。菇体基本单生,14潮菇产量结构均匀,通常是边长菇边扭结,因此采收要及时。鲜菇含水较高,加工预煮出率65%,制罐质量符合部颁标准.(2)栽培要点 较耐高温,栽培时间比一般菌株可提前710天。2通常不死菇。该菌株出菇较一般菌株晚天.耐肥,要求投料量为293千克平方米,含氮量1.4%16%。薄料或含氮量低,易产薄皮菇、空心菇。耐水,结菇水要求菌丝爬上至离土层表面1厘米时重喷.结菇力强,成菇率高,且后劲大。2Sylv-76 简称-176。1979年于美国Sylvan公司引进,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编号为S176。是国内最早大面积栽培的贴生型菌株。()形态特征 菌丝在PDA培养基上呈贴生型,菌丝索状、分枝多、分隔短,平贴基质呈放射状扇形蔓延。菌丝先端部分稍有气生,基内菌丝较深,长速较慢.菇体纯白,盖顶扁平,略有下凹,鲜菇811只/千克.肥水不足时,菌盖凹陷较明显,有鳞片。风味淡,商品质量欠佳,适于盐渍加工与鲜食。(2)栽培要点 耐水、肥,铺料厚度不少于20厘米。吃料能力强,长速快,菌床封面较气生型菌株快35天.结菇率高,出菇齐,转潮快,后期产量高,抗病力较强。产菇一般在1千克/平方米以上。发菌适温5左右,出菇适温10。3.Somel11 译名索密尔-11。法国Smye公司育成.由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自波兰引进。高产型菌株。(1)形态特征菌丝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贴生型,菌丝线索状,分枝多,分隔短,顶端稍有气生菌丝,稀疏、呈扇状生长。菇体盖顶略平,呈浅棕色,柄粗短,菇体组织较疏松。适于盐渍加工与鲜食。单产与76菌株相近。(2)栽培要点 较耐肥、耐湿,铺料厚度要达到1厘米。喷出菇水要早,原基普遍发生,呈米粒大小时,喷用出菇重水。结菇率高,出菇集中,转潮快。产菇一般在10千克/平方米以上。较耐高温,可适当提前播种.浙农1号 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经紫外线诱变,从S17菌株中选育出来,185年通过轻工部鉴定。是大面积使用的高产稳产菌株。(1)形态特征 菌丝 在DA培养基上呈半贴生半气生型,线状菌丝较少,基内菌丝较17菌株粗壮,生活力强,吃料爬土快。菇体圆正结实,胖顶或平凹,无鳞片,菌柄粗而短,色泽洁白、菇形中等偏大,每千克鲜菇0个左右。品质较176菌株有很大改善,可作为罐藏菌株使用.罐头加工 吨耗95986千克,预煮率6。%,整菇率62%77。(2)栽培要点 耐肥、水,抗逆性强,土层厚度应控制在3厘米内。结菇率高,出菇早,转潮快,产菇9千克平方米以上,高产可达18千克平方米。菌丝培养适温2025,出菇温适10O。5.上海11 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自国内传统栽培的气生型10-1菌株中选育而成。17年前后在各地推广应用.()形态特征 菌丝在PA培养基上,菌丝呈半气生型,线状菌丝束明显,斜面菌丝整体外观绒毛状.菌丝分隔短、分枝多,与气生型菌株长速相近。菇体中等大小,菌盖直径大多为1.84。8厘米。色泽白,组织紧密,菇顶饱满,菇肉较厚。薄皮开伞菇相对较少.质量能达到罐装原料菇的要求。加工预煮率为68。()栽培要点较耐肥、耐湿,原基呈米粒、绿豆大小,表面光滑,无菌丝毛头时,就要喷重水。用水不足,严重影响产量,易出白心菇。菌床以湿管过冬为好。产菇适温广,在2023持续23天不影响出菇。冬季菇房保温措施好,仍能出菇。结菇率高.据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2。8万平方米栽培,平均单产在。1千克/平方米。闽1号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从罐藏优质气生型8211菌株中,分离单孢选育。经福建省蘑菇菌种审定委员会批准,自190年起正式作为优质罐藏菌株推广使用。()形态特征 菌丝在P培养基上呈气生型.菌丝浓白、短而密、整齐、粗壮。菇体圆正,洁白,菌盖厚实,无鳞片,菌裙小、色浅,菌柄粗短,不易开伞,菇形中等偏大,每千克鲜菇8010只。罐头加工,吨耗85千克,罐藏标准一级菇约占670。(2)栽培要点 对营养要求中等,覆土要比同类型菌株提早3天。提前23天喷水,以防止菌丝上冒板结.一旦发生土层菌丝板结,可采用低温刺激或重水冲击处理,或将石灰粉直接撒于冒菌丝部位,以抑制菌丝继续板结,但切勿大动土层或更换新土,否则将造成减产.子实体对温度反应敏感,21以上会出现死菇。温差大且变化剧烈,易出现硬开伞,特别是第潮菇更为明显。产菇量7.千克平方米.(二)蘑菇菌株类型 第三章曾介绍,根据不同菌株的栽培特性、鲜菇质量和罐藏加工表现等差异,蘑菇菌株大致分为高产类型、易褐变类型、中产类型、优质类型和不育类型。此外,在菌种生产实践中还常根据蘑菇菌丝在斜面培养基上的外观特征,划分为3种类型:1气生型 例如上海0-1菌株。这类菌株的菌丝主要生长在培养基表面,延伸后高出基质表面并暴露在空气中(俗称“气生型菌丝),其色洁白,绒毛状,又浓又厚;而伸入基质内部的菌丝(俗称“基内型菌丝)较少,较浅。.贴生型 例如法国oel111菌株.