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应用软硬件开发项目商业计划书

上传人:泓****询 文档编号:155138504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152 大小:13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门峡应用软硬件开发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三门峡应用软硬件开发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三门峡应用软硬件开发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三门峡应用软硬件开发项目商业计划书三门峡应用软硬件开发项目商业计划书xxx集团有限公司报告说明信息系统集成即IT基础架构建设属于IT综合服务中的专业服务,属于IT基础架构运维产业链的中游,是指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采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连和互操作性问题,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体系结构。需要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建筑环境、施工配合、组织管理和人员配备相关的一切面向集成的问题。中国IT基础架构建设领域长期处于非常分散的格局,地方性厂商凭借客户关系和服务响应的优势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全国性厂商在议价能力、技术研发和资金实力方面具有优势,且对于大型项目的整体组织和全方位管控能力强,更多承担项目中总集成商的角色。为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要求,2019年1月,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工信部的通知,决定停止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认定等相关工作。尽管资质认证已经取消,但从企业客户决策的角度,长期形成的市场习惯难以在短期内扭转,集成商的资质等级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中国电子信息联合会数据,拥有一级资质的系统集成商有300家,其中浪潮软件、东软集团、中国软件、太极股份、清华同方、神州数码、东华软件和航天信息8家厂商为特一级资质,二级资质1,044家,三级资质的6,528家,四级资质的6,206家,拥有系统集成资质的厂商累计14,078家。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是IT基础架构建设必需的竞争要素,不同行业客户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存在差异,对IT系统的要求各有特色。基于既往项目经验形成的行业壁垒,厂商能够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痛点,因此IT基础架构建设领域的领先厂商通常有自己的优势行业。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858.5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94.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27%;建设期利息7.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2%;流动资金256.7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90%。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3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712.27万元,净利润356.0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9.49%,财务净现值784.22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04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技术进步要求,符合市场要求,受到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的保护和扶持,适应本地区及临近地区的相关产品日益发展的要求。项目的各项外部条件齐备,交通运输及水电供应均有充分保证,有优越的建设条件。,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能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项目建设所采用的技术装备先进,成熟可靠,可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目录第一章 总论9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9二、 项目建设地点9三、 建设背景9四、 项目建设进度10五、 建设投资估算10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七、 主要结论及建议12第二章 市场营销分析13一、 市场规模13二、 价值链15三、 行业壁垒19四、 行业竞争格局21五、 估计当前市场需求22六、 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24七、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32八、 行业与行业上下游的关系35九、 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42十、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46十一、 市场营销与企业职能48十二、 客户发展计划与客户发现途径50第三章 人力资源53一、 录用环节的评估53二、 劳动环境优化的内容和方法55三、 绩效考评主体的特点58四、 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原则59五、 薪酬管理制度61六、 绩效考评周期及其影响因素63七、 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66第四章 经营战略管理70一、 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基本含义70二、 集中化战略的优势与风险70三、 企业融资战略的类型72四、 差异化战略的适用条件77五、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概念与重要性78六、 集中化战略的实施方法79第五章 企业文化分析81一、 企业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81二、 企业文化的特征82三、 企业文化的整合86四、 企业文化的分类与模式91五、 企业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关系101六、 培养名牌员工105七、 “以人为本”的主旨111第六章 项目选址方案116一、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117第七章 项目经济效益120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2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3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2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5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26四、 