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关注的问题及思考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55821530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关注的问题及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关注的问题及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关注的问题及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关注的问题及思考袁兆亿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性的激烈竞争对中国实力的考验与日 俱增,强化科技创新是提升我国竞争力的重要方略。近年来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稳 步推进,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中国从创新大国向创新强国迈进, 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一、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仍存在不足经过多年发展,虽然我国的产业规模已十分庞大,财力资本和人力资源规模也较 为丰富,但是科技创新水平与产业竞争力仍不够强,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关 注的问题。其中包括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有待完善,自主创新理念仍需提升,创新 驱动发展扶持政策需加大力度,创新创业动力存在不足,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需要加 强,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不够健全,自主创新环境需进一步优化,政府推进科技创新的 政策效应未能充分显现,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落地还存在不同障碍,限制了创新资 源的集聚和创新动能的充分释放。总体而言,我国的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的 国际地位不够匹配,创新对我国发展的驱动作用仍显不足。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创新强国其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高达15%,而 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长期徘徊在5%左右,投入不足将影响源头创新能力的提升, 从而也影响颠覆性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获得。影响科技创新的另一项重要指标是研 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以色列的R&D投入占GDP比重为4.68%、瑞典 3.60%、芬兰3.47%,我国在这方面仍存在一定距离。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科技底 子薄、基础差、欠账多,更需要以超常力度才能快步赶上。世界经济论坛(WEF)发 布的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美国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第一,中国的全 球竞争力指数排名第28位。可见我们要迎头赶上,尤其是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关 键核心技术方面要取得新突破,就必须适当调整战略思路,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和 创新研发的支持力度。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反映了人才的差距,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庞大,然 而高端人才却明显匮乏,应试教育逼出了不少高考尖子,但逼不出众多高端人才,显 示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中国的高端创新型科技人 才紧缺,尤其是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和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 人才少之又少,对我国创新能力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发 布的国家创新蓝皮书指出,虽然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人 均产出效率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需要注意的是创新能力与单位劳动产出密切相关,它 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我国单位劳动产出不足10000美元,明显低于世界 平均水平18487美元,与美国的98990美元相比,差距更大。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应该对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其中包括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科技成果转化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在这方面同样 面临不少问题,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难以被企业有效应用,供需双方衔接 不畅,产学研链接状态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自 主实施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由于资金和场地以及经营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导致成果 转化事倍功半。除了一些大项目外,财政资金支持的研发项目,转化落地成功率并不 高,扶持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落地不实。由于科研成果转化门槛较高,需要大 量的资金投入,基础研究一一开发(中试)一一工业生产,三个环节所需资金比例大体 为1:10: 100,面对巨大的资金难题,一方面过多依靠政府拨款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的老路难以为继;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力量尚未得到充分调动,也对成果转化形成 制约。当前除了华为等一批优秀创新型企业外,其它大部分企业创新投入的资源基础 相对薄弱,包容创新失败的空间有限,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投入的信心存在明显不足。二、推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我国参与科技竞争已经越来越具有强烈的国际意 义,面对的竞争对手也十分强大,为此应有更高的国际战略视野和站位,坚持对标发 达国家,以更高水准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教授曾指 出:评价国家之间“发达”和“欠发达”的传统界限将会逐步消失,“创新丰富”和 “创新贫乏”将成为区分国家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新标准。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我 国应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战略,力争迈上新的发展台阶。(一)强化基础研究对创新驱动的支撑从严格意义来说,基础研究是现代高技术产业的源头,如果没有基础研究,现代 科学技术的一切均无从谈起,与此相关的高技术产业也不可能存在。李政道教授认为, 很多重大基础研究当时看起来与人们没有多大关系,但对人类的发展却产生了非常大 的影响,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应用研究,也就没有开发研究,于是相关产业也不可 能出现。基础研究的理论突破为产业技术创新开辟了道路,不但决定了产业的发展方 向和发展潜力,而且为产业提供新的手段、工具和工艺,从而为产业发展带来极其巨 大的进步。我国2018年国发4号文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明 确了基础研究发展的新思路,并做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基础研究的意义在于源头创新,对于任何高技术产业而言,基础研究价值的占比 都是极高的。科学家李四光说过:“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 科学便死了。”正是依靠基础研究成果的创新性突破,才能形成对产业发展的革命性 推动。当前,在国际竞争的各个高技术产业赛道里,都存在着一些最为重要的关键产 业,这些关键产业控制着该产业赛道的底层技术,我国应借助基础研究的支撑从底层 技术发力,争取在一批关键产业取得决定性突破,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使 我国在该产业赛道占据领先地位。