这类菌株的菌丝灰白色,稀疏或致密,紧贴培养基表面匍匍生长,气生菌丝极少或无,但基内菌丝较多较深。贴生型菌株又名匍匍型菌株。3半气生型 例如浙农1号。这类菌株的菌丝外观特征介于气生型和贴生型之间,白至灰白色,呈线索状在基质表面分布,气生菌丝不旺,菌丝培养初期较少,培养后期才逐渐增多,且多出现在菌丝生长先端部位;其基内菌丝比气生型菌株多,但不及贴生型菌株。半气生型菌株又名半贴生型或半匍匍型菌株。必须指出,同一类型的蘑菇菌株,其菌丝外观特征只是相对一致,并非完全相同;例如常规气生型菌株与杂交气生型菌株之间,其菌丝外观的差异就较明显;而贴生型菌株中,菌丝形态也有云彩状、年轮状或线索状等多种区分。因此在选用蘑菇菌株时,必须对所用菌株的外观特征尽量了解,并对所用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加以分析和比较,以免判断失误。气生型菌株与贴生型菌株不仅在菌丝细胞的形态结构上和子实体的内外质地上有所区别,而且在生物学特性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即它们的菌丝培养和子实体发育对营养、温度、水分、空气等方面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尽管气生型菌株不一定低产,贴生型菌株不一定质次,但就大多数而言,气生型菌株与贴生型菌株相比,其耐肥、耐温、耐水性能较差,抗病力也弱,且结菇较迟,出菇较稀,转潮较慢,单产较低.杂交型蘑菇菌株AS29,其菌丝外观倾向于气生型,但与传统气生型菌丝形态有别,在菇质上接近气生型菌株,在产量上则接近贴生型菌株。生产实践表明,气生型菌株与贴生型菌株在制种和栽培技术上有所不同,需要采取以下相应的技术措施:1。菌种生产不同培养气生型母种时,要求基质略硬略干一点,如100毫升斜面基质内,琼脂用量要比贴生型母种增加l克。同时,母种培养的前期温度宜控制在022,当菌丝布满斜面基质一半以上后,逐渐降至18以下,即要求培养温度偏低一些。而贴生型母种则宜控制在225范围内培养。培养气生型原种和栽培种时,容易发生菌丝徒长、早衰和吐黄水现象,特别是基质养分过富、发酵过热、含水量过高、装料紧度不够、培养温度偏高、空气湿度大、菌龄偏长时,上述现象较为严重。因此,配制气生型原种和栽培种基质时,要控制好基质的营养配比和腐熟度.采取粪草基质时,粪草比例一般为:1。粪肥必须粉碎,草料要求偏生一些.采用麦粒、棉籽壳等基质时,适当加些河泥、谷壳,尽量少加或不加粪肥.与贴生型菌株相比,基质含水量要减少2%以上,一般控制在0-5。此外,装料要适当紧一些,尤其是瓶内上部基质不能过松。气生型菌株的菌龄宜控制在40-5天,贴生型菌株的菌龄可达00天,因而气生型菌株的制种时间要推迟进行.气生型菌株的菌丝香味较浓,菌种培养时除要避免出现温高湿大的郁闷环境外,要加强病虫害管理措施。2。堆肥含水量不同 气生型菌株的基质内菌丝较少,菌丝细胞的酶活性相对较弱,堆肥中要多使用有机肥,少用化肥,建堆时碳氮比宜控制在3033,采用二次发酵的堆肥,气生型菌株要求前发酵堆期为4天,贴生型菌株为12天.进房前堆肥含水量前者控制在58%60%;后者要求在65%左右。若采用常规一次发酵,气生型菌株的堆肥堆期要比贴生型菌株长2天,进房时堆肥的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而贴生型菌株在堆肥进房时要达到60左右。气生型菌株与贴生型菌株相比,耐湿性较差,土层菌丝生长时间长2天,出菇晚天左右。因此,气生型菌株的菌床覆土前料面含水量要降低,以提高抗湿性,覆土层调水量1平方米减少1千克,结菇水和出菇水均要推迟2天左有使用。整个栽培期间,气生型菌株的菌床宜采用轻喷勤喷的方法进行水分管理,一般不要采用间隙重喷的方法。3播种发菌不同 气生型菌株抗热性不及贴生型菌株,播种时堆肥温度不宜超过2,最好控制在25左右.播种期一般比贴生型菌株推迟5天,而贴生型菌株播种后则能承受天的283高温。气生型菌株比贴生型菌株好气性强,覆土材料的毛细孔要多,透气性要好,一般以采用下粗上细的土粒分层覆盖为好。采用河泥砻糠作覆土材料时,泥糠比例要由贴生型菌株使用的:改为8:1,并由一次性覆盖改为3次性覆盖,以提高覆土层的透气性,防止菌丝窒息萎缩或产生菌被,同时也能增加土层菌丝的储量、增加出菇后劲。整个栽培期间,气生型菌株的菌床打扦撬料次数要适当增加,菇房的通风换气必须满足.4.抗逆能力不同 气生型菌株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弱,所以菇房的消毒工作要加强,卫生清理要日常化,特别是出菇阶段要防止菇房经常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室温一般控制在1以下为宜,空气湿度掌握在85%90%。贴生型菌株由于出菇密度大,菇体含水量高,菇质紧实度不够,因而空气湿度要比气生型菌株提高5%,否则质次菇的现象就会明显。气生型菌株的春菇产量往往高于贴生型菌株,所以越冬的气生型菌床易采用湿过冬或半干半湿过冬,避免土层中绒毛菌丝枯黄老化,生活力衰退。保持土层湿润而不发白,含水量在15%左右,这是争取气生型菌株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总之,气生型菌株比贴生型菌株对外界环境条件敏感,堆肥养分含氮量要少一点、含水量要降一点,生长温度要偏低一些,水分管理要轻一些,通风换气要足一些。