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综合讨论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57746166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基础》综合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管理学基础》综合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管理学基础》综合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基础复习资料 限徐州医学院校内使用管理学基础综合讨论第一部分 绪论一、填空题1、管理学是一门( 科学 )管理实践是一门(艺术 )。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管理的目的是( 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3、管理者的角色包括( 人际关系部分 )、( 信息转换部分)和(决策部分 )。4、管理者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和( 思维技能 )。5、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 基本规律 )和( 一般方法 )的学科。6、管理的首要职能是(计划 )。二、判断题1、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2、管理学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3、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4、不论何时,同一组织应保持一致的道德准则。()5、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义务。()注: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的责任,按章纳税才是企业的义务。6、思维技能对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最为重要。()7、管理者出席社区的集会,参加社会活动,是扮演企业家的角色。()注:扮演的是社会学家的角色。三、单项选择题1、管理对象是指组织中的( D )。A 人员 B 技术 C 设备等资产 D 人、财、物、信息等一切资源2、管理者是指( C )。A 组织的高层领导 B 组织的中层领导 C 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 D 组织的所有员工3、管理者平息客户的怒气,对员工的争端进行调解,扮演着( C )角色。A 代表人 B 组织联络者 C 故障排除者 D 谈判者4、基层管理者所需的技能中,最重要的是( A )。A 技术技能 B 人际技能 C 组织技能 D 思维技能5、管理的重要性不体现在( C )。A 任何集体活动都需要管理 B 管理是现代生产要素之一 C 管理是一门硬科学 D 管理是决定组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四、简答题1、管理有哪些基本的职能?答:管理包括以下基本职能:(1)计划。计划职能包括收集资料、对未来进行预测、建立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分目标、制定行动方案和具体措施。(2)组织。组织职能包括组织结构的设计和调整、各种资源的调配和组织过程。(3)领导。领导职能是管理者利用职位权力和个人影响力对下属进行指挥和影响。(4)激励。激励职能是管理者运用各种手段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5)协调。协调职能主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解决组织中的各种冲突。(6)控制。控制职能包括制定标准、评价绩效、分析原因、纠正偏差。2、为提高管理的有效性,管理者应具备哪些技能?答:为提高管理的有效性,管理者应具备三种技能。(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知识、技术、经验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成功地与他人打交道并进行沟通的能力。(3)思维技能。思维技能(也称概念技能)是对复杂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进行系统思考以做出妥当决策的能力。3、管理学具有哪些特性?答: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以下特性:(1)管理学是综合性学科。管理学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到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学等。(2)管理学是应用性学科。管理学理论来自实践,又对实践起指导作用。(3)管理学是不精确的科学。管理过程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无法预知性。(4)管理学是软科学。管理技术是管理系统中的软件。(5)管理学是科学,管理实践是艺术。管理学形成了一套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体系,但管理实践需要专门技巧的灵活应用。4、管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答:管理环境包括:(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态势,以及经济政策方面的状况与变化。(2)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组织外部的技术变化。(3)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制度、政党制度,以及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4)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组织外部自然环境的状况与变化。(5)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社会文化与习俗、社会道德观念、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状况与变化。五、论述题结合实践谈谈管理的重要性。答: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1)任何集体活动都离不开管理。(2)管理是决定组织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3)管理是现代生产力要素之一。