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1、普通心理学知识在教师招考试题中占有一定份量,一般在5%左右。 2、考试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 二是心理现象的表现和理解 三是心理规律的应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 3、考试题型以客观题为主 4、复习要求: 掌握最基本的概念、理论知识;理解典型的心理活动现象;重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规律应用,心理学概述 一、基本概念知识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2、心理现象的组成: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性、个性心理特征) 3、有的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人格)三个方面心理的实质: 4、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5、(脑)是心理的物质器官,(神经系统)是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 6、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最小单位,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 7、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就是反射。最早提出反射概念的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脑的反射活动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规律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8、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9、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人脑的反射活动,就其内容来说,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0、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最早的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1879年,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心理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哲学、生理学。 11、心理学流派: 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纳、内省法)、机能主义心理学(安吉尔、杜威,意识流)、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第一势力)、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完形整体、顿悟)、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无意识)、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第三势力)、现代认知心理学(奈瑟、信息加工) 12、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大心理学流派: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二、心理现象理解 1、“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是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 2、“望梅生津”是无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了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说人存在着个性差异 5、人的生命中枢在延髓 6、人脑左右两大半球机能是不对称的 7、狼孩现象说明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8、人的习惯、技能、生活方式从神经系统活动的角度看是动力定型。,典型试题 1、 1、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主观活动 2、下列正确表达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是()A、心理过程及规律B、情绪人格及规律C、生理现象及规律D、心理现象及规律 3、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后产生的第一个心理学派是()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C、行为主义D、精神分析 4、研究强化和惩罚规律的心理学流派是()A.人本主义B.机能主义C.精神分析D.行为主义 5、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 (). A心理状态B心理特征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 1B 2D 3A 4D 5A,6、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的()A、心理发生B、心理发展C、心理变化D、心理发展条件E、心理发展动力 7、心理过程它包括()A、认识过程B、记忆过程C、行为过程D、意志过程E、情绪情感过程 8、属于个性心理的是()A能力B气质C思维D注意E兴趣F性格 9、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A情绪B生命意义C动机D欲望E思维 10、心理的实质是()A是脑的机能B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C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D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6ABCDE 7ADE 8ABEF 9BC 10ABCD,认知过程,一、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控监督功能 4、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5、品质:广度(范围)、稳定性、分配、转移 6、应用: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7、注意几处知识点: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分散与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起伏现象一般不会影响注意的稳定,但注意的分散(分心)是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表现,注意的转移则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注意变换 8、引起注意的条件: 客观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组合律运动律对比律新异性) 主观条件:需要、兴趣、经验、任务理解、合理组织活动、排除干扰,注意的动摇,内涵:不同于持续性注意,它是指注意在短暫时间内的起伏波动。 注意动摇的原因: 动摇是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使对物体的感受性交替而短暂下降; 注意的动摇是由机体的节律性活动所引起的。,9、“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注意广度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反映了注意的集中性 “心不在焉,则黑白拓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注意 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无意注意 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注意的起伏 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性是注意的分配 “一心二用”体现的是注意的分配,“一心不能二用”体现的是注意的集中性,二、感知觉 1、感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整体属性)的反映 2、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的大小用感受阈限来表示,二者成反比关系。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受阈限和差别感受阈限两种。 3、韦伯定律:产生最不差别感觉,刺激物的变化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是一个常数: K=I/I 如一个合唱队有50人组成,为了有音量的差别,最少得增加或减少5人。若有一个合唱队有队员60人,那么要有音量上让人感觉到差别,问得增加或减少多少队员?,4、感觉的分类:根据刺激物的来源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从感觉器官的角度外部感觉可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内部感觉可分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 5、感觉的规律: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条件:持续作用,结果:感受性变化(提高、降低)。现象:明适应、暗适应、味觉适应、肤觉适应等。2)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3)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感觉在其他感觉的影响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其规律是;一种感觉受到微弱刺激时可以提高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反之,一种感觉受到强烈刺激时则能降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二是不同感觉的补偿与协作。