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667035 上传时间:2020-08-28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7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2,contents,第三节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3,高血压发病机制?,血压的调节 遗传学说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钠与高血压 精神神经学说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胰岛素抵抗,4,第一节 概述,5,一、基本概念 (一)社会心理因素 (二)心身疾病 (三)心理现象,6,(一)社会心理因素 1、概念: 是指社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能导致人的心理应激从而影响健康的各种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心理活动及行为的基本因素;尤其是社会文化、社会关系、社会工作及生活环境等。,7,2、社会心理因素的分类与评估 家庭有关问题 工作学习中的问题 1. 负担过重 2. 负担过少 3. 缺乏控制 4. 缺乏社会支持 社会生活与其他问题,分 类,8,1.美国的社会再适应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SRRS) (生活变化单位 ,Life Change Unit, LCU,反应每一个生活事件引起生活变化的程度或社会再适应所做出努力的大小。)2. 生活经历调查表(life experiences survey, LES) ( 阳性分,阴性分 )3.我国的生活事件量表:(自评量表,评定分层化,包括较常见的48种生活事件),评 估,9,10,(二)心身疾病 概念: 由于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持久性生理功能紊乱及其所至的器质性疾病。 心身医学-指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11,(三)心理现象,心理:人脑对外界客观现实的反映,人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心理是人脑的机能。,12,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 心理现象 气质 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 能力 兴趣,13,输入 中介 应激 应对 结果,二、致病机制,14,第二节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15,一、个性心理特征与健康,(一)气质与健康 1、气质的定义: 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表现在情绪和行动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各方面的动力性个性心理特征。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16,2、气质的类型: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根据在机体内所占的比例不同形成四种气质 : 气质的类型 气质类型 体液 特 点 胆汁质 黄胆汁 情感和动作发生迅速、强烈 持久 多血质 血液 情感和动作发生迅速、微弱和易变 粘液质 粘液 情感和动作发生缓慢平稳,善于抑制 抑郁质 黑胆汁 情感体验深而持久,动作迟缓无力,17,3、气质的生理基础 :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划分。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对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 不平衡型 胆汁质 强型 灵活性高 多血质 平衡型 灵活性低 粘液质 弱型 抑郁质,18,4、气质对健康的影响 : 一般而言,气质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一面,气质更多的用于管理,使适当的人处于适当的位置,19,(二)性格与健康,1、性格的定义: 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人、对己、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2、性格的特点 (1)个体差异大 (2)是稳固的定型化的行为表现 (3)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受后天因素的影响,20,母亲态度与儿童性格 母亲态度 儿童 性格 支配的 服从、无主动性、消极的、依赖的、温和 照管过严 幼稚的、被动的、倚赖的、神经质的、胆怯的 保护的 缺乏社会性、深思的、亲切的、情绪稳定的 溺爱的 任性的、反抗的、幼稚的、神经质的 顺应的 无责任心、不服从、攻击的、粗暴的 忽视的 冷酷的、攻击的、情绪不安的 民主的 独立的、爽直的、协作的、亲切的、社交的 专制的 倚赖的、反抗的、情绪不安的、自我为中心的,21,3、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气质 性格 气质是先天的 性格主要是后天的 个体生理条件(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更多的受社会生活事件制约 气质表现的范围较窄 性格表现的范围较广 心理活动的(情绪和行动发生) 人的心理活动的一切稳定特点 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 气质的可塑性小,变化慢 性格可塑性大,变化快 在决定行为举止上性格具有核心意义 气质只是具有从属意义,22,4、性格对健康的影响 主要是A型性格模型,它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有人对瑞典名居民进行年的研究,发现其中癌症病人所具有的共同性格特征是忧郁,23,二、情绪与健康,1、概念: 情绪(emotion)-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4,2、特点:,(1) 情绪不是固有的,是由客观的现实刺激引起的。 (2)情绪是主观体验,虽然可能出现行为表象如悲伤、愤怒、喜悦等,但也常不露于行,内心感受也无法观察。 (3)情绪的产生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25,3、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情绪活动的主要中枢不是大脑皮层,而是边缘系统,它是人体的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体活动的调节中枢 一般而言,消极的情绪危害健康,积极情绪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当然也不是绝对的。,26,脑溢血病人发病时的情绪诱因与发病情况 发病时的情绪变化 脑溢血病例 % 愤怒 74 52.11 兴奋 22 15.49 恐惧 14 9.85 焦虑 12 8.45 无变化 20 14.00 合计 142 100.00,27,5、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情绪一般来说不太稳定,常有情景性质,是一种即时性的体验。情感则比较稳定,是对现实的比较稳定的态度。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某种意义上,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28,三、应激与健康,(一)应激的概念 超过了一定临界域值后,破坏机体内环境平衡的一切物理、化学和情感刺激。,29,(二)应激源 环境对个体提出的各种需求,经个体认知评价后可以引起心理、生理反应的刺激。 躯体性应激源 生活事件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 工作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 环境应激源 文化应激源,30,(三)应激的机制,31,心理应对方法,积极的,消极的,妥协的,(四)心理应对方法,升华、补偿 幽默、再试,攻击、固着 倒退、逆反 厌世,文饰、投射 自我整饬,32,1积极的心理应对(1) 升华 将不为社会所允许和接纳的动机和行为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 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 具有建设性, 有利于社会和个人发展, 能被社会所接纳, 谓之升华。,33,(2)补偿 个人追求的目标、理想受挫, 或因自己生理缺陷、行为过失而遭失败时, 选择其他能获得成功的活动来代替, 借以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与自信, 称为补偿。,34,(3)幽默 幽默可以化解挫折困境和尴尬场面, 并赋于生活以情趣和活力。,35,(4)再试 根据客观情况, 重新解释目标, 或延期、或修订、或转化, 以解决因目标难以达到的挫折情景, 或作出加倍努力去满足需要。,36,2消极的心理应对 (1)攻击 攻击有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两类。直接攻击是把愤怒的情绪和行为直接指向造成其挫折的人或物。转向攻击可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信心而自卑、悲观,把攻击方向转向自己, 产生自责。,37,(2)固着或称病态固执 指重复某种无效的动作(3)倒退,亦称退代 指个体在受到挫折时会表现出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即表现为童年时期的一些习惯与行为方式, 或以幼稚而简单的方式来应付挫折情景, 或用以满足自己的欲望。,38,(4)逆反 当遇到挫折后, 不仅是一意孤行, 而且根据自己的情绪对正确的方面盲目的持反抗、抵制与排斥态度。,39,(5)厌世 遭到严重挫折后, 容忍力极小, 在未得到周围的人们帮助时, 就会产生厌世轻生的念头, 有的人甚至会自杀。,40,3妥协的心理应对(1)文饰,又称找辙。 当一个人为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并为维护个人自尊, 常要对自己所做所为以“合理”的辩解来开脱, 以自圆其说。,41,(2)自我整饬 遭到挫折后, 往往表面上不动声色, 把心理上烦恼、焦虑、苦闷统统埋藏在内心深处, 以弥补失败所带来的挫折。,42,(3)投射 当遭到挫折后, 不是从自身的缺点、弱点方面加以分析, 而是把责任推给他人, 埋怨他人, 以减轻自己的焦虑与不安。,43,(五)致病意义 1、心理应激与健康 提高个体在生活中的应对和适应能力,提高对各种紧张刺激的耐受力;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44,(1)心理应激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可以以症状和体征的形式见之于临床,成为人们身体不适、虚弱和精神痛苦的根源和就医的原因;(2)心理应激可以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病,或使这些疾病复发; (3)心理应激可以造成对疾病的易感状态,并在其它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导致新的精神和躯体疾病。,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45,2、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指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持久生理功能紊乱及其所致的器质性疾病 。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46,3、神经症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大脑功能失调的疾病总称。本病的特点是:起病常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患者人格特征常构成发病的基础,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焦虑、恐怖、强迫、抑郁、疑病、癔病性症状等。,47,四、生活事件(life event),(一)概念: 指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事件。不同性质、强度、频度的紧张性生活事件对健康会产生不同的影响。