第二部分 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发展一、填空题1、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和( 现代管理理论 )。2、(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认为劳动分工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劳动分工需要合理组织,即管理。3、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出版,标志着科学管理理论正式诞生,同时确定了泰勒的( 科学管理之父 )的地位。4、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法约尔 ),代表人物有( 孔茨 )和奥唐纳尔。5、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 西蒙 ),该学派认为管理的关键是( 决策 )。 6、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即( 技术 )、( 商业 )、( 财务 )、( 安全 )、( 会计 )和管理活动。二、判断题1、科学管理最明显的局限性是认为工人是“社会人”。2、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将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形成。3、统一指挥是指为达到同一目标的所有活动,只能在一个领导和一个计划下进行。()4、霍桑试验主要研究外部因素与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关系。5、群体行为学派最早的代表人物是梅奥,该学派关心人在群体中的行为,重点研究组织中的个体行为。6、非正式组织对企业来说是有利的,管理者应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取得平衡。7、罗伯特欧文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应强调对人的关心,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三、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的万里长城是( A )思想的实践典范。A 系统管理 B 科学管理 C 一般管理 D 组织管理2、( C )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对专业化进行了深入研究。A 詹姆斯斯图亚特 B 亚当斯密 C 查尔斯巴贝奇 D 罗伯特欧文3、泰勒科学管理的研究是以( B )为中心展开的。A 分配制度 B 生产效率 C 组织结构 D 人际关系4、以法约尔的观点,劳动分工原则( B )。A 仅适用于技术工作 B 不仅适用技术工作,也适用于管理工作C 分工越细越好 D分工越粗越好5、梅奥认为工人是( D )。A 经济人 B 自我实现人 C 复杂人 D 社会人6、人际关系学派的代表不包括( D )。A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B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 C 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 D 卡斯特的管理系统论四、简答题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科学定额制度。提高效率必须制定科学的定额,即“合理的日工作量”。科学定额建立在工时和动作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对工人操作的具体动作分析,得出最有效的操作方法,以此为依据得到操作的标准时间,便可确定“合理的日工作量”。(2)标准化原理。在工作中建立标准的操作方法与规定,使用标准化的机器、工具和材料,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3)选择与培训工人科学化原理。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并以第一流的工人为标准制定工作定额。管理者的责任是为工人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将之培养成为第一流的工人。(4)差别计件工资制。应根据工作表现而不是工作岗位来支付工作。根据确定的工作定额,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即工资按完成定额的比率而浮动。(5)管理职能专业化。将计划职能与执行分开,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并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实行职能工长制,管理工作专业化。(6)例外原则。高层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2、如何评价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答: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贡献是:(1)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适用于各个领域的管理,对管理五项基本职能的概括构建了一个科学的管理理论体系,是古典管理理论的集大成者。(2)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基本原则对管理实践具有广泛的长久的指导意义。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不足有:(1)某些管理原则过于教条,缺乏弹性。(2)在经营与管理的关系上,不具有普遍意义。3、简述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答: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工人是“社会人”。企业中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并非只凭金钱与物质刺激(经济人),而是物质与社会、心理需求的综合所致。其中,社会、心理需求主要表现为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安全感和受人尊重等,即所谓的“社会人”。(2)生产效率的提高取决于职工的士气。士气主要指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协作精神等融合而成的精神状态。士气的高低取决于工人对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即安全感、归属感、友谊等方面的满足程度。满足程度来源于两个因素:一是由工人个人历史、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所形成的个人态度和情绪;二是工人相互间或工人与上级之间的人际关系。