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环境卫生学期末复习纲要.doc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5746360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畜环境卫生学期末复习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家畜环境卫生学期末复习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家畜环境卫生学期末复习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畜环境卫生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纲要绪论一、 概念1、 家畜环境: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家畜的自然与社会因素之总体。2、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畜禽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依照这些规律制定出利用、控制、改善和保护环境措施的一门学科。 是由环境科学和动物科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新学科。3、 畜牧生产存在四大限制因素包括:品种、饲料、疫病、环境,四种限制因素占比例分别为10%20%、30%40%、20%30%、10%20%。二、 简答1、家畜环境因素的分类(掌握) (1)物理因素 如温热、光照、噪声和畜舍等。 (2)化学因素 如空气、土壤、水中的化学成分。 (3)生物因素 如环境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4)社会因素 如畜群群体间关系和人类社会条件等2、环境与家畜生产的关系(掌握)(1)环境影响家畜:自然环境对家畜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家畜的影响(2)家畜对环境的影响:家畜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家畜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第一章 适应与应激一、概念1、适应:生物体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有利于生存和生产的生理机能反应或遗传反应。 2、良好的适应的表现体重无明显变化、 繁殖力不降低、发病及死亡率不高、能保持良好生产性能(畜禽适应的最重要标志)。3、适应的类型:行为适应、形态适应、生理适应、遗传适应。 4、应激: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5、PSE(pale,soft,exudative)6、DFD(dry,firm,dark)二、简答1、适应的基本原理(1)伯格曼法则:指动物体型与气候的关系。即同种恒温动物,居住在热带的体型较小,居住在寒带体型较大,而且体型趋近于圆形。(2)爱伦法则:寒带动物身体末梢部位如四肢、耳朵、尾巴等较小,减少散热,热带动物这些部位较大,以增加散热的体表面积。(3)威尔逊法则:主要指动物体表的表皮绝缘层与气候的关系。寒冷地区的动物具有较密、较厚的被毛和很厚的皮下组织;炎热地区动物,毛短,轻而且有光泽。绒毛的含量与温度成反比。(4)格罗杰法则(Glogers Rule):动物毛色与气候的关系。热带地区动物被毛颜色浅,较易反射太阳光,寒带地区动物被毛颜色深,较易吸收太阳光。 (5)伯纳德法则:从组织学上阐明动物对气候适应机制。例如,寒带动物耳、四肢和乳头等散热较易部位,温暖的动脉血向外周流动时,使温度较低的与动脉相平行的回流静脉血获得温热,如此可减少动脉血热的损失,同时也使皮肤的温度下降,更有利体内热的保存。 2、应激的主要特征(1)肾上腺皮质肿大、分泌活性提高;(2)胸腺、脾脏和淋巴系统萎缩;(3)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3、应激的阶段(1)动员阶段(警觉反应):指机体受到刺激后,尚未获得适应,可分为休克相和反休克相。(2)适应阶段(抵抗阶段)(3)衰竭阶段:应激因子作用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机体抵抗力耗尽,机体出现营养不良,异化作用重新占优,机体贮备耗尽,适应机制破坏,各系统紊乱,动物出现应激综合症,严重者出现死亡。