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中亦有思如玉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15838168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错中亦有思如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错中亦有思如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错中亦有思如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果你让学生画苹果,学生却画了一个形状怪异的东西,此时,你将怎样面对。一位从美国考察回来的老师曾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老师让学生画理想苹果,并把作品挂在黑板上展示评比。大多数同学都能按照生活中苹果的本来面目精心创作,可有一位同学居然画了一个“四四方方”的东西。老师先是很惊喜地赞扬该同学的作品很有个性,接着请他谈谈自己的想法。“我们家经常买苹果,但我讨厌那些圆圆的家伙,因为它们老是要从茶几上滚下来,我不得不爬到桌子、柜子底下去捡,太麻烦了,要是有方苹果”“很好,还有没有别的理由呢?”“方苹果比圆苹果削起来方便多了!”“说得太好了,还有呢?”“圆苹果装在箱子里很占地方,要是有方苹果,箱子可以装得更多!”“好极了,你的设想很有创意,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能培育出自己理想的方苹果来,到时候我们一定来为你庆贺!”这真是一只胜利的金苹果!它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是“学生自己的苹果”而不是“老师的苹果”。就现实生活来看,“方苹果”显然是个“怪胎”,但经过老师“妥善处理”,它终于成了最理想的“幸运儿”。没有尊重和宽容,没有鼓励和赞赏,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有个性!”“太好了!”这是否可以代表一种美式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向,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位老师的确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推动了教学创新。一、教同化雨绵绵远,泉似文澜汩汩来宽容学生的“错”“文似看山不喜平”,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从头到尾,一个错误都没有,那会是一种遗憾还是庆幸?真若如此,也许我们该追问的是,这样的教学还有意义吗?它还是学生的需要吗?恩格斯说:“最好的学习是在差错中学习”。也因为此,教学中,我们会经常给学生做改错题,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改错的过程中促进对知识的理解,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体现了教师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也离不开教师课前精心的预设,但对课堂上随机生成的差错,许多教师却视为洪水猛兽,为避免之,要么事先进行大量的铺垫准备,让学生“顺藤摸瓜”;要么不断给学生越位的提示,直至得出“正确答案”。其实,辩证地看,学生犯错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呢?电灯的发明不就是建立在爱迪生成百上千次错误尝试的基础上的吗?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误”也是一种“成功”。我在教学中就用开“绿灯”的方式对待学生的错误,在课堂上提倡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这盏“绿灯”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了切实的保护,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而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出现“教同化雨绵绵远,泉似文澜汩汩来”那样一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的教育画卷。二、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错”了但不错过南京大学郑毓信先生说过: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练习得到纠正的,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又由于所说的“自我否定”是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因此,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教师应十分注意如何提供(或者说创造)适当的外部环境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观念冲突”。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写时,有学生对“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0”这句话提出了异议,理由是“比如5050这个数,我们只要读出它的最高位和十位,大家就可以听懂了,就读五千五十。”此言一出,竟然也有十几个同学点头表示赞同。怎样引导学生对数的读法有更深的理解,而不至于将“简便”等同于“一味的简化”?观察之下,我发现之所以部分同学对这样的读法表示认同,是因为当时5050这个数就写在黑板上,有了视觉上的“先入为主”,他们对这个数在心理上已经有了接受的准备,怎么读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影响。我没有急于否定这个同学的想法,而是要求学生们“听数写数”,在报了“四百零三”、“五千六百九十三”等数后,我报出了“三千六十”这样的数,结果不出所料,有的学生写成了3000、60,有的学生写成了3060。随后,我请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交流和实践中切实体验到一个数中间的0,就象是一座桥,它一手拉着高位,一手牵着低位.把0读出来,可以使听者意识到这是一个完整的数,而不至于误听成两个分开的数.而“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0”就是为了使读法更简便.如果没有亚里士多德的错误,就不可能有伽利略的怀疑和思索;没有哥伦布的错误航行,就没有美洲的现代文明;没有无数次的错误试验,就不会造就科学家们的伟大发明与创举。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既要能充当“废纸蒌”来装容,又不能像“废纸蒌”对待废纸一样一倒了之,而应敞开胸怀去接纳学生的错误,以“变废为宝”的慧眼去发掘学生错误的闪光点,去审视其教学的价值。三、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智慧在错误中绽放错误之所以是宝贝,其价值有时并不终于错误本身,而在于师生通过集体查错、思错、纠错活动获得许多新的启迪。这不但需要我们有沉着冷静的心理和从容应变的机智,更需要我们牢固树立“错误资源”意识。如果说纠错改错,还只能做到一错一得,而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反思联想,拓展延伸却可以做到一错多得,何乐而不为呢?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我错了,但我错得有价值!”如应用题“故事书有30本,比连环画的3倍多6本,连环画有多少本?”学生列出的算式有:(306)3;3036;3()630;(306)3;3036;3306解法很多,究竟谁对谁错?通过学生合作,结合线段图,学生很快“统一”了答案,、是正确的。这时,教师“将错就错”,因势利导:如果老师想让其他算式成为正确答案,你能改变原题中的条件,改编出应用题吗?学生的思维打开了,针对其他算式改编出应用题。这样的“将错就错”,举一反三,既丰富了知识,又拓展了思路,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关于“错”之所以“错”了解得越深,那么关于“对”之所以“对”也就认识得越“透”。当然,并非所有的错误都可以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应针对不同差错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这就需要教师对知识的体系成竹在胸,对学生的学情了然于心。就像一个高明的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就能准确得判断出你的问题在哪里?应该用什么药。一般说来,以下两种错误是教师应该及时捕捉、即时生成的“闪光点”。一是错误具有典型的意义,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是大多数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二是错误具有反衬的意义,它虽然不是多数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但对所学知识能起到点拨、反证的效果。“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课堂教学中的错误,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对老师来说有时简直就是一次机遇,妥善处理,变废为宝,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当你在向学生讲述时间问题而不慎将石英钟摔碎的时候,可曾想到与其叹息如用手指拨弄指针来讲解,这样岂不更方便?当你在众目睽睽之下不小心将关键字写错或者将题目算错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你是在把最宝贵的机会留给了你的学生?可曾想到新的课程资源正在滋生,新的智慧的火花正在熊熊燃起?让我们把握机会,并正确创造性地处理好各种随时生成的错误,抓住这一富有成效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从错误获得更多的知识,让错误成为教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