第二节 菌种制备与保藏蘑菇菌种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引进菌种;二是分离菌种(组织分离或孢子分离)。蘑菇菌种的分离有2种方法: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这些方法一般由科研单位采用,所分离的菌种须经出菇品比试验,成功后才能推广应用。一、菌种分离技术(一)组织分离属于无性繁殖或克隆技术,从理论上讲,所获菌种不发生遗传重组等变异,因此常被生产上采用。选择无污染并菇形健壮的蘑菇幼菇(6分成熟),采摘后及时放入灭过菌的纸袋中带回接种室,连同母种用试管培养基等用品一起放入接种箱内消毒。在接种箱内无菌操作,先用75的酒精消毒双手和工具,然后用0.1升汞液消毒种菇表面,用消过毒的解剖刀从菌盖与菌柄联结处的中部纵切开,在菌盖与菌柄交界处切成长条形小块(图-),用接种钩钩取小块菌肉,迅速接入培养基斜面的中部,塞好棉塞,在25下培养5天后即可看到组织块周围长出白色稀疏纤细的菌丝,15天菌丝即可长满试管,挑选菌丝健旺无污染的菌管再进行转接扩繁,须经出菇试验合格后用于生产。图41 组织分离法(二)孢子分离 孢子分离为有性繁殖,所获菌种已经发生遗传重组等变异,生产性状有可能优于母体,也有可能劣于母体。孢子分离有单孢分离和多孢分离两种方法,单孢分离主要用于遗传育种研究,多孢分离多用于生产繁种。孢子分离技术如下:1。悬菇弹孢法 采取刚弹射孢子的子实体菌盖,在无菌室经消毒处理后,将菌褶朝下悬吊于无菌容器内收集孢子(图2),在222下让其自然弹射孢子510小时,容器底部出现白色孢子印.取无菌水,粘取少量孢子制成孢子悬浮液,用灭过菌的注射器或滴管吸取孢子悬浮液,滴滴于试管斜面上,经25培养至孢子萌发,挑选无污染的斜面进行扩繁,经严格的出菇试验,择优用于生产.图-蘑菇孢子弹射分离装置2。褶片粘贴法在无菌条件下取一小块子实体组织,蘸少量无菌琼脂或浆糊,粘附于试管培养基斜面的对面玻壁上(图4-3),加棉塞后在20左右静置,菌孔组织中的孢子会弹射到斜面培养基上,再去掉试管壁上的菌块,经进一步培养获得多孢子萌发的菌丝体.图43 褶片粘贴分离法3。 分离菌株的鉴定 蘑菇孢子分离后得到新的菌丝体,不仅存在较大变异性,而且其单个孢子中还有00是不能结菇的,即使是组织分离得到的无性繁殖的菌丝体,也不一定能完全保持原菌株的优良性状.所以经分离、提纯后得到的纯菌丝体培养物,在末作出栽培鉴定之前,不能盲目用于生产,以防栽培后出菇不正常或不出菇。蘑菇的菌种鉴定方法有多种,最可靠的方法是通过实际栽培,从形态特征、生理特性这两方面对菌丝体和子实体进行评价,也就是说首先要确定所分离的菌种是不是蘑菇所需的菌种,即种性要纯,再就是所得的蘑菇菌株好不好,即品质要优良。一般来说,凡是长期从事蘑菇制种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工作者用肉眼就能鉴定所分离的菌株是不是所需的蘑菇菌株.但是蘑菇菌株质量的优劣和生产性状、经济性状的好坏则绝对不能单凭菌丝形态、生长快慢来判定,还必须通过菌种的逐级培养观察,特别是对栽培出菇情况做最后的考核。即便是最好的菌种,经长期保藏后使用,仍需重新进行一次栽培试验,以保证大面积生产万无一失。二、母种制备技术在蘑菇菌种生产中,菌种制作通常分为三级,即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母种也叫一级种,由于菌丝生长在试管的斜面上,所以又称为试管种或斜面种.为了保证质量,防止退化,母种的转接扩管不超过次,转扩次数增多,产量有下降的趋势。对长期保藏的菌株,复壮后须经出菇试验,方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或销售。一般生产者都是引进母种,经扩繁后用于制备原种.(一)培养基配方 母种培养基常用琼脂做凝固剂,其又名洋菜或冻粉,从海藻石花菜或其他红藻中提取加工而成,为透明、无味、粉条或粉末状。琼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多聚半乳糖的硫酸脂,包括D-葡萄糖醛酸、L-半乳糖、D半乳糖、3,6脱水半乳糖和丙酮酸等。干琼脂一般含水1%,灰分4。4%,氧化钙1.15%,氧化镁。7%,氮0。4。琼脂化学结构稳定,不易被菌丝分解利用,在培养基中仅起凝固剂的作用,其在9时融化成液体,冷却到45以下即重新凝固.由于用琼脂配制的固体培养基清晰透明,便于观察菌丝的形态,故成为常规斜面域平板培养基不可缺少的材料。其用量因使用季节、目的和琼脂本身质量的不同而异。一般在冬天加1.1。8,夏天为2%,分离菌种时加。5%,生产时加15%2.用量过多,培养基较硬,保水性好,不易干燥,但成本高。须指出,即使是最纯品的琼脂,也仍然会含有微量的含氮化合物及残存无机盐,因此在进行营养要求精确的实验中不用琼脂。对于生产而言,要求培养基营养丰富,菌丝健旺,因此采用各种加富培养基。常用的母种培养基如下: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去皮马铃薯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00毫升.