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讲机械运动,常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常考点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常考点三: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重点摘要,第一讲机械运动,一、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的国际单位及其符号是:千米(km)、分米( )、厘米(cm)、毫米( ) 、微米(um)、纳米( ) 2单位换算:1 m103 mm um109 nm.,mm,dm,米,nm, 常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帮你归纳1.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 m2.手掌的宽度约为1 dm.3.指甲的宽度约为1 cm.4.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 cm、铅笔芯的直径约为2 mm.5.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6.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 cm、宽度约为18 cm、纸张的厚度约为0.1 mm.7.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m8.教室每层楼高约为3 m.,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2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由数字和 组成,最末一位是 值,包括估读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刻度尺,分度值,垂直,单位,估读,易错警示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对齐物体时,切莫忘记实际长度为最后读数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帮你归纳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1.累积法: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经、纸张厚度.2.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板组合,可测出圆形或球体的直径.3.化曲为直法: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圆的周长.4.滚动法:用滚动法可以测量操场的跑道长度,三、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 ,符号是 2单位换算:1 h min s. 3测量工具,(1)常用:机械表、电子表、石英表 (2)实验室和操场常用停表测量时间,秒,60,3600,S,帮你归纳 1.日照日出至日落时间约8 h2.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3.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4.普通中学生跑完1000 m 用时34 min.5.成年人1 min脉搏跳动约70次,易错警示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秒而不是小时;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它是指光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距离,(3)停表的读数 停表通常有大、小两个表盘,大表盘的时间单位为秒(s),小表盘的时间单位为分(min)不同规格的停表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不同,如图知,大圈1整圈是30 s,每大格分为10小格,所以每小格是0.1 s,小圈1整圈是15 min,每小格是0.5 min.由图观察发现,小圈走了1大格即1 min,大圈指示4 s,所以表中指示时间为1 min 4 s.,四、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易错警示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是针对由于测量的人导致的误差而言,且最后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量过程量应保持一致,常考点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1)参照物是事先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 (2)参照物的选择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任意性原则;二是方便性原则为了研究问题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地球、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易错警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选研究的物体本身当作参照物,因为这一选择的结果是这一物体永远是静止的我们平常说地球公转,所选的参照物是太阳,而地球自转所选的参照物是地轴,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是 的,一切物体都在 ,运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静止是相对的 (2)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看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 的变化如果位置变化了,则该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该物体是 的,易错警示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离开参照物谈运动和静止是没有意义的,绝对,运动,位置,静止,常考点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时间,路程,运动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在运动 相同的情况下,比较物体运动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 (2)相同路程比时间在运动 相同的情况下,比较物体的运动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3)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是运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快慢的,2速度 (1)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路程也就是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的比值 (2)速度的公式 (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读作米每秒,符号为m/s. (4)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这并不意味着速度的大小取决于路程和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运动物体自身的性质,单位时间,vs/t,米/秒,帮你归纳 1.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2.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3.自行车的速度为5 m/s,3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像,不变,(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不相等,(3)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 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易错警示平均速度公式 .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明确是计算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且要注意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应一一对应平均速度不能理解为速度的平均值,如果认为平均速度 ,那就大错特错了,必须根据具体的运动路程和对应的运动时间,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运算,典例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50,337.5,例 1 图,例1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方法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刻度尺的读数规则和秒表大、小表盘的意义第一问有两个地方容易出错:一是起始刻度不是0刻度,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该为两端所对的刻度值之差;二是在进行精确测量时,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第二问在读秒表的示数时,首先要清楚小表盘表示分,大表盘表示秒接着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解析:这把刻度尺零刻度已经磨损,它把刻度线1当作0,则物体右边所对的3.50要减去当成0刻度线的1 cm即2.50 cm.秒表读数时先看小圈,它每一大格表示1分钟,大圈每一大格表示1秒,每一小格表示0.1秒,从小圈可以看出超过5分钟而没有到达6分钟,则应该读成5分37.5秒,即为337.5 s.,典例2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例2 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解析: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甲车是静止的,乙车是运动的,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方法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D,典例3 速度的相关计算,例3 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为 m/s.当 时,甲、乙两车相距 m.,例 3 图,450,30,【方法点拨】会识图、能从xt图像得出相关信息是解本题的关键由题知,两辆汽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辆车同时、同向、异地出发,出发时相距300 m;由图得出甲车在某一时间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甲车的速度由图得出甲车追上乙车的时间(20 s),再行驶 30 s两车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距离。