4)感觉后象。刺激物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余音袅袅,绕梁三日”就是听觉后象,电影就是利用了视觉后象的原理。5)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6、感受 性的发展。经过专门训练和长期的实践活动,人的感受性是可以得到发展和完善的。 7、感觉和知觉的关系:1)区别:反映内容不同。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整体属性。2)联系:感觉是知觉的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的发展,二者密不可分。,8、知觉的分类:1)物体知觉:根据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划分: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等。根据知觉对象划分:空间知觉(大小、形状、方位、深度)、时间知觉(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运动知觉。2)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识,它包括对别人的知觉、自我知觉和人际知觉三部分。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四种主要偏差: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近因效应。 9、知觉的特性(知觉的规律):1)知觉的选择性: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的特性就是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之间常常是相互转换的。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从客观方面来说有刺激物的变化、对比、位置等,从主观方面说有经验、情绪、兴趣、动机等。规律有差异律、组合律、活动律等。,看看她是什么人,你看到了一位樂器演奏家或是一位女孩的臉呢?,10、知觉的整体性: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总是把它们知觉为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 就是知觉的整体性。如:“窥一斑而知全豹” 规律: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封闭性,11、知觉的理解性:人们在知觉事物的时候,总是在以往知识经验的参与下,对该对象进行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这种特性叫知觉的理解性。如疑人偷斧。影响因素:一是原有的知识经验,二是语言提示,12、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形状恒常、大小恒常、亮度恒常。知觉的恒常性,主要是经验所致:人总是借助过去的经验来知觉当前的对象;因此,过去的经验越丰富,越容易产生恒常性。,13、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又叫“思维的知觉”。观察的品质有:观察的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14、观察力的培养:1)明确观察目的与任务,调动观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制定观察计划,提出观察方法,提高观察的条理性。3)在实际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观察结果,进行总结交流,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15、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1)遵循感知规律运用直观原则。灵活选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感性知识。2)运用知觉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特点。比如运用差异律、组合律、活动律等,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3)教会学生观察,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三、记忆 1、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所谓经历过的事物,可以是感知过的事物,也可以是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练习过的动作等。 2、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根据记忆时间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3、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4、记忆的生理机制:巴甫洛夫用暂时神经联系解释记忆,现代则有记忆机能定位说、记忆机能整体说、记忆分子学说等理论解释 5、识记:是个体对信息的编码,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根据识记的目的性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6、影响识记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任务是否明确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3)活动的性质4)识记材料的数量和性质5)识记的方法,7、保持: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巩固过程。经验的保持是变化的,首先保持的内容在数量上会发生变化,其次保持的内容在质上也是有变化的。表现出来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各类:(一)简略、概括(二)完整、合理(三)详细、具体(四)夸张、突出。 8、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有困难就是遗忘。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就是信息提取困难或错误提取。 9、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艾宾豪斯及其遗忘曲线,10、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学习的程度(过度学习50%)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识记者的态度(记忆任务的长久性、情绪动机等) 11、遗忘的原因: 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同化说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12、复习:及时复习、合理分配时间、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掌握复习的量。 13、再认和回忆: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识别它这种现象叫再认,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够在脑海中浮现这种现象叫回忆。回忆可分为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如触景生情、苦思冥想。追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回忆,是需要意志努力和克服困难的回忆,14、记忆的三个系统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感觉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斯波林用部分报告法证明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但保留时间很短,0。251秒。编码方式是图像、声像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 2,时间1分钟内。编码方式主要是听觉、视觉编码 长时记忆:容量无限,时间1分钟以上。由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的条件是复述,长时记忆有两种: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编码方式是意义编码(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部分报告法,视觉呈现,音调指示,反应,M Q T Z,高音,R F G A,中音,N S L C,低音,N, S, L, C,四、想象 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表象的特征:形象性(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3、想象的种类:根据想像的目的性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根据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分为幻想、空想、理想。根据内容新颖性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有的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4、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 5、想象的加工方式:粘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想象的综合过程 粘合 夸张 典型化 联想,6、再造想象:是依据语言的描述和图表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产生的条件:1)必须具备丰富的表象储备2)对词语和图表的正确理解3)为再造想象提供的刺激物必须鲜明生动4)丰富的知识经验 7、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产生的条件: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和知识经验3)原型启发4)积极的思维活动5)灵感的作用 8、原型启发: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9、灵感:创造想象过程中突然出现新形象的状态。