(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企业为了实行其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范围的一种组织结构,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方面。在正式组织内共同工作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特定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组成非正式团体;在这个团体里,又形成了共同的感情,进而构成一个体系,即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内约束内部成员的行为,保护工人免受内部成员忽视所造成的损失;对外保护工人免受外部管理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非正式组织对企业来说有利有弊,管理者应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取得平衡。4、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的学派?答:现代管理理论包括以下主要的学派:管理过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经验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系统学派、决策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经理角色学派等。五、论述题法约尔认为管理的一般原则包括哪些方面?法约尔认为,管理的一般原则包括以下方面:(1)劳动分工。分工提高效率,管理也需要分工。(2)权力与责任。权力使管理者发号施令,使他人服从于自己,责任是使用权力的回报或滥用权力的惩罚,两者必须平衡、对等。(3)纪律。纪律是通过协定而达成的“服从、勤奋、积极、端正、尊重”,领导与下属双方都必须服从和遵守。(4)统一指挥。每个下级只能接受来自于一个上级的命令。(5)统一领导。为达到同一目标的所有活动,只能在一个领导和一个计划下进行。(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强调组织目标的第一性。(7)合理报酬。按劳付酬,报酬公平合理,具有鼓励作用,不应超过合理界限。(8)集权与分权。组织设计应考虑权力集中与分散的适度问题。(9)等级链与跳板。组织从最高层到最基层形成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以保证组织内的统一指挥。在一定条件下允许跨越权力线直接进行横向沟通,以克服由于统一指挥而造成的信息传递延误与失真(跳板原则)。(10)秩序。“各有其位,各称其职”,“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11)公平。管理者对待下属的态度应是友好、公正。(12)员工的稳定。提供合理的人事计划降低人员的离职流动率,鼓励专职人员能长期稳定下来。(13)首创精神。鼓励创造性的想法和发明。(14)集体精神。鼓励内部成员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强调大家齐心协力。第三部分 计划一、填空题1、名词意义的计划是指计划行动的结果文件,包括:组织使命或目的、目标、战略、政策、( 程序 )、( 规划 )、( 方案 )和预算等具体形式。2、按照计划的时间跨度,可将计划分为( 长期计划 )、(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3、按照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可将计划分为( 战略计划 )、(管理计划)和(作业计划 )。4、按照计划的对象,可将计划分为(综合计划)、(专业计划)和(项目计划)。5、按计划要解决的问题的重复程度,可将计划分为(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6、从管理的角度看,目标具有(层次性计划)、(多样性)和(可考核性)的特性。二、判断题1、计划是管理职能中的首要职能。()2、计划是管理者预测未来、确定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行动方针与方案的过程。()3、计划的时效性是指组织计划应以最小的投入实现组织目标。()4、计划存在于一切组织活动之中。()5、综合计划一定是长期计划,不可能是短期计划()6、项目计划可能是综合计划,也可能是专业计划。()7、目标管理是自我管理的制度与方法。()8、生产计划、财务计划、市场开拓计划属于综合性计划。()三、单项选择题1、战略计划是组织的( A )制定的。A 高层管理者 B 中层管理者 C 基层管理者 D 各层次管理者2、使计划数字化的工作是( D )。A 规划 B 决策 C 预测 D 预算3、计划是控制的( C )。A 纽带 B 保证 C 前提 D 展开4、计划工作的核心是( C )。A 确定目标 B 分析机会 C 确定方案 D 确定前提5、下面陈述正确的是( B )。A 计划层次越高,其内容越明确具体 B 计划层次越高,其内容越抽象笼统C 各层次的计划都应明确具体 D 各层次的计划都应抽象笼统6、下面陈述正确的是( D)A 作业计划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 B 作业计划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窄 C 战略计划时间跨度小,涉及范围广 D 战略计划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四、简答题1、计划工作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计划工作包括以下六个方面(5W1H)的内容:(1)做什么(What)。即要明确计划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明确各个时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2)为什么做(Why)。即给出实施计划的理由。(3)何时做(When)。即明确计划中各项工作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4)何地做(Where)。即明确计划实施的环境条件要求和限制,规定计划中各项工作开展的地点和场所。(5)谁做(Who)。即明确由哪些部门、哪些人来参与并完成规定的各项任务和指标。(6)怎么做(How)。即制定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和相应的政策、规则,制定考核指标和控制标准。2、计划的性质有哪些?答:计划的性质包括:(1)首位性。计划相对于其它管理职能而言处于首要的位置,是执行其它管理职能的基础和前提。计划工作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之中,直接影响其它管理职能的运行。(2)目的性。各种计划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特定的目标。