偿债能力分析12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8五、 经济评价结论129第八章 财务管理分析130一、 存货成本130二、 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因素分析131三、 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类型133四、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135五、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类型及评价136六、 短期融资券139七、 短期融资的概念和特征142八、 财务可行性要素的特征144第九章 投资估算145一、 建设投资估算145建设投资估算表146二、 建设期利息14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47三、 流动资金148流动资金估算表148四、 项目总投资14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49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5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50第十章 总结说明152第一章 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三门峡应用软硬件开发项目项目单位:x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三、 建设背景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转高度依赖于IT系统,在稳定性、可用性、实时性、数据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方面要求严格。一旦银行或证券企业的关键业务系统出现停机,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金融事故,并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因而金融行业对运维人员在IT故障的响应时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敏感。为满足业务连续性的要求,金融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灾备体系。2017年5月发布的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将金融业整体列入A级数据中心实例,主要金融机构现已基本建成“两地三中心”架构,大型金融机构逐步实现数据中心“双活”部署。“容灾体系在地理位置上的多点分布特征要求运维人员的多地分布,与过去集中式的运维管理相比,建设一体化的组织架构体系实现运维管理的集约化能够更好的满足金融机构的需要。在金融行业的数据大集中之后,分支机构的资源被归集到总部进行统一规划调配,运维服务商的重点也相应集中到金融机构的总部。大型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往往自身拥有优秀的研发团队,他们更加看重第三方运维服务商的专业能力和行业理解,相对会弱化对综合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要求。四、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的实际工作情况,x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五、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858.5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94.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27%;建设期利息7.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2%;流动资金256.7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90%。(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594.7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461.3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18.04万元,预备费15.34万元。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3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712.27万元,纳税总额240.40万元,净利润356.0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9.49%,财务净现值784.22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04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858.501.1建设投资万元594.721.1.1工程费用万元461.341.1.2其他费用万元118.041.1.3预备费万元15.341.2建设期利息万元7.051.3流动资金万元256.732资金筹措万元858.502.1自筹资金万元570.892.2银行贷款万元287.613营业收入万元32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2712.275利润总额万元474.696净利润万元356.027所得税万元118.678增值税万元108.699税金及附加万元13.0410纳税总额万元240.4011盈亏平衡点万元1372.46产值12回收期年5.0413内部收益率29.49%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784.22所得税后七、 主要结论及建议本项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来源广泛,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本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废排放少,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项目场地及周边环境经考察适合本项目建设;项目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第二章 市场营销分析一、 市场规模1、信息技术服务业市场规模目前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进入快速成长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2014年-2021年,我国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41%,2021年行业收入达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行业的发展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等政策的相继出台,提出加快多领域互联网融合,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壮大,促进信息技术向各行业广泛渗透与深度融合,同时,鼓励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将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在此情况下,各企业对IT技术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IT业务高速发展、变化,迭代周期缩短,质量要求提高,促使更多企业加快迈向以自动化运维、DevOps为代表的IT运维新阶段。