,五、思维 1、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2、思维的类型:根据思维的水平和凭借物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思维的指向划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划分为:常规思维(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具体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等特点,抽象思维具有抽象性、程序性特点,4、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5、思维的形式: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 6、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的成分 7、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概念掌握的方式)主要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形成主要有抽象化、类化、辨别三个阶段。概念同化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获得概念的方式,8、概念的掌握: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充分利用变式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5)形成概念体系。 9、变式: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变换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突出本质属性的过程,其作用在于分化概念 10、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创新的方案或程序解决问题,创造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它的特点是: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11、思维品质:一、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二、思维的独创性与批判性。三、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四、思维的条理性与逻辑性。 15、言语: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言语分为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外部言语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口头言语又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内部言语具有隐蔽性和简略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和言语不是一回事。,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2、修理钟表主要需要(动作)思维。3、创造思维一般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4、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是指思维的(广阔)性。5、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是思维的(批判)性。6、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是(再造想象)。7、想象主要借助于(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形成。8、思维的过程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概括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9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10、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的现象叫(灵感)。11、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12、作家构思小说人物为(创造想象)13、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14、不但考虑问题本质,而且考虑和问题有关的其他条件,这是思维的(广阔性)15、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是思维的(深刻性),16、人云亦云是缺乏思维的(批判性) 17、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这是缺乏思维的(灵活性) 18、当机立断,不徘徊犹豫,是指思维的(敏捷性 19、听到“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头脑中出现的图景属于(再造想象) 20、“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灵活性)品质 21、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是(定势) 22、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再造想象) 23、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新形象的过程是(创造想象) 24、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是(幻想 25、当创造性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灵感 26、不随意想象的特殊表现是(梦) 27、“机智”是指思维的(灵活性),例题: 1.为了易于辨认,地图上的相邻省份要涂上对比色,其心理学依据是感觉的(D)规律。A.适应B.理解性C.先后对比D.对比 2.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教具时,总是要有目的地用语言启发学生,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根据知觉的(C)。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3.当收音机里播出时,无论是男声唱,还是女声唱,你都能辨认出来,这因为人的知觉有(B)。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4.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这是利用知觉的(B)。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5.看见一朵红色的花,这是(B)A.感觉B.知觉C.想象 6.一般说打字员对文稿中的文字的记忆是(A)记忆。A.瞬时B.短时C.长时D.运动 7.当我们在阅读祥林嫂时,脑中出现的祥林嫂的形象是(C)想象的形象。A.有意B.无意C.再造D.创造,8.通过登月宇航员的介绍,脑中出现月球表面的形象,这是(D)的作用。A.感知B.记忆C.思维D.想象 9.“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主要体现了思维的(A)。A.概括性B.间接性C.直接性D.灵活性 10.儿童摆弄手指头计数,这是一种(C)思维。A.抽象B.形象C.动作D.集中 11.在头脑中把抽象概括出来的概念原理,应用到实际中去的思维过程,这属于思维的(D)过程。A.抽象B.概括C.综合D.具体化 12.教师把某个学生的言行成绩态度性格爱好等方面总体面貌加以思考,这是思维的(C)过程。A.抽象B.概括C.综合D.具体化 13.人脑借助于其他事物为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是思维的(B)。A.概括性B.间接性C.直接性D.灵活性 14.学生运用学习过的原理,解答教师布置的作业,这种思维过程称之为(A)。A.抽象B.概括C.综合D.具体化,15、欣赏“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时运用的是_。A.记忆表象B.创造想像C.再造想像D.幻想 16、思考问题时能冷静地分析其依据、是非、利弊,不易受别人暗示或自己情绪的左右,这是思维的_。A.深刻性B.独立性C.灵活性D.批判性 17、鲁班发明锯子借助丝茅草的启示,说明解决问题受_的影响。A.定势B.原型启发C.创造性人格D.动机 18、通过提供概念的各种具体事例来改变概念的无关特征,以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这种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方式称为_。A.适当定义B.变式C.比较D.辨别 19、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思维的_。A.概括性B.灵活性C.间接性D.直觉性 20、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病情属下列_的思维特性。A.直接性B.间接性C.广阔性D.概括性 15C 16B 17B 18B 19A 20B,21、.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_。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情境D.定势 22、.“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_。A.思维的概括性B.思维的灵活性C.思维的间接性D.思维的直觉性 23、能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这是思维的_。A.深刻性B.独立性C.灵活性D.批判性 24、钢笔、铅笔、毛笔、圆珠笔、签字笔各种笔外观不一,但都可以写字,这是指思维过程中的_。A.分析和综合B.比较c.抽象D.概括 25、解几何题的时候,需要作辅助线,我们就在头脑中设想出一张图,作了辅助线之后会如何,这样的思维就是_。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创造性思维 21A 22A 23D 24C 25B,26、缺乏思维_的人,往往走两个极端:或者自以为是,或者人云亦云。A.广阔性B.深刻性C.灵活性D.