这种培养基养分较少,菌丝不会徒长,常用于菌种分离、提纯及转管保存菌种。2。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5克,硫酸镁0。5克,蛋白胨3克,维生素B120毫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3麸皮2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0.5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4。酵母膏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0.克,琼脂20克,水10毫升。5平菇200克,葡萄糖2克,磷酸二氢钾。5克,硫酸镁0.克,蛋白胨3克,琼脂2克,水000毫升。(二)制作试管斜面配制培养基 选择优质马铃薯,去皮(挖去芽眼),切成薄片,称取20克,加水00毫升放入小铝锅内煮沸203分钟,趁热用层纱布过滤后取滤液,并用热水补充到00毫升,倒回小铝锅内.加琼脂继续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至琼脂全部溶化后,加葡萄糖,再补水至100毫升。2.分装试管 母种培养基一般用试管为容器,常用的规格为2种:18毫米8毫米及2毫米20毫米,培养基装量为1015毫升,为试管长度的1/41/5,培养基不可沾附试管内壁,如有沾附物必须擦试干净。3.做棉塞取适量棉花制作棉塞,棉塞要做的圆滑硬实,棉塞总长34厘米。标准的棉塞应是塞头较大,不易变形,入管的部分占塞总长的2/3,露在管外的部分则为13(不少于l厘米) 。棉塞的大小、松紧要与试管口配套,塞入试管的棉塞要紧贴管壁,不留缝隙。过紧妨碍空气流通,也不便操作;过松则达不到滤菌目的,且棉塞易脱离试管。松紧度以提起棉塞试管不脱落适为宜。4.灭菌 将68支试管捆成1把,上面用牛皮纸包住,用皮筋或线绳扎紧,以防棉塞受潮。直立放在高压锅内灭菌。加热灭菌时,排尽锅内冷气,当温度升到121(压力.0千克平方厘米)时,维持3040分钟后停止加热,待指针回到零点,先打开锅盖的/5,利用余热烘干棉塞,等到无直冲蒸汽时,再打开锅盖,取出试管。5.摆斜面 趁热将试管一端垫放到木条上,使其成一定角度的斜面,一般斜面长度达试管全长的1/2为宜。气温低时,覆盖保温,以防冷凝水过多,待完全凝固后,收取备用。灭菌效果检查 随机抽取5支试管,在5下进行空白培养35天后,检查斜面上有无杂菌,如果发现有杂菌,说明灭菌不彻底,要废弃或重新灭菌,无杂菌出现即可供接种用。(三)母种的转接蘑菇菌株类型不同,应采取不同的移接技巧,这对保持菌株特征和生产上的正常使用都是必要的.操作技术如下:1.消毒 接种前先将接种用具、培养基以及菌种等放到接种箱(或接种室)内,然后按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5克,40甲醛溶液10毫升的量进行熏蒸消毒30分钟,如有紫外线灭菌灯,同时开启照射30分钟后进行接种.接种 接种时试管口不要离开酒精灯火焰的无菌区(图44),灼烧接种钩并待其冷却,将斜面上的菌苔纵横划切成米粒大的小块(图-5),深度以稍带培养基为适,然后再取种块迅速放到待接试管斜面的中心位置,抽出接种钩后,再把试管口烘烧一下,棉塞过火后迅速塞好。如此反复接种,一般每支母种可转接050支试管。图4 母种转管无菌操作方法图45 母种转管分割方法(仿陈士瑜)在实际操作时,气生型菌株、贴生型菌株、半气生型菌株的转接技术有下述不同:(1)气生型菌株 这类菌株挑取的标准是菌落形态饱满,浓白,菌丝尖端生长挺直,生长势强,分枝清晰,菌丝尖端平齐,基内菌丝扎得较深,从基质反面可见到轮状的生长斑纹。转管移植时,种块附着的基质不要太厚;要稍带基内菌丝,注意不要桃选菌丝过于浓白、生长势过旺的菌丝。沿试管上卷爬壁的菌丝一般不要使用,以避免造成菌种培养基内或栽培菌床上过多出现菌丝徒长或结菌被的现象,以及倒毛及黄化现象.()贴生型菌株 分离这类菌株时,在多孢子单菌落挑选过程中要舍弃原始菌落中的气生菌丝、尽量挑选基内菌丝生长势强、扎根深、菌丝粗壮的菌落。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具有节间短、分枝多;节间处膨大等特点。据栽培实践表明,这类菌株中以外观呈云彩状和年轮状菌丝类型为好,其结菇性能好,产量高。转管移植时,种块长有贴生菌丝的一面朝向基质或采用两点接种法,可使菌丝较快长满斜面.()半气生型菌株 分离这类菌株时,要挑选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生长相对均衡的单菌落,移植部位的贴生菌丝要求排列稀而清晰,呈线束状;尖端挺直,健壮有力;气生菌丝不浓,所占比例适中;基内菌丝深,长势旺盛。(四)母种的培养 将接种后的试管放入5的培养箱或培养室进行恒温培养,一般需要20天的培养,菌丝才能长满试管斜面.在培养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挑除有杂菌感染或有异常现象的试管,以保证母种的质量。蘑菇母种经一段时间培养后,其气生菌丝常会出现倒伏,俗称“倒毛”,或发黄褐变现象(图版1),其主要原因是培养基不适.