(3)普遍性。计划存在于一切组织活动之中。计划涉及并指引组织的各层次、各部门、各人员的组织性行为。(4)灵活性。计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5)有效性。计划的有效性包括时效性和经济性。计划的时效性是指计划工作必须在计划执行之前完成,并慎重选择计划的起止时间。计划的经济性是指组织计划应以最小的投入实现组织目标。(6)创造性。计划工作应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做出合理的决策。3、计划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计划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1)计划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2)计划是降低经营与管理风险的手段。(3)计划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方法。(4)计划是控制活动的依据。4、简述计划工作的过程。答:计划工作的过程是:(1)机会研究。计划工作从分析组织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开始。(2)确定目标。在机会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组织的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并对目标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解,以形成目标体系。(3)明确计划前提。即确定整个计划活动所处的未来环境。(4)提出可行方案。围绕组织目标,广泛吸收意见,提出可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途径和方案。(5)评价备选方案。确定可行方案后,要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6)选择方案。认真比较各方案的优点和缺点,按照某种规则将各方案进行排队,最后确定最优方案。(7)拟定派生计划。派生计划是为了支持主计划的实现而由各职能部门和下属单位制定的辅助计划。(8)编制预算。预算是计划的数字化表现,是组织计划的综合反映。计划的最后一步就是形成预算。五、论述题试论述目标管理的一般过程。答:管理的一般过程是:1、建立目标体系。(1)在对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充分分析基础之上,通过上下沟通,形成组织总目标。(2)将组织总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制定各部门、各层次、各人员的目标。(3)协调目标体系中横向之间和纵向之间的关系,保证目标体系的系统性和一致性。(4)编写目标展开图和目标管理卡。2、实施目标。(1)上级管理者对下级管理者授权,进行权力的下放。(2)上级对下级进行指导、协助,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3)上级对下级进行动态的检查、激励与控制,促进下级目标的达成。(4)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3、评价目标成果。(1)以目标为依据,按规定的期限和标准进行评价,进行业绩考核。(2)总结经验和教训。第四部分 组织一、填空题1、按规模,可将组织分为(小型组织)、( 中型组织)和( 大型组织 )。2、按组织目的,可将组织分为(盈利性组织 )和(非盈利性组织)。3、划分部门的基本方法有( 按职能划分 )、(按产品划分 )、(按顾客划分)、(按地区划分)和(按流程划分)。4、库尔特卢恩被称为“变革之父”,他提出了组织变革的三阶段是(解冻 )、( 变革 )和( 再冻结 )。5、按照变革重点,可将组织变革划分为(技术型变革),(组织型变革),(人员型变革)。6、在矩阵组织结构中,有两套管理体系,一是(产品或业务)系,二是(职能)系。二、判断题1、组织设计应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目的。()2、当组织的规模既定时,管理幅度随管理层次的增加而增大。()3、非正式组织可以单独存在,也可存在于正式组织中。()4、有机式组织也称适应性组织,是一种松散结构,能根据需要快速做出调整,具有低正规化和分权化的特征。()5、职能制的优点是命令统一、职责分明。()6、事业部制是一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体制。()7、矩阵制适用于企业规模较大、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三、单项选择题1、下面关于有机式组织叙述正确的是( B )。A 有机式组织比机械式组织标准化更高 B 有机式组织是一种松散的结构C 有机式组织按照传统组织原则设计 D 有机式组织的管理幅度较小2、某企业设有电脑部、空调部、冰箱部、电视机部,这是按照( C )部门化。A 职能 B 顾客 C 产品 D 区域3、某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企业中共有管理人员42人,其中厂长一人,车间主任4人,班组长18人,职能科长3人,科员16人。此厂长的管理幅度是(B)人。A 4 B 7 C 22 D 234、D公司由张三和王四合伙注册经营,公司没有招聘任何员工,两个人既是经理又是员工。你认为该公司( C )。A 目前是一个非正式组织,当扩招员工后,将成为一个正式组织B 只是一个正式组织,公司内部不会有非正式组织C 是一个正式组织,同时公司内部也可能存在非正式组织D 是一个正式组织,同时公司内部也一定存在非正式组织5、某公司下属分公司的会计科长一方面向分公司经理报告工作,另一方面又要遵守由总公司财务经理制定的会计规章。请问,会计科长的直接主管应该是( A )。A 分公司经理 B 总公司财务经理 C 总公司总经理 D 总公司经理和分公司经理6、在直线职能制中,(B )。A 职能人员可以对下级发号施令 B 直线人员可以对下级发号施令 C 直线人员不可以对下级发号施令 D职能人员和直线人员都可以对下级发号施令四、简答题1、组织的一般特征是什么?答:组织的一般特征有:(1)既定目标。组织为一定的目标而建立和存在。(2)既定分工。组织成员通过分工从事特定的工作,通过协作以达成组织目标。(3)既定秩序。组织中形成权力与责任制度,设定成员之间的正式关系。2、组织设计的原则有哪些?答:设计的原则包括:(1)目标导向。(2)分工协作。(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组织设计要确定合适的管理层次以及合理的管理幅度。(4)统一指挥。(5)权责一致。权力的大小与责任的大小相对应。(6)适当授权。授权是管理者将部分工作及权力向下级进行分配。(7)执行与监督相分离。即执行性机构与监督性机构分开设置。(8)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组织设计应根据组织的实际需要来决定集权与分权的程度。(9)精简有效。机构要精,用人要少,效果要好,成本要低。(10)适度均衡。管理系统的权力要分散、均衡、相互制约。