批判性 27、动物和人见了食物流口水,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却从中研究和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这说明他的思维具有_。A.广阔性B.灵活性C.深刻性D.敏捷性 28、.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就是将猴子的外貌、形态、举止与人的外貌、形态、举止加以_而成的。A.综合B.夸张C.拟人化D.典型化 29、.眼望天上白云自然而然想像成是草原上的羊群,这属于_想像。A.有意B.无意C.再造D.创造 30、.发散性思维的_能使人的思维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A.灵活性B.独特性C.流畅性D.精致性 26D 27C 28A 29B 30C,情感过程,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认知是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感产生的中介,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情绪情感既包含认知成分也包含生理成分。 2、情绪和情感的关系:1)区别:情绪的生理性与情感的社会性。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更多的是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情感则是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往往具有明显的冲动性与外显性,情感则比较内隐、深沉。2)联系:情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通过情绪表达出来的,同时,情绪也受情感的制约。 3、表情:包括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三种,测谎仪及其记录,布什总统的表情,愤怒的巴勒斯坦少年和哭泣的儿童,4、情感的特性:情感具有两极性,情感两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肯定与否定的两极性, 积极与消极的两极性,强与弱的两极性,紧张与轻松的两极性激动与平静的两极性。 5、情绪的基本形式: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6、情绪的分类:1)激情:猛烈、爆发式的、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2)心境:微弱而持久,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有的书上还有4)热情: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绪状态。 7、情感的种类:1)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言行所产生的情感体验。2)理智感: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3)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8、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健康功能,典型试题 1、申奥成功的的瞬间,每个人都兴奋不已,用热烈的掌声表示心中的骄傲自豪,这种情绪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共鸣 2、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共鸣 3、一个人做了好事感到愉快,这属于()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心境 4、狂喜、愤怒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共鸣 5、强有力、稳定而深厚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1B 2A 3A 4B 5D,6、情感的三种成分主要是()A主观体验B道德感C表情D理智感E生理唤醒 7、情绪具有的作用是()A唤醒功能B动机功能C适应功能D信号功能E组织功能F认识功能 8、人的基本情绪主要有()A快乐B悲哀C愤怒D恐惧E厌恶 9、在人的情感情绪活动中有一种带有弥散性的情绪是() 10、某一同学费了好大的努力终于做出了一道难题,脸上露出快乐的表情,这时他的情感形式是() 6ACE 7BCDE 8ABCD 9心境 10理智感,意志过程,1、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总是体现在行动中,所以也叫意志行动。意志是人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意志对行动的调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一是抑制。 2、意志行动的特征:1)有自觉的目的。2)以随意运动为基础,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3)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内部、外部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的特征,3、意志行动的阶段:一、准备阶段:包括动机斗争、行动目的确立、行动方法的选择和行动计划的制定。二、执行决定阶段:这是意志行动的关键阶段。 4、动机斗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5、意志品质:1)意志的自觉性。是一个人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2)意志的果断性。是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3)意志的坚韧性。是在行动中坚持决定,坚持不懈克服困难达到目的。与之相反的是动摇和执拗。4)意志的自制性。是善于控制和约束自己情绪和行动。与之相反的是任性和怯懦,1、“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体现的是坚韧性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的是自制性 3、儿童能在没有督促的情况下独立地完成各项作业体现的是自觉性 4、一位演员刚发生不愉快的事,但上台演喜剧时仍谈笑风生体现的是自制性 5、有志者事竟成体现的坚韧性 6、曹刿帮助鲁庄公打仗,劝阻鲁的鲁莽行动,待齐等“三鼓 士气衰减后,当机立断,一鼓作气,打败敌人体现的是果敢性,7、魏征曾对唐太宗李世民说:“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每至所失“体现的是自制性 8、 “我行我素”、“固执已见”体现的是缺少坚韧性 9、百折不挠是意志坚韧性的表现。 10、与自觉性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11、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 12、与自制性相反的是任性和怯懦 13、与坚韧性相反的是动摇和执拗,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包括内容: 一、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人追求什么。 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就是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1、需要: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对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需要是活动的原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2、需要的种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先天性的需要和后天性的社会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特点:对象性、紧张性、层次性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后来分成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被称为缺失需要,它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后三种是成长需要,虽不是生存所必需,但对于适应社会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 4、一般来说,在学校内部最重要的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5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动机可以激起或抑制人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推动人行动的内在动力。 6、动机产生的条件:1)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推动或阻止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2)外部条件是诱因。能够引起个体动机并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称为诱因。诱因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7、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调整功能,8、学习动机的相关知识请参考教育心理学 9、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10、兴趣的分类: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还可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11、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广度、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效能性 12、信念:信念是一个人对他所获得的知识的真实性坚信并力求加以实现的个性倾向性。信念不仅是人对他所获得的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而且富有深刻的情感和热情,并在生活中接受它的指导。实践表明,信念是知和情的升华,也是知转化为行的中介、动力。