4、应激对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了解)对畜禽健康的影响:(1)突毙综合症 (2)诱发感染为主的应激综合症。(3)以肌肉病损为主的应激综合症 对生产力的影响: (1)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2)对生长肥育性能的影响 (3)对产蛋性能的影响 (4)对肉品质的影响 ,出现PSE和DFD征候。5、减缓应激的措施()(1)加强选种工作选育: 1)可在应激条件下进行个体表型选择,选育抗应激能力强的个体。 2)引进具有抗应激基因的品种。(2)控制畜舍的环境因素 1)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防寒保暖; 2)通风良好,舍内空气新鲜,经常清除粪便,防止氨气含量超标; 3)保持舍内安静 4)降低饲养密度(3)科学饲养,加强管理根据畜禽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饲喂全价配合饲料,杜绝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饲养人员固定,定时定量饲喂,充足供应饮水; 断喙、断尾、防疫、转群等工作要在晚上进行,尽量轻拿轻放。(4)应用抗应激药物和添加剂 包括添加维生素类、有机酸类、微量元素和药物。、第二章 温热环境一、概念1、温热环境:包括气温、气湿、气流、气压、太阳幅射因素。2、太阳高度角:指太阳光线与地面水平面之间的夹角。3、太阳方位角:太阳直射光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与正南方向的夹角。4、等热区:恒温动物仅仅依靠物理和行为调节就能维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叫等热区。在等热区范围内,畜禽产热最低并保持恒定,体温正常,饲料转化效率最高。5、舒适区:指在等热区的某一温度范围内,家畜代谢产热正好等于散热,不需要进行物理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称此温度范围为舒适区6、下限临界温度:气温下降,畜体散热增加,必须提高代谢率以增加产热量,这个开始提高代谢率的温度称为“下限临界温度”或“临界温度”。7、上限临界温度:气温升高,机体散热受阻,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体内蓄热,体温升高,代谢率也提高,这个因高温引起代谢率升高的外界温度称为“上限临界温度”或“过高温度”。8、热射病:就是指动物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机体散热困难,体内蓄积热增加,导致体温升高,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而发生的一种疾病,动物表现为运动缓慢、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结膜潮红、口舌干燥、食欲废绝、饮欲增进。9、气湿:即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物理量。10、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率表示。超过75%为高湿,低于30%为低湿。11、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而且气压一定,气温下降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水汽析出形成露水,此时的气温称为露点。12、影响气湿的因素:气温、气流、水面面积和植被状况等因素。13、气流:即空气的流动。空气是由高气压处向低气压处、从低温处向高温处流动的。14、风向的表示法:常用风向频率图也称风向玫瑰(wind rose)图表示,是依据某地区一定时间内风向变化的情况绘制成的图,它可以表明一个地方一定时间内的主风向二、简答1、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方式()(1)产热A、基础代谢产热:指家畜在饥饿、休息、温度适宜、消化道没有养分吸收情况下的产热; B、热增耗(体增热):因动物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或称饲料的特殊动力作用。精料较少;C、肌肉活动产热;D、生产过程产热。(2)散热:包括幅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四种方式。