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一高2011高三数学二轮.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898479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6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安一高2011高三数学二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安一高2011高三数学二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安一高2011高三数学二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安一高2011年高考数学 第二轮复习 新安一高高三数学备课组 发言人:新安一高 吕金涛 QQ:277539135,新安一高2011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一、二轮复习的时间安排 二、二轮复习的目标定位、指导思想 三、二轮复习的具体形式、内容及方法,一、二轮复习的时间安排 从2011年2月20日开始到5月10日结束1第一阶段为重点知识的巩固加强阶段,时间为2月204月20日。主要是分专题复习,通过专题复习,使学生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形成整体知识网络。 2第二阶段是进行选择、填空、综合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能专项训练,时间为4月20日5月10日。强化训练选择题及填空题,目的是保证学生提取和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时的准确性和快捷性。通过练习、测试、讲评等手段内化以至熟化解选择题、填空题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严谨性;综合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能专项训练目的是按知识的交汇和数学整体意识的观点对数学的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组织整理,按高考命题规律及格局模拟高考情境,从而锻炼学生在应试心理、解题策略和答题技巧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二、二轮复习的目标定位、指导思想 高三数学第二轮的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高考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强化,是考生数学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关键阶段,我们学校此阶段的复习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就大多数同学而言,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单元复习的成果,把巩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放在首位,强化知识的系统与记忆;完善,就是通过此轮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建立数学思想、知识规律、方法运用等体系并不断总结完善;综合,就是在课堂做题与课外训练上,减少单一知识点的试题,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增强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就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对数学问题的阅读与概括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二轮复习的目标定位、指导思想,对于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来说,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把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即以“两纲一题”为指南,通过强化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复习,整理知识体系,总结解题规律,从而达到形成良好知识网络、掌握通性通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的目标。通过二轮复习,使60%以上的学生能够完成试卷中80%以上的题目,二三练和高考数学总上线数力争有较大突破。,三、二轮复习的具体形式、内容及方法,1吃透“两纲一题”抓重点 2重组内容抓专题 3有效操作抓落实 4查漏补缺抓到人 5师生和谐抓效益,三、二轮复习的具体形式、内容及方法,1吃透“两纲一题”抓重点 两纲一题指课标、考纲和高考题,考纲是复习的航标,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考纲对高考要考察的知识范围及知识点的能力层次都有明确的要求,我们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复习要求,更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复习范围。高考题是高考数学考察要求的标尺,是复习教学的基本范例,高考题能够折射出高考命题的基本走向和考察的深度与广度,通过研究高考题能够品味命题的理念,感受考察的意图,洞查高考的要求,明确复习的方向。第二轮复习要注重备课组活动,要求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把本周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进行解读,同时开展学习活动,认真学习考纲,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每位教师都要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讲深讲透,讲得到位。,三、二轮复习的具体形式、内容及方法,2重组内容抓专题 每周安排5课时,分专题进行主干知识的整理,查漏补缺 知识专题重组安排 (1)函数与导数;(6课时)此专题函数和导数、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高考重点,特别要注重交汇问题的训练。 (2)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和平面向量;(3课时) (3)数列;(3课时) (4)不等式、推理与证明;(2课时)此专题中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基本不等式是重点,注重不等式与其他知识的整合。 (5)立体几何;(2课时)此专题注重点线面的关系,论证平行与垂直问题的通性通法。 (6)解析几何;(4课时)此专题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重点,研究一些定位置、定值、范围问题,突出直线和圆及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的解决。 (7)概率与统计、算法统计、复数;(2课时) (8)思想方法归纳。(4课时) 四大数学思想要渗透到每一节教学中,在本专题中集中进行归纳梳理。,三、二轮复习的具体形式、内容及方法,3有效操作抓落实落实专题复习与综合训练相结合 每天复习专题时,当天的作业与之匹配,题量12题,其中有一题为提优训练,功能是及时巩固;周周练主要是综合练习,其中本周内容占30%左右,70%部分要一个学期整体规划自成体系。专题训练定位为中档题强化,每次讲评不超过20分钟,周周练定位为综合能力提升、考试心理与耐力训练,难、中、易比例为2:4:4,讲评不超过40分钟,教学案及配套作业是二轮复习的主线,周周练为副线。主副线各自自成体系。其中副线是防止过分拔高,丢掉中下等的有效手段。,三、二轮复习的具体形式、内容及方法,3有效操作抓落实 落实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课堂教学要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学生头脑中已储存了许多解题方法和规律,如何熟练提取运用是第二轮解决的关键。“给出方法解题目”不可取,应该“给出题目选方法”,学好数学关键在于“悟”,多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领会、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至于“听听会的,做做错的”。 课堂教学要暴露思维过程,让学生知道高明的思维是怎么产生的。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所以解题教学要追求“自然”,抓住问题的本质,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学生参与题目的引申、变式的设计、进行解题后的反思,通过让学生经历解题出错、纠错过程,强化解题反思能力,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优化解题思路。解题教学的设计应重视通法的训练,不故弄玄虚,淡化技巧,使学生把精力放在最基本、最自然的想法上,设计每道题的解答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给以点评,并引导学生比较各种解法的优劣,每个问题的设计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既有挑战性,又不会感到太难,使学生的思维量最大化,教学过程最优化。通过演板暴露学生的弱点,通过板演后的学生自讲思路,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已成为我们新安一高课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二轮复习的具体形式、内容及方法,3有效操作抓落实落实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课堂教学要重视解题思想的分析,即在复习中要及时将四种常见的数学思想渗透到解题中去。 课堂教学要重视解题方法的总结和知识间的串联,即在讲评试题中关联的解题方法要给学生归类、总结、变式拓展以达触类旁通的效果。(如2010高考新课标宁夏海南卷导数题与洛阳上期末考试中的导数题之间的关系;2010辽宁卷导数题中构造函数的方法与2009年辽宁卷导数题中构造函数的方法的相似性) 课堂教学要落实好信息反馈问题,作业、测试要全收全改。学情抓不准,讲评随意,对答案式的讲评是影响讲评课效益的“大敌”。必须做到评前认真阅卷,评中归类、纠错、变式、辩论等方式的结合,要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矫正。系统论的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提高课堂复习效益,加强信息反馈是必不可少的。两条反馈渠道非抓不可:一条是通过练习或检测搜集信息。另一条渠道是每周找部分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加以解决。,三、二轮复习的具体形式、内容及方法,4查漏补缺抓到人 一些同学数学成绩总是难以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数学底子薄,基础较差,学不得法,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运用;另一方面是对数学有畏惧感。多次的失败已经让他对数学失去信心,一到考数学就发慌,脑子一片空白,即便是平时会做的题目,在考场上也解不出来,于是心理更慌,思路更乱,形成恶性循环。对这样的学生,要采用导师制,每位老师带3-5名同学,对其作业进行面批,借面批这个平台进行心理指导,提高数学成绩。,三、二轮复习的具体形式、内容及方法,5师生和谐抓效益 我们有些教师太习惯于一言堂的讲课模式,课堂上直接把题解展示出来;有的老师讲得多,讲得快,学生被动听、机械记,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僵化,应变能力差;有的老师提问简单,或者板演过多,貌似气氛活跃,讲练结合,其实效果较差。我们应从学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学有信心,充分暴露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双边活动的真谛是让学生参与解题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迪思维,点拨要害。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己“找路”的能力,让学生做“司机”,而不是“乘客”,教师做一个“指路人”,在学生迷路时,给予指点、点拨。学生的行走过程中,路边的风景,正是学生找到回路的标志,因此课堂上的学生活动看似 耽误时间,但对学生来讲是很需要的,那是找到回路的“标志”,走错路,记忆才能更深刻。让我们记住关于教育的一句世界性的名言告诉我,我会忘记; 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 如果让我参与,我会真正理解!,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新安一高 数学组 吕金涛 QQ:277539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