可以说,信念是知、情、意的高度统一。,13、能力: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才能:是指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才能的高度发展就是天才。推孟把智商在140以上的人称为天才。 14、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1)区别:知识技能是人类历史经验和活动方式的概括和总结,能力是影响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在个体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但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2)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条件,能力又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15、能力的种类:根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围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其中以抽象概括能力(思维力)为核心。特殊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根据创造性的高低可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能力的功能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注意区别: 一般能力的成分: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以抽象思维力为核心 智力的成分: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以思维力为核心,16、智力理论: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智力包括两种:一般因素(G)、特殊因素(S)。个人智力的高低取决于一般因素,特殊因素代表他的特殊能力。2)瑟斯顿的群因素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由七种基本因素:语言理解、语言流畅、数字、空间知觉、知觉速度、记忆、推理。3)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方式对不同信息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包括内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维结构,智力因素共有150种。4)卡特尔的流体晶体智力理论: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晶体智力则是通过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5)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6)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论:智力成分亚理论(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智力情境亚理论(适应环境塑造环境改造环境)、智力经验亚理论(处理新任务、信息加工自动化),能力的二因素说图示,智力的多面性,17、智力测验: 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是比纳西蒙量表,提出了智龄(智力年龄)的概念。 广泛使用的智力测验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提出了智商的概念; IQ=MA/CA100。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采用离差智商表示智力发展的指标。IQ=100+15z Z=(X-X)/S 18、智力测验的标准:信度、效度、标准化 19、创造力测验:主要有加利福尼亚大学发散思维测验、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 20、人的智力分布呈正态分布,智商分数的频率分布,21、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情绪体验的强度)、速度(知觉的速度)、稳定性(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指向性(外部内部)等方面的特点气质无好坏之分 22、气质的特性:1)感受性2)耐受性3)敏捷性4)可塑性5)兴奋性6)向性 23、气质类型:最早提出气质概念的是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盖伦提出了气质的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体液说) 巴甫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中神经过程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最早提出气质概念的是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巴甫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中神经过程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23、气质的类型:胆汁质:情绪兴奋快而强,明显的表现在语言、运动、面部和手势上,常倾向于风暴式的情绪活动。心境变化剧烈,易冲动,但平息也较快;精力旺盛,反映迅速,直率热情,外向,急噪易怒,缺乏耐心和自制力; 多血质:情绪兴奋快而弱,易动感情,易于变化印象和心境,表情丰富,富有朝气,外向;活泼好动,行动敏捷,容易适应新环境,喜广交朋友,但深交较少;做事凭兴趣,兴趣广泛易变,常粗心大意,做事虎头蛇尾; 黏液质:情绪兴奋慢而弱,心境平稳,不易冲动。反应较慢,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沉着冷静,内向,自制力和坚持性较强,有耐心,喜欢墨守成规,不易适应新环境,注意力不易转移,执拗,淡漠; 抑郁质:情绪兴奋慢而强,对外刺激敏感,善于觉察别人易疏忽的细节;情感体念深刻、持久,多愁善感;内向,谨慎小心,反应较慢,动作迟缓,不善与人交际,孤独,易退缩。,24、希波克拉底提出了气质的“体液说”;德国克瑞奇米尔的“体型说”;美国谢尔登的“胚叶起源说”;前苏联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日本古川竹二的“血型说”;柏尔曼的“激素说”等 25、 气质的教育意义: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对于人才培养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有各自的特点,作为教师应了解并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每一种气质都存在向某些积极或消极性格品质发展的可能,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应刻意的改变学生气质,而是要注意帮助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发展积极品质而克服消极品质。,26、性格:是指一个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27、性格的结构特征:(一)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人对现实的态度体系是性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的性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对待社会、集体、他人态度的特征。 (二)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四)性格的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28、性格的类型:1)根据理智、情绪、意志在心理机能方面哪一个占优势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2)按照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分为内倾型和外向型。荣格3)按个体活动的独立程度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4)斯普兰格的文化社会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5)霍兰德的人格与职业关系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29、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1)遗传因素2)家庭因素(家庭教养方式)3)学校教育因素4)社会环境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30、人格:又称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人格的动机系统(如需要、动机等)、心理特征系统(如气质、性格等)、自我调控系统。 注意区分:人格是综合心理特征、性格是核心特征、气质是动力特征。 31、人格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2)稳定性3)独特性4)社会性5)功能性 32、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3、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34、人格特质理论: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共同特质、个人特质2)卡特尔的特质理论:四层结构: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3)塔佩斯的“大五”理论:求新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神经质 35、人格测验: 自陈式人格测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等 投射式人格测验: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莫瑞)、句子完成测验等,感谢大家的聆听! 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