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教程-信息系统的管理.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5491342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6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教程-信息系统的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程-信息系统的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程-信息系统的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主讲人:成卫,第十章 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内容: 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 信息系统的评价 信息管理部门,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一、信息系统开发的方式 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方式主要有三类: 1、全部专门开发 是早期就一直被采用的方式,由于当时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技术不成熟,缺乏开发经验,几乎没有现成的商品软件供选购,逐个地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开发信息系统是必然的。专门开发的工作量非常庞大,应用系统软件的重复设计与编制耗去了大量的人力与时间。,2、全面购置商品软件 随着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的深入和普及,一些通用的解决企业管理中部分问题的商品软件陆续产生,其中典型的有ERP、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软件等。购置商品化软件可加快信息系统的开发进度,也可提高开发的成功率。 3、二者的集成 购置一些管理过程较稳定、模式较统一的功能模块,对结合企业具体特点的、稳定性较差的或决策难度较大的功能模块则采用专门开发。两者有机地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不论采取何种开发方式,系统分析都是必要的。购置与专门开发并举的集成方式除兼有两种开发过程外,还有购置与专门开发两类模块的划分选择,二者的接口设计与集成等工作,见图10.1。,商品软件的购置与实施过程如图10.2,近年来流行起来的业务外包(Outsourcing)概念也被应用到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维护活动中。 所谓业务外包,就是将组织的一些非主业业务或工作承包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如印度的外包产业,日本动画制作在中国的外包等),二、项目工作计划,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为系统开发制定一份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落实进行组织、监督与控制。 (一)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工作计划的编制 编制项目工作计划首先要确定: (1)开发阶段、子项目与工作步骤的划分; (2)子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与系统的开发顺序; (3)各开发阶段、子项目与工作步骤的工作量。,确定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是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大段落,每个阶段都要求有明确的成果。开发阶段的划分与采用的开发策略、开发方法有关(如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开发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实施); 确定子项目 子项目是因系统过于庞大,须分轻重缓急逐步开发而划分的分项目(如系统开发中的生产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子项目); 确定工作步骤 工作步骤是开发阶段的进一步细分,每一个工作步骤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内容。 (如系统分析中的初步调查、可行性分析、业务流程调查等),确定子项目开发先后顺序 子项目确定后,还要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便能在时间上安排先后开发顺序。 安排的一般原则是:基础的、简单的子项目先开发;依赖性的、复杂的子项目后开发。(如库存管理与生产管理的开发顺序) 确定项目开发的工作量 信息系统各开发阶段、子项目及工作步骤工作量的核定一般只能依据经验统计数据给出估计数,通常用人月数表示。 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与开发时间不能正比互换,实际上,如果以增加人数来缩短开发时间,总人年数会变大,并且,人员增加将产生更多的协调与综合工作。,编制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工作计划的常用方法有: 甘特图 网络计划法 甘特图(Gantt Chart,又称线条图)是一种对各项活动进行计划调度与控制的图表,它具有简单、醒目和便于编制的特点,一般横方向表示时间,纵方向列出工作。,网络计划法是用网状图表安排与控制各项活动的方法,一般适应于工作步骤密切相关、错综复杂的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 网络计划法常用的符号有:,图10.4 一个简单的网络计划 为了利用网络计划对项目进度进行控制,要计算每个事件的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进而确定关键路线。 1、事件最早时间由始点事件顺向计算,事件j的最早时间TEj等于前一事件i的最早时间TEi加上先行活动(i,j)的时间。,例如,图10.4中事件2与事件3的最早时间分别为: TE2 = TE1 + T1,2 = 0 + 1 = 1 TE3 = TE2 + T2,3 = 1 + 5 = 6 2、当事件的先行活动有两个以上时,事件的最早时间按其中时间最大的活动计算。 例如,事件5取最早时间12与7中之大者,所以TE512。 3、事件的最迟时间由终点事件逆向计算。终点事件的TL与TE相等,事件i的最迟时间TLi是后继事件j的最迟时间TLj减去活动(i,j)的时间。 例如,图10.4中事件5的最迟时间为:事件TL4=8。 TL5 = TL6 - T5,6 = 14 2 =12,4、当事件的后继活动有两个以上时,事件的最迟时间取对应线路中的最小值。 如:事件4的后继活动有5和6,分别计算有最迟时间8和9 ,则取其最小值,TL4=8。 如果事件的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相等(既必须在指定时间准时开工),则称其为关键事件,由关键事件联结的各个活动所组成的路线称为关键路线。 如:图10.4中的关键路线为:l2356,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工作计划一般应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按开发阶段安排,以作总体进度的控制。该层次宜采用甘特图;(总体控制) 第二层次按各开发阶段的工作步骤安排,以便能在细节上安排人力,对项目进度进行控制。这一层次宜采用网络计划方法。(细节控制),(二)信息系统开发项目进度的控制,在实际中几乎没有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能按计划进度完成,因此开发项目的进度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项目延迟的危害性) 项目进度控制通过计划执行的监督和检查、计划延误的分析和解决等活动实现。 信息系统开发进度延迟的特殊原因有: 开发活动的工作量是凭经验估计的,与实际工作量存在较大的差别;(不确定性) 开发过程中产生不少事先末估计到的活动,使工作量增加;(如用户临时提出新的需求) 由于需求或其他情况发生变化,使已完成的成果要作局部修改,造成返工。