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2017612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8月31日临汾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 目录第一章 发展回顾和形势判断 一、十一五”主要成就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三、十二五”发展的基本判断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第三章 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基础 一、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 二、建设汾河百公里新型工业城镇走廊 三、构筑山西国际陆港对外开放新平台 四、实施大园区、大项目、大企业战略 第四章 实施“三化同步”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发挥农畜资源优势,优化农业空间布局 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三、加强三大体系建设,实现畜牧业提质增效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第五章 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建设新型工业大市 一、整合煤焦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优化冶金产业结构,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三、推进煤电一体化,积极发展新能源 四、依托大集团大企业,建设新型煤化工基地 五、打造“临汾制造”品牌,建设装备制造基地 六、发展新型材料工业,推动建材产业升级 七、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做强特色食品加工业 八、多元发展新兴产业,提升高新技术转化能力第六章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一、做大做强旅游业 二、打造黄河金三角物流基地 三、建设临汾大商贸格局 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五、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七章 实施提质扩容战略全面推进市域城镇化 一、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 二、重点发展次区域中心城市 三、积极推进卫星城建设 四、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 五、加快发展特色小城镇 六、调整城镇行政区划 七、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八、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第八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致力提高转型支撑能力 一、加大市政公用设施投入,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二、增加总量,构筑立体交通网络 三、突出重点,加强水利水保建设 四、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建设智能电网 第九章 实施绿色崛起战略不断提高城乡生态化水平 一、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二、全面加强生态建设 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十章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临汾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二、实施科教人才兴市战略 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五、建立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十一章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三、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根据中共临汾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市经济和社会阶段性发展的总体定位、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回顾和形势判断 一、十一五”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重重困扰,面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多重压力,负重前行、排难而进,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统筹协调、和谐共进四大主题,紧扣“做大、做强、做优、做新、做活、做实”六大环节,推进经济转型、集约型增长、循环经济模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个转变,取得了重大成就。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城乡统筹扎实推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总量逐年攀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抢抓发展机遇,强化经济运行调节,全市经济整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连续迈上600亿元、700亿元、800亿元台阶,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90.1亿元,比2005年增长62%,年均增长10.2%,位居全省第三;财政总收入达到160.3亿元,比2005年增长93%,年均增长14.1%;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大关,达到3053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发展初见成效 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5.864.230调整为2010年的7.558.334.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第一产业以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为方向,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水果、干果、药材、小杂粮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区域。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634个。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为促进第一产业稳步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123.8亿元,比2005年增长32.5%,年均增长4.8%。“十一五”时期,全市累计建设各类小型水利工程209处,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1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05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27.2%;粮食产量达到20.74亿公斤,比2005年增长52.9%。 第二产业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总目标,以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先后建成了一批资源延伸加工、产业链条循环项目,初步形成了煤焦化、铁钢材、铁铸加整机配件、煤电热建材等产业链条。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材料等产业取得新的进展。五年共完成工业调产项目644个,完成投资592亿元。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65.2亿元,比2005年增长91.8%,年均增长13.9%。 第三产业以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和拓展新型服务业领域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措施,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房地产业,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初步显现。金融、保险、中介、咨询、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了新的发展,“十一五”时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8%。 (三)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基础建设成效显著 积极贯彻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五年间,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65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3倍。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重点工程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45.6亿元,比2005年增长2.56倍,年均增长28.9%。 交通基础设施,五年公路累计完成投资202.1亿元,2010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105公里,位居全省第一,比“十五”末增加7549公里;公路密度达84.4公里/平方公里,比“十五”末增加37.23公里。乔李民航机场复航改造项目获国家审批,临大一级公路、沿黄干线、209、309等国省道主干线改造全面完成。晋侯高速全线开通,临吉高速、祁临高速临汾北环、京昆与青兰高速临汾联络线、霍永高速顺利建设。中南部铁路通道、大西高铁客运专线、张台铁路、南同蒲电气化改造、侯西复线扩能等五条铁路加快推进。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4774公里,2958个建制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 (四)市场销售繁荣活跃,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多种运行方式并存的流通服务网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0年达到306.5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32.2%,年均增长19%。 大力实施“大经贸”战略,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出口商品档次和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全市海关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5倍,年均增长19.7%。内引外联取得新成效,2006年至2010年,全市新批三资企业协议资金累计达到3.91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长73%。 (五)城乡统筹逐步深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2010年底,全市城镇人口176.2万人,城镇化率为40.8%,比2005年提高了6.1个百分点。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实施了一批老城区改造、新城区拓展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集中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五年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99.9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4倍。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全市新增各类绿地面积210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新增公共绿地面积9.68平方米,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临汾市区52.6公里的一级环路全线贯通,城市框架由55平方公里扩大到155平方公里。 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1095个重点建设村“四化四改”、“五个一”工程任务全部完成。“万村千乡”、“五个全覆盖”目标全面实现。 (六)民生改善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31元,比“十五”末增长76.1%,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7元,增长58.9%,年均增长9.7%。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住房、汽车、旅游成为近年来的消费热点。全市城乡21.1万低保和农村1.1万五保供养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到223万人次。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工作成效显著,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基础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五年共落实义务教育经费12.6亿元,投资18亿元改造中小学危旧房200多万平方米。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县级医院、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全面发展。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文化广播电视事业日益繁荣,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推进,民族宗教、文物、人口、人防、外事、侨务、方志、档案、气象、测绘、地震、老龄、残疾人、慈善救助和红十字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成绩显著,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一步弘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七)安全生产形势好转,安全生产基础更加稳固 “十一五”时期我市的安全生产形势一度非常严峻。针对全市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等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我市认真汲取“125”煤矿事故、“98”溃坝等重特大事故的教训,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无小事的理念,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安全专项审查等十项制度,扎实推进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冶金、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深入开展“风暴”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等四项指标连年下降,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2005年的1.14人下降到2010年的0.37人,年均降低20.4%。 (八)节能减排得到加强,生态治理力度加大 全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业污染源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三大工程。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市区二级以上天数由2005年的187天增加到2010年的338天;综合污染指数由2005年的5.46下降到1.71。临汾市区空气质量在全国113个重点监控的城市中,由2005年的倒数第一,上升到2009年的第29位。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连年下降,降幅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全市二氧化硫减排1.735万吨,减排幅度15.62%,化学需氧量减排5050吨,减排幅度13.19%。 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9%,比“十五”末提高了2.6个百分点。汾河临汾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修复与保护一期工程完成,“临汾客厅、城市绿肺、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亮丽景观已展现在临汾人民的面前。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是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的五年,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五年。“十一五”的发展,为“十二五”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存在着新的严峻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进入了一个大调整时代。