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四节 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及形成原因,(特殊的气候及成因分析),形成原因特殊,(一)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1,2,3,4,5,分布区一: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 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东部,成因:1、东北信风或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大气环流),分布区二:非洲西部15N附近,2、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地形),3、 暖流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洋流),成因:几内亚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马达加斯加暖流、 澳大利亚东北部东澳大利亚暖流、 巴西东南部的巴西暖流、 中美地峡东部的北赤道暖流)。,(二)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1,3,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2,2、马达加斯加岛西部:,4,该地虽然纬度较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但由于东非高原海拔较高,改变了水热状况,使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降水较同纬度地区 少,热量、水分条件达不到热带雨林气候标准,成为热带草原气候。(地形地势),该地虽受暖流影响,但因其在山脉的背风坡而降水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地形),(二)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1,3,2,4,3、非洲30S附近地区:,4、北回归线附近的墨西哥高原(地形地势),根据所处纬度,该地本来应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由于墨西哥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而成为热带草原气候。,该地湿季是由于夏季来自海洋的气流越过暖流上空带来大量水汽,干季是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区,气流下沉,降水稀少。,(三)热带沙漠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1、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分布地区一: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呈狭长分布延伸到赤道附近:,分布地区二:北美洲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33N以北,是由于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2、 由于秘鲁寒流延伸到赤道附近,,3 、南北狭长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沙漠 气候向东部内陆延伸。,(三)热带沙漠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一是由于东北信风从亚洲大陆吹来,干燥少雨;,分布地区三:非洲大陆东岸索马里半岛的沙漠的形成:,二是夏季盛行来自非洲大陆的西南风越过索马里,干燥少雨,三是夏季沿岸为上升流(索马里寒流),使该地沿岸降温、干旱,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至北极圈内:,(四)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四)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收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两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两岛,(五)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巴塔哥尼亚高原,巴塔哥尼亚沙漠的形成,是由于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西风难以入内,形成了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岸西风漂流(寒流)的分支更加重了沿岸的干燥。,(五)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因为距海洋远,受海洋影响小,气候特征表现为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但北美大陆东岸该类型气候一直延伸到沿海,是因为北美大陆西部高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东岸拉布拉多寒流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延伸至约40 N,海洋影响大日本暖流,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