(需求错误的修改代价),针对不同的原因,可能采取的解决措施有: 1、事先在工作计划中留有一定的宽裕度;(如预设机动时间以解决开发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2、经常与用户交换意见,及时明确遗留的不确定问题,以减少返工现象;(需求的不确定是项目延迟的主要原因) 3、当关键路线上的活动延误时,必须集中资源重点解决。(关键活动的延迟是最致命的OPT) 4、在上述措施难以有效解决延误问题时,对原定计划作调整。(调整不合理的项目计划),三、系统平台与商品应用软件的选择,(一)系统平台软、硬件的选用 系统平台软、硬件的选用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及开发工具的选择,以及与此相关的供应商的选择,主要应根据系统目标、逻辑方案确定的系统规模、功能、技术指标等作为抉择的依据。 (二)商品应用软件的选用 商品应用软件的选用除要确定是全部选用还是部分选用外,还要做好供应商的选择、对软件所包含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了解、软件性价比的比较和购置策略的选择等前期工作。(长期、稳定的售后服务最重要),四、人员的培训,信息系统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及管理与维护信息系统的专业人员。 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应该是基本概念与一些结合具体项目的必须知识。如信息系统的概念、计算机基本知识、管理方法、企业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等。 对专业人员的培训重点应放在系统知识与系统规范方面,培养方法除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外,还可以采取委托培养、进修与请人系统授课等。,第二节 系统的运行管理,一、运行管理的任务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目的:使信息系统在其生命周期内保持良好的可运行状态,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产生其应有的效益。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任务: 日常运行管理; 系统文档规范管理; 系统的安全与保密。,二、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 日常运行管理是系统投入运行后最频繁的工作,其目的是使系统能够保持良好的可运行状态。 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 (系统评估的重要数据) 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定时的数据与硬件维护,突发事件的处理等; 适应性维护:指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及克服本身存在的不足而对系统的调整、修改与扩充。(如功能的完善与错误的修改等),三、系统文档的管理 系统文档管理是指对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产生的各种技术文件与档案的保管,以及运行过程中更新文档资料的工作,它也是使系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性工作。(系统文档是信息系统的生命线,没有文档就没有信息系统) 1、文档的分类: 技术文档、管理文档、记录文档 2、系统文档管理的主要工作: 文档标准及规范的制定;(国家标准,见P212) 文档编写的指导与督促;(按标准编写与更新) 文档的收存、保管与借用手续的办理等。,四、系统的安全保密 系统的安全与保密是一项通过各种软硬措施保护系统资源,使其不受损失的管理工作。 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安全是指为防止有意或无意的破坏系统软硬件及信息资源行为的发生,避免企业遭受损失所采取的措施。(如信息系统的病毒防治、防火、防盗等) 保密是指为防止有意窃取信息资源行为的发生,使企业免受损失而采取的措施。(如信息系统的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四、信息系统的评价,信息系统建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就要对其作技术性能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评价。 信息系统评价的目的:是检查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技术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系统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是否理想,指出系统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与扩展提出意见。 信息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是:系统性能、经济效益和定性效益。,(一)系统性能指标(技术评价) 系统的可使用性:(人机交互的灵活性与方便性) 系统的可靠性:(单位时间内的故障次数与故障时间) 系统的可扩充性:(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调整、改进及扩展,与其他系统交互或集成的难易程度) 系统的可维护性:(系统故障诊断、排除、恢复的难易程度),系统的安全与保密性:(系统安全保密措施的完整性、规范性与有效性性) 系统文档的完备性:(资料的规范、完备与正确程度),(二)经济效益指标(也称为直接经济效益) 系统投资额:包括硬件、软件的购置,应用系统的开发,人力、材料,资金投入的时间及占用时间等因素(利息) 系统运行费用:包括消耗性材料、系统折旧费及硬件日常维护费、系统管理人员费用等。 系统运行新增加的效益:主要反映在成本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周转加快等方面。 投资回收期:指通过新增效益,逐步收回投入的资金所需的时间,它也是反映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经简化后不考虑贴现率的投资回收期可用下式计算: T = t + I / (B C) 其中:T为投资回收期; t为资金投入至开始产生效益所需的时间; (系统开发期) I为投资额,万元; B为系统运行后每年新增的效益,万元年; C为系统运行费用,万元年。,(三)定性效益指标 定性效益是通过改进组织结构及运作方式,提高人员素质等途径,促使成本下降、利润增加而逐渐地间接地获得的效益。定性效益也称为间接经济效益: 对组织为适应环境所作的结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等的变革会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一般无法用其他方法实现(机构的重组,人的观念的重组) 能显著地改善企业形象,对外可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对内可提高全体员工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可使管理人员获得许多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拓宽思路,进入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良性循环(MIS本身就是新技术的结晶) 系统信息的共享与交互使部门之间、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这可加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提高企业的凝聚力(管理的结构及效率) 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定额与标准、计量与代码等的基础管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其他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