2、IT运维服务市场规模在IT运维服务方面,根据艾瑞咨询统计及预测,2021年中国IT服务将突破万亿大关,其中IT运维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2,941.2亿元,当前运维管理外包模式发展成熟,行业整体进入到稳定增长阶段。预计未来四年内,中国IT基础架构运维服务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3,236.4亿元,2020-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7%。电信运营商、大型商业银行等高端客户的核心系统升级换代不仅会创造新的IT基础架构建设需求,也将为下游的运维服务行业带来增量市场,同时市场格局将进一步向国内厂商倾斜,第三方运维服务商的市场份额相应提升。根据艾瑞咨询,以运维和开发为代表的IT服务,已占据IT服务57.8%的市场份额,对促进IT服务市场增长贡献显著;2020年第三方运维服务规模渗透率达48.6%,预计2023年我国第三方IT运维服务市场规模达1,694亿元,渗透率达52.3%。3、信息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在信息系统集成方面,2019年中国IT基础架构建设市场规模达到1,187.5亿元,同比增长9.5%,2014-201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9%,根据艾瑞咨询,预计2023年,中国IT基础架构建设市场规模将达到1,754.50亿元。4、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产业规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是目前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出于摆脱基础科技产业受制于人的现状,国家提出“2+8”信创体系,其中“2”指党政两大体系,“8”指关于国计民生的八大行业,包括金融、石油、电力、电信、交通、航空航天、医院、教育等主要行业。信创产品经历了预研-可用-好用-推广的各个阶段,2020年是信创产业全面推广的起点,2020-2022年,中国IT产业从基础硬件-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有望迎来国产潮,信创产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二、 价值链建立高度的顾客满意、顾客忠诚,要求企业创造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为此,企业必须系统协调其创造、传播和交付价值的各分工部门即企业价值链以及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供销价值链的工作,达到顾客与企业利益最大化。(一)企业价值链所谓企业价值链,是指企业创造价值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其中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都是“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价值链可分为两大部分:下部为企业基本增值活动,即“生产经营环节”,包括材料供应、生产加工、成品储运、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五个环节。上部列出的是企业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基础结构与组织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四个方面。辅助活动发生在所有基本活动的全过程中。其中,科学技术开发既包括生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技术,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划技术等;采购管理既包括原材料投入,也包括其他资源,如外聘的咨询、广告策划、市场调研、信息系统设计等;人力资源管理同样存在于所有部门;企业基础结构涵盖了管理、计划、财务、会计、法律等事务。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但每一个环节对其他环节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一般地说,上游环节经济活动的中心是创造产品价值,与产品技术特性紧密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创造顾客价值,成败优劣主要取决于顾客服务。企业必须依据顾客价值和竞争要求,检查每项价值创造活动的成本和经营状况,寻求改进措施,并做好不同部门之间的系统协调工作。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各部门都有强调本部门利益最大化倾向。如企业财务部门可能会设计一个复杂的程序,花很长时间审核潜在顾客的信用,以免发生坏账,其结果是顾客等待,企业销售部门绩效受到影响。各个部门高筑壁垒,是影响优质顾客服务和高度顾客满意的主要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加强核心业务流程管理,使各有关职能部门尽力投入和合作。核心业务流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新产品实现流程。包括识别、研究、开发和成功推出新产品等各种活动,要求这些活动必须快速、高质并达到成本预定控制目标。(2)存货管理流程。包括开发和管理合理储存的所有活动,以使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制成品实现充分供给,避免因库存量过大而导致成本增大。(3)订单一付款流程。包括接受订单、核准销售、按时送货以及收取货款所涉及的全部活动。(4)顾客服务流程。包括使顾客能顺利地找到本公司的适当当事人(部门),并得到迅速而满意的服务、答复以及解决问题的所有活动。(二)供销价值链将企业价值链向外延伸,就会形成一个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价值链,我们将之称为供销价值链。要创造顾客高度满意,需要供销价值链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许多企业致力于与其供销链上的其他成员合作,以改善整个系统的绩效,提高竞争力。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企业之间的合作正在不断加强。过去,企业总是将供应商、经销商视为导致成本上升的主要对象;现在,它们开始仔细选择伙伴,制定互利战略,锻造更加高效的供销价值链,以形成更强的团队竞争能力,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三)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在一个企业价值链的诸多“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往往集中于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经济学垄断优势原理表明:在充分竞争市场,竞争者只能得到平均利润;如果超额利润能长期存在,则一定存在某种由垄断优势引起的“进入壁垒”,阻止其他企业进入。价值链理论认为,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该行业某些特定环节的垄断优势。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即战略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战略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或是人事管理等,视不同行业而异。