补充:蒸发散热1)皮肤蒸发:渗透蒸发(隐汗蒸发)、显汗蒸发。2)呼吸道蒸发 猪、鸡、狗等汗腺不发达或缺乏汗腺的动物,主要依赖渗透蒸发和呼吸道蒸发。高温时,会出现热喘息,呼吸深度变浅、频率加快。 马、驴汗腺较发达,依赖显汗蒸发; 牛、羊通过显汗和呼吸道蒸发来散热。 2、温热环境与散热的关系A、辐射、对流、传导三种散热方式,其散热量与体表与环境温差成正比,统称为“非蒸发散热”或称“可感散热”或“显热发散”,能使环境温度升高。B、蒸发散热只能使舍内湿度增加,周围物体不感到热,称之为非可感热(insensible heat loss)。C、非蒸发散热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低温时,非蒸发散热量增加;反之,非蒸发散热减少。D、蒸发散热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低温时,蒸发散热减少;高温时,蒸发散热增加。3、温热环境与家畜体热调节(掌握)(1)太阳辐射:A、家畜被毛的隔热作用;B、太阳辐射与家畜体热调节:太阳辐射下,畜体获得热量,并减少畜体自身的可感散热量(2)气温与家畜体热调节:A、高温时的热调节:减少产热量,增加散热量。B、低温时的热调节:减少散热量;增加产热量 (3)气湿与家畜体热调节():气湿对家畜体热调节的影响主要通过加剧或缓解高温和低温对家畜的不良影响来起作用。A、气湿对蒸发散热的影响:在高温环境中,蒸发散热是畜体散热的主要方式,而高湿会降低畜体的蒸发散热量,体内蓄热,体温上升。B、气湿对非蒸发散热的影响: 在低温环境中,高湿度显著加大家畜散热量,使家畜感到更冷。C、气湿对产热量的影响: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蒸发散热受到抑制,代谢率下降,产热量减少,以维持体温的恒定。短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可引起家畜产热量的增加。D、气湿与畜体热平衡:高温湿度对畜体热平衡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可引起体温的明显上升。 低温家畜主要通过提高代谢率来维持体温,湿度高低对体温影响不大。 总之,高湿在高温或低温时,都对机体热调节不利,而低湿则可减轻高温或低温的不良作用。(4)气流与家畜体热调节(掌握)A、气流对散热的影响: 蒸发散热:高温或低温,风速增加,皮肤蒸发散热量增加。 非蒸发散热:增大风速,可使非蒸发散热量增加。2、气流对产热量的影响:在适温和高温中,增大气流对产热量没有影响,但在低温中,则显著增加产热量。3、气流与热平衡:高温时增大风速,有利于动物维持体热平衡;低温时增大风速,则可能使体温下降。4、畜舍中的气温热平衡(掌握)1)畜舍内热的来源:畜舍内热量主要来源于畜禽散发和接受外界热量。2)畜舍内热的散失:外围护结构:畜禽舍的屋顶和外墙将舍内外环境隔开,称为畜禽舍内温度变化情况(1)昼夜温度不同:白天高,夜间低,主要受生产活动的影响。(2)舍内垂直方向温度不同:保温情况较好,上高,下低;保温性能不好,上低,下高。(3)地面水平方向也有差异:外周温度低,中心区域温度高。一般畜禽舍跨度(span)越大,单位面积失热越少,标准化鸡舍要求跨度12m。5、影响等热区的因素及其意义(1)动物种类:体型大的耐低温,不耐高温,其等热区较宽,临界温度较低。(2)年龄和体重:临界温度随年龄和体重增大而下降,主要受被毛热阻和组织热阻的影响。(3)皮毛状态:被毛致密或皮下脂肪较厚的动物,等热区较宽,临界温度较低。(4)饲养水平:饲养水平高,体增热多,临界温度就低。(5)生产力水平:生产过程中代谢率提高,产热量增加,临界温度低。(6)对气候的适应性:寒冷地区动物的临界温度较低,炎热地区则反之。 (7)管理制度:饲养密度大,临界温度低(8)其他气象因素:如太阳辐射、气湿、气流等条件有关。意义:一般在等热区特别是舒适区内,家畜的生产力、饲料利用率和抗病力都较高,饲养家畜较为经济。了解影响各种家畜等热区或临界温度的因素,给指定不同畜舍的适宜温度和改善饲养管理措施以及为畜舍建筑的卫生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6、畜禽舍中的气湿(掌握)(1)来源:机体排出水分和水汽占7075%;地面、饲料、垫料等水分蒸发1015%;外界进入1015%。 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畜禽舍在其中部湿度较低,边缘较高。而封闭式畜舍则相差不大。(2)危害:A、使畜舍外围护结构受潮,保温隔热性能下降,从而影响家畜体热调节,容易引发感冒等疾患。 B、使饲料、垫草发霉,容易产生中毒,如甘蔗渣作垫料霉变引起小鸡中毒死亡。7、温热环境的综合应用(1)温热环境的综合影响(掌握) 家畜在自然条件下生活,必然受到温热诸因素的影响。