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但在经济增长周期规律的作用下,经济由低谷到复苏到繁荣是一个总趋势,新一轮产业调整、升级和转型势不可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世界经济不仅进入新的增长阶段,而且正在孕育一场革命,这给世界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国内环境看,科学发展是时代要求,转型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推进。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资源节约、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和谐,我国经济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从省内环境看,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山西省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制定了新时期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战略。全省围绕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五年再造一个新山西,为我市“十二五”发展提供了新一轮发展机遇。 从我市内部环境看,在克服了各种困难和矛盾之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出低谷,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工业用地、供水、供电等基础要素供给基本充裕,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条件便利、前景广阔;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正在形成,发展的思路更加明确,正确的用人导向逐步树立,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形成了干事创业、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我市丰富的资源优势、优越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独特的人文优势、雄厚的民营经济优势和独有的“无水港”开放优势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我市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经济总量虽然较大,但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人均水平低,城乡发展不够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安全生产、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现代产业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资源型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大企业、大集团、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不足,企业竞争力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消费对经济拉动力较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民生保障压力较大;农业农村基础薄弱,农民增收能力不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发展环境不够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难度加大。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发展环境和基本市情,科学判断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赶超意识,凝聚全市力量,奋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三、“十二五”发展的基本判断 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结合国内外形势和我市发展实际,“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六大趋势和特点: (一)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时期抓住发展机遇,推进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强化投资和项目支撑,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构建新的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我市经济发展总的取向。 (二)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加快期以及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关键时期准确把握城镇化演进规律,以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引领城镇化建设,以产业园区支撑城镇化建设,走出具有临汾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子。 (三)处于生态经济主导发展时期导入生态经济建设的新目标,坚持“低碳、绿色、宜居”,严格节能减排,实行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整体素质提高,是我市经济实现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处于市场化进程奋力推进时期全面遵循市场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职能,依法行政,构建开放、务实、诚信、效率、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是推进我市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五)处于区域经济协作活跃升华时期发挥比较优势,积极联动,扬长补短,依托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开放竞争环境中取胜,是我市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 (六)处于和谐社会加快构建重要时期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我市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形势,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登高望远谋划未来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开放创新,拼搏争先,在中部崛起和转型发展过程中再造一个新临汾。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我省被确定为“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政策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大市、区域中心城市、中西部经济强市,争当排头兵,再造新临汾,努力开创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坚持转型发展与跨越发展相统一。努力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跨越,通过传统产业的整合、提升、深化、创新,推动转型发展,发挥优势,挖掘潜力,真正实现好与快的有机统一,在转型中实现跨越。 坚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努力实现“包容性增长”。 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着力消除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科教人才兴市和文化强市战略,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努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殷实、环境优美的富裕临汾、和谐临汾、幸福临汾、绿色临汾取得重大成效,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转型跨越发展中再造一个新临汾。 “十二五”时期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实现经济总量翻番;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海关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上涨幅度控制在4%以内。 富裕临汾。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发展方式实现明显转变,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多元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工业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稳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趋于合理。