,48,(二)分类(性质)正性事件:获得人际关系和心理支持 奖励与成功 经济或身体变好 负性事件:人际矛盾和心理支持丧失 惩罚和失败 经济或身体变坏,49,(三)生活事件刺激量的计算方法:1. 某事件刺激量 = 该事件影响程度分 该事 件持续时间 该事件发生次数2. 生活事件总刺激量 = 已发生的全部事件刺激量之和,50,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 95%的正常人一年内的LES总分不超过20分,99%的不超过32分。负性事件分越高对身心健康影响越大,正性事件分的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51,(四)生活事件对健康的作用:,1、学习问题 2、恋爱婚姻问题 3、健康问题 4、家庭问题 5、工作与经济问题 6、人际关系问题 7、环境问题 8、法律和政治问题,52,第三节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53,(一)基本概念 1、 行为(behavior),一、概述,是人类及动物为了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中所做出的反应,是个体赖以适应环境、赖以生存的一切活动。,54,2、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发生、进化和发展,正常和异常行为的特征,以及预防和矫正异常行为的学科。,55,3、行为医学( behavior medicine),是一门把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科学技术和生物医学技术整合起来,并将 这些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 和康复的一门边缘性学科。,56,4、健康相关行为 (health-related behavior),是指人所表现出来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57,健康相关行为,危害健康行为,促进健康行为,58,促进健康行为(health-promoted behavior)-是指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主要有: 合理营养、适度睡眠、积极锻炼、缓解心理压力和保持心态平稳、定期体检、不吸烟、不酗酒、不滥用药物、积极应对突发事件、正确看待疾病和死亡等。,59,危害健康行为(health-risky behavior)-是指偏离自身、他人和社会的期望方向上的行为。主要特点是该行为对己、对人、对整个社会的健有直接或间接的、明显或潜在的危害作用比如: 吸烟 、酒精滥用 、药物滥用 、不良性行为,60,5、生活方式(life style ),广义,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所从事的 一切活动的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和精 神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狭义,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社会医学领域,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决定的日常行为模式。,61,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精神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62,生活方式,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生活空间,国内有的学者认为,生活方式包括四要素:,63,(二)人类行为发生的基础,1、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人类行为的遗传和进化 行为的生理基础 2、人类行为的社会性: 需要和动机 人类行为的社会化,64,3、人类行为的主要特点:,1、目的性,4、较大的可塑性,3、更大的差异性,2、受需要、动机、情感与意志等心理活动调节,65,二、饮食行为,1、饮食因素与健康 饮食因素 高危险性疾病 高盐 高脂 熏烤食品 咸菜、酸菜 霉变玉米花生 缺乏粗纤维,高血压、中风、心血管疾病,胃癌,冠心病、肥胖,肝癌,食道癌,直肠癌,66,2、不良饮食行为(饮食不当),营养不良 营养过剩 营养不平衡,饮食过精 偏食 烹调不当,67,3、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 肥肉和荤油 (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若饮酒应适量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68,膳 食 宝 塔,69,三、运动行为,1、适度运动 2、运动不足 3、运动计划,70,四、吸烟行为,1、烟草的有害成分: 尼古丁、一氧化氮、焦油(苯并比) 2、吸烟的危害,吸烟与肺癌 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慢支炎等) 吸烟与心机梗塞、高血压、冠心病 孕妇吸烟影响胎儿发育 社会危害,71,3、吸烟行为的流行情况:,吸烟率高 吸烟量大 吸烟早、年龄小 吸烟年限长,72,4、控制吸烟,动机分析+健康教育 卫生立法(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 公共场所禁烟) 经济手段(罚款) 行政手段(不雇佣吸烟工作人员),73,五、酗酒行为,酗酒及其危害: 1、肝脏损害 2、促癌作用 3、心脏损害 4、对神经系统损害 5、对胎儿影响 6、社会问题,74,六、不良性行为,性传播疾病(STD) 爱滋病(AIDS),75,76,77,78,79,80,七、医疗行为,(一)概念:,能促进人类健康和防治疾病的一切活动,主要指诊疗行为(通过医患之间的行为互动,从而达到为病人诊治疾病的行为总和。,81,(二)医生的行为,1、患者的权利 2、医生的权利 3、医生的义务,82,(三)病人的行为,1、求医行为 (1)概念: -是指人们觉察到自己的身体不适或出现了某些症状之后,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 (2)分类: 主动求医行为 被动求医行为 强制求医行为,83,(3)影响因素(P73) (4)延迟就医或有病不求医的原因(P73) (未就诊原因),84,2、遵医行为 (1)概念: 病人遵照医生的指示以及处方进行治疗的行为。 (2)导致病人不遵医嘱的行为的原因: (3)提高遵医率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