气温、气湿和气流是三个主要的温热因素,气温是其中的核心因素。如高温、高湿无风最炎热天气,低温、高湿、大风最寒冷天气。 因此,评定某一温热因素对家畜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时,应综合其它温热因素来考虑。(2)温热环境的综合评定(掌握)有效温度ET(affective temperature),也称“实感温度”,指能较有效代表环境温热程度的空气温度,在不同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综合作用下对畜体热调节产生相同影响的空气温度。温湿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 是气温和气湿相结合以估计炎热程度的一种指标。又称“不适指数”,现普遍用于牛。风冷却指标(WCI)(wind-chill index),是气温和风速相结合以估计寒冷程度的一种指标。用于估计裸体皮肤的对流散热量。第三章 光环境和噪声一、概念1、光的来源:自然光照、人工光照2、光周期:光照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规律变化,称为光周期。3、生物节律:机体许多机能的工作速率(运转效率)与性能指标随时间的推移而呈现规律性变化的现象,称。 两类:一类为和昼夜、潮汐、月相、四季相关的生物节律;一类为随有机体内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生物节律。4、日射病:由于对红外线穿透颅骨导致大脑局部温度升高的胜利机能紊乱。5、长日照动物:马、驴等在日照逐渐延长情况下(春季)发情交配,第二年春季分娩。6、短日照动物:羊、鹿等在日照逐渐缩短情况下(秋季)发情交配,春天产羔(春羔)。7、噪音:物理学物体呈不规则、无周期性振动所发出的声音,称为噪声。医学凡是使生物讨厌、烦躁、影响生物正常生理机能、导致生物生产性能下降、危害生物健康的声音,都称为噪声。二、简答1、光的穿透能力12小时,但不要17小时,若少于8小时,产蛋完全停止。(3)间歇光照对鸡性成熟的影响:在光照期内插入一段黑暗期,不影响正常产蛋,且节约能源。原理:利用动物生理的无反应期和弱反应期。5、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光热效应:红外线照射动物体,能量在皮肤及皮下组织产生热,引起血管扩张,温度升高,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组织营养和代谢得到改善。有利作用:1)以红外线灯作为热源,不仅可以御寒,而且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2)红外线具有消肿作用;3)红外线具有镇痛作用;4)红外线有一定的色素沉着作用;5)红外线能加强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不利作用:1)影响动物体热调节机制,使胃肠道对特异性传染病的抵抗力降低。 2)皮肤温度升高,皮肤变性,引起全身反应。 3)波长6001000nm的红外线可穿透颅骨,使脑内温度升高,引起日射病。 4)波长10001900nm的红外线照射眼睛,可引起羞明、视觉模糊、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眼病。6、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紫外线的分段:A段(320400nm) 生物作用较弱,主要起色素沉着作用; B段(275320nm) 生物作用强,主要是红斑及抗佝偻病作用。 C段(200275nm) 最大的杀伤力,对机体细胞也有强烈的剌激和破坏作用。 能到达地面的是290nm段。作用:(1)红斑作用:紫外线照射下,被照射皮肤出现潮红的现象(2)杀菌作用 (3)抗佝偻病作用 (4)色素沉着(5)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6)光敏性皮炎(7)光照性眼炎(8)致癌作用7、噪音的控制:主要是从声源来进行控制,如选择场址正确、保持安静、机械安装位置正确并减少振动、管理工艺科学、减少争斗和鸣叫、绿化隔音(可以减少25%)等。第四章 空气、水、土壤环境简答1、畜牧生产中的有害气体(1)来源(掌握):主要来自家畜呼吸、生产过程和有机物分解等时候产生了有害气体。 恶臭物质:NH3、H2S、甲基硫醇、吲哚等。其它有害气体:CO2、CO、挥发性脂肪酸等。 (2)几种主要的有害气体NH3(掌握):主要来自粪便尿、垫草、饲料等含N有机物厌氧分解产生,因氨主要产于地面,因此畜舍下部氨的浓度要高于上部。 我国劳动卫生标准中规定氨的最高允许浓度是40ppm,畜舍26ppm,禽舍20ppm。 