一般地说,高档时装行业的战略环节是设计能力,餐饮业是地点选择,烟草业则是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保持企业的垄断优势,关键在于保持其价值链战略环节的垄断优势,而无须将之普及到所有的价值活动。精明的企业家总是将战略环节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而将一些非战略性活动通过合作外包出去。这样,企业既能将有限资源“聚焦”于战略环节,增强垄断优势,又利用市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和顾客满意程度。加强与供销价值链其他成员合作,相互“借力”,共同锻造高绩效的顾客价值网络,也是对上述“聚焦”战略的精妙运用。例如,人们涌向全球24500家麦当劳餐馆,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喜欢其汉堡包,而更多的是喜欢麦当劳系统。麦当劳的成功,在于它提供了被称之为QSCV(质量、服务、清洁、价值)的高标准,并出色地协调了整个系统,使它不仅有效地与其特许经销商、供应商成功合作,而且与它们共同传递卓越的顾客价值。对战略环节的垄断有多种形式,既可以垄断关键性原材料、关键性人才,也可以垄断关键销售渠道、关键市场等。如在依靠特殊技能竞争的行业(广告业、表演业、体育专业,等),需要垄断若干关键人才;在依靠产品特色竞争的行业,其垄断优势来自关键技术或原料配方(如可口可乐的原浆配方,麦当劳“巨无霸”汉堡包的专用配料配方);在高科,技行业,垄断优势通常来自对若干关键性生产技术的垄断。三、 行业壁垒1、技术壁垒提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过程,多以技术资本、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为主要投入,产出中有密集的技术要素,因此,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技术。随着IT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及行业用户需求的日益差异化、复杂化,更加要求企业在保持原有技术水平的前提下,不断更新创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着较高的技术门槛,同时新的IT技术的发展会不断的带来发展空间并提高竞争门槛。随着时间推移,规模不够、技术不能领先的企业将面临成本和销售价格的双向挤压。2、运营经验壁垒丰富的行业经验、成熟的解决方案和完善的应急策略是IT综合运维服务提供商取得客户信任的决定性因素。经验丰富的服务商充分了解和掌握行业动态,能够根据市场发展趋势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率先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客户在和服务供应商的合作中,也会优先选择有过良好合作关系的服务商,行业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对已形成优势的服务商构成威胁。3、管理和人才壁垒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客户提出的需求、系统方案设计、软件系统研发等方面,都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专业的人才和团队是在长期工作及实践中学习积累形成的。新入行业的企业,很难迅速完成人才及团队的组建,往往缺乏完整的知识结构、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实施方案及适宜的解决措施。4、研发壁垒软件是整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核心,较强的研发能力直接体现在,对于客户个性要求的处理能力和一般服务的功能及性能的完善、稳定等方面。研发需要企业人力、技术、资金、市场经验等多方面的综合投入,新入企业一般无法从各方面去完整地支撑研发的持续,并且较难组建并形成一个成熟研发团队。5、行业资质壁垒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专业性强,项目竞争需要严格的招投标程序来选择最具技术实力和应用经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要求企业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ISO9001、ISO27001、CMMI认证等体现行业技术专业性的资质认证,这些行业资质等级代表着行业经验、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这也从不同层面树立起了本行业的参照指标和市场准入壁垒。四、 行业竞争格局IT运维服务行业的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软硬件提供商,提供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数据库、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以及其他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服务商,提供将软硬件设备集成到能够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系统中,提供数据中心的集成设计、安装调试、应用开发以及运维管理等服务;IT运维管理厂商,包括原厂运维厂商及第三方运维服务商。由于目前行业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众多,行业竞争格局呈高度分散化的态势,且部分参与者的业务范围存在一定交叉。由于行业客户主要集中在政府、企事业单位、金融、电信、电力等领域,服务商的行业经验及规模系客户甄选供应商的重要指标,因此,具备优秀行业经验的供应商可以更好地将成功经验复制及拓展到其他领域、地区的客户中,形成更高的竞争优势。未来,行业中大型服务提供商的竞争将更为激烈,而规模较小,客户基础较薄弱的小型服务商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五、 估计当前市场需求(一)总市场潜量总市场潜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环境条件和一定行业营销努力水平下,一个行业中所有企业可能达到的最大销售量。(二)区域市场潜量企业在测量市场潜量后,为选择拟进入的最佳区域,合理分配营销资源,还应测量各地区的市场潜量。较为普遍的有两种方法:市场累加法和购买力指数法。前者多为工业品生产企业采用,后者多为消费品生产企业采用。1、市场累加法先识别某一地区市场的所有潜在顾客并估计每个潜在顾客的购买量,然后计算得出地区市场潜量。如果公司能列出潜在买主,并能准确估计每个买主将要购买的数量,则此法无疑是简单而又准确的。问题是获得所需要的资料难度很大,花费也较高。目前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料,主要有全国或地方的各类统计资料、行业年鉴、工商企业名录等。2、多因素指数法借助与区域购买力有关的各种指数以估算其市场潜量。例如,药品制造商假定药品市场与人口直接相关,某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则该地区的药品市场潜量也占全国市场的2%。这是因为消费品市场上顾客很多,不可能采用市场累加法。但这个例子仅包含人口因素,而现实中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影响程度不同,因此,通常采用多因素指数法。美国销售与市场营销管理杂志每年都公布全美各地和大城市的购买力指数。(三)行业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企业为识别竞争对手并估计它们的销售额,同时正确估量自己的市场地位,以利在竞争中知己知彼,正确制定营销战略,有必要了解全行业的销售额和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状况。