此外,接种时种块培养基挑得太厚、培养环境通气不良供氧不足、培养温度偏高或温差过大、菌种本身活力差耐热耐湿性弱、菌龄过长、基质养分消耗竭尽等。因此,制做母种筛选合适的培养基配方非常重要.还应注意被移接母种活力旺盛,接种时种块所带基质宜薄不宜厚,原始种块周围的菌落最好舍弃不用。母种培养时应选用大规格试管,基质盛装量要满足母种生长需要,培养环境供氧良好,培养温度要严格控制,母种数量较大时,应放在通气较好的恒温室内培养。不能及时使用的母种,最好在菌丝尚未长满斜面时就移入5的环境中存放。三、原种及栽培种的生产原种是将母种转接于装有堆肥的菌种瓶或袋中进行扩大培养的菌种(二级种)。蘑菇原种的制备程序如下:(一)麦粒培养基的配制1。配方与处理麦粒100千克,发酵后干贮粪草或糠壳1020千克,碳酸钙或石膏粉各12千克。麦粒营养丰富,菌丝生长旺盛,为防止菌丝活力造衰,每100千克麦粒中加放硫酸镁0克,磷酸二氢钾10克,效果较好。麦粒颗粒饱满表皮厚,无虫蛀破粒。一般以经过休眠阶段的隔年陈麦浸泡效果好,吸水软化快。将麦粒浸入1%2的石灰水中浸泡,水面要高出麦粒1015厘米,并经常搅拌,捞去浮粒。浸泡时间随水温高低灵活掌握,以麦粒内部浸至无白心时为准,一般水温在2左右时,大约需浸1214小时。浸好的麦粒捞出沥水,再倒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吹晾,待麦粒表面水分适度收干后,便可拌入预湿的粪草填充料、石膏粉等,接着装入菌种瓶内。麦粒吸水量控制的标准是,每1千克麦粒吸水吹晾后,湿重达16140千克为度。也可将麦粒用清水浸泡8小时左右,再转入沸水中煮或放在笼屉中用汽蒸,煮沸152分钟或汽蒸1小时,当麦粒熟透(无白、心)不破不烂时,捞出沥水进行摊晾,待麦粒表面水分收干适度时,再按上述方法配料。此法麦粒持水均匀,对发菌有利。麦粒吸水调湿后,含水量必须适度。含水过低,质地硬,菌丝穿透难,繁殖数量少,播种后易染菌。含水过高,质地软泡,灭菌时易破裂,淀粉渗出呈糊状,易使麦粒粘结成团,菌丝蔓延后会产生菌被现象。此外,填充料预湿后的含水量应与麦粒含水量接近。填充料或叫封口料、导引料、过桥料等,能固定谷粒培养基,缩小谷粒之间空隙,从而有利于种块定值吃料封面,有利于菌丝均匀蔓延生长,避免了谷粒松动后造成的菌丝断裂或产生菌被等现象,同时可提高谷粒菌种的成品率,生产管理也较方便.常用的填充料有粪草、泥土、谷糠、谷壳等.填充料用量约占谷粒培养基的1%-20%,一般要求较碎较短,最好是经过堆制发酵.配制混合时,其预湿后的含水量要与谷粒含水量相对一致。发酵干贮的填充料不霉变,过长过粗的材料需粉碎.粪草要在麦粒吹晾前4小时左右,用石灰清水预湿,pH值左右,含水量为55%左右.预湿好的粪草用其一半作填充料,与麦粒、石膏粉等混合拌匀后装瓶,再将另一半粪草作基质表面封口料使用.麦粒培养基分装时要上下震动,以利基质结合相对紧实,分装结束后不必打洞便可按常规灭菌、冷却后接入种源。此法省工方便,是麦粒培养基大生产时最常用的方法。灭菌时间麦粒结构紧实,热穿透作用慢,灭菌时间要长,灭菌方式以高压灭菌效果较理想。通常15千克蒸汽压力保持小时以上,千克蒸汽压保持2小时以上或者常压蒸汽灭菌0时保持11小时以上。(二)棉籽壳培养基的配制棉籽壳系颗粒型结构原料,其营养成分合理,菌丝不易徒长。是食用菌菌种广泛采用的培养材料。用棉籽壳作培养基生产蘑菇菌种,具有发菌快,菌丝粗壮,生命力强,吃料封面迅速等优点,一般1瓶棉籽壳菌种可代替225瓶粪草菌种使用。蘑菇制种采用发酵棉籽壳作培养基时,可采用以下方法:1。棉籽壳00千克,干猪、牛粪粉01千克,石膏粉34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石灰45千克.先将棉籽壳、干粪粉和一半石膏粉用石灰水或河泥浆水预湿,使其含水量为65%,经混拌均匀后建堆.堆高1米,宽1。3。5米,建堆后覆盖薄膜,堆期1520天,堆温控制在560.其间翻堆3次,第1次翻堆时加入另一半石膏粉,第2次翻堆时加入过磷酸钙,第3次翻堆时用石灰水调整pH值。堆制过程中,要每日揭动薄膜,并在料堆上每隔2厘米间距打洞,以利透气发酵。待棉籽壳发酵均匀,外观呈红棕色时拆堆,打散晒干备用.使用时,提前4小时左右用石灰清水调温,使其含水量达5560、pH值8.9。经分装后灭菌,一般千克蒸汽压力保持225小时。棉籽壳10千克,河泥粉040千克。尿素115千克,石膏粉1千克,过磷酸钙0千克,石灰4千克。先将棉籽壳用p值l左右的石灰水预湿,使其含水量达6O%-6,再均匀加入11。5千克尿素后进行建堆。其堆制过程与制法()相似,堆制结束后晒干备用。使用时,在10千克发酵棉籽壳中加入040千克预先晒干打碎的河泥粉,经混拌均匀后,再用石灰水逐渐调湿,使其含水量在左右,pH值为8.5,经分装并灭菌后使用。该基质适宜菌丝容易徒长的气生型菌株使用。棉籽壳团粒性好,但间隙较大,分装时要适当注意紧实,可防止“塌肩”而抑制菌丝徒长。高温干燥天气生产时,瓶口料可适当补点封口水,且灭菌后,要及时冷却接种,以避免瓶口失水偏干,不利菌丝定植。发酵料棉籽壳制种,一般45天菌丝即可发至瓶底,因此要掌握好制种时间。(三)粪草料培养基的制作 发酵粪草料是制作蘑菇原种、栽培种的传统优化型培养基。该基质尽管制做用工较多,但因其具有选择性,适宜蘑菇菌丝生长,至今仍为众多生产者所采用.其制作要点如下:1.