,解析:由图得出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 时,甲车行驶的路程 ; 由图得出行驶20 s时甲车追上乙车,再经过30 s,甲车行驶了 ,乙车行驶了 两车相距s900 m450 m450 m.,学生随堂巩固,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高度约为80 cm B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 C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 g D初中生跑50 m所需时间约为3 s,2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是人们乘坐扶梯时的情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人们是静止的( ) A地面 B扶梯 C墙壁上的画 D指示牌,第 2 题图,A,B,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4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四百米赛跑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B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越长 C以其中一名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是静止的 D裁判员是利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快慢的,第 4 题图,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D,5教材拓展题(1)如图,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此刻度尺的分度值 ,铅笔的长度是 (2)秒表读数为 s.,1 mm,3.60 cm,156,第 5 题图,6教材拓展题小红在跑200 m比赛时,前100 m用时12 s,后100 m用时14 s小红前、后100 m及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解:(1)前100 m的平均速度 (2)后100 m的平均速度 (3)百米全程用时 则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实验强化过关,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命题角度: 1.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斜面及小车). 2.停表及刻度尺的读数. 3.实验原理(vs/t). 4.速度公式的应用. 5.实验方法(间接测量),2018原创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 和 (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刻度尺,停表,vs/t,例题图,解析:(1)需用的测量工具有测量路程的工具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时间的停表(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3)由图可知,s160 cm0.6 m,s230 cm0.3 m,t5 s,t13 s;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4)比较v1、v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3)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 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4)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0.1,0.12,速度越来越快,(多选)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 B.48 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 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 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多选)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拖拉机和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 收割机是运动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人看到地面在向下动, 他是以身边的电梯为参照物 C.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从云中穿出,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 D.我们看到宇航员出舱后能够静止,这是以飞船为参照物,(多选)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多选)2013年8月10日,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短跑决赛中,美国选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 ) A琼斯用的时间最短 B琼斯跑的路程最长 C琼斯平均速度最大 D琼斯始终一马当先,( 2017安顺)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中考展示,( 2017菏泽)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这列火车的车厢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2017内江)如图4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2017海南)琼岛四季瓜果香,下列四种海南瓜果成熟后,一般情况下,单个瓜果体积最接近2cm3的是( ) A木瓜 B菠萝 C龙眼 D椰子,( 2017六盘水)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2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 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2017大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2017眉山) 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 2017上海)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3(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 ) Av甲v乙,s=36米 Bv甲v乙,s=12米 Cv甲v乙,s=36米 Dv甲v乙,s=18米,( 2017云南)如图3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2017海南)海口“双创”以来,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小谦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谦是 的,他以5m/s的速度,匀速直线骑行500m的时间是 s 2.( 2017江西)如图4所示,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的,若以岸为参照物,白鹭是的 (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3. ( 2017攀枝花)小华和妈妈在仁和区湿地公园骑双人自行车游玩,小华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是以 为参照物,但站在地面上的爸爸认为他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 4. ( 2017哈尔滨)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 、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6,被测木块的长度为 cm,( 2017德阳)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2017广州)小明看到滑雪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到底端对此他猜想:“物体离地高度一定时,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也越大”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 (1)实验所需的公式:,(2)实验器材: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你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3)实验步骤(可用画图或文字表述):,第二讲声现象,常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常考点二:声音的特征,常考点三:声的利用,重点摘要,第二讲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 常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易错警示“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并不意味着“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因为振动停止时,只是物体不再发声,而已经发出的声音仍在介质中会继续向前传播俗语“余音绕梁”“余音未止”的物理内涵,都是物体的振动停止后,声音仍在空气中传播,振动,振动,振动,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将这种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传声的 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是以 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介质,介质,真空,声波,3声速: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 ,液体次之,气体最 另外,声速还跟 有关,在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帮你归纳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效果不同通常固体的传声效果最好,液体和气体的传声效果次之原因是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比较集中,在液体和气体中比较分散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无关,只取决于传播介质,4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时会被 回来而形成回声人耳能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 以上,低于 时,回声可以使原声加强利用回声测距、测海深,快,慢,温度,340 m/s,反射,0.1 s,0.1 s,1音调:声音的 叫音调声音的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 , 常考点二声音特征,帮你归纳1.吉他、小提琴等弦乐器,演奏出的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其音调和弦的松紧、粗细、长短有关,弦越紧、越细、越短,其音调也就越高. 