企业一般通过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新闻媒介公布的数字、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所收集和公布的数字,以此来了解全行业的销售额。通过对比分析,可计算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还可将本企业市场占有率与主要竞争对手比较并计算相对市场占有率。例如,全行业和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率为8%,本企业增长率为6%,则表明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已被削弱。为分析企业市场占有率增减变化的原因,通常要剖析以下几个重要因素:产品本身因素,如质量、装潢、造型等;价格差别因素;营销努力与费用因素;营销组合策略差别因素;资金使用效率因素等。六、 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1、信息技术服务业市场概况IT服务是指信息技术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的贯穿IT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服务,覆盖需求分析与设计、开发、部署与实施、维护与管理、优化、升级等环节。IT服务可以分为专业服务、维护服务和运营服务三类,其中专业服务包括IT咨询服务、IT基础架构建设服务、IT系统定制化开发服务等,维护服务包括IT运维服务及相关软硬件支持等,运营服务包括业务流程外包、系统运营外包、IT外包服务等。随着“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等政策的相继出台,提出加快多领域互联网融合,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壮大,促进信息技术向各行业广泛渗透与深度融合,同时,鼓励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将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在此情况下,各企业对IT技术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IT业务高速发展、变化,迭代周期缩短,质量要求提高,促使更多企业加快迈向以自动化运维、DevOps为代表的IT运维新阶段。相比软硬件产品,国内的IT服务商在渠道建设、行业理解、服务响应等方面具有优势,在此契机下强化自身品牌化建设,IT服务领域国内厂商的比例进一步提高。2、IT运维服务市场概况(1)IT运维服务市场内容及发展情况信息系统是企业数字化的基础,是提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尽管不同规模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存在差异,但都会在企业管理、生产作业、互联网业务或者产业互联网等领域上进行或多或少的覆盖,目的就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本企业的业务以及战略服务。IT运维是指通过规范化的IT运维体系标准,及专业的IT运维管理工具的运用,从而对企业的运维服务进行有效管理,最终帮助企业实现“企业资产自主管理、自动报障、规范运维服务流程、数据挖掘提供决策支持”的目标。IT运维的具象工作内容是通过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通信技术,通过监控、作业调度、备份与恢复等手段,结合管理流程手段,维护生产环境以及和生产环境相关的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设备、基础软件、网络等,以保障生产环境稳定、高效、安全、低成本运行。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并陆续出台“十三五”规划(2016-2020)、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等众多政策,提出加快多领域互联网融合,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壮大,促进信息技术向各行业广泛渗透与深度融合,同时,鼓励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将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在此情况下,各企业对IT技术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IT业务高速发展、变化,迭代周期缩短,质量要求提高,促使更多企业加快迈向以自动化运维、DevOps为代表的IT运维新阶段。(2)第三方运维服务需求逐渐提高当前市场主流IT运维模式尚处于第二阶段及第三阶段,即流程化、标准化、平台化、自动化运维。在大部分企业日渐复杂且异构的IT基础架构环境下,相较于手工运维,上述运维方式实施难度较高,需要借助专业的运维工具。因此,第三方运维的综合能力优势愈发凸显,第三方运维服务商集合了专业化的服务工程师团队,运维对象能够覆盖各类主流的软硬件产品。因为专注在运维服务领域,第三方厂商的运维服务相比原厂商更加本地化和一站式。第三方运维服务商往往在特定地区或者行业拥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提供贴近客户的个性化服务,基于自身的运维服务网络,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响应客户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产业创新的不断推进,国产软硬件在我国企业的IT架构中比例不断提高,加之云计算与开源技术的广泛应用,让IT架构逐渐复杂。因此,第三方运维服务商在综合能力及专业性上更有优势。(3)中国ITOM/ITOA市场概况ITOM(ITOperationsManagement,IT运维管理)是指运用工具软件对IT基础设施以及应用软件等对象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并提供反馈,为监测对象保持最佳运行状态提供保障。目前市场上的ITOM产品主要分为监控、管理和自动化三种类型。监控类包含基础设施监控、应用性能管理(APM)、网络性能管理(NPM)、大型机性能监控;管理类包括IT资产和财务管理、IT服务支持管理和其他IT运维管理;IT运维自动化主要指自动化运维工具,如开源的Ansible、Puppet等。ITOA(ITOperationsAnalytics,IT运维分析)是指运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手段,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运维数据,识别IT系统中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协助企业进行更有效的业务决策。作为基础的运维工具,ITOM/ITOA下游客户分布广泛。其中应用领域最广泛是金融和电信,除自研能力极强的中大型互联网公司,包括交通运输、政府、教育、医疗等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存在ITOM的需求。金融行业正处于向互联网业务融合的时期,相比于其他行业,金融行业在IT运维管理方面呈现出系统规模大、业务复杂程度高的特性,且面临严格的金融监管要求,金融机构对实时性、稳定性、业务连续性的要求更高。随着网络软化及云计算、5G等技术的不断成熟,电信行业面临分工细化和网络转型的挑战,将有望通过智能化运维提升IT运维效率、优化运维成本等。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的IT基础架构逐渐从原来的单一IOE架构向x86、云化、开源分布式架构转变。这一阶段伴随着基础架构的革新,IT运维管理更加强调按需应变,敏捷响应业务需求,ITOM行业因此开始从稳态向敏捷态倾斜。企业产品迭代速度加快,业务复杂度提升,关注开发运维一体化的DevOps概念开始盛行。DevOps理念的落地不仅有效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更促进ITOM向自动化运维迈进。