粪草堆制 发酵粪草料培养基堆制方法与蘑菇栽培堆肥堆制方法基本相同,一般粪草比例为5:或4:。要求草料新鲜、干燥、不霉变;最好使用大麦秸秆或稻草.堆时草秆对切两段即可,以便发酵后抖去粪肥.粪肥用猪、牛粪等均可,要求先晒干、粉碎后使用。堆制时要求堆温在0左右,期间翻堆2次.低温季节堆料要增加翻堆l次,堆期也要适当延长。由于高温灭菌时会使培养基成分进一步分解熟化,所以粪草发酵腐熟度要比栽培蘑菇的堆肥略生些。尤其是气生型菌株,如粪草料偏熟,会造成菌丝徒长,形成菌被。此外,过熟的草料经高温发菌后容易糊化,通气性较差,菌种会发生“吐黄水”等早衰现象。通常当草料变为咖啡色,手感柔软时,即可拆堆,抖去粪肥(仍可用作制种或栽培),拣出草料,经薄摊勤翻晒干后贮藏备用。2。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配制时先将草料进行粉碎或人工铡切成3厘米短段,然后加入1石膏粉、1过磷酸钙。如果草料在摊晒时被雨淋过或质地欠佳,还可以加入1%左右的发酵粪肥,或添加1的硫酸铵等.由于草料吸水速度较慢,一般需在基质分装前34小时左右先加水拌料,以使草料吸水均匀。通常00千克草料需吸水1110千克,检验方法是用手握紧一把料,指缝间有水渗出而不下滴为宜。气生型菌株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贴生型菌株控制在0左右,原种和前期栽培种偏干一些。以防吐黄水”;后期栽培种稍湿些,以利加快发菌。拌料加水时要用适量石灰,将料内pH值调整到7。5。3.分装方法 培养基含水量、酸碱度调好后即可分装.由于草料蓬松,不易入瓶,所以要手抓料置于瓶口,用另一手紧握木捧将草料压入瓶内并塞紧.一般750毫升菌种瓶每瓶装料量为湿重0.4千克左右,也就是装至瓶肩部位。料要装得松紧适度,上层稍紧些,下层稍松些。装料过松发菌虽快,但瓶内上部菌丝易衰老退菌;装料过紧,瓶内透气性差,发菌困难,料装好后,用锥形木棒朝料中部打下洞穴,深达瓶底,以提高瓶内透气性和固定接种块.打洞后,擦干净瓶壁,塞入棉塞。棉塞宜紧不宜松,要求距料面1.5厘米以上,这样既利于通气发菌,又可避免棉塞与湿料接触,以减少杂菌污染。堆肥配制分装要求当日完成,当日灭菌,特别是高温天气,要特别注意,以防基料酵解变质。灭菌要求在2.5千克蒸汽压力下,保压2小时,或在千克蒸汽压力下,保压2。53小时。4. 接种方法 接种前必须使瓶温降至30左右,防止高温接种热死菌种。有冷却室的在冷却室冷却,没有冷却室的可直接在接种室冷却。每支母种可转接3瓶原种。接种前,首先把接种室(箱)打扫干净,喷2%来苏尔或新洁尔灭净化空气,再把已灭菌的菌种瓶及用具全部搬进去,然后按常规对接种室(箱)进行严格消毒.接种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接种者手持母种试管,用酒精棉球将试管擦次,然后拔开棉塞,试管口对准酒精灯火焰上方,用火焰烧一下管口,把烧过的接种耙迅速插入种管内贴玻壁冷却,将斜面前端1厘米长的菌丝块挖去,剩余的斜面分成3段,另一个人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在接种者取好菌种块的同时拔开原种瓶棉塞,接种者将菌种块取出,快速接入原种瓶的接种穴内,棉塞过火焰后塞好.如此一支试管可接34瓶原种。每接完一支试管,接种耙要重新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接完种后,立即将台面收拾干净,将各种残物如试管、洒落的培养基、消毒用过的棉球等均清出室外,照前述方法进行第二轮接种.栽培种的接种和原种有一点不同,即原种接种用的是试管母种,而栽培种接种用的是原种。四、蘑菇液体-麦粒菌种“液体麦粒菌种是以液体菌种为种源制作的麦粒菌种。一般的谷粒菌种要用谷粒培养物作种源,制种所需时间就较长。采用现代发酵技术制备液体菌种,能使蘑菇菌丝体细胞迅速分裂,因而制种时间比谷粒菌种发菌快0倍。但是液体菌种不适合直接接种在大批量的堆肥培养料上,因为保存和运输均不方便.为扬其长而避其不足,可采用液体菌种作为种源生产谷粒菌种,兼具液体菌种和谷粒菌种两者的优点,能缩短制种时间和提高菌种质量.用作种源的液体菌种一定要纯净,未受细菌和霉菌的污染,菌丝球要密实,每毫升液体菌种含菌丝球1000300个.有大量菌丝,在300转分速度下离心十分钟后,每10毫升发酵液中的菌丝重量达到2025克;菌丝球小而均匀,80%菌丝球的直径小于毫米.笔者推荐使用“菌之家”牌机械(空气)搅拌液体制种设备(图版权9),其有如下技术特点:规格10升,实装培养液70升,费用150元,可接栽培种00瓶;搅拌功率37W(38伏),000转/分钟,无级可调;电脑自动控制制种过程;全套系统包括0升不锈钢罐体1个、电脑控制箱1个、电机调速系统套、两级空气过滤系统套(含中、高效滤芯各1个)、无油润滑压缩机1台、不锈钢安装底盘及支架、仪表、空气管路等;搅拌转速可调,适用于任何食用菌液体制种。售价300元台。决定液体菌种菌丝球数量的关键因子是碳源、氮源和pH值.适于蘑菇液体培养的碳源是浓度为的糖蜜、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淀粉。适合的氮源为浓度。21.0%的蛋自胨、酵母膏、玉米粉浸出液或糊化玉米粉等.选用这些碳源和氮源培养蘑菇液体菌种,菌丝生长量较大,10020升发酵罐一般供氧培养4天左右即可。