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152522921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学校的作用 在? 培养独立考虑的教育?中, 爱因斯坦说: 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一代的最重要机构。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全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 有时, 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一种工具, 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 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效劳。它应当在青年人中开展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消灭个性, 使个人变成仅仅是社会的工具, 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因为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 将是一个没有开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 中国从1901 年废除八股文, 1904 年建立第一个现代学制, 1905 年废除科举制度算起, 现代教育的开展已有一个世纪。教育获得了宏大进步。但是, 有着1300 多年科举教育传统的国家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太困难了。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在我国, 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屡禁不止, 中小学生教材的难度之高、学习时间之长, 已是世界之最。国家再三强调素质教育, 但收效甚微。教育的异化现象在我国的各类学校中的表现还是相当突出的。 二、关于学校的培养目的 从满足现代社会需要, 适应和促进社会开展变化, 爱因斯坦主张: 学校的目的应当是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考虑的人,这些人把为社会效劳看作自己最高的人生问题。他特别强调人的自身应如何开展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使青年人在分开它时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格, 而不是使他成为一个专家。学校始终应当把开展独立考虑和独立判断的一般才能放在首位, 而不应当把获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假如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根底, 并且学会了独立考虑和独立工作, 就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 而且比起那种其主要训练在于获得细节知识的人来, 他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从这些阐述的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对教育的深入见解。他从自己当学生、老师及科学家的切身经历和宏大成功中, 总结出许多富有哲理的独特而深入的见解。爱因斯坦从超出常人的角度来观察人生, 他认为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 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而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因此, 看一个人的价值, 应当看他奉献什么, 而不应当看他获得什么。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 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根底, 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 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的, 是善、美和真。正是在上述崇高思想指导下, 爱因斯坦青少年时期不怕歧视、屈辱和艰辛, 通过其艰辛的努力在科学上成就了伟业。通过这些,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爱因斯坦对学校的培养目的的要求了。 三、关于学校的教学内容 在? 培养独立考虑的教育?中, 爱因斯坦说: 学校始终应当把开展独立考虑和独立判断的一般才能放在首位, 而不应当把获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 使青年开展批判的独立考虑对于有价值的教育也是生命攸关的。由于太多和太杂的学科( 学分制) 造成的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地危害了这种独立考虑的开展。负担过重必然导致浅薄。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教育界始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国的教育现状, 是在 培养实用人才, 多出人才, 快出人才的口号下, 暴露出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教育史可以证明爱因斯坦是正确的,因为他符合人类自我教育的内在客观规律, 客观规律是不可战胜的。教育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正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的: 教育科学中最难的问题, 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学科的根底理论, 即人的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智力是怎样获得的, 有什么规律。解决了这个核心问题, 教育学科的其他学问和教育工作的其他部门都有了根底, 有了根据。而爱因斯坦的 教育观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突出什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 四、关于教学方法 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珍贵的礼物来承受, 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辛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的典范才能引导我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 言辞永远是空的, 而且通向消灭的道路总是和多谈理想联络在一起的。但是人格绝不是靠所听到的和所说出来的言语, 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的。 这些珍贵的东西是通过同教育者亲身接触, 而不是至少主要不是通过教科书传授给青年一代。 因此, 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的自然法那么是众所周知的。21 世纪的竞争将是前所未有的和异常剧烈的。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 中国的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开展, 但又陷入了强调竞争的残酷、无视竞争中的协调与合作, 过于强调专业知识教育的困境。 过分强调竞争制度, 以及根据直接用处而过早专门化,这就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所依存的那种精神。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状态, 产生厌学情绪, 结果事与愿违。对学校来说最坏的事, 是靠恫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这些方法来施行教育活动。这种做法会伤害学生的安康的感情、老实与自信; 它制造出的是顺从的人。要使学校不受到这种祸患的侵袭, 方法是只允许老师使用尽可能少的强迫手段, 这样老师的德和才就将成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的源泉。一个好的老师, 应具有广博的社会文化修养, 精深的专业知识。尽管多年来教育改革的呼声不断, 然而从小学到大学, 我们的课堂大多数是一言堂, 老师永远处于支配地位, 学生那么是被动地跟着老师走, 现行的课堂纪律, 实际上是对这种死板的教学形式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并给予制度上的保证。一个刚分开幼儿园的一年级小学生, 每节课都要坐得笔直笔直, 动都不动, 不举手不能说话, 使人觉得这纪律近乎残忍。我们需要对诸多习以为常的传统校规进展反思, 需要对一些不科学、非人性、不利于学生安康开展的规章制度进展彻底的改革, 真正从下一代可持续、正常开展的角度来考虑进展中国的素质教育。 在一次关于相对论的演讲中, 有听众给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 你知道音速是多少吗?在座的以为爱因斯坦会脱口而出, 没想到他想了一下说, 不知道。于是举座大哗, 觉得一个顶级科学家竟连这个简单的常数都不知道, 简直不可思议。得意因斯坦嘟囔道: 假如在任何一本中学教科书上都可以查到, 我为什么要记住它呢?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答复, 人的脑子不是用来装各种死知识的 容器, 而是用来考虑、创新的 发动机。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五、教育和学习的动机问题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阐述了教育和学习的动机问题。这个问题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安康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往往来自天赋的好奇心, 但根据我们自身的体验, 这种好奇心往往很早就衰退了。在中国, 封建时代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往往来自 学而优那么仕, 或者来自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世俗观念。而在当今, 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有的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强迫, 也有的是为追逐名利。当然也有的是为追寻真理的愿望。而爱因斯坦说: 在学校里和在生活中, 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 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 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启发并且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心理力量, 我看这该是学校的最重要任务。只有这样的心理根底才能导致一种愉快的愿望, 去追求人的最高财产知识和艺术技能。这位大科学家可以用他的头脑推动人类文明的宏大进步, 不应该仅仅是因为他有一颗聪明无比的脑袋。他崇高的人格力量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人们应当防止向青年人鼓吹那种以风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的目的。因为一个获得成功的人, 从他的同胞那里所获得的, 总是无可比较的超过他对他们所做的奉献。然而看一个人的价值, 应当看他奉献什么, 而不应当看他获得什么。他对于科学的奉献, 更加深入地进入了人类思想根本概念的构造中,而他的人格力量和道德品质, 对于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 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之, 爱国斯坦的教育观对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我们应该借他山之石, 攻我国当代人才之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