与此同时,IT系统复杂度提升、数据量激增、分布式架构等因素促使IT运维管理由事后处理向以运维分析为主的ITOA升级。ITOA是在ITO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协助决策、提高效率的一种具有价值的工具。但是目前ITOA在中国依然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大部分企业对于IT运维管理的需求还没有上升到数据分析的层面,整体市场格局还没有形成。不过国内领先的IT运维厂商已经认识到ITOA将会是未来运维领域的新趋势,基本都在同具有密切合作关系的客户在ITOA领域进行尝试和探索,尤其是金融行业对ITOA的反馈最为积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在各行各业的落地应用,越来越多的可量化指标围绕IT运营,将ITOA应用到客户环境中。企业可以从数据中挖掘出关键信息,从中挖掘出关键洞察力,以及具备跨基础设施自动执行操作任务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组织的竞争优势,开启数字化转型之旅。(4)产业链情况行业属于IT运维产业链,IT运维产业链的最上层是基础软硬件产品的提供商,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厂商,以及数据库、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厂商。以系统集成商为代表的IT基础架构建设厂商会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向多家产品厂商采购软硬件后集成到统一的IT系统中。针对IT基础架构建设完成后的运维管理工作,通常有原厂运维服务商、第三方运维服务商和ITOM/ITOA厂商三类厂商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其中,原厂服务商即上游的软硬件产品提供商,他们在为最终客户提供产品的同时往往也会配套相应的运维服务;第三方运维服务商专注于IT运维服务领域,能够面向市面上主流的软硬件产品提供综合且专业的运维服务;与运维服务商相比,ITOM/ITOA厂商侧重以标准化的ITOM/ITOA工具,帮助企业实现基础架构层的运维管理。3、信息系统集成市场概况信息系统集成即IT基础架构建设属于IT综合服务中的专业服务,属于IT基础架构运维产业链的中游,是指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采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连和互操作性问题,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体系结构。需要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建筑环境、施工配合、组织管理和人员配备相关的一切面向集成的问题。中国IT基础架构建设领域长期处于非常分散的格局,地方性厂商凭借客户关系和服务响应的优势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全国性厂商在议价能力、技术研发和资金实力方面具有优势,且对于大型项目的整体组织和全方位管控能力强,更多承担项目中总集成商的角色。为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要求,2019年1月,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工信部的通知,决定停止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认定等相关工作。尽管资质认证已经取消,但从企业客户决策的角度,长期形成的市场习惯难以在短期内扭转,集成商的资质等级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中国电子信息联合会数据,拥有一级资质的系统集成商有300家,其中浪潮软件、东软集团、中国软件、太极股份、清华同方、神州数码、东华软件和航天信息8家厂商为特一级资质,二级资质1,044家,三级资质的6,528家,四级资质的6,206家,拥有系统集成资质的厂商累计14,078家。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是IT基础架构建设必需的竞争要素,不同行业客户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存在差异,对IT系统的要求各有特色。基于既往项目经验形成的行业壁垒,厂商能够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痛点,因此IT基础架构建设领域的领先厂商通常有自己的优势行业。4、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产业概述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即“信创产业”,是我国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创产业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根基,以安全自主可控为核心,通过科技创新,打造以芯片、系统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产品为主体的产业链,将在摆脱外部信息系统技术依赖、防范外部信息安全风险,在内部助力数字新基建、推动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信创涉及到的行业包括IT基础设施:CPU芯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路由器、各种云和相关服务内容,基础软件: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OA、ERP、办公软件、政务应用、流版签软件,信息安全:边界安全产品、终端安全产品等。信创产业是一条规模庞大、体系完整的产业链,是智能化社会的时代底色,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推手;近几年来,信创产业市场在党政军及金融行业起步,并向交通、电力、教育、医疗等全行业不断扩展,同时不断向规模巨大的消费品市场持续渗透;作为国家顶层战略设计,信创市场规模将继续稳步增长,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七、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第三方IT运维服务商自主研发智能化运维工具以提升服务效率由于国家政策情况、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不同,企业IT运维在不同国家均存在不同情况。在我国IT运维服务产业发展初期,多数IT运维服务提供商依赖大型或国际企业的运维工具、产品或内容进行IT运维服务,然而这些产品或多或少会存在局限性,不能良好适应我国企业的IT运维需求,无法涵盖不同企业的实施环境。随着我国IT运维服务产业的扩大完善,越来越多的IT运维服务商认识到自主研发IT运维工具、产品的重要性,并将形成符合用户个性化需求、便于在我国企业中实践落地的IT运维产品,明确所提供服务的优势、特点,形成自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及发展路线,提升竞争能力。而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DevOps高效率、高质量交付的优越性,将内部运维模式从传统运维快速转向DevOps。据中国信通院2019年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企业有明确的计划对DevOps工具或培训进行投入,运维和开发间的融合将变得更为密切。同时,随着运维数据种类、数量的增长,大数据技术的深入以及自动化运维的实践落地,智能运维(AIOps)成为大势所趋,IT运维将进入系统自调度的AIOps时代。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自动执行传统上需要人员参与的任务和流程将成为普遍现象。