2.笛子等管乐器,演奏出的声音是由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其音调和空气柱的长短有关,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2响度:(1)声音的 叫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 (2)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能损失越多,声音的响度也就越 常见的用喇叭喊话、医生用听诊器诊病都是通过减小声音的分散来提高听到声音的响度的,高,高低,强弱,大,小,3音色:声音的音色是由发声体的 、 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即使所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相同,其音色也不相同人们常说“听其声知其人”就是根据音色的不同来判断是谁在说话的,易错警示音调变高不一定响度变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材料,结构,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声源振动的频率范围通常在 Hz之间如果声源的振动频率低于20 Hz或高于20000 Hz,也能产生声音,但这种声音人耳听不见, 常考点三声的利用,2020000,2超声波和次声波比较,20000,20, 常考点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乐音和噪声的区别,2噪声的控制 (1)在 处控制噪声主要是通过改变、减少或停止物体的振动,来减弱噪声比如,中、高考期间,靠近生活区的建筑工地,晚间必须停止施工,就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2)在 控制噪声比如城市道路两旁的透明板墙,是通过改变声音的传播方向,来避免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在 减弱噪声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有人燃放鞭炮时用双手堵住耳朵,都是设法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易错警示声波不同于电磁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共同点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源,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典例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例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解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故A错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故B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是在真空中,振动的物体也不一定会发出声音,故C错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故D正确,故选D.,【方法点拨】做此题的关键是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声音传播的条件搞清楚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的,D,典例2 声音的特性,例2 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例 2 图,解析: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会因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也会不同,故选A,【方法点拨】做此类题之前,必须先搞清楚,声音各特性的决定因素及相互的区别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如蚊子和牛的叫声,前者音调高,响度小,后者音调低,响度大,故音调不同于响度;音色决定于物体本身,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能分辨出不同的乐器是什么,闻其声知其人都是靠音色理解时,注意把不同的声现象按特性进行对比,A,典例3 声音的利用,例3 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用超声波碎石B用声呐探海深 C利用B超做体验 D利用回声定位,解析:声波能携带信息,如声波探测海深,可知道海的深度,B超能检查出人体的病况,回声定位能确定声源的位置、大小及形状等,故BCD错;声波是一种波动,传递能量,可以击碎结石,故A对,【方法点拨】通过发声体发声是否异常来获得物体本身状况方面的信息或通过物体对声音的反射获得物体与声源的距离及物体表面状况方面的信息,这是声音传递信息;通过声波作用于物体,可以使物体产生一定的反应,如振动运动等,这是声能传递能量,A,典例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例4 日照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解析: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都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故选C.,【方法点拨】题目中选择项提到的说法本身都没有错误,在此题中选择项是否正确,要看其与题目中的措施能否对应上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生活中有很多具体防治噪声的方法,和其他选项的内容无关,C,典例5 声音的综合题,例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不能传播声音 B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 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解析:玻璃属于固体,玻璃可以传播声音,故A错误;不同乐器有不同的音色,故B错误;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则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故D正确,故选D.,D,学生随堂巩固,1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频率 D传播声音的物质,2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所发乐器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3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听音叉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化,可探究( ),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音色与振幅的关系 D响度与频率的关系,第 3 题图,D,A,B,4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 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具有能量 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5教材拓展题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D,B,6教材改编题如图所示,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我们听到了声音,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是因为橡皮筋在 ,7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是医生正在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这是利用了 ,说明声音可以 ,第 6 题图,第 7 题图,振动,超声波,传递信息,实验强化过关,命题角度:1.实验方法. 2.实验结论.,(多选)(2017青岛)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音乐小组的三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这几种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多选)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 D.停止撞击后钟还在嗡嗡作响是因为有回声,(多选)“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1 m/s,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正确的是( ) A.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 B.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 C.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更好 D.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客机,(多选)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瓶和瓶内水的振动产生的 B.瓶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C.瓶内水柱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D.瓶内空气柱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中考展示,【2017威海卷】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2017无锡卷】物理老师上课声音洪亮,大家听得很清楚,这里的“洪亮”是指声音的() A响度大B音量高C音色优美D传播速度快,【2017衡阳卷】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以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 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2017宜昌卷】以下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 B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2017襄阳卷】能辨析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2017成都卷】如图 1 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 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2017安顺卷】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幼教机器人可以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器人能区分小朋友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2017黔西南卷】针对下列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通过变化弦上按压位置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透明板墙的主要用途是美化环境,【2017鄂州卷】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2017鄂州卷】如图所示的四件物品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孔明灯在上升过程中,只受到浮力的作用 B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利用了磁体受地磁场的作用 C紫砂壶属于连通器 D正在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2017东营卷】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 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2017临沂卷】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A.