氨气对畜禽的作用(掌握) 首先,氨可被溶解于呼吸道和眼结膜上,产生碱性刺激; 其次,由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其输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 第三,使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 第四,降低生产力。H2S(掌握) 来源于粪尿、垫草、饲料等含硫有机物的厌氧分解;其次是由消化道排出。畜舍含量一般不超过10ppm。其它有害气体 a、一氧化碳(CO) 主要来源: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b、二氧化碳(CO2)(掌握) 主要来源:家畜的呼吸。主要卫生学意义:表明了畜舍通风状况和空气的污浊程度,常用作监测空气污染的可靠性指标。2、消除畜舍中有害气体的措施(掌握)(1)畜牧场场址选择和场地规划、建筑物布局;(2)加强日常的生产管理;(3)选择适当的饲料类型和饲喂方法;(4)合理组织通风换气;(5)绿化;(6)采用吸收剂(除臭剂),如用过磷酸钙。3、水质卫生评价物理学指标:水温、色度、浑浊度、臭、味化学性状(掌握)(1)pH值 (2)总硬度:水的硬度指溶于水中的钙、镁离子的总含量。(3)溶解氧(DO):指溶解于水中的氧。水中溶解氧主要受水温的影响,即水温越低,溶解氧含量越高。有机物质污染水体时,溶解氧气急剧减少,因为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消耗溶解氧。(4)化学耗氧量(COD):指用强氧化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氧化1L水中的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以mg/L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越高,耗氧量也越多,因此COD可以作为水中有机物污染的一项间接指标。(5)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常以20,培养5日,1L水中减少的溶解氧量(mg/L),称为5日生化需氧量(BOD5)。 未受污染的天然水体,BOD5应在12mg/L之间。 (6)三氮物质,主要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 氨是在无氧条件下的最终产物,有氧条件下,氨被微生物转化为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即无机化。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卫生学意义+-表示谁新近受到污染+-污染物质被分解已有一段时间,并继续进行+一面自净、一面污染-+水中的硝酸盐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即反硝化,污染物质已被分解,趋向于自净-+污染物分解完成+-+过去的污染物已基本自净,但目前又有新的污染-污染物已完全自净第五章 家畜行为与福利一、概念1、动物行为包括:维持行为、社会空间行为、行为适应2、行为需要:动物为了生存或适应环境所必须采取的行为方式。如动物个体的社会行为和运动行为。 需要不是要求,如动物后天形成的“挑食”的习惯。3、行为缺失:在现行管理条件下动物被约束而无法表现的那些必要行为,是剥夺的结果。4、行为剥夺:由于维持行为中的某个行为成分的缺失而影响到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5、动物福利:指为满足动物康乐所必须的外部条件。而动物康乐是指动物有机体的身体及心理与其环境维持协调的状态, 满足动物的康乐就是满足动物的需要。五大自由:免于饥渴之自由;免于不舒服之自由;免于疼痛、受伤、疾病之自由;自由表现正常行为之自由;免于恐惧和不良紧迫之自由二、简答1、温热环境与行为维持行为(掌握):家畜自身启动和终止的个体行为,它包括肉体和精神两部分。包括采食、饮水、休息、排泄、护身、舒适、探究和游戏。高温下畜禽维持行为变化:采食量减少;大量饮水;活动减少;肢体伸张;寻找温度较低的小气候;避免阳光直射等。低温下畜禽维持行为变化:增加采食量;活动增加;肢体蜷缩;寻找温度较高的小气候;羽毛竖立;作窝等。社会空间行为(掌握):反映群体空间分布的,同类群居发生联系和作用的行为。体接触:取横卧姿势并且平铺成排。群集:取伏卧姿势并且拥挤成团。 分散:个体无接触分散开来卧位休息. 行为适应(掌握):动物在长期生存竞争中,为适合外界环境条件而发生一些行为上的改善。