通过AI解决已知、单调和日常的普通运维问题,将被动响应式的风险处理方式变为主动防御,也使得运维人员能够聚焦解决新的、更复杂的问题,提升运维质量与效率。因此,自动化运维是IT运维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于第三方IT运维服务商而言,及早洞察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开发适用于客户的智能化、自动化运维产品有助于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维持客户粘性。2、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容器、微服务等新技术的出现以及企业IT业务系统复杂度的提升,云计算基础架构运维需求将增加在国家政策和业务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中国企业上云步伐加快,云计算对IT产业的变革涉及从底层基础设施到上层业务应用的方方面面,为IT服务市场创造了重要的增长点。云计算带来的计算、存储与分析能力的提升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进一步促进IT服务的融合创新。当前,云计算的应用主体由先行的互联网公司向全行业延伸,一方面将对云服务商在可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早期云服务商以提供通用性解决方案为主的局面将被打破,未来云服务商将加强与生态伙伴的合作,满足各个行业的个性化需求,向传统企业客户拓展。随着传统企业上云的步伐加快,未来面向云计算基础架构的运维需求比例将增加。在传统的IT架构下,第三方运维服务商的优势体现在从下至上的整体运维解决方案,基础架构云化之后,底层资源池的透明化让客户的运维管理关注点发生变化。基础云厂商负责提供IaaS平台运维,第三方运维服务商的服务重点一方面向更上层的应用运维转移,另一方面重新聚焦到资源池之下的硬件设备,以稳定、可靠的硬件环境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转。3、大型企业客户出于刚需,中小客户需求也逐渐显现针对大型企业来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业务也在发生着改变,更多的互联网应用出现,用户群体以及业务量也都在成倍的上升,这就要求IT的反应速度可以贴近互联网形态的应用架构,而IT运维管理也将可以支撑更多的业务创新的IT基础平台。同时,IT运维管理在传统的IT环境中相对是静态的,但是随着新业务的发展,IT运维管理还需要优化,来适应新业务的快速迭代、快速上线,保持业务连续性。因此,在这个新兴技术的时代,大型企业客户对IT运维管理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此外,中小企业的IT环境虽然没有大型企业那么复杂,多变,但随着企业规模扩张,IT系统的复杂度也会随之提升,对于IT运维管理的要求也慢慢进入到各个企业的日程中。八、 行业与行业上下游的关系1、行业上游基本情况本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基础设施层、平台与软件层基础设施层构成。基础设施层的主体为基础设施提供商,主要提供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平台与软件层为上层提供软件产品,可分为基础软件提供商及平台和应用软件供应商。基础软件提供商提供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开发工具等基础软件。应用软件提供商为企业用户提供ERP、CRM等应用系统,其中包括IT运维管理(ITOM)软件。平台软件提供商则为上层提供DevOps一体化平台、运营管理支撑系统等平台类软件。本行业上游行业各细分领域市场相对集中,行业格局较为稳定,国际、国内大型IT厂商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主流产品的价格相对稳定。原厂软硬件产品的原厂商在为终端客户提供产品的同时也提供配套的原厂运维服务,受限于自身产品,其服务对象和内容相对单一,而第三方运维服务商具备全面的异构平台运维能力,可覆盖多厂商的不同产品,因此IT基础架构第三方服务商与原厂软硬件产品提供商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共同服务于终端客户。2、行业下游基本情况本行业下游客户以金融、电信运营商、电力、交通运输等领域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为主,其普遍对信息化建设有较高需求,客户基础非常广泛。(1)政府机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是目前的一项国家战略,也是当今形势下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信创产业发展已经成为经济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从技术体系引进、强化产业基础、加强保障能力等方面着手,促进信创产业在本地落地生根,带动传统IT信息产业转型,构建区域级产业聚集集群。信创产业推进的背景在于,过去中国IT底层标准、架构、产品、生态大多数都由国外IT商业公司来制定,由此存在诸多的底层技术、信息安全、数据保存方式被限制的风险。2019年我国提出发展信创产业,随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2020年作为信创发展元年,国家一连颁布多项政策对信创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相关规定。信创产业发展初期主要依靠政策驱动,为国内IT厂商提供发展的沃土。在政府、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下,中国信创产业规模将不断扩大,市场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信创产业未来将实现软硬件的全部替换,并逐步实现政务云的国产化。以目前的信创产业为契机,信创行业全面打造以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应用软件等为核心的国产自主安全平台。随着云计算、物联网、AI、大数据等应用,信创行业将持续促进底层能力的提升,上层业务不断拓展,产业边际不断拓宽。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信创产业规模在2020年突破万亿元,2021年信创产业规模达13,758.8亿元,预计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信创产业各环节技术的提升,使得各方面衔接紧密的产业进入良性循环,信创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未来国内IT厂商将进一步在技术和产品上发力,确保本土主流IT产品的兼容性和安全性达到最佳。信创生态已初步建立,后续本土主流软硬件厂商还将在研发、技术等维度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信创生态建设,保障从芯片、服务器等底层硬件到操作系统、云平台的整体安全,实现更高层次的安全保障,帮助政府机关和企业用户数字化建设达到新高度。(2)电力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电力行业的各项业务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其中管理信息化最为突出。电力系统资源计划、资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集团控制、人财物集约化、全面预算管理等业务都高度依赖于IT系统。同时,我国电力行业也在不断围绕信息化进行管理创新,不断对传统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变革和重组。2019年国家电网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建设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企业,在坚强智能电网基础上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共同构成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的能源互联网。