3、举例说明划分部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部门的基本方法有:(1)职能部门化。以同类性质活动作为部门划分依据,如A公司设立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销售部、研发部等。该方法突出专业化管理,运用相当广泛。(2)产品部门化。根据产品类型进行部门划分,如B公司设立洗衣粉部、肥皂部、清洁剂部等。该方法突出产品(行业)导向,适用于产品多元化的组织。(3)区域部门化。根据业务区域进行部门划分,如C公司设立北美部、东欧部、中东部、南亚部等。该方法突出区域(地理位置)导向,适用于地区多元化的组织。(4)顾客部门化。根据顾客类型进行部门划分,如D公司设立儿童部、老年部、女性部等。该方法突出顾客导向,适用于顾客类型较多的组织。(5)流程部门化。根据业务流程或过程进行部门划分,如E公司设立招生部、培训部、分配部、服务部等。该方法突出具体业务的过程管理,适用于业务流程较为复杂的组织。(6)混合部门化。综合利用以上各种方法,对组织进行部门划分。4、设计管理幅度要考虑哪些因素?(1)管理者的层次与素质。(2)被管理者的层次与素质。(3)管理工作的性质。包括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稳定性、程序性等。(4)信息沟通的手段与效率。(5)计划与控制的明确性及其难度。(6)组织在空间上的分布。即上下级所处地理位置的距离。5、事业部制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事业部制的优点有:(1)有利于调动事业部的积极性。(2)有利于加强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3)有利于同一产品或同一地区之间的协调。(4)有利于培养全面性人才。(5)有利于高层管理者摆脱日常事务,集中于战略性问题的管理。事业部制的缺点包括:(1)容易形成本位主义。(2)容易形成内部竞争,产生短期行为。(3)形成机构的重叠设计,增加管理成本。(4)总部对事业部的控制难度加大。五、论述题请论述组织设计的一般步骤。1、职能设计。职能设计是对组织的管理业务进行总体设计,确定组织的各种管理职能及其结构,并层层分解为各层次、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包括:(1)基本职能设计。确定组织应具备的基本职能。(2)关键职能设计。在众多职能中找出起关键作用的职能。(3)职能分解。层层分解为各层次、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能。2、部门化设计。部门化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将组织各种业务与活动进行分类和组合,分别设置相应的部门来承当,并授予各部门所必需的职权,规定相应的责任。3、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设计。管理层次的多少首先取决于组织的规模,一般而言,组织结构中的纵向层次有高、中、低三个层次,大型组织有五六个甚至更多的层次。管理层次的多少也取决与管理幅度的大小,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就越少。4、命令链设计。命令链是从组织的最高层到最基层的不间断的权力路线。命令链设计是在统一指挥原则下将管理的各职位形成一条连续的管理等级链。5、集权与分权设计。组织设计应明确集权与分权的程度,即确定各层次、各级管理者的决策权限。6、管理规范设计。管理规范是组织管理中各种管理条例、章程、制度、标准、流程、办法、规则的总称。管理规范包括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管理制度包括基本管理制度、专业管理制度、部门管理制度、岗位管理制度等。管理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定额标准、职能管理标准等。第五部分 领导一、填空题1、领导活动包括( 领导者 )和(被领导者)两个方面。2、领导的权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 职位 )的权力,二是来自( 个人 )的权力。3、领导者的作用有(指挥 )( 协调)和(激励 )。4、权变领导理论又称为领导情景理论,是在(领导特质 )理论和(领导行为 )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5、决策是指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多个可行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 )方案的过程。6、有效的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 心理素质 )、(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二、判断题1、领导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艺术。()2、权力是对他人能够产生影响的能力,权力是领导的唯一要素。()3、复杂人假设的管理方式是了解不同人的需要,认识个别差异,并采用随机而变的管理方式与手段。()4、领导特质理论主要是通过研究领导者的个性特征,来分析什么样的人能成为有效的领导者。()5、在任何情况下,决策都要求在多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6、Y理论认为人生来并不厌恶工作,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7、只要能掌握管理理论,就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 三、单项选择题1、俱乐部型的领导在工作中主要表现出( A )。A 注重良好的气氛,关心职工的生活,较少注意工作效率的提高B 在注重良好的气氛和关心职工生活的同时,也非常注意工作效率的提高C 不大注重良好的气氛,却非常注意工作效率的提高D 既不注重良好的气氛,也不注意工作效率的提高2、在管理方格理论中,确定管理风格的两个因素是( D )。A 关怀和定规 B 关系行为和任务行为C 独裁和民主 D 对工作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3、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D )应采用低关系、低工作的领导方式。A 刚进公司的新员工 B 一般的员工C 已进入企业两年的大学生 D 专业上很有造诣的老专家4、通常所说的领导“拍板”,是指( C )。A 决策的过程 B 决策解决的某个问题 C 决策中的一个步骤 D 决策的一种方法5、( D )假设认为人的需要是多元化的,人在同一时期会有多种的需要和动机。A 经济人 B 社会人 C 自我实现人 D 复杂人6、根据费德勒的观点,个人的领导风格反映了个人的人格特性,因此( A )。A 固定不变 B 随时改变 C 具有一定弹性 D 随环境而变化四、简答题1、领导者的权力包括哪些方面?(1)强制权(惩罚权)。即施加或不施加负面结果的能力,依赖于惧怕。(2)奖励权。给他人以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奖赏的能力。(3)法定权。