随着现代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水平的产业需求催生了很多需要探索的新问 题,从而推动基础研究向前发展,而基础研究的发展又为产业提供更强大支持。如果 基础研究能力不行,哪怕产业有良好的发展愿望也难以占据价值链高端。譬如,近十 年来,华为投入数十亿美元研究土耳其科学家埃尔达尔阿里坎(Erdal Arikan)发 明的极化代码理论(polar codes),从而成为5G开发的引领者。任正非专门邀请埃 尔达尔阿里坎教授访问华为总部,并亲自为其颁发特别奖,同时还表彰了百余名基 础研究与标准领域的华为专家,强调华为将沿着基础研究的道路奋勇前进。任正非指 出,要创新与领先,就必须依靠科学家。这一客观规律已被世界产业发展的事实一再 证明。加强基础研究对于产业摆脱技术依赖性,强化产业技术储备具有重要意义,有 利于保证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持续性。知识经济环境下,科学技术的渗透无所不在而且越来越深刻,产业对技术的依赖 不但越来越强,而且越来越难以摆脱。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不但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 用于产业生产过程,而且以数十倍数百倍的劳动生产率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基础研究的支撑,高技术产业发展将面临无法克服的难题。 实践证明,是否重视基础研究,对于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影响,因此中国的高技术 产业能否健康发展,除了社会需求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将受到基础研究能力的左右。美国科学研究发展局(OSRD)前局长万尼尔布什曾指出:“一个在基础科学知 识上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国家,它的工业进步将是缓慢的,它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地位 将是虚弱的。”二战以来的世界发展史印证了这一观点的科学性。发达国家的经验表 明,在经济快速起飞阶段,一定要对基础研究进行持续高强度的超前投入,如果没有 基础研究,只能被他人扼住技术咽喉,依赖高价进口技术和产品。从长远的战略眼光 来看,中国必须把基础研究作为重要的战略制高点,坚持不懈地大力扶持和推动基础 研究发展,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此更好地支撑产业技术创新,从而为创新驱动 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二)完善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人才体制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本质上是人才挑战,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说明了人才 的差距。从全球人才竞争的情况来看,各国都把创新型人才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着眼于超前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创新竞争。对科学技术的掌握 及运用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命运,因此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具有关键 性。科技的竞争力,最终还是必须回到人才的竞争力上。人才是创新驱动之本,没有 人才就谈不上创新,没有良好的人才体制机制就难以获得良好的创新成果。面对严峻 的国际竞争态势,我国应不断优化人才体制机制,继续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 的实施力度和创新力度,充分用好用活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创 新型中国建设需要的高水平人才队伍,确保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供给。客观上,人才短缺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发展都会遭遇的难题,关键在于能否通过良 好的制度设计对其进行化解。人才短缺既包含人手不够的物质性短缺,也包含人才创 新动力不足的精神性短缺,因此相应的制度设计不但要关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问题, 还要关注人才积极性的调动问题;不但要考虑各类人才组织的内部问题,还要考虑社 会性问题。例如,国内近年出现一些优秀中学生不愿报考理工科的现象令人堪忧,这 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十分不利。出现类似情况有多种原因,其中既有社会问题,也有 政策导向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是 少数人所能完成的,也不是靠一两代科学家所能成就的,必须依靠无数人的继往开来, 依靠一代又一代人坚韧不拔的辛勤努力。人才培养是一个无止境的持续过程,不仅需 要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而且必须制定科学的人才规划,尤其要把创新型领军人才和 科研团队培养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全力推进。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顾名思义必须把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放在优先位置, 彻底改变“重物轻人”观念,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培养后备人才和激励一线人 才相结合,稳定国内人才和吸引海外人才相结合,促进领军人才成长和培养创新团队 相结合。同时,要多途径推进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在各种科技项目中构建更为完 善的青年人才资助体系,既要支持国内优秀青年人才,也要吸引海外青年人才参与我 国的合作研究。要解决重精英培养,轻梯队建设的倾向,防止科研经费过度向精英集 中,创造机会让更多青年创新型人才快速成长。中国是人口大国,但是人口多不能自动转化为人才多,许多过时的传统教育模式 存在的弊端,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给予高度注意并加快改革。事实 证明,应试教育的残酷竞争逼不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这是我们教育制度需要反思的。 当前应努力解决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切实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大力推进 创新型人才培养一体化进程,实现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处理 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一方面 发挥学校的人才培养主体担当,另一方面发挥企业及社会机构有效参与人才培养的作 用,使全社会共同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三)提高资本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水平当前,全球正兴起新一轮科技创新潮,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中国,从公共部门 到企业都希望能够把握好这一机遇,资本市场也不例外。资本市场是现代社会最重要 的资源配置场所,服务科技企业是其天然属性。近年来代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和新模式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是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 地亟需资本市场支持。为此应把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作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突破 口,强化科技金融政策的引导,使资本市场更好地助力科技企业发展。从资本市场结构而言,要进一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从广度和深度两 方面,既要通过多种交易平台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又要以多种金融工具为载体 全方位满足科技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进一步创新科技金融服务理念,解决好以银行 体系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和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的关系,针对大多科技企业的 发展风险问题,一方面要努力破解科技企业面对传统银行体系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得支持的力度,减少制度约束,包括支持科技 企业上市,完善科创板探索等,努力形成多元投资支持创新发展的良好格局。