甲图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B.乙图蝙蝠的导航系统在太空中依然可以发挥作用 C.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D.丁图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绷紧程度相同时,细的橡皮筋是低音弦,【2017东营卷】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产生的。倒车雷达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 “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2017江西卷】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 ,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计算题1.在一根长为884m的铁管一端重重敲击一下,在铁管另一端的人能听到两次声音,声音的间隔243秒。声音在铁管里的传播速度是多少?,2.人将前后两个声音区别开的条件是:两次声音到达耳朵的时间差至少要有01 s。已知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人能在空谷中听到回声,峭壁与人之间的距离应超过多少米?,3.一人在山谷内鸣枪,2秒后听到第三次回声。求山谷宽度。,(2017营口)如图所示,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打电话,手机随即发出悦耳的铃声铃声是由于手机内的扬声器 产生的,手机间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把抽气机接在真空罩上向外抽气时,同样打电话,手机铃声却越来越小,这说明声的传递需要 , 不能传声,第三讲物态变化,常考点一:温度,常考点二:熔化和凝固,常考点三:汽化和液化,重点摘要,常考点四:升华和凝华,第三讲物态变化, 常考点一温度,2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有 、 和 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 ,帮你归纳 1.沸水的温度为100 .2.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3.人体感觉舒服的环境温度为1825 .4.洗澡时适合的水温约为40 .,0,100,热胀冷缩,水银,酒精,煤油,摄氏温度,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估: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2)选:根据 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3)看:看温度计的量程和 (4)放: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壁 (5)读:等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与液柱的 相平. (6)记:测量结果由 和 组成,帮你归纳1.温度计读数时先找零刻度,若液柱面在零刻度线以下,应从零刻度线往下读,反之往上读.2.使用温度计时不能使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温度计内液体的沸点,或低于液体的凝固点,被测量,分度值,液面,数字,单位,2固体熔化过程中, 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类固体属于晶体晶体凝固时,需要 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如冰、金属、食盐、萘等都是晶体, 常考点下熔化和凝固,1物质由 态变为 态叫熔化物质由 态变为 态叫凝固,固,液,液,固,吸收,放出,升高,降低,相同,不同,4熔点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是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一般 比如铁的熔点为1535 ,铜的熔点为1083 .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3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地 ;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断地 如玻璃、塑料、沥青、松香都是非晶体比如,有一种物质在120 就开始熔化,温度升高到150 还没有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非晶体,熔点是固态和液态的分界点物质温度低于熔点时为 态,高于熔点没有达到沸点时主要以 态形式出现,固,液,帮你归纳熔化和凝固的图像, 常考点三汽化和液化,2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主要因素:(1)液体的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注:水的蒸发快慢还与空气的干燥程度有关,空气越干燥,水的蒸发越快不同液体的蒸发快慢不同通常情况下,酒精蒸发比水快),吸,表面,内部,吸,不变,沸腾,升高,100 ,1蒸发: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液体蒸发需要 热,有致冷作用.,3沸腾:沸腾是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要使液体沸腾,温度必须达到沸点,且需要继续 热,但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 液体 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大气压的增大而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5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的温度降到一定程度都会放热液化成液体(2)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常见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由气体变成液体,贮存在钢瓶中的,4液化是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自然界中的露、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平常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气,液, 常考点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1)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特点:升华时 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升华来吸热降低温度举例:樟脑片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等,固,吸热,气态,放热,2凝华:(1)物质从 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2)凝华时 举例:霜、冰花、雾凇等,典例1 估测温度,例1 下列有关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鸡蛋温度约为3 B你现在的体温约为26 C沐浴用热水的温度约为70 D酒精灯火焰外焰的温度约为100 ,解析: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接近0 ,所以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鸡蛋温度约为3 ,故A正解;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在37 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错误;人体正常体温在37 ,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一般为40 左右,不可能达到70 ,故C错误;酒精灯外,【方法点拨】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做这类题时,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体或环境温度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最后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A,典例2 物态变化的辨别,例2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由于樟脑片发生了( ) A凝固B升华C液化D汽化,解析: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叫做升华现象,故选B.,【方法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辨别,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其之间的变化关系参见本讲的考点清单,B,典例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例3 在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的关系 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 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关系,例 3 图,解析:在本题实验中,两物体具有相同的表面积,在相同的位置,表面空气流速是相同的,一个在树荫下,一个在阳光下,所以研究的是与液体温度的关系,故选A.,【方法点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解此题的关键是判断本实验是研究与哪一因素的关系,要看清控制不变的量和对比变化的量分别是什么,A,学生随堂巩固,1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是39 B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C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 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80 ,2教材拓展题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作法中正确的是( ),C,D,3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景示意图,由图可知(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 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第3 题图,4教材拓展题海波是一种晶体,熔点是48 ,下列图像中哪个是海波的凝固图像( ),D,C,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液化现象 B夏天,自来水管“出汗”是熔化现象 C秋天,荷叶上出现露珠是凝固现象 D冬天,草木上出现霜是凝华现象,6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液体温度为 .,第 6 题图,7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温泉水先 后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 成水融入温泉中(填物态变化名称),乙,14,汽化,液化,熔化,D,实验强化过关,命题角度:1.