一个人在正式层级中占据某一职位所相应得到的权力。法定权比强制权或奖励权广泛,它包含组织成员对某一职位权力的接受。(4)专长权。来自专长、特殊技能或知识的一种影响力。(5)个人影响权(感召力)。对一个人所拥有的独特智谋或个人特质的一种确认。感召力产生于对他人的倾慕和希望自己等同于这人的心理。2、经济人假设的主要内容及其管理方式是什么?(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尽可能地逃避工作。(2)多数人没有雄心壮志,不喜欢负责任。(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是矛盾的。(4)多数人缺乏理智,不能克制自己。(5)多数人的行为追求经济上的最大利益。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方式是:(1)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完成任务为工作的中心。(2)强调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严厉的管制和处罚。(3)突出物质和金钱激励。3、简述管理方格理论的主要内容。管理方格理论以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作为两个坐标轴,建立坐标系,故又称管理坐标理论。纵轴表示对人的关心度,即领导者对组织员工的关心程度,包括对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信息沟通等方面;横轴表示对生产的关心,即领导者对组织目标与组织利益的关心程度。将纵轴、横轴各分为九等分,形成81个方格,作为衡量关心度的标准。这样,在理论上形成了81种不同的领导行为方式。以管理方格图为依据,管理方格理论列出了五种典型的领导行为:(1)任务型(9,1)。注重任务的完成,不关心人的因素。(2)俱乐部型(1,9)。非常关心员工的状况,不管生产状况如何。(3)贫乏型(1,1)。既不关心人,也不关心生产。(4)中间型(5,5)。在关心人与关心生产两个方面追求适当的平衡。(5)团队型(9,9)。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都达到最佳点。4、简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方式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相关。领导方式有关系行为导向和工作行为导向两种,下属的成熟度分为低、中、较高和高四种状态。领导风格必需与下属的成熟度相适应,有四种领导方式可以选择。(1)命令型。即高工作、低关系,适用于低成熟度的下属。(2)说服型。即高工作、高关系,适用于中成熟度的下属。(3)参与型。即低工作、高关系,适用于较高成熟度的下属。(4)授权型。即低工作、低关系,适用于高成熟度的下属。五、论述题试论述弗雷德费德勒提出的有效领导的权变理论。美国学者弗雷德费德勒提出的有效领导的权变理论与模型,认为领导方式的有效性取决于所处的环境。领导和领导者是某种环境的产物,即S=f(L,F,E),其中S代表领导方式,L代表领导者特征,F代表追随者特征,E代表环境。(1)两种领导风格。领导风格分为任务导向型和关系导向型两种。费德勒使用LPC量表来衡量领导风格。即管理者用LPC量表中的内容来评价最不与自己合作的同事。如果评价大多是正面的,则表明该领导者倾向关系导向型的领导方式(高LPC型);如果评价大多是负面的,则表明该领导者倾向任务导向型的领导方式(低LPC型)。(2)三种领导情景。情景因素有三种:职位权力、任务结构与上下级关系。职位权力是指领导者的职位所拥有的权力大小。任务结构是指群体的任务是否能够清楚界定。上下级关系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信任和尊重程度。(3)八种情景类型。情景类型12345678上下关系好好好好差差差差任务结构明确明确不明确不明确明确明确不明确不明确职位权力强弱强弱强弱强弱领导风格低LPC(任务导向)高LPC(关系导向)低LPC第六部分 激励一、填空题1、激励的心理基础是( 需求 )和( 欲望 )。2、按激励的内容,可将之划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3、按激励的性质,给予奖励是( 正激励 ),给予惩罚是( 负激励)。4、同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需要,但有一种需要占主导支配的地位,这种需要称为(优势需求)。5、决定激励力(行为动机)的因素有两个,即( 效价 )和( 期望 )。6、早期的综合激励理论由心理学家勒温提出,叫场动力论。其主要内容是:个人行为的向量取决于( 环境刺激 )和(个人内部动力 )的乘积。二、判断题1、激励的效用特征是满足员工的某种需要。()2、缺乏产生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3、内激励源于对任务完成所带来的报酬与奖励。()4、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从高到低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5、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内容与特点有关的因素,包括工作成就、同事关系、工作的挑战性、责任感、发展与晋升、个人成长等六个方面。()6、期望理论是应用最广泛的激励理论。()7、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某种活动时,由于某种原因而使其需要和动机得不到满足的情绪状态。()8、物质利益激励包括工资、奖金、福利、荣誉等。()三、单项选择题1、激励理论可以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 B )激励理论。A 期望型 B 状态型 C 成就型 D 强化型2、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低层次需要是( A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尊重需要 D 自我实现需要3、属于状态型激励理论的是( D )。A 强化理论 B 双因素理论 C 期望理论 D 挫折理论4、期望理论认为( A )。A 激励与期望值和效价的大小成正比 B 激励与期望值和效价的大小成反比C 激励与期望值成正比,与效价成反比 D 激励与期望值成反比,与效价成正比5、( C )不属于激励因素。A 责任感 B 晋升 C 工资 (注:保健因素,奖金才是激励因素) D 工作挑战性6、强化理论认为,( B )。A 人的行为结果对自己有利时,这种行为可以重复出现B 人的行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C 人的行为结果对自己不利时,这种行为会自动终止D 人的行为受到内心活动的影响四、简答题1、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满意的对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相应地,不满意的对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2)激发动机的因素有两个: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指工作环境和条件因素,包括组织政策、工作环境与条件、工资、同事关系、个人生活、安全保障、与下级的关系、监督(与上级的关系)、地位等九个方面。