高温时的行为适应低温时的行为适应2、笼养的行为学问题作窝行为 (空间限制、无产蛋巢)舒适行为(笼的高度和宽度)沙浴、啄物和挠痒(无垫料)食蛋(笼内环境枯燥、鸡的模仿性)啄羽、啄趾和啄肛(不良刺激多、笼内缺乏其他物体)3、圈养的行为学问题(掌握)咬尾、咬耳、咬蹄(环境单调:仔猪)嗜血症(初产无经验,过度紧张:母猪)无食咀嚼(与饲养方式有关:妊娠母猪)肛门按摩和食粪癖(环境单调:肥育猪)咬栏(限位,行为活动被剥夺:母猪)犬座(无垫草妊娠母猪、体重大之母牛、圈养之公牛)吮吸和相互吮吸(过早断奶)第六章 畜牧场规划一、自然条件因素地势地形(1)地势要求:A 地势高燥;B 排水良好;C 地下水位应在2m以下;D 在山区建场宜选择在南向坡地。(2)地形要求:A 开阔整齐;B 边角不宜过多 水源:(1)水量丰富(丰水季、枯水季)(2)水质良好土壤:透水透气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和导热性弱,质地均匀,抗压性强的土壤。 二、社会条件因素地理位置:畜牧场距离国道和铁路的距离不少于500m;距离省级道路不少于300m;距地方公路不少于50m;疫情环境:与其它畜牧场、居民点的距离小型场不少于200m,大型场不少于500m。污染控制:牧场应建在居民点的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但要离开居民点及污染企业的污水排出口。 三、畜牧场工艺设计牧场的性质和规模生产工艺流程指根据畜禽不同时期对环境、设备和饲养管理等条件的要求不同,而划分不同的饲养阶段。主要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公母比例,种畜利用年限,情期受胎率,年产窝数,窝产活仔数,仔畜出生重,种蛋受精率,种蛋孵化率,各饲养阶段的死淘率,耗料和劳动定额等。畜群结构及畜群周转: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不同需求,将畜禽分成不同类群。饲养管理方式:包括饲养方式、饲喂方式、饮水方式、清粪方式等。卫生防疫制度: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并认真执行。要有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更衣室;病畜隔离、尸体剖检和处理区等。各种环境参数和标准:包括温、湿度、光照、通风、有害气体允许浓度、饲养密度、采食及饮水宽度、日耗料量、粪尿污水排出量等。四、畜牧场功能分区及其规划各功能区及其规划(掌握)(1)管理区: 场内最高地势、上风向,与生产区间隔200300米,鸡场500米以上。(2)生产区:应进一步划分为种畜、幼畜、育成畜、商品畜等。种畜和幼畜应放在防疫比较安全的地方,一般要求上风向;(3)隔离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和地势低处,与其它畜舍保持300m的卫生间距。场内道路(了解)(1)足够宽度(2)与房屋及畜舍间距(3)污道、净道分开,勿交叉使用(4)道路坚实、不泥泞排水设施(了解):可分为排雨雪水设施和排污水设施,两者要分开。绿化设施(了解)五、各区布局(掌握)建筑物的排列(了解)建筑物的位置(掌握)考虑功能关系猪舍应按种猪舍-妊娠母猪舍-产房-保育舍-育肥舍-装猪台等顺序安排;饲料库和贮粪场与每栋猪舍都发生联系,应合理安排。考虑防疫要求主要考虑场地地势和主风向。先种、幼畜,再次为生产群,病畜和粪污处理在最下风向和地势最低处。建筑物的朝向(掌握)根据日照确定畜舍朝向畜舍朝向以南向或南偏东、偏西45度以内为宜。 根据通风确定畜舍朝向适宜朝向应与主风向成30-45度角。 建筑物的间距(了解)根据日照确定畜舍间距畜舍间距要求冬季前排畜舍不挡后排日照。根据通风确定畜舍间距要求使下风向畜舍保证有足够的通风;而且使其免受上风向排出的污浊空气的影响,有利于卫生防疫。 根据防火间距确定畜舍间距第七章 畜舍环境的改善和控制一、畜舍的保温、隔热设计1、屋顶的设计屋顶是畜舍失热和受热最多的地方,主要因为屋顶面积一般大于墙壁;靠近屋顶处温度较高;屋顶所受太阳幅射强度高。主要措施有:(1)可在屋顶与畜舍空间之间设置天棚,形成不流动的空气缓冲层,从而直到保温隔热作用;(2)屋顶、天棚必须严密,不透气;(3)采用热阻值高的建筑材料。 2、墙的设计失热和受热仅次于屋顶。主要措施有:(1)选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如用空心砖代替普通红砖,可使热阻值提高41%;(2)确定合理的隔热结构和精心施工;(3)注意防潮。 3、地面的设计主要是在冬季防止失热。4、门、窗的设计应在满足通风条件下,尽量少设;北窗面积应为南窗面积的1/2-1/4。5、畜舍高度寒冷地区,降低畜舍高度有利于保温;在炎热地区,加大畜舍高度则有利于通风防暑。