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及区域发展的趋势 1常用指标 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区域类型: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 或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2综合性指标 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3总体发展趋势 平衡不平衡平衡,知识点,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二、工业化阶段,三、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以下几个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有?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有? 加拿大、美国、印度、中国、日本、埃塞俄比亚、阿富汗、缅甸、英国、德国、泰国,你知道吗?,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收入、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按上述指标,区域类型可分为:,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 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判断:高收入地区就是发达地区,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公认的标准是:按05年人均GDP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就可基本定义为发达国家。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分别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 、 以色列、 韩国 、马耳他、匈牙利 和捷克 。 另外,阿联酋、科威特等产油国人均GDP很高,但社会发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发达国家之中。,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标): 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平衡,不平衡,平衡,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呈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趋势,分析:在区域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内部的差异比较小,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平衡发展状态,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和加速发展,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明显高于区域的平均速度,整个区域呈现出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随着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其内部的差异缩小,区域处于比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因此,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 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趋势,(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传统农业比重大,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大型中心城市少,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稀疏。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二、区域发展阶段,(二)、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出现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状态,(三)、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区域处于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美国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和五大湖的东南部,阿巴拉契亚山地的西北部。 煤炭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通过运河与五大湖相通),1.描述匹兹堡的地理位置特点,案例探究-合作学习(一),2、匹兹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为什么直到19世纪才成为大型钢铁工业基地?,19世纪以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煤炭开发规模小,铁矿运输不便,而19世纪中叶,随着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交通的不断完善使其发展成钢铁基地。,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大多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由乡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一、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凭借某一优势因素,推动区域的初步发展,初期阶段,材料二:P11页“活动”,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随着匹兹堡等早期中心城市的逐步扩展,涌现出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产业结构也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案例探究-合作学习(二),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分析它们的地理区位特点。,都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工业区。 地形广阔平坦,水源(工业用水)充足;农业发达; 附近煤、铁资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五大湖廉价的水运及公、铁等);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2、美国东北部与初期相比,成长阶段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产业结构趋于复杂,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2)空间结构的变化是区域核心扩大,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原因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地关系紧张等问题。,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如就业困难、交通压力加重等使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衰退阶段原有优势逐渐丧失,区域衰落,近半来世纪来,美国东北部受到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钢铁产量明显减少,工业化地位显著下降。目前,匹兹堡的钢铁产量只相当于以往高峰时期的7080 。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敦等新兴工业中心迅速繁荣起来,对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构成严峻挑战,材料三:P12页“活动”,1、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的原因。,2、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先的发展优势还存在吗?其人地关系会怎样变化?,外部原因: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内部原因: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劳动力价格高、土地租金高、生产成本增加, 产业结构老化。,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如地理位置、资源等方面)基本消失;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二、工业化阶段,成长阶段,衰退阶段,原有优势逐渐丧失,区域衰败,充分利用优势因素,区域加速发展,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为振兴老工业区,匹兹堡采取了哪些措施?,再生阶段,为振兴老工业区,匹兹堡采取的措施: 1.积极进行环境治理。 2.压缩传统工业规模。 3.加大技术革新力度。 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经过治理匹兹堡这座昔日“没有屋顶的地狱”,如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医疗和计算机科技发展水平均已排在美国城市前列,被誉为“知识城”。,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思维拓展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兴起(区位优势): 煤、铁、石油、森林等资源丰富。 海陆交通便利(铁路、港口密集)。人口较为密集。 工业发展早,基础好。 平原广阔,农业基础较好,潜力大。 衰落的原因: 矿产资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 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落后,产品竞争力不高 环境污染严重 经济体制落后,产业升级迟缓 就业矛盾突出 振兴的措施: 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改进技术工艺,全面改造提升加工业 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治理环境污染 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改造和提升加工制造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图1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呈现从东部到西部、由沿海到内陆的发展趋势。沿海、沿长江和沿主要交通干线形成经济发展的干线,大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区域核心。它们对周围广大区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大城市为经济发展的区域核心。 以沿海、沿长江和沿主要交通干线为经济发展轴线; 从东部到西部,由沿海到内陆、沿边(中部、西部); 同时,积极向海外拓展。,工业化阶段中国目前区域发展的阶段,思维拓展2: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在全面长期保持领先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华南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迅速崛起,上海这个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是,在新时期,上海市仍面临着资源、土地、环境、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等突出问题。 就上述议题开展讨论,上海市的持续发展,需要克服哪些限制性因素?如何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上海市需克服资源短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市场竞争激烈等限制性因素,治理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技术革新,区域整治的措施:如,为了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可从引进先进技术、改革区域经济结构、加大贸易力度等方面着手。,结合P12页材料,讨论上海市的持续发展,需要克服哪些限制性因素?如何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1. 有关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 B.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大 C. 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D. 区域内已经出现了众多的城镇,C,2.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 A. 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B. 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 C. 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D. 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C,3. 某区域利用某一优势因素,比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等,形成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并由此形成支柱产业,这表明区域处于发展的( ) A. 工业化起步阶段 B. 工业化阶段 C. 综合发展阶段 D. 成长阶段,A,4. 区域发展过程中,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地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这一阶段是( ) A.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B. 工业化阶段 C.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D. 起步阶段,B,5. “钢都”匹兹堡兴起的优势区域条件有() A. 丰富的煤铁资源 B. 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 C. 众多的高技术人才 D. 丰富的水能资源,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