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65440。 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城镇面貌有较大改善。临汾市区中心城市服务水平和文化品位进一步提高,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及带动作用进一步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开放促发展的态势,利用市外资金在全省位居前列,成为经济发展外向度较高的内陆开放型城市。 和谐临汾。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更加牢固,安定团结、民主公正、管理有序、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体系基本形成;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程度显著提升,全社会法制观念明显增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事业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格局基本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幸福临汾。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民生改善取得重大成绩,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多样化、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五年翻一番,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绿色临汾。进一步加大“蓝天碧水,绿地园林”工程建设力度,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比重显著上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地关系日趋和谐,实现水、土地和能源等主要资源低消耗,污染物排放总量负增长,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10年下降16%以上。第三章 优化生产力布局 构建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基础 实现转型跨越、先行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加注重优化生产力布局。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配置和引导公共资源、生产要素,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一、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 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总体要求,调整和完善开发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城市空间布局,努力形成区域分工合理、区际良性互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不同功能定位和要求,进一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以“转型发展、投资拉动、项目支撑、产业集群”为路径,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新兴产业战略引领作用,打造“五大基地”,构建“一廊双核两区”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廊”引领区:沿汾河区域是我市发展基础最好、空间条件最优、城镇分布最密、交通区位最优越的地区,是加快转型跨越、先行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最重要的成长走廊。该区域应进一步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完善要素供给保障,强化城市和重点开发区的带动作用。除传统产业整合提升、链条延伸、循环经济项目外,不再新布局煤炭、焦炭、冶金、煤化工等项目。 “双核”带动区:临汾市区要进一步抬高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加快中心城市的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提高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侯马市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商贸物流功能,逐步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两区”发展带:东西两山的发展,应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发展空间较大,对周边地区带动力较强的重点城镇与重点区块,作为生态区的人口和产业集聚空间。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人口聚集度较高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要重点开发,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特别是在煤、水和土地资源富集区,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等资源深加工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黄河沿线地区,鼓励发展以林果业、小杂粮为主的特色农业、旅游业。 五大产业基地: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推动能源资源集中开发,循环利用,集约生产,打造新型煤化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现代冶金产业基地、中西部商贸物流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 (二)构建“一带两圈多点”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 根据产业布局、城镇功能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化城镇整合,壮大增长极核,充实发展轴带,引导空间集聚。按照“点-轴-带”布局模式,打造“一带两圈、十二个卫星城、五条轴线、三类分区”的城镇空间格局。“一带”是沿汾河城镇带;“两圈”是临汾都市圈和侯马都市圈;12个县域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五条轴线,即由中部平川区的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公路、侯月和侯西铁路侯禹和晋侯高速公路、长临临吉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区域为城镇发展主轴,由209国道、洪永霍桃霍沁等公路形成城镇发展次轴。沿五条轴重点发展城镇,促进人口与产业向轴线集聚,逐步形成中小结合、规模适度、分工合理的特色城镇体系。三类分区,即中部核心增长区,西部沿黄生态型农业与旅游区和东部特色种植业和畜牧业区。 (三)建设以东西两山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屏障 我市西部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应控制开发强度。由于生态区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任务兼重,需要构建点状人口、产业集聚空间和面状生态空间互动融合的空间结构。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建设淤地坝。选择一批对区域生态环境有影响的区块作为重要生态功能区加以重点治理与保护。我市东部太岳山、中条山要加强天然林保护和植被恢复,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植物,确保沁河等水源地安全,构筑起我市东西两山生态安全屏障。 (四)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加快建立完善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政策法规体系、利益补偿机制和绩效考核办法,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编制规划、布局项目、谋划发展。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配套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要逐年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投入,增强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逐步建立符合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投资体制,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管理政策,严格土地用途管理。