寒冷地区畜舍净高宜在22.4m,炎热地区在3m以上。6、畜舍的形式和朝向(1)保温设计(北方) 形式选择:宜采用封闭式、多层畜舍。 窗:窗面积与墙面积之比为1/21/3; 朝向:纵墙与冬季主风向形成0-45角的朝向。(2)隔热降温设计(南方) 形式选择:宜采用开放式、半开放式单层畜舍; 窗:窗面积与外墙面积之比为1:1; 朝向:纵墙与夏季主风向形成30-45角的朝向。二、畜舍的供暖与防寒1、畜舍的供暖可分为集中供暖和局部供暖。2、畜舍的防寒(1)调整饲养密度(2)利用垫草(3)控制湿度(4)控制通风换气量三、畜舍的防暑与降温(掌握)1、加强畜舍的隔热设计形式选择:宜采用开放式、半开放式单层畜舍; 窗:窗面积与外墙面积之比为1:1; 朝向:纵墙与夏季主风向形成30-45角的朝向。2、畜舍通风主要作用包括换气、排湿、散热等。3、遮阳与绿化遮阳:主要作用是防止太阳直接或间接的幅射。 绿化: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植物遮阳减少太阳幅射,降低环境温度。4、畜舍的降温(1)饮水降温(2)蒸发散热a、低压喷淋系统 b、低压喷雾系统 c、高压喷雾系统 d、湿垫-风机系统补充:湿垫-风机系统:又称湿帘通风系统,进入畜舍的空气必须经过湿垫,通过湿垫的蒸发吸热,使空气温度下降。四、畜舍自然通风(掌握)1、风压通风:在畜舍迎风面气压大于舍内气压,气流通过开口流进舍内,而畜舍背风面气压小于舍内气压,则舍内气流从背风面流出,周而复始形成风压通风。2、热压通风:室外进入或舍内地面附近空气被加热,变轻上升,从畜舍上部的开口流出,形成热压通风。设计注意事项:(1)畜舍类型:不适用于全封闭舍;跨度不宜大,在9m以内,最大不超过12m; (2)门窗管理:必须严密,定时关闭; (3)通风设计时只考虑无风时热压通风的量,设置进、排风口; (4)利用机械通风作为辅助。五、畜舍机械通风(掌握) 自然通风受到外界风速、风向变化,舍内外温差的限制。对于封闭式畜舍可采用风机进行强制通风以保证经常、充分的换气。机械通风根据通风压力的不同可分为正压通风、负压通风、联合通风等方式;依据舍内气流的方向可分为纵向通风和横向通风方式。1、横向通风缺点A、存在气流死角,通气不均匀:气流死角位于进气口间及进气口下侧附近。B、气流的速度衰减较快:进气口气流速度为2-5m/s,至舍中央风速下降至0.2-0.5m/s,尤其是笼养鸡舍。畜舍的跨度大也会影响通风效果。2、纵向通风 A 风速比横向通风高510倍; B 进入舍内的空气均沿一个方向平稳流动,舍内气流均匀,死角少; C 进气口设在净道侧,排气口设在污道侧,避免交叉传染,保持空气清新; D 风机排风量大,台数减少,节省设备投资、安装、维修和管理费用,节电 六、畜舍采光与照明自然采光1、定义:太阳直射光或散射光通过畜舍门、窗或设计的透光结构进入舍内,对畜禽产生光照作用,称为自然光照。 开放舍、半开放舍和有窗封闭舍都主要依靠自然光照。2、特点(1)节省电力; (2)有明显的季节性:光照强度、时间的变化在一年四季都有很大差异。 (3)舍内照度不均匀,尤其是大跨度畜舍和笼养鸡舍。 3、确定窗口位置(掌握)(1)依据入射角指畜舍地面中央一点到窗户上缘(或屋檐)所引直线与地面水平线的夹角。(2)依据透光角指畜舍地面中央一点到窗户上缘(或屋檐)和下缘所引两条直线的夹角。(3)依据太阳高度角指太阳直射光线与地平面构成的夹角。 4、窗口面积的确定(掌握)(1)采光系数指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之比。采光系数越大,进入舍内的光量就越多。(2)自然照度系数指舍内水平面上散射光强度(En)与同一时刻舍外空旷无遮挡物地点的天空散射光的水平照度(Ew)的比值。人工光照1、定义:即在舍内设置人工光源对畜禽提供光照。2、光源种类:常用光源是白炽灯和荧光灯 3、照明设备的安装4、光照制度(掌握):对鸡群在某个时期或整个生长期间系统地进行人工光照或补充光照的具体规定称为光照制度。(1) 制定光照制度的原则 雏鸡和育成鸡:促进健康生长,成活率高,但要防止母鸡性早熟。此阶段光照时间应逐渐缩短,光照强度也宜弱。 产蛋鸡:使母鸡适时开产并达到产蛋高峰,发挥其产蛋潜力。此期光照时间应逐渐延长,光照强度也不可减弱。(2) 生长期的光照制度 恒定法: 从孵出至20周龄一直保持13h的光照时间,之后每周增加0.5-1h,至达到产蛋期光照时数为止。 渐减渐增法:孵出时光照时数20h,从4日龄后每周减少15min,至20周龄时光照时数为15h,19-21周龄时增至16h,一般不超过17小时。 (3) 产蛋期的光照制度 进入产蛋期光照时数应增加至14-16h,然后稳定在这一水平上。如每早4时开灯,日出后关灯;日落后再开灯至20-21时结束或到规定时间后结束。