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任务二新闻、访谈阅读复习任务群一信息类文本阅读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切中肯綮切中肯綮一、新闻阅读技巧1.看标题,抓要素,整体把握新闻内容。新闻标题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提要,通过标题把握文本的对象和主要内容。2.厘清脉络,把握文章结构。看清文章前后的联系,厘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从而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通讯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或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阅读时要特别注意。3.把握中心,把握主旨。抓住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去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研究文本的主旨,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情感态度。4.研究写作技巧,分析表现手法。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烘托渲染、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二、访谈阅读“三步骤”第一步:阅读全文,整体把握。通读全文,把握访问者和访谈对象所讨论的话题,尤其要注意理解访谈的背景文字,要能够从整体上了解基本内容以及内容的呈现思路。第二步:区分对象,把握问题。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阅读提问者所提出的若干问题,形成统领性认识;再阅读受访者的回答文字,把握住受访者所表达的观点和主张。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表达的层次性和内容重点所在。第三步:深入内核,分析评价。将前两步获取的信息归纳起来,从访谈的问题和内容思考主题和意图,从内容的呈现方式和表达技巧思考访谈的艺术特色。典例突破典例突破学以致用学以致用【例】(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有种种限制。但作家创作并非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南山的内心世界,对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大胆挖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与宏大的视野中,以文学的力量复原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对谈。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已经84岁的钟南山深夜赶往疫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12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他的报告文学,这些年也特别关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有写作的冲动。于是,通过钟南山的助理得到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重点有选择的。只有把他的人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写。但人比人确实有高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熊育群: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显然,重要的人物缺少不了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被书写的。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到国外进行追踪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还有就是文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摘自对话作者,文汇报2020年5月13日)【理清文脉】结合上文所学,写出自己的阅读信息【教师点拨】第一步:阅读全文,整体把握第二步:区分对象,把握问题文本共有四次对谈,要准确把握钟红明提问的具体内容和四次提问前后的关联性。这一步要注意将获取的信息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评价性判断。钟红明四次发问涉及四个问题,其关键词句依次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概括而言,这四个问题是:写作动机、写作方式、写作内容和文学主张。第三步:深入内核,分析评价熊育群钟南山:苍生在上的创作情况在四次对答中得以充分表现,这也得益于钟红明高超的发问艺术。仔细品读四次发问的内容,我们可以获取更多、更深层次的信息,而不是简单、枯燥的“问题”。【典题训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于为何在疫情背景下写钟南山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钟南山,对他赴武汉抗疫之事很感动,有写作的冲动,有关部门也希望写他。B.被问到为何写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时,熊育群认为传记式的写法可以写透钟南山的人生,而只有写透他的人生,才能写出他为何敢医敢言。C.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南山凝聚着时代的记忆,是值得被书写的。D.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答案:D。【解析】“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表述错误。由原文最后一段“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可知,写作中的想象不能背离现实逻辑。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时刻,从而展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B.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方经常进行大量实地采访的实例,从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讨论。C.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代性、文学的现实性和文章细节的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D.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答案:D。偷换概念。【解析】“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也是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偷换概念,与原文不符。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灾难,但文中并没有提及人类必须要共同面对“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3.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有比较充分的准备:作为责编,熟悉对方的写作,尤其熟悉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重视对方的观点:提问时采取对方文章中的说法来引出话题,营造对话氛围;逐步深入地提问:从写作动机问起,问到写作方式和具体内容,最后问到对方的文学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