政府部 门应通过多种途径帮助科技企业融资,如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等,把企业融资需求及 时推送给融资机构,促进科技企业与投资机构的投融资信息对接,激发投资人的投资 意愿和热情,为科技企业借助金融资本力量谋求发展壮大搭建有利舞台。当前情况下,加强“资本”与“知本”对接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方面要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政策落地,积极探索降低股权激励税收负担, 充分释放政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信号,鼓励企业通过股权形式激励员工和吸引 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知识价值货币化渠道,拓宽科技企业授信产品类型,完善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一步提高相应的贷款额度。要积极探索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风险补偿资金,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补偿金,减少银行向企业放贷的顾虑。同时要努 力使银行和担保公司将企业贷款实物抵押比率控制在更低水平,解决轻资产科技企业 贷款抵押物中实物不足的问题,改变中小型科技企业无抵押、担保弱和融资难的不利 境况,更好地激发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活力。(四)搭建高质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中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加强创新研发平台建设,拥有 世界一流的科技研发设施,是能够获得重大创新成果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为此必须 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从国家和省级层面加快部署和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社会化、专业 化和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如科研资源共享平台、研究实验基地共享平台、大型科学 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平台、科技文献资料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 平台、专家咨询服务平台等,为科技创新营造有利的软硬环境。随着从方法论意义上对科学技术认识的日益深化,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科技研 发平台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逐步改变重项目投入、轻平台建设的倾向,把搭建良 好的平台基础作为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形成政府建设创新平台,创新平台服务 各类创新主体的良好格局。从国家层面而言,这类平台建设主要应依托研究型大学和 重点研究基地,通过改善研究条件、更新设备、整合重组和投资新建等方式,多途径 搭建一批以学科交叉、综合集成、机制创新为核心特征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创 新高端平台和科技创新载体,尽快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水平和科技研发速度。(五)深入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类任何有意识的行为都是对这两大主题的 诠释,因而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产业活动,本质上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存在 的,由此使得科学研究和产业之间有了共同的目标和责任,正是这种共同基础使科学 技术和产业活动的一体化发展成为必然。在这种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国家 和地方都应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界通过不同途径强化科学技术和产业一体 化的纽带作用,努力创新科研生产联合体组织形式,更有效地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使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哲学范畴,产业的社会本质被认为是社会化的人工物,反映了自然与社会的结 合过程,既体现人与人的关系,也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产业既具有经济属性也 具有社会属性,由此赋予了产业以更深刻的涵义。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不断走向高端化, 科学技术和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我国的高技术产业也日益显露出高端化特征,这 一过程必然包含越来越深厚的社会高级化内涵,产学研合作的社会问题复杂化程度也 将随之上升,因此必须以新思维深入探索和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成为科学技术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随着我国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新的强烈需求,但是从科研成果 到实际应用仍存在相当距离,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难度依然不小,其中更 涉及复杂的利益问题。因而在推进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应合理调整好各种利益关系, 力求使产学研合作不断走向深化。要通过构建合乎客观规律的发展机制,不断完善产 学研合作分工结构,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应专心从事偏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 应扶持提升产业研发能力,使企业研发机构更多承担起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任 务。通过有效整合科技强力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的作用,使科研成果到产业化的全链 条更加顺畅。(六)重视科普对创新驱动的促进作用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科普教育已成 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技报告 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知识的差距,人才和劳动者素质 的差距。通过科学普及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已在发达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功。习近平指 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 等重要的位置。”科学普及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口素质培养是确保创 新驱动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驱动发展越是深入,对人口素质的要求必然越高, 因此加强科普工作对于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具有特殊战略意义。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为8.47%,大约相当于美国 等发达国家1980年代的水平,这一状况严重制约着我国科技创新的深入推进。中国 作为科技大国应进一步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升科学普及的工具性价值,发挥科普的 社会功能,通过科普教育的全方位影响,使科学思想和创新追求成为一种高度的社会 自觉。事实证明,当人们从被动的为生存而生产,变为主动的为发展而生产时,其产 生的动力作用是其它力量所难以替代的。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 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不仅体现在其科技发展 水平上,更体现在科学技术普及的深度、广度和国民的整体素质上。中国要把加强科 普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多种途径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传播,使之 为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科技意识,塑造良好的科学环境氛围, 更有效地开发智力和培养人才,激活劳动者的创新潜能,促进生产力健康发展,使更 多科技成果得以广泛应用,为创新驱动发展奠定更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