第八章 畜牧生产中的污染控制一、概念1、畜产公害:指在畜牧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粪尿、污水和尸体等,对人类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畜禽产品中某些元素的富集、某些药物的残留也可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这些因素统称为畜产公害。二、简答畜牧场恶臭1、恶臭的产生(掌握):畜牧场恶臭来自家畜粪便、污水、垫料、饲料和畜尸的腐败分解,家畜的新鲜粪便,消化道排出的气体,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物,畜体的外激素等。其中畜禽粪尿中有机物的腐败分解是主要来源。2、影响恶臭产生的因素(掌握)(1)水分:干畜粪水分少,微生物降解受阻,较少产生臭气(2)温度与季节:夏季和梅雨季节,温度、水分含量较适宜,产生臭气量也较多。(3)pH值:厌氧微生物适宜pH为7-8,与排泄物pH相似,所以鲜粪可迅速腐败产生臭气。(4)通风:冬季温度低,臭气产生少,但由于通风量小而使空气中臭气含量要高于夏季。(5)粉尘:畜舍中粉尘含大量微生物,不断分解粉尘中有机组分而产生臭气,并可吸附大量挥发性臭气。3、恶臭的消除(掌握)(1)合理设计,适当控制饲养规模A 生产工艺:指与畜舍粪便清除有关的饲养方式和清粪工艺。B 场址选择:要求畜牧场周围必须有足够的土地消纳其粪污。C 场地规划:包括场区划分、道路和排水、绿化等。D 畜舍设计:主要指排水和通风设计。(2)进行营养调控,减少恶臭产生A 配料的可消化性:日粮干物质消化率提高,粪便中干物质排出量减少,粪氮也会相应减少。B 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含量:通过添加必需氨基酸或理想蛋白质模式配制家畜日粮,比传统日粮蛋白质含量少2-3%,能大大减少粪便中氮、硫含量,减少恶臭的产生。C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目的配制日粮蛋白质(3)在饲料中采用一些添加剂 主要包括酶制剂、酸制剂、抗生素、激素类制剂、活菌制剂(EM)和丝兰属植物提取物等。畜牧场固体废弃物(掌握)1、现状2、危害3、动物废弃物处理方法(掌握):动物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焚烧法、深埋、干燥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等。(1)焚烧法:用于处理动物尸体等。由于耗资大,资源回收利用少,且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较少用于畜禽粪便的处理。(2)深埋:主要用于处理尸体。(3)干燥法:在处理鸡粪方面应用较多 优点:处理时间短;占用场地面积小;干燥时加入微量元素做成微量元素复合肥等。 缺点:干燥后的产品,遇水后会出现二次发酵现象;必须有配套的臭气处理设施;设备投资较大,运转费用高,不适合中小型养殖场的粪便处理,因此较少应用。(4) 生物化学处理法A 用作饲料B 用作能源C 用作培养料培养蝇蛆;养殖蚯蚓;培育蘑菇D 用作肥料、畜牧场污水(掌握)1、基本原则(1)限制用大量的水冲洗猪舍;(2)畜牧场污水、污染物分离;(3)综合利用;(4)粪便污水处理工程与畜牧场主建筑物同设计、同施工、同时运行。2、基本方法(掌握) 现在常用“三段式”处理方法,即固液分离,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三段。 (1)固液分离 借助物理作用将污水中的固体有机污染物分离出来,主要方法有固液分离法、沉淀法、隔栅法等。(2)生物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达到净化目的。可分为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人工湿地等。A 厌氧处理 a 可使污水中不溶性有机物转变为可溶性有机物,方便后续处理; b 可减少生物污泥量; c 微生物所需营养成分减少,可杀死寄生虫及杀死或抑制病菌; d 可产生沼气,开发生物能源。B 好氧处理 氧化塘:又称生物塘,塘内可溶性有机物可通过好氧微生物的活动而得到氧化分解。 优点是土建投资少,可利用天然湖泊、池塘,有利于废水的综合利用。 缺点是受土地条件限制,也受气温、光照等的限制,管理不当易散发臭味。 C 人工湿地 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湿地,经人为设计、建造,在处理床上种有水生植物或湿生植物,用于处理污水,是结合生物、化学、物理学过程的废水处理技术设施,净化功能较强。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