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历史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4

上传人:hao****an 文档编号:153605228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中历史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高中历史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高中历史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基础达标1唐太宗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这说明唐太宗为政的根本目的在于 ()。A减轻人民负担 B倡导政治清明C稳定社会秩序 D发展社会经济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唐太宗提倡轻徭薄赋,目的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其统治。答案C2使唐初经济得到逐步恢复的政策措施主要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考试制度C修改颁布唐律 D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解析均田制保证了每个劳动者都拥有实现其劳动所必需的土地,并促使大批依附农民脱离豪强大族的控制,成为从国家手中受田的编户农民,并被束缚在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上,有利于经济得到逐步恢复;推行租庸调制减轻了农民的一些负担,且保证了生产时间,垦田数量增加,增加了政府的收入。答案D3导致唐太宗统治时期“贞观之治”出现的因素不包括 ()。A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B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C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考试制度D唐太宗知人善任、兼听纳谏 解析 其中三省六部制和科举考试制度是隋朝时期开创的。答案C4“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雠不弃。”下面对这段话的诠释不正确的是 ()。A“致安之本,惟在得人”B求贤若渴,不拘一格C广开言路,从谏如流D知人善任解析题干突出了统治者对人才的重视,而C项突出了统治者的开明,以减少政策的失误。答案C5魏征曾写诗言道:“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表达他深感皇帝与他意气相投,因此为国家做事并不计较功名的情志。“魏征”这两个字总是使我们想起唐太宗的 ()。A勇猛强悍、机敏智慧B轻徭薄赋、去奢省费C知人善任、兼听纳谏D兼容并蓄、博大开放解析可由魏征是著名的诤臣入手分析得出答案。答案C6据史书记载:“贞观六年,右卫将军陈万福违法取驿家麸数石,太宗赐其麸,令自负出以耻之。”此事表明唐太宗 ()。A不因臣下贪污额较小而姑息掩盖B不注重维护官吏的形象C注意满足臣下的实际需求D注意防止贪污,做到官民一视同仁解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从材料中的“麸数石”可知陈万福贪污额较小,但“令自负出以耻之”又表现出唐太宗对他的惩罚,故A项最符合题意。答案A72004年10月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他扮演的角色是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答案C8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扩大了贡士人选,重视进士科B科举考试重视士族C修改完善了法律D唐太宗知人善任、兼听纳谏解析“新科进士”说明与科举考试有关,“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说明真才实学的人当了官。“士族”是大地主,与庶族不同,所以B不正确。应选A。答案A9“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心存百姓的思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提炼材料观点的能力。唐太宗把百姓安乐与政权巩固联系在一起,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能力提升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者。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贞观政要材料三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贞观政要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2)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3)材料三所述事件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处理能力。材料一说明在唐初的决策经过了上至皇帝下至三省多个部门的反复协商;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的优良品质和开明政治作风;材料三讲述了唐太宗的命令遭到有关官员的反驳而被迫取消的故事,进一步体现了唐太宗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唐初法律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答案(1)包括了皇帝和中书省、门下省大臣的综合意见。(2)特点是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朝建立的历史背景。(3)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法律的权威占据上风。(4)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们和法律的制约。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专制集权制,皇权至上,但在唐朝时期皇权并非是绝对的权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