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 二、建设汾河百公里新型工业城镇走廊 紧紧抓住我省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建设百公里汾河新型工业城镇走廊,是构筑临汾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引擎,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是“十二五”时期,全面推进我市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分工、科学布局”的原则,充分发挥沿汾地带区位、产业、人口优势,围绕打造新型工业引领区、现代城镇精品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和文化旅游核心区,以资源为基础,以园区为依托,以项目为支撑,以大企业(集团)为载体,对接综改试验区政策,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板块和集群。用5-10年时间,把北起霍州、南至侯马的沿汾河区域建成汾河水、工业带、城市群交相辉映,新型工业、现代城镇、文化旅游、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示范区和引领区。到“十二五”末,走廊内人口达到300万左右,经济总量占到全市的80%,园区经济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60%,带动东西两山全面振兴,形成“沿汾崛起、两翼齐飞”的新格局。 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按照“规模化、高端化、全循环”的要求,加快传统产业整合改造,拉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园区建设。建设现代城市群。围绕建设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推进洪洞、尧都、襄汾“一城三区”同城化和侯马、曲沃陆港区发展。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和蔬菜、药材等农业基地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积极推广宣传尧文化、根祖文化,规划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营造生态环境样板区。以汾河临汾城区段生态治理工程为引领,实施霍州到侯马汾河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营造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 三、构筑山西国际陆港对外开放新平台 大力推进山西国际陆港建设,是临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山西国际陆港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陆港口岸、通道网络、跨境经济合作、区域间仓储、物流、加工、金融等有机整合和发展,使临汾从内陆变为开放的前沿和枢杻,实现开放与开发的双轮驱动,从而成为山西面向东南沿海和国际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依托山西方略保税物流中心,充分发挥侯马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形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聚集生产要素,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陆港核心区。陆港区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包括侯马开发区8.4平方公里,侯马市16.5平方公里,曲沃县30.1平方公里。重点打造现代物流、现代制造、出口加工三大产业板块,建设对外贸易集散中心,新兴加工制造业中心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坚持“城区港”梯度推进,打造空间集约开发,资源集中利用,产业集中发展、服务集聚配套,辐射周边300公里范围的国际陆港。建立统一管理体制,行使市级管理权限;统一编制发展规划,统筹项目用地管理;统一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招商融资平台;统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力争一年打好基础、三年形成规模、五年基本建成。 四、实施大园区、大项目、大企业战略 充分发挥大园区、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大企业为依托,以大项目为支撑,打造一批空间集中开发、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的各类产业园区。 大园区承载。全市产业园区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准入、特色鲜明、产业循环的原则,完善和创新园区发展政策,提高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成长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的产业层次、科技含量、经济规模和产出水平。以山西国际陆港区和临汾开发区(洪洞甘亭)工业园区为引领,建设一批市级示范产业园区。“十二五”时期,全市规划建设43个市级产业园区或集群,其中:工业园区20个,农业园区11个,第三产业园区12个。 工业园区重点建设7个煤焦化工业园区,3个煤电工业园区,3个冶金工业园区,3个装备制造工业园区,2个轻工业园区,1个医药生化工业园,1个石材工业园区。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91平方公里,“十二五”时期规划投资31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4100亿元。 农业园区重点建设尧都区尧王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曲沃磨盘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11个重点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面积651平方公里,“十二五”时期规划投资6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 第三产业园区重点建设山西国际陆港区、临汾北城物流园区、黄河文化旅游区、尧文化旅游区等12个园区。其中,现代物流园区3个,规划面积约58.4平方公里,总投资141亿元,预计年收入265亿元。文化旅游园区9个,规划面积约617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旅游业收入大幅度增长。 到2015年,全市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通过农业园区和文化旅游园区的建设,促进第一、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大项目支撑。围绕转型跨越、先行发展战略,布局和实施重大项目,发挥重大项目的引领作用。按照资源换资本、换技术、换市场、换项目的理念,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升重大项目的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实现资源优势的倍数放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政府主导资源换产业的手段和措施,有区别、有选择地给予不同项目不同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采矿权市场和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引导矿产、旅游、文化、土地等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经济增长、吸纳就业、财政增收、形成配套项目群等促进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要在资源、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中煤、保利等大集团投资建设的特大项目,要组织专门班子负责跟进,促进早日落实。通过关键性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十二五”期间,全市规划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按照单体项目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标准,涉及农林水利、工业、城建、环保、交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七大类项目1489项,项目总投资8625亿元,除部分项目延伸投资到“十三五”以外,“十二五”规划投资75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453项,总投资1419亿元;社会事业项目152项,总投资160亿元;产业项目884项,总投资7046亿元。 大企业引领。大企业大集团是推动我市转型跨越、先行发展的重要载体。