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2.由水沸腾图像或表格求沸点.3.根据表格数据画图.4.水沸腾的条件.5.多次实验的目的,例1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例 1 图,(1)图1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2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B,实验一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如答图所示,例 1 题图,(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序号) 得到可靠的结论减小实验误差,99,停止加热,解析:(1)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所以正确的是B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答图所示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9 ;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则水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所以此时水的沸腾停止(4)在此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可靠的结论,实验二探究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特点,命题角度:1.根据表格数据画图.2.晶体与非晶体类型的判断.3.晶体熔化的特点. 4.晶体的熔点,例2 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在第4 min开始熔化,第8 min熔化完毕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1)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时间图像;,(2)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 (3)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海波的熔点是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描点,然后用线段分别连接起来,如答图所示;(2)由表中数据和曲线图可知,海波从第4 min开始熔化,到第8 min结束,在此过程中,海波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3)因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海波为晶体;(4)海波的容点为48 .,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48,如答图所示,例 2 图,例 2 答图,(多选)下列关于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窗花的形成。,(多选)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形成都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都对外,(多选)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C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多选)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第二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相同 B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小 C两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相同 D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低,中考展示,(2017呼和浩特)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关于露的形成;魏曹丕燕歌行“秋风瑟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A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B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2017福建)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 凝华 B凝固 汽化 C汽化 液化 D熔化 液化,(2017山西)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右图所示。其主要成因是,A水的比热容较大 B水的凝固 C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水的汽化 (2017北京)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2017长沙)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象 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 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升华现象,(2017德州)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吃冰棒解热 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 C烧开水时冒“白气” D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2017云南)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BCD,(2017常德)夏季,汗流浃背的同学吹电风扇感觉凉爽,下列现象在物态变化上与此相同的是 A夏天,湿衣服变干 B春天,冰雪消融 C深秋的早晨,树叶上挂满露珠 D用久了的灯丝变细,(2017绵阳)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 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 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 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2017,滨州)4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2017,滨州)5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 C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时,水才会沸腾 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2017南京)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以、6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2017无锡)关于水沸腾时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只在表面发生剧烈汽化B水只在内部发生剧烈汽化 C持续加热,水温不断上升D持续加热,水温保持不变,(2017成都)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2017徐州)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为针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 () A蒸发 B升华 C液化 D沸腾,(2017黄石)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天户外用温度计测量铁块和木块的温度,铁块的温度比木块低 B夏天打开冰棒包装纸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 C冬天我们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冰棒冒出的“白气”形成原因不一样 D秋天早晨的“大雾“,是夜间从地面冒出的“白气”,(2017宿迁)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可以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产生,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 C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白霜的形成需要吸热,(2017兰州)1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度值为0.01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2017武汉)今年举行的武汉马拉松吸引了两万多名国内外选手参赛如图为选手们通过建成通车60周年的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半程马拉松距离约21km,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约70min,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为 m/s赛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有效减轻了赛事当天降雨量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 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2017镇江)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 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 热量(选填“吸热”或“放热”);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 温度,(2017大连)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