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

上传人:hao****021 文档编号:15944831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华容县实验初中 罗娟 一、 教材简析(一)地位和作用 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需要每天从外界摄取养料,同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本节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内容,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学好尿的形成和排出这节内容,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区分排泄和排遗;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明白排尿的意义。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通过对血浆、原尿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养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学习,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形成人体结构与功(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尿的形成过程。难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二、教法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在教学中淡化了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引导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根据对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帮助理解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推测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壁的作用,从而解决尿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并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以问题贯穿其中,用逐渐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三、学法引领以学生熟悉的话题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产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愿望,让学生感受到本堂课的内容是与自己有关的。学法上倡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理解知识,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与生活实际相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学们在一天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去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出远门坐车时要少喝水?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检验尿液中的各种成分变化,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排尿有什么意义?(二)合作探究1、废物排出的方式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要予以鼓励。然后由教师小结。2、泌尿系统的组成 出示泌尿系统组成图 解读图,思考回答:泌尿系统主要由哪些器官组成?注意观察肾动脉与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推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考虑动态生成: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没有,顺利过度到下一环节;也有的学生认为没有关系,请他们说说自己的看法,设置悬念,为下一环节做一铺垫。)交流分享总结归纳协助、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讨论,进而归纳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3、肾脏的结构实物出示,课件示图。学生观察,教师讲解。主要讲解肾单位的结构。4、 尿液的形成过程问题引入:医生为何可以通过一张单子、一些数据就能判断一个人肾脏是否有病呢? 血液在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数据分析:书本82页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分析并讨论,回答后面的讨论题。为什么血浆与肾小囊液中蛋白质含量差异这样大?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如果尿液是由肾小囊直接形成,为何尿液中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动画演示尿液的形成过程,加强理解肾小球的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挖掘教材、提出新发现:尿液同肾小囊液(原尿)比较,并没有新的尿素产生,为什么浓度会增大呢?5、尿液的排出教师设问:肾脏形成尿液在腹腔脊侧,是怎样通过腹腔排到体外的? 人的肾脏每时每刻都在形成尿液,也就是说,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而为什么排尿又是间歇的?膀胱内的尿液从何而来?为何有贮存功能?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然后教师用图表列出排尿过程。6、排尿的意义学生自学后回答(三)总结练习1、排出废物的方式:排泄、排遗2、泌尿系统的组成3、尿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4、尿的排出过程及意义。练习略(四)拓展探索介绍血液透析、血尿、蛋白尿等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 常州市花园中学 刘建昌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尿的形成和排出是七年级下第五章第一节内容.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需要每天从外界摄取养料,同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理解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我在教学中淡化了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通过观察,思考和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探究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并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根据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通过小组讨论,发现法的学习形式,推测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壁的作用,再结合多媒体动画从而解决尿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2.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获取知识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3.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教学重点:学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四,教学难点: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的理解.五,教法与学法分析利用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捐肾救母事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认知欲.使用发现法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观察,对比,综合的方法,学生在探究中得到了答案,提高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的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转为主动的我要学.学生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找到了乐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六,课时分配:1课时七,教学程序(一)情境导入,激发热情用感动中国2004年人物田世国捐肾救母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展示图片:厕所,运动场上运动员:急促呼吸和大汗淋漓这两幅图片分别展示了我们排出废物的一些途径,如大便和小便,运动员的呼气和汗液.你能把它们对应起来吗 连线题直观的使学生感知排泄和排遗的区别,并简单了解排泄的几条不同途径. 既使学生意识到排泄废物是每个人都必须的问题,也反映了运动会加速人体排泄废物,更重要的是,轻松的解决了两个重要而易混淆的概念排泄和排遗.(二)图片导引,观察讨论质疑: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与哪些结构有关 分别有什么作用 展示图片:泌尿系统的组成,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并讨论1.注意观察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想象肾脏里血管的分布状况是怎样的 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 2.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关系吗 (三)探究合作,深入展开1.尿的形成:尿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顺利学习,我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学生好奇,好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第一步,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明确目标.(表格见书本)第二步,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使学生明确思考方向,推测可能答案.尿的形成,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血浆肾小囊液尿液;另一种是:肾小囊液血浆尿液.从上表数据差异来看,学生不难推测出第一种可能.第三步,创设使学生面临矛盾,产生疑问的心境,以激起学生的探求心理和求知欲.