按照“五大基地支撑、百亿集团引领、工业园区承载、产业集群突破”的思路,坚持“市场主导、企业运作、政府推动、注重实效”的原则,集中培育一批以资产和股权为纽带,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以及军地融合的大企业大集团,组成我市转型跨越、先行发展的主力舰队,全面提升大企业大集团的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资本运营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推动企业和集团迅速做大做强,为建设工业大市提供强力支撑。 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建设,要做到“七个优先、四个激励”:优先项目规划,优先保证建设用地,优先配套基础设施,优先配置生产要素,优先科技创新支持,优先金融和优先财政扶持;支持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在临汾投资发展,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大企业大集团经营管理者,优待大企业大集团高级人才。 “十二五”期间,我市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打造销售收入100亿、50亿、10亿三个梯队,培育50户左右大企业大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以上。第一梯队重点培育扶持10户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第二梯队重点培育扶持10户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带动作用、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第三梯队重点培育扶持30户具有行业龙头优势、销售收入10亿元左右的大企业大集团。第四章 实施“三化同步”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战略部署,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城镇化发展,继续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以“新三农”工程为主要抓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一、发挥农畜资源优势,优化农业空间布局 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安排项目。实施区域优势产业综合开发战略,市县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扶持与培育,进一步做大做优小麦和玉米主产区、优质小杂粮主产区、绿色蔬菜主产区、优质干鲜果产区、名优药材产区、优质畜产品区等优势产品带或产业群,辐射带动全市农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形成六大优势农产品区。以平川七县和乡宁、浮山等为主的优质小麦主产区;以尧都、襄汾、洪洞、翼城、安泽、隰县等为主的优质玉米主产区;以浮山、古县和汾西等为主的优质小杂粮区;以平川七县和浮山、蒲县、安泽为主的优质蔬菜主产区,实施“蔬菜自给工程”,加快实现全市大路蔬菜和反季节骨干蔬菜品种的自给有余;以吉县、隰县、大宁、乡宁、翼城等为主的优质水果主产区,以永和、古县、蒲县、汾西等为主的干果主产区;以襄汾、安泽等为主的中药材主产区。 形成“一带两区十大优势畜产品示范基地”的畜牧业区域布局。 “一带”即汾河流域低碳畜牧经济发展带,包括侯马、翼城、曲沃、襄汾、尧都、洪洞、霍州、汾西等八个县(市、区),以发展低碳畜牧经济为方向,促进集约化规模健康养殖,重点发展生猪、蛋鸡、奶牛、肉兔、羊和晋南牛养殖产业。 “两区”即西山循环畜牧经济发展区和东山生态畜牧经济区。西山经济区重点发展果园养猪和果园养羊产业;东山经济区重点发展生态养牛和生态养羊产业。 “十大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即以襄汾、翼城、尧都、洪洞、汾西、霍州、隰县、安泽、浮山、曲沃为重点的优质肉、禽、蛋、奶、蜂蜜等产品生产基地。 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实施粮食增产工程,建设四大特色农业基地。突出抓好15个小麦万亩丰产方、30个玉米万亩丰产方、有机无公害小杂粮丰产示范区。着眼于规模化、优质化、产业化,建设双百万亩水果、百万亩干果、百万亩蔬菜、百万亩中药材农业特色基地。到201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735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75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稳定在17亿公斤左右;水果面积发展到200万亩,产量达到15亿公斤以上;干果面积发展到100万亩,产量达到1.2亿公斤;蔬菜面积发展到12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36亿公斤;大幅提高中药材转化生产能力,产量提高到3.6亿公斤。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打造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相结合的综合示范园区,建设尧都尧王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曲沃磨盘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吉县、隰县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安泽蔬菜种植示范园区、蒲县现代马铃薯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设高产玉米、优质小麦、小杂粮、马铃薯、优质油料、标准化果园、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九个产业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业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深加工,构建农产品加工业体系。立足“特、精、高”,重点发展粮食、干鲜果品、蔬菜、畜产品、薯类、中药材等几类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到2015年,建设1个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3个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9个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力争突破60亿元;建设10个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性特色产业基地;发展50个以企业创办、领办的企业型基地。 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农业功能。继续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实用人才培养”等科技培训工程,促进测土配方施肥、优种示范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 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企业、农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等市场主体,组织参加各类产销活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建设农产品地理标志体系。以吉县苹果、隰县酥梨、浮山神山贡米、翼城隆化小米、古县核桃、襄汾官滩枣等国家级品牌为龙头,挖掘、培育、发展独具全市特色的传统优势品牌,创建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基地。 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促进主导产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能人大户带动型、科技带动型、购销带动型、股份合作型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健康发展。到2015年,力争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到全市总农户的60%以上。 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求、市场行情、病虫害预测预报、农业科技、农业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气象信息、政务信息等农业信息服务。完善农业在线咨询“12316”系统,积极推广“3S”和智能装备应用技术,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站,发展农村信息员,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进一步改善乡镇或区域性农技、农机推广机构工作条件,提高基层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落实扶持农业机械化各项政策,加大对农机购置的补贴力度,完善农机服务体系,提高全市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进一步发挥气象科技优势,加大人工影响天气的力度,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 三、加强三大体系建设,实现畜牧业提质增效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夯实畜牧业生产基地,重点建设流通环节,突出抓好龙头带动,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力推进畜牧产业化体系建设。