国家电网计划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业务协同和数据贯通,初步实现统一物联管理,实现涉电业务线上率达70%,初步建成公司级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基本实现对电网业务与新兴业务的平台化支撑。到2024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全面实现业务协同、数据贯通和统一物联管理,全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实现涉电业务上线率90%,实现对电网业务与新兴业务的全面支撑。然而,现如今我国电力信息化的发展确实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部分企业仍然存在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资源分散、系统缺乏集成、实用化水平较低。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因此我国电力行业在未来仍然对IT系统有很大的需求。(3)电信运营商资源监控和网络维护一直以来是电信运营商行业运维工作的重点。电信运营商行业具有基础设施规模庞大且复杂的特征,网络流量异常、设备故障及系统性能不足等问题会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电信运营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下,IT运维管理通过作用于客户的网络质量进而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是运营商竞争优势构成的重要环节。采用外包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运维工作量攀升与运维人员不足的难题,在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下,电信运营商企业倾向于以自身运维团队专注于核心网络监控和网络整体质量控制,引入运维服务商来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并负责复杂的运维工作。2019年中国电信运营商行业IT基础架构第三方运维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29.3亿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4%,在第三方运维服务中的市场占比为23.3%。预计未来四年内电信运营商行业在IT基础架构第三方运维服务方面的投入将保持17.6%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38.4亿元。电信运营商的运维体系经历了由分散化向集约化的转型,过去分散在地市级分公司的运维工作被统一到集团公司、省级分公司,进行集中监控、性能统一分析、资源统一调度、网优方案集中制定等,符合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需要。受到运营商运维体系集约化的影响,第三方运维服务市场的集中度有所提高,但目前来看,硬件维保方面地方性厂商依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尤其是南部地区,相比北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市场更为分散。为加强核心能力可控,电信运营商提出IT研发能力内化的目标,创立研究院子公司以加大自主研发的比例。2019年中国电信研发体系大改革启动,成立二级分支机构中国电信研究总院,并将北京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广州研究院等单位与打造创新能力相关的资产、人员划归该院管理。电信运营商的自主研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对运维服务商形成冲击,为应对这一变化,运维服务商的解决方案将更多聚焦在需求规划与实施落地方面,在架构设计层的工作将侧重IT层而非运营商擅长的CT层。(4)金融领域2019年中国金融行业IT基础架构第三方运维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92.9亿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3%,在第三方运维服务中的市场占比为19.6%。预计未来四年内金融行业在IT基础架构第三方运维服务方面的投入将保持16.8%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9.4亿元。在金融行业中,银行业对基础架构运维服务的市场规模贡献比例最大,其次为保险业,而证券、期货等其他行业的需求相对较小。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转高度依赖于IT系统,在稳定性、可用性、实时性、数据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方面要求严格。一旦银行或证券企业的关键业务系统出现停机,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金融事故,并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因而金融行业对运维人员在IT故障的响应时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敏感。为满足业务连续性的要求,金融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灾备体系。2017年5月发布的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将金融业整体列入A级数据中心实例,主要金融机构现已基本建成“两地三中心”架构,大型金融机构逐步实现数据中心“双活”部署。“容灾体系在地理位置上的多点分布特征要求运维人员的多地分布,与过去集中式的运维管理相比,建设一体化的组织架构体系实现运维管理的集约化能够更好的满足金融机构的需要。在金融行业的数据大集中之后,分支机构的资源被归集到总部进行统一规划调配,运维服务商的重点也相应集中到金融机构的总部。大型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往往自身拥有优秀的研发团队,他们更加看重第三方运维服务商的专业能力和行业理解,相对会弱化对综合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要求。九、 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营销决策所需的信息一般来源于企业内部报告系统、营销情报系统和营销调研系统,再经过营销分析系统。它们共同构成营销信息系统。(一)内部报告系统内部报告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向市场营销管理者及时提供有关交易的信息,包括订货数量、销售额、价格、成本、库存状况、现金流程等各种反映企业营销状况的信息。内部报告系统的核心是从订单到收款整个周期,同时辅之以销售报告系统。订单一收款周期涉及企业的销售、财务等不同的部门和环节的业务流程。订货部门接到销售代理、经销商和顾客发来的订货单后,根据订单内容开具多联发票并送交有关部门。储运部门首先查询该种货物的库存,存货不足则回复销售部缺货,如果仓库有货,则向仓库和运输单位发出发货和入账指令。财务部门得到付款通知后,做出收款账务,定期向主管部门递交报告。在激烈的竞争中,所有企业都希望能迅速而准确地完成这一周期的各个环节。销售报告系统应向企业决策制定者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生产经营信息,以利于掌握时机,更好地处理进、销、存、运等环节的问题。新型的销售报告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