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着力为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5949539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吕梁市:着力为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吕梁市:着力为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吕梁市:着力为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吕梁市:着力为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作者:日期:吕梁市:着力为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教师教育论文吕梁市:着力为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吕梁市教育局吕梁市现有高职院校一所,中等职业学校29所。其中,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1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7所,通过省政府验收的县级职教中心4所。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地位,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一、主要做法及成绩抓高职院校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一是吕梁学院、山西医科大汾阳学院落户我市,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也极大地提升了我市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二是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了学院申报的全部工作。2014年4月28日,教育部发函公布了吕梁职业技术学院代码,学院成立工作全部完成,招生工作在当年启动。三是吕梁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吕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吕梁技师学院的筹建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目前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和前期相关手续的报批。抓资金投入,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市、县两级财政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每年投入免学费、国家助学金地方配套资金就达5000多万元。各学校在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想方设法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交口县在投入1600万元新建职教中心的基础上,又投入500万元用于新建标准体育场;石楼县、交城县新建职教中心今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岚县政府规划100亩土地新建职教中心,目前一期工程主体全部完工;吕梁技校新建了7000平方米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大楼,并争取了290万元的国家级实训基地项目;吕梁经管学校建起了国家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吕梁农校新建教学实训大楼已经投入使用。3.抓内部管理,提高中职学校办学水平。一是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短缺情况,市、县两级政府组织专人对学校的师资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及时充实配备了部分专业课教师,专任教师由2009年的2060人增加到现在的2884人。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原市教体局每年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培训,先后有140名教师获得了省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称号。柳林职业中学、石楼职业中学定期聘请省级专家、名师来学校授课,对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二是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针对生源素质低、学生难管理的现状,各中等职业学校始终以抓管理、强素质为主线,突出办学特色,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班主任工作机制,不断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坚持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自我防护演练,并且举办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比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手操作能力,不断丰富职业教育内涵。近年来,全市共有110名学生在全省中职学校技能比赛中获奖。三是积极推进国家、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和示范专业建设。对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评估认定和办学标准,对办学质量好的学校实行跟踪管理,先后有两所中职学校跨入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行列,7所中职学校跨入省级重点职业学校行列,有10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骨干示范专业。抓体制创新,激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活力。一是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各中等职业学校坚持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在突出办学特色和开发地方教材上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临县白文职业技校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民俗文化优势,开设了民间文艺专业,组建了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奔赴海南、深圳、上海等地演出,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吕梁会校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组织本校教师,编写了煤焦企业会计一书,填补了我市煤焦企业会计教学的空白,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好评,二是创新办学模式,拓展就业空间。近年来,各中等职业学校大胆探索市场化、层次化、多样化、品牌化的办学模式,在“校企联合、校校联合”等发展模式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吕梁煤校先后与柳林联盛、山西离柳、孝义东辉、离石大土河等十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孝义职教中心采取“2+1”“1+2”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省外多所高职院校联合办学;吕梁卫校、吕梁会校、吕梁农校挂靠高职院校,开办“3+2”高职班,培养了一大批既有较高学历,又掌握一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三是积极扶持民办职业学校发展。原市教体局把发展民办职业学校作为我市职业教育新的增长点,在分配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时,对民办职业学校予以倾斜,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抓政策落实,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全覆盖。从2007年秋季学期起,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每生每学年1500元的资助。助学金的发放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对职业中专学校、职业高中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实行免费全覆盖。2012年秋季学期起免费全覆盖扩大到普通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市、县两级财政都按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抓短期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近年来,各中职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灵活办学,扎实开展各级各类培训。交口县职业高中、中阳县职业高中与当地劳动部门加强合作,有计划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先后被命名为“吕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分校”“山西省扶贫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吕梁农校充分发挥试验实训的资源优势,突出电子电工、计算机操作、餐饮服务等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农村青年农民8000多人,成为省、市政府首批确定的“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培训基地。二、今后将进一步做好的工作紧紧抓住战略机遇,切实将中等职业教育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借全国和省职教工作会议的东风,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采取强有力措施,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解决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未成年人的教育,是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的教育,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环节。各级党委和政府将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将进一步加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的能力,完善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把职业教育纳入市、县两级政府主要领导业绩考核指标。1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专项督导,严格年度责任考核,督促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落实“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刚性政策,落实“扶贫资金要安排10%以上的比例用于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政策规定,全力推动“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并列入成本开支”政策的落实,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加大政府支持的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创新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适应生产、经营、服务第一线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下岗职工就业与再就业培训、企业职工培训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的需求,以改革促发展、促提高。一是强化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领导能力,实现对市直中职学校在资金安排、专业设置、师资配备、项目申报上的统筹。二是加快吕梁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吕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吕梁技师学院的建设步伐,提升我市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三是积极支持我市范围内的省属高职院校,为其提供办学方面的一切便利。四是政府协调,捆绑使用各类培训资金,真正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服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积极推动职业学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制度。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适应就业市场职业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积极推行中职学生“双证书”制度,使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改进评价标准和方式,使职业教育跟上时代发展步伐。5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奠定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出台吸引优秀人才到中等职业学校任教的政策措施,制定鼓励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的有关政策,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切实解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严重短缺的问题。一是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解决专业教师短缺问题。对还有剩余编制的学校,相关部门要给学校用人大开绿灯,由学校自主招聘专业教师。二是政府参照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平均薪酬标准及学生人数给学校拨付切块经费,用于学校支付面向社会,企业自主招聘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工资。我市将加强执法检查和教育督导工作,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大就业准入和劳动用工执法监察力度,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责任编辑郑泽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