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内容与特点有关的因素,包括工作成就、工作得到承认、工作的挑战性、责任感、发展与晋升、个人成长等六个方面。(3)保健因素的缺乏会导致员工的不满意,如果改进能够消除员工的不满意,但不会使人满意,不能直接起激励作用。激励因素的改进才能够直接激励员工。2、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决定激励力(行为动机)的因素有两个:效价与期望。激励力即动机水平,是指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和持久程度,表现为员工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效价是指达到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大小。期望是指达成某种目标的可能性。(2)M=VE。即激励力效价期望值。(3)需要兼顾三个方面的关系:主观努力和工作成绩的关系,工作成绩和奖励的关系,奖励和满足需要的关系。3、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人的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受到外部环境刺激的控制和调节。(2)强化是指通过有效的刺激,起到对行为的加强作用。(3)三种强化手段:正强化、负强化和消退。正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励,使得该种行为重复出现。负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使之减弱或消除。消退是指对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使其慢慢停止该种行为。4、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人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不仅受到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相对报酬可能是相对于别人的报酬而言,也可能相对于自身过去的报酬而言。(2)两种比较: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与别人相比,即自己所得/自己付出:他人所得/他人付出。纵向比较是与过去相比,即现在所得/现在付出:过去所得/过去付出。(3)公平是平衡稳定状态,不公平会引起紧张和不安,从而丧失工作的积极性。5、激励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2)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3)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相结合。(4)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5)个人激励与集体激励相结合。五、论述题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是提出最早、影响最大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是生存所必需的基本需要,包括对食物、水、睡眠、衣服、性等方面的需要。安全需要是寻求保护以避免受到生理伤害的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包括人际交往、友谊、情感与归属感的需要。尊重需要是要求得到别人的认可、信赖或尊重的需要,包括身份、地位、威望等。自我实现需要是要求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需要。(2)同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需要,但有一种需要占主导支配的地位,这种需要称为优势需要。人的行为受到优势需要的支配。(3)人们在满足需要时,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4)未满足的需要才有激励作用。第七部分 协调(沟通)一、填空题1、按照团体组成的目的,可将团体分为( 正式团体 )和( 非正式团体 )。2、团体的作用体现在保证(组织目标 )的实现和满足( 个人心理 )的需要。3、按照冲突的性质,可将之划分为( 建设性冲突 )和(破坏性冲突 )。4、冲突产生的根源有三个,即( 沟通差异 )、( 结构差异)和(个性差异 )。5、按沟通的反馈性,可将之划分为( 单向沟通 )和( 双向沟通 )。6、按沟通的渠道性质,可将之划分为(正式沟通 )和(非正式沟通 )。二、判断题1、参照团体不一定是人们所在的团体。()2、非正式团体的存在会抵制正式团体,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3、在组织中,冲突有百害而无一利,管理者应尽量避免冲突的出现。()4、产生冲突的最根本原因是存在不同的个体利益。()5、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形成的沟通困难,属于客观阻碍()。6、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7、目标是否一致是决定人际关系好坏的首要前提。()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团体中属于非正式团体的是( D )。A 工厂的车间 B 公司的科室 C 学校的班级 D 社区的自卫队2、团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不包括( A )。A 创新 B 规范 C 从众 D 助长3、下列各种沟通属于单向沟通的是( B )。A 交谈 B 报告 C 协商 D 会谈4、冲突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C )。A 稀缺性资源的争夺 B 认识和知觉的差异 C 强调工作的相互依存性 D 信息缺乏和沟通不足5、( A )是指区别于他人的独特心理特征。A 个性 B 目标 C 知觉 D 能力6、信息发送过程中产生的障碍被称为( D )。A 心理阻碍 B 结构阻碍 C 距离阻碍 D 过滤阻碍四、简答题1、团体对个人行为有何影响?(1)规范。团体的行为标准对成员具有影响力和约束作用。(2)从众。从众是指团体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因受到集体的压力而表现出与团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3)助长。个人在团体中的表现优于单独情况下的表现。(4)致弱。个人在团体中因感到不自在而降低行为效果。