到2015年,畜牧业产值突破6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35%;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1000元,实现翻一番的总体目标。全市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 全力推进畜牧产业化体系建设,实施“双千双百双十”工程。建设1000个养殖业发展重点村、1000个果园养猪(羊)循环经济示范园(场);建设100个标准化无公害健康养殖示范园区、100个标准化无公害健康规模养殖示范场;建设10个专业性或综合性畜产品批发市场、10个年产值超亿元的生产加工龙头企业。 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饲草饲料生产体系;重点普及推广牧草改良和人工种草、农作物秸秆青贮和氨化、良种推广和杂交优势利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无公害等生产技术。 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兽医卫生监督体系、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体系建设。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和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用于农业农村的份额,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以工补农特别是以煤补农机制。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不断完善支持“三农”工作的政策体系。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根据市、县总体规划,做好重点推进村的规划。在抓好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新农村连片建设。全市新农村连片区发展到100个,涉及1000个以上行政村。搞好县域村庄布局和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引导村庄合并和人口聚集,改善农民居住条件。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现在的27平方米增加到30平方米。 .美化亮化新农村。以“四化”为抓手进行村庄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完成重点推进村的街巷硬化、村庄绿化、街道亮化、环境净化“四化”任务和文化活动室、科技服务中心、农民休闲健身场所、便民连锁店等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园林村建设,在行政村已通水泥(油)路的基础上重点解决自然村通水泥(油)路的问题。 加强农村水电气建设。“十二五”期间,全面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不断提高农村电网的技术装备水平,逐步实现电力配网与调度自动化,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价;新建和改造农村供水工程。农村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64.23万人,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6%。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0万座,500立方米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30座,全市农村沼气用户达到25万户,占到全市总农户的三分之一。 加快扶贫步伐。稳定推进片区扶贫开发,在183个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完成5万人的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转移培训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3.3万人。加强贫困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以工代赈扶贫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着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搞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大力培育扶贫龙头企业,着力推动外资扶贫项目,继续搞好机关定点扶贫和干部下乡住村联户工作,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着力培育新农民。以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重点,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作用,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工作,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五、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结合全市总体经济发展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思路,找准重点,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培育重点企业,形成特色,创出品牌,促进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要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发展产业链条和特色经济,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第五章 实施转型升级战略 建设新型工业大市 以建设工业大市为目标,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园区化、经济模式循环化。按照“七条路径”,通过产业链延伸、兼并重组、集群化发展,改造提升煤炭、焦化、煤化工、冶金、电力等资源型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非煤产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一、整合煤焦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 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继续推进和完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加大对保留煤矿和资源整合煤矿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煤焦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专业化和安全长效化。依托大型煤炭集团公司,打造7个千万吨级的新型煤炭企业;实现煤炭开采集约化,矿区煤炭资源回采率达到50%以上。以建设“两型三化”矿井为重点,加大技术、设备投入,全面实现机械化开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煤炭产业与焦化、冶金、精细化工等产业的融合,由资源简单开采转向资源深度开发。提高焦炭产业集中度,淘汰未纳入国家准入公告的焦化产能;组建2-3家50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焦化企业集团;建设襄汾、洪洞两个500-1000万吨焦化生产基地和尧都、乡宁、古县、安泽四个200-400万吨的焦化集中区。到2015年,全市煤矿数量控制在129座左右,煤炭生产能力达到1.1亿吨左右。 二、优化冶金产业结构,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按照“总量控制、产能置换、联合重组”的原则,以生产优质钢、特种钢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业装备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建设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现代钢铁工业体系。联合重组和升级改造全市钢铁企业,加快钢铁产业的资源整合,推动企业向循环型钢铁企业转型。建设曲沃、翼城、襄汾、尧都区4个钢铁生产集聚区,将我市打造成2000万吨级的钢铁基地。坚决淘汰400立方米以下炼铁高炉和50吨以下转炉。发展铜、镁、海绵钛等有色金属冶炼,促进冶金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推进煤电一体化,积极发展新能源 大力实施变输煤为输电战略,建设一批大型煤矿坑口电厂,推进煤电一体化,加快热电联产建设步伐。继续加快霍州国电260万千瓦、临汾热电230万千瓦、大唐国际河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