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梁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shug****ng1 文档编号:15934910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换梁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转换梁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转换梁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施工特点1三、基本设想1四、施工方法24.1、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撑系统的选定24.1.1、根据上面的布置验算单杆稳定24.2、转换梁支座端负弯筋的增设64.2.1配筋计算6五、转换梁捣浇及处理:7六、混凝土降温及养护措施;86.1、内外温差计算86.2、梁内降温布置96.3、转换梁测温控制96.4、混凝土养护10*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ZHEJIANGCDNSTRLKTiON GROMP CO. LTD.XX转换梁专项施工方案XXXX楼工程转换梁专项施工方案、工程概况XXX工程地上40层,地下2层,总面积6302002,高155.4m。结构选型 采用外框筒,内墙筒的“筒中筒”结构。在四,五层设置二处结构转换大梁支 承标准层剪力墙,隔墙的转换措施。其中45KL27转换梁设在27轴,梁高 6000mm,宽1400mm,最大净跨度9000mm,总长18m共三跨,混凝土总体积为 15103重达378吨。此梁底标高12.45m梁的下面为三层楼板,梁底到三层楼板面 3m。另一梁45KL2设置在37轴附近呈圆弓瓜状,梁高6000mm,宽1400mm,最 大跨度9006mm,总长36.024m共五跨,混凝土总体积为303m3重达757吨。此梁 底标高12.45m梁的下面为大厅空间,梁底到底层距离为12.5m.(结构转换梁平 面布置图详见附图1二、施工特点转换大梁的施工是整个结构施工的关键所在,尤其是45KL2转换梁 (以下简称2#梁)位于大厅内施工荷载大并且层呈孤型,荷载传递困难,受混 凝土温度和收缩应力影响易产生裂缝,大大增加施工困难。三、基本设想2#梁截面尺寸1400mmX6000m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而且钢筋密集,若采用一 次支模浇筑混凝土方案施工时模板的垂直荷载太大,底层大厅楼底板无法直接承 受其荷载,支撑的高度过大。要求采用桁架结构做支撑系统,但考虑桁架的费 用、周转性和弧形钢桁架制作的困难,在不影响转换梁质量的情况下利用叠合 梁原理将转换梁的混凝土分三次浇筑,第一次1.5m高,第二次4.5m高,并且利用第一次形成的钢筋混凝土梁和原有支撑体系共同支承下次浇筑的混凝土自重和 施工荷载,形成叠合梁以解决该梁自重和施工荷载的安全传递问题。并且有效 地控制转换梁内外温差,及解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负弯矩问题。四、施工方法4.1、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撑系统的选定考虑施工实际及材料的周转使用,决定采用钢管支撑系统支架布置方案见 附图4.1-1; 2#转换梁中三跨底用塔吊(电梯)标准节或双钢管加固详见附图 4.1-23-4;1;17根据上面的布置验算单杆稳定-4.1.1.1、荷载统计转换梁截面内钢筋分布(每米段范围)钢筋总合:中36:8.96KN中28:2.318KN中25:0.616KN中16:2.984 KN梁内钢筋自重合计:14.876KN/m模板及支架自重:4.2KN/m新浇混凝土自重:25X 1.4X 1.5=52.5KN/m振捣荷载:2X1.4X1=2.8KN/m荷载组合:q=(14.876+4.2+52.5)X1.2+2.8X1.4=89.81KN/m安全系数取2.04.1.1.2、立管计算钢管采用中48X3.5mm规格无缝钢管,A=489.3mm2由钢管立杆布置知2X2 m2范围内有36根立杆,即每M2有9根立杆。每根立杆承受荷载为2X2X284.24/36=15KN/m。钢管回转半径 i 为:i= /(d2+di2)/4=15.78mm支杆的受力应力6 =N/A=15X1000/489.3=30.66N/mm2按稳定性计算支杆的受压应力为:长细比入二L/i=1000/15.78=63.371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附表得:6=0.823,6=N/4A=15X 1000/ (0.823X489.3) =37.25 N/mm2Vf=205N/mm2符合要求。4.1.1.3、小楞验算:a、抗弯强度验算荷载为 89.81X 0.4=35.92KN/m计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M =0.1ql2=0.1X35 . 92 X 0. 42/1.4=0. 41KN m6= M /2W=0.41/0.0101=40.6N/mm2Vf=205N/mm2符合要求。b、挠度验算3 = 3 ql4/(100EI)=0.677X35.92X400/(1.4X100X2.1X 100000X 1121867.04)= 1.09mmV=L/250=1.6mm。符合要求。