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政治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wuli****0220 文档编号:154231408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政治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政治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政治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政治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考点一实践概念及基本特征 1实践(1)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两层基本的含义: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特别提示】全面理解实践的概念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实践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论”等)不是实践。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客观物 质性 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唯物主义的思想 主观能 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坚持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社会历 史性 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联系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体现了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 【高考点拨】考查实践的特点:在题目涉及区分实践的基本特征时,材料中强调制定“计划”“方案”“规划”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强调历史过程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历史性;强调“合作”等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社会性。(3)实践的基本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考点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不论是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直接经验,还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特别提示】把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理解为唯一动力或各种动力中的一个普通动力都是错误的。人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改造了客观世界,一方面使认识获得了发展,所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高考点拨】: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2)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考点三真理1、真理是客观的【原理内容】(1). 真理: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2).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真理”是客观的, 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为转移.【方法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内容】(1)、真理都是具体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就成为谬误。 结论: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考点四、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内容】1. 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可见,人类认识无限发展,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3. 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的前进或者螺旋的上升真理不会停止,真理在不断向前发展【方法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拓展】:1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1)从每一具体认识、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上看,任何认识都是有限的,任何认识都不是终极认识。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每一个具体认识都只能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上、一个方面上、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只能是相对正确的认识。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也总是有限的,人类不能完全正确认识所有的事物,对每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也达不到终极认识。(2)从认识的目的、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上看,认识又是无限的。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是没有止境的,而且人类实践活动不是机械重复的,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认识不断发展,为实践发展提供不断的认识指导。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人的认识能力会无限发展下去,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3)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1实践是一种主观能动活动分析 此观点割裂了实践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分析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是人类获取认识的途径有许多。3真理与谬误相互包含分析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而谬误是不符合客观对象的认识,是错误的,二者有着明确的界限,不能相互包含。单元总结(二)二、认识论哲理归纳与总结1.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方 法 论】 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内容】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 (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4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内容】 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 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方法技巧】如何解答有关认识论的试题设问方式: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运用实践的观点谈谈对的认识。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答题模板:实践特点实践与认识(来源、动力、标准、目的)真理与谬误认识过程(反复性、无限性)【核心发散】哲学领域中有关主观性反映的几种表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