用小麦粒作生产菌种的培养料,将煮制好的小麦粒装入5毫升的玻璃瓶里,每瓶装25克,8000麦粒,接种15毫升液体菌种,共含有3万个丝球,经震荡后,每个谷粒上平均有3。5个菌丝球。由于这么多分布均匀的菌丝球同时生长,菌种就自然而快速地生产出来了。一般来说,用液体菌种生产蘑菇谷粒菌种所需时间仅为7天,这比用琼脂培养物或谷粒菌种作为原种所需的时间(30天左右)要少得多,细胞的年龄一致,老化菌丝少,污染率低,用液体谷粒菌种栽培双孢蘑菇可增产1525。五、国外的菌种公司国外的小型菇场都是购买大公司的菌种,他们认为这样不但菌种质量有保障,从经济上也更合算。这有道理,原因如下:(一)育种研究高水平 欧美的蘑菇菌种生产已经工业化和集团化.例如全美最大的蘑菇菌种公司Sylvan,全称为SlvnFods odngs。In,在宾州(ennylvai)和内华达州(vada)设有科研机构。位于法国的mycl实验室位于巴黎西部约5公里的兰吉斯(Lnei)的罗丽谷,其发明的一项菌种生产专利工艺已为世界采用0多年.瑞士Hauser实验室有2个基地:个在的苏黎士附近;另1个是众所周知的白色皇后公司,位于英国伦敦北部约10公里处。其发明的1个新产品能使覆土后采菇时间缩短天.为保证菌种的安全,1个菌株同时存放于米cel,ae及Slan 3个试验室中,并应用了超低温液氮保藏系统。科技人员利用这些种质开发具有商业价值的蘑菇菌株.尤其是由Kerign博士领导的宾州实验室,有一个稀有的野生菇及商业菌株基因库。他们每年投入大量经费,在最好的品种之间进行杂交,不断改良现有品种,培育高产、优质、耐热又抗病的商业菌株。此外,该公司还致力于研发各类培养添加剂与各类杀虫灭菌剂。(二)菌种生产规模化 Slvan创建十多年来,兼并了有00多年历史的法国Smyel蘑菇菌种公司和瑞士Hauser蘑菇制种公司,组成强大的ylvan集团公司。除亚洲以外,ylvn在各大洲均设有分公司,共有300多名科技人员与熟练工人参与菌种研究、生产以及售后服务。年产约10吨栽培种,可供生产鲜菇45万吨(鲜菇:菌种=0:1千克)。ylan在北美和欧洲各有2家制种厂,采用现代化的菌种生产系统。对菌种的纯度、稳定性和活力的要求是一致的。对每个用作母种的菌株都做生长质量、栽培性状和遗传特征等分析。接种生产和菌种测试成了2道不可分割的工序。接种室的消毒甚至比医院的手术室更严格.制种用的谷物材料先经高温灭菌、而后接种装袋(或包),送进有空调设施的培养室.每一个菌种袋都由电脑打上日期及有关菌株的代号等.发菌完全的菌种袋都必须移入2左右的冷库中储存.为了确保质量,所有菌种都由带冷藏设备的卡车或集装箱运输,包括运输到世界各地;冷藏效果由夹在菌种箱中的温度自动记录器记录。在母种使用前和栽培种生产后作试验性栽培,如果试种出现问题,那么这批菌种就要被销毁.试种合格的菌株,在出厂时每包菌种还得经过最后的质量检验才能装箱,检查人员发现有与质最标准不符的问题,整包菌种也要销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在Syl公司的菌种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美国宾州制种工厂,检测人员甚至比生产人员还多.其质量监控是全程的,目的是要把所有的问题消灭在产品出厂之前。从菌种保藏的评价系统,母种的纯度,活力和遗传特征检测到制种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是ylvan公司,也是欧美各跨国公司几十年,甚至是二、三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研究与技术革新的精华,他们称之为制种公司的商业秘密,公司的命根子。因此菌种在严格的质量管理之下进行生产,市售的蘑菇菌种有谷粒菌种和粪草菌种。六、生产菌种注意事项(一)卫生管理 提前几天打扫培养室,对水泥墙壁、地面要进行清洗,并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培养室要求保持空气干燥、清洁、避强光,留有能启闭的通风口,空气流通无死角。(二)温湿度控制 将接种后的原种瓶搬入培养室,保持温度在25左右,保持空气湿度556。一般35天菌丝即可吃料,71天菌丝即可封面。待菌丝封面后,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一般培养2585天菌丝即可长满瓶。(三)检查污染 发现污染杂菌应及时采取措施。原种瓶内杂菌滋生部位不同,其污染原因亦不同:如棉塞受潮,空气湿度过大,瓶口部位易滋生红色链孢霉.如瓶内上下均发生绿霉及毛霉等杂菌,则可能是灭菌不彻底。如随机发现接种块四周发生杂菌,则可能是接种操作不熟练或棉塞过松所致。如紧邻几瓶的种块全部滋生杂菌,可能是母种带杂菌或接种工具灼烧灭菌不严.不管那种情况,一发现杂菌危害后,必须及早清除,以防蔓延导致大批菌瓶发生杂菌感染。初期污染的种瓶可重新彻底灭菌,重新接种,不可延误.除染杂菌外,有时种块不萌发.其原因是:一是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冷却就挖取菌种块,菌丝被烫死或菌丝过火焰时被火焰烧死.二是母种干缩老化,失去萌发力。三是培养温度不适宜,菌种瓶灭菌后未冷却,菌种受热而死。