2、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1)稀缺性资源的争夺。(2)认识和知觉的差异。(3)信息缺乏和沟通不足。(4)忽略工作的相互依存性。(5)角色的混淆。 冲突产生的条件是:(1)存在不同的个体利益。(2)认为对方会损坏自己的利益。(3)觉察到对方正在或将要采取不利于自己的行为。3、沟通的主要技巧有哪些?(1)及时沟通。及时发送信息,及时反馈信息,及时利用信息。(2)充分沟通。信息要全面、充分、适量。(3)真心沟通。真实、客观的信息,真诚、善良的态度。(4)双向沟通。增强沟通的互动性。(5)善于倾听。多听,善于听。(6)求同存异。4、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1)目标。目标是否一致是决定人际关系好坏的首要前提。(2)个性。个性是指区别于他人的独特心理特征,如:性格、气质、能力等。(3)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是指对自己、他人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所形成的整体认识。(4)人际沟通。主要体现在沟通障碍方面。五、论述题结合你的实际情况论述沟通的障碍。沟通的障碍包括:1 主观障碍(1)心理障碍。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形成的沟通困难。(2)过滤障碍。信息发送过程中产生的障碍。(3)地位障碍。因职位的高低而引起的沟通障碍。2 客观障碍(1)距离障碍。空间距离导致的沟通困难。(2)机构障碍。因组织机构复杂庞大而形成的沟通障碍。3 方法障碍(1)语言障碍。(2)方式障碍。因沟通方式选择不当而产生的障碍。第八部分 控制一、填空题1、按控制的时机,可将控制分为前馈控制(预先控制、事前控制),现场控制(同步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事后控制)2、按控制的方式,可将控制分为(集中控制,分散控制,系统控制)。3、按控制的手段,可将控制分为( 直接控制,间接控制 )。4、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有(统计法,工程法,经验估计法)。5、有效控制的原则有(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6、预算是( 数字化 )的计划,是用数字表示的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预计结果,预算是使用最( 广泛 )的控制方法。二、判断题1、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没有计划就没有控制。()2、控制是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所以计划就是控制标准。()3、控制过程是管理人员对下属行为进行监督的过程。()4、对计划执行中发生的任何偏差都应及时采取矫正措施。()5、预算是使用最广泛的控制方法。()6、实地视察法是最古老、最直接的控制方法。()7、弹性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率要恰到好处。()三、单项选择题1、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在工人上岗之前进行工作态度和工作技能的培训,这种质量控制方法属于( A )。A 前馈控制 B 同期控制 C 过程控制 D 反馈控制2、企业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要求领班严密监督服务人员的行为,并协助处理棘手问题。这种控制方式不属于( B)。A 直接控制 B 间接控制 C 现场控制 D 正式组织控制3、关于控制标准的建立,不对的说法是( D )。A 标准应考虑实际情况 B 标准应考虑实施成本 C 标准应考虑可行程度 D 标准越高越好4、要保证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必须做到适度控制,即应( D )。A 尽可能少控制 B 尽可能多控制 C 重视客观性 D 重视重点控制5、预算不是( B )。A 数字化的一种计划 B 生产作业控制的主要方法 C 使用最广泛的管理控制方法 D 企业与政府部门常用的控制手段6、建立预警系统是( C )控制的好方法。A 适度 B 客观 C 适时 D 弹性四、简答题1、简述控制的含义。控制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保持一致而进行的活动过程。具体地讲,就是根据事先规定的标准,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发现偏差,找出原因,采取措施,或根据变化的情况调整行动或计划,使两者保持一致的过程。(1)控制的目的是保证目标的实现。(2)控制包括调整行为和调整计划两个方面。(3)控制包括控制者、控制对象、控制内容、控制方法等因素。(4)控制是管理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2、控制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1)组织环境复杂多变。(2)组织活动复杂化。(3)管理者的授权。(4)纠正管理者的失误。3、有效控制的原则是什么?(1)适时控制。适时控制是指控制系统应及时提供信息,迅速做出管理上的反应。适时控制的好方法是建立预警系统。(2)适度控制。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率要恰到好处。(3)客观控制。客观控制是指控制的标准、方法与过程应尽量脱离主观性,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之上。(4)弹性控制。弹性控制是指控制行为能够适应组织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灵活性。4、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1)预算控制。预算是数字化的计划,是用数字表示的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预计结果。预算是使用最广泛的控制方法。(2)非预算控制。包括:A、实地视察法。最古老、最直接的控制方法。B、报告制度法。通过定期报告进行控制。C、比率分析法。通过分析各种比率指标进行控制。D、审计法。包括外部审计、内部审计,财务审计、管理审计等。E、盈亏平衡分析法。根据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并根据经营目标进行控制的方法。五、论述题请论述控制的一般过程。控制的一般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标准。(1) 确定控制的对象。在建立控制标准之前,要明确哪些事或物需要加以控制。(2) 确定标准的类型。标准是人们检查和衡量工作及其绩效的规范或者尺度。控制标准有定性和定量两类,在实际控制工作中,尽可能采用定量标准。常见的控制标准有:实物量标准、价值标准、时间标准、质量标准、消耗标准、行为标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