4.1.1.4、方木横楞验算: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ZHEJIANGCONSTRLKTiON GROUP CO. LTD.XX转换梁专项施工方案a、抗弯强度验算材料选用福建产樟子松,抗弯强度f=13N/mm2方木横楞间距为200mm,计算 单元的取定.(按三跨连续梁计算)q=89.81X0.2=17.962KN/mMm =0.1ql2=0.1X 17.962X 0.42=0.287KN m5= Mm /W=0.287X 103X6/(60X802)=6.4N/mm2f=13N/mm2 符合要求。b、挠度验算3 = 3 ql4/(100EI)=0.677X 17.962X 103X4004X 12/(100X9.8X 103X60X 1803) =0.85mm3=V/400=1.1mm 符合要求。4.1.1.5、底模验算:a、抗弯强度验算材料选用18mm厚光面木胶版,取1米范围以内q=89.81/1.4=64.15KN/mm2M =0.1qL2=0.1X64.15 X 0. 22=0 . 2 5 66 KN - m5= M /w=0.2566X 103X6/92=3.17N/mm2f =17.0N/mm2 符合要 求。b、挠度验算3 = 3 qL2/(120EI)=0 . 6 7 7 X 64.15 X 2 004X 12/ (100X 10 . 0X 103X 1000X 1183)=0.17mm25C所以需采取内部降温、外部保温的措施。温度应力计算弧形转换梁45KL-2的展开长度为36m,体积大,在养护过程中混凝土内 部从第3天开始降温,硬化过程中混凝土开始收缩。梁长L为32.60m,混凝土浇筑高度H为2.25m,梁宽b为1.4m,H/L=0.0625 0.2,符合计算假定。由于降温与收缩的共同作用可能引起混凝土开裂的最大 拉应力为:chBi L/2aEnT(s)i =1式中:a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四泊松比,当基础双向受力时取0.15;ch双曲余弦函数;L 梁的长度(mm);E (i) 各龄期的混凝土弹性模量;/T(i) 各龄期的降温综合温差;S(i)一各龄期的混凝土松弛系数。七二/ H / C EiC一阻力系数(N/mm); H 一梁高(mm); xom=1. 57K= Rt /om =1.55/1.57=0.987VK =1.15从上述计算可知,由降温和收缩产生的最大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裂能力,因 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6.2、梁内降温布置循环水冷却管采用32mm薄壁钢管,布置详见附图6.2。第一次梁浇筑形成上下两层循环回路。水泵的流量、扬程根据混凝土的发热 量,标高及水头损失计算选用。低温水由潜水泵送入循环水管网,水在管内流 动不断吸收热量,经循环水管将水送回水箱,当水箱内水温上升到30C左右 时,将水箱的热水排出一部分,并向水箱里加冷水。混凝土养护完成后,为确 保梁混凝土强度要求管内灌注微膨胀且高原混凝土一个等级的水泥浆。6.3、转换梁测温控制6.3.1、测温点布置由于梁表面积太大,所以只代表性的进行测温孔布置,2#梁设置三组测温点, 分别在梁跨中、邻跨、端跨布置,1#梁设置一组测温点。每一组用三根温度感应 片外接电线,浇筑前预埋在梁内,等浇筑完毕测录各组温度值,并控制水温。 测温点布置详见附图6.3.1 6.3.2、测温频率加强混凝土的测温工作,密切注意观测混凝土内部温升变化。一般情况下混 凝土浇筑后第3天水化热达到最高峰。所以浇筑后1-3天,每2小时测温一次; 以后每6小时测温一次。在测温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同时通过循 环水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梯度减少。严格控制降温速度,以1.8C/d为准。6.3.3、控制温差根据测温数据,在混凝土升、降温过程中,如混凝土内外温差值超过25C, 而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差较小,应加盖保温层和提高养护水的温度,保 证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内部最高温度之差不超过25C,以防止贯穿结构裂缝;如 混凝土内外温差值较小,而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差超过25C,应减少 保温层,以防止表面温度裂缝。当两者出现矛盾时,以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为主 要矛盾。在混凝土降温过程中,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趋于稳定并逐步减少时,关 闭循环冷却及滴水,同时在底板混凝土表面逐层取走毛毡,有意识地加快混凝 土降温速率,使其逐渐趋于常温,顺利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6.4、混凝土养护6.4.1、蓄水养护每混凝土浇筑完毕,利用高出混凝土浇筑面10cm的模板,蓄水深5cm以上 进行养护,所蓄水采用循环管中排放的温水。三次蓄水养护时间均不少于7d。6.4.2、梁侧面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在模板外立面挂2层湿毛毡(中间夹一层塑料薄膜)保温保湿, 模板须在7天之后拆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