有时菌种块虽能萌发,但不吃料,其原因主要是:菌种块与堆肥结合不紧密;堆肥偏干;堆肥的酸碱度不适宜;堆肥内加入了过量抗杂菌药物如多菌灵等.因此接种时要使菌种块与堆肥紧密结合;坚持随拌料随装瓶,及时灭菌防止堆肥变酸;选用木屑时要严防混入松柏木屑;配料时不要随意添加或过量添加多菌灵等抑菌药物,以防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要保持室内空气湿度5565%,要远离热源,使种瓶受热均匀。(四)添加尿素的影响 菌种培养基种添加尿素,能够补充氮素的不足。但尿素中的氮是以尿胺态形式存在的,蘑菇菌丝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只有经过带有尿素酶的微生物分解吸收后,才能被蘑菇菌丝间接利用,这个分解过程一般要46天时间。这就是说,菌种培养基添加尿素后,若按照发酵料培养基的制作方法进行,即菌种培养基在采用正规发酵技术,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时,是能够适量加入尿素的,其理由是培养基经20天堆积发酵后,尿素被相关的微生物分解,就可以很好地为蘑菇菌丝所用.如果菌种培养基在装瓶入袋前才添加尿素,则是不恰当的,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其原因是常规菌种培养基经过配制装瓶入袋后,都是尽早进行灭菌,添加的尿素未经微生物分解只能保持原状,蘑菇菌丝便无法利用;若尿素添加过量,还会不是影响菌丝生长,如果菌种培养基添加尿素配制后,只经过短时间(3天)堆积,就分装后灭菌,同样也是不适宜的,其原因是短期堆积过程中,基质内虽有一些微生物参与分解尿素,但尿素分解不充分,还会放出氨气,基质中含有较多的氨便能杀伤蘑菇菌丝,进而造成接种后种块不能萌发或萌发后菌丝逐渐萎缩。因此,菌种培养基在装瓶入袋前,若要补足氮素,最好加入腐熟的粪粉、肥泥粉,或麸皮、米糠、玉米粉等。七、蘑菇菌种质量控制(一)菌龄控制 蘑菇菌种生产中所说的菌龄,一般是指菌丝长满基质培养成熟所需要的时间。菌龄的长短与培养温度、培养基成分、接种量大小等因素有关.适龄的菌种菌丝量大,菌丝活性强,实用价值高;幼龄的菌种菌丝量少,实用价值低;超龄的菌种菌丝量虽大,但菌丝已呈衰老状态,活性下降,使用效果差.因此幼龄菌种需继续培养后再使用.适龄菌种若不立即使用,应置于低温环境下存放,以延缓菌丝衰老程度。在生产中应避免使用超龄菌种。生长在培养基或堆肥中不同部位菌丝体的菌龄不同,一般生长在接种点附近的菌丝体成熟早、衰老快,菌龄也长,而离接种点运的菌丝体发育迟,菌龄也短。以瓶装菌种为例,靠近瓶底的菌丝菌龄短.蘑菇菌种的适龄标准是,在适温培养条件下,母种长满培养基表面后再延长35天使用较好;气生型母种菌龄2天左右,贴生型母种菌龄30天左右。原种、栽培种长满瓶后,再延长70天使用较好;气生型菌株的菌龄一般为4天左右,贴生型菌株可适当延长,延长时间的目的是促进菌丝体向培养基内部生长,增加菌丝量,提高菌种实用价值。这点在制作菌丝穿透较慢的谷粒菌种和生料菌种时尤要注意。一般来说低温下培养的菌种,时间延长一些,对菌种的质量无明显影响.但在高温下培养时,则不能随意延长时间,因为高温下菌丝体的生理代谢旺盛,它不但要大量消耗堆肥中的养分,同时还会加快自身的衰老速度。实际生产中菌龄长短掌握的原则是,只要菌丝生长健壮,培养基不收缩,没有出现黄化倒伏以及退菌、吐黄水现象,菌龄稍长稍短,对产量不会有明显影响。(二)菌种质量标准 目前我国尚无制订蘑菇菌种的国家标准。福建省推荐的蘑菇菌种标准(FDT/QW30)如下:1. 一级种(母种) 在同一种培养基斜面上具有原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无病虫杂菌、菌丝洁白,生长健壮有力,边缘整齐,不发黄、不老化,菌龄掌握在刚长满斜面即用于扩接原种或继代培养。2.二级种(原种) 无感染病虫杂菌、菌丝洁白,粗壮浓密,均匀布满瓶周或管周,外观颜色一致,无不均匀斑,培养基由棕黑色转为淡棕黄色,有蘑菇特有香味,菌丝不萎缩,不发黄,接种后应在60天长满瓶,菌龄掌握在菌丝长满瓶1天左右使用。3。三级种(栽培种) 无感染病虫杂菌、菌丝洁白至米黄,粗壮有力,均匀布满瓶周(谷粒种允许出现局部徒长),外观颜色大体一致,无明显不均匀斑,培养基淡棕黄色,有蘑菇特有香味,培养基不萎缩、不吐黄水。接种后菌丝应在304天长满瓶。菌龄掌握在菌丝长满瓶后15天内使用。除上述菌种标准外,优质菌种(图版2)在种瓶中随机挖取一块菌种,成块而有韧性,不松散。劣质菌种的表现是菌丝表面出现杂菌斑纹(拮抗线),菌丝细弱,脱壁萎缩,发黄老化,这样的菌种不能用于生产。八、菌种生产常见问题及原因(一)“退菌”的原因 蘑菇菌种堆肥堆制发酵不良、养分差、基质分装过松、菌丝生长表现稀弱无力,若遇到高温,再加上培养室通风不良,容易造成菌丝萎缩消退,即”退菌的现象.特别是瓶口菌丝退菌较为常见。控制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堆肥堆制发酵质量,改善培养基营养组分.分装基质时,要松紧适度,待别是瓶口草料必须捣紧;菌种培养期要尽量减少高温的影响。菌种发生“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