既然尿液是血浆肾小囊液尿液形成的,那么为什么血浆与肾小囊液中蛋白质含量差异这样大 既然尿液是由肾小囊直接形成,为何尿液中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 第四步,指导学生收集材料,并整理有关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证据,从而得出正确结论.为此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自学解难有关内容,最后归纳出结论:肾小囊液(原尿)是由血浆通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的;由于大分子群不能渗过,所以蛋白质分子在肾小囊液(原尿)中急剧减少.又因为肾小囊液通过肾小管时,肾小管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葡萄糖,蛋白质,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等进行重新吸收回血液里的缘故,余下部分无机盐,尿素,水等形成尿液.第五步,学生分别扮演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分子,说出他们的经历与最后的归宿.第六步,提出有关新发现,挖掘教材内涵内容.尿液同肾小囊液(原尿)比较,并没有新的尿素产生,为什么浓度会增大呢 让学生充分讨论,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总结:由于浓缩效应,大部分水被肾小管重吸收到血液,溶剂减少,溶质不变,浓度增大.第七步,教师展示尿的形成过程的多媒体动画,进一步让学生形成整体的认识.第八步,学生归纳出结论,尿液的形成是由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2.尿液的排出第一步,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设问:肾脏形成尿液在腹腔脊侧,是怎样通过腹腔排到体外的 第二步,创设使学生面临矛盾的心境,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一个强烈的,争于求答案的心理.教师设问,人的肾脏每时每刻都在形成尿液,也就是说,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而为什么排尿又是间歇的 膀胱内的尿液从何而来 为何有贮存功能 第三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收集解决问题的材料.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排尿的间歇性是因为膀胱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膀胱内尿液是通过输尿管从肾脏的肾盂运输而来的.膀胱的贮存功能依赖于尿道内口的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和舒张,当括约肌收缩时,尿道内口关闭;尿道括约肌舒张时,尿道内口开放,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由此归纳出:肾脏(尿)输尿管膀胱(暂存)尿道体外.第四步,提出相关的新问题:排尿的生理意义何在 学生通过排泄概念的复习和学习教材有关内容,得出:排尿不仅排出废物,而且对调节体内水盐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有重要的作用.第五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总结出泌尿系统卫生:每天喝适量的开水;有尿意及时排尿;保持尿道外口清洁,防止尿路感染.(四)回顾与整理1.排遗和排泄;2.泌尿系统的组成;3.尿的形成;4.尿的排出尿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作者:admin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97 更新时间:2009-6-16一、教材分析:关于 尿的形成和排出 这一节,是处在第四单元生物圈中人的第五章、人体废物的排出的第一节。一个人只要活着,就需要每天从外界摄取养料,同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本节是在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是如何排出而按排的。在生活中,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生理现象虽熟悉,但对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尤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学生更是不了解,因此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形成尿液的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本节内容也能使学生领悟到排泄这一生理过程是人体内保持清洁、使生命充满生机活力等美好状态的前提。可以说本节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又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生情况分析 1、心理和生理特征:从年龄特征来看,七年级学生平均年龄13岁,他们学习生物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他们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和讨论,对于生物学这门课充满兴趣。 2、知识现状: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在生活中,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生理现象虽熟悉,但对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尤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学生更是不了解。 3、知识障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差异会产生不同层次的学习成果和不同的学习体会,特别是在理解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时,对于七年级的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三、说教学目标:备课时,首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定的培养目标是:1、知识目标: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2、能力培养目标:自主学习,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让学生明白排尿的意义,更加珍爱生命,观注自身健康。四、教学重点、难点:依据新课标、教材的编排体系,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及思维规律,确定本节的重点、难点为:重点:尿的形成过程。难点:对资料的分析和对尿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五、教法、学法:在教法的设计上,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主要教学手段。如:“尿的形成过程”教学中将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体现观察质疑探究释疑的完整探究过程,层层递进,由简单到复杂。注重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养成科学的分析方法,培养科学推测、科学思维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初一学生对生物学这门学科学习热情较高,他们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这节课教学中可采用综合运用直观演示、充分运用大屏幕、收集或制作的Flash动画,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增强直观感受,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从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循循渐进由浅入深,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在教学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控制好教学进度,以便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六、教学程序安排:1:导入新课、根据学生每天课间去厕所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大屏幕上的图(厕所、人运动等)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新课教学:教师利用大屏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数据分析,学生相互交流得出结论,汇报总结使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理解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并形成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根据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的成分的比较,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推测出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壁的作用,从而突破尿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3、小结:主要采取利用课件Flash动画,系统地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也就是尿的形成及排出的全过程,以便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为系统化。4、训练: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大屏幕完成选择、填表格,并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七、本节课可能出现的障碍及对策:1、在导言时可能有不少学生对排尿和排便都认为是排泄,教师要及时讲解,使学生了解排泄和排遗的区别。2、关于尿的形成过程中,血液、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学生可能对它们的成分搞不清楚,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教师要加强引导、启发、讨论。并在课堂练习时设计一道填表题。更好地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八、板书设计: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肾脏:形成尿液的场所一、泌尿系统的组成: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二、尿的形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三、尿的排出:四、排尿的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