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综合检测 粤教版必修2

上传人:wuy****ng 文档编号:151600952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综合检测 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综合检测 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综合检测 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散文综合检测 粤教版必修2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单薄(b)娱乐(y)劳什子(shn) 音容宛在(wn)B心弦(xin) 尽管(jn)禁不住(jn) 素昧平生(mi)C驯服(xn) 暌违(ku)笑嘻嘻(x) 深恶痛绝(w)D笼络(ln) 诅咒(j)摔筋斗(shui) 推诚相与(y)【解析】A项,“娱”读y,“什”读sh;B项,“尽”读jn;D项,“诅”读z。【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涉猎遗憾风度翩翩娓娓而谈B静谧尺牍分道扬镳春意阑跚C鞭笞寂寞獐头鼠目不加思索D镶嵌袅娜谈笑风声附庸风雅【解析】B项,跚珊;C项,加假;D项,声生。【答案】A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如今,不少老师感慨孩子不好教,但这不足以成为体罚学生的理由。转化后进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我们心浮气躁,工作一曝十寒,教育必然没有效果。教育是门艺术,它讲求技巧,需要循循善诱。体罚学生甚至殴打学生的教育方式也难免太过拙劣。其实,孩童如璞玉,治玉之道,在于顺其天然文理,精雕细刻,体罚犹如以刀斧攻玉,粗鲁野蛮,鲜有不碎者!A一蹴而就B一曝十寒C难免 D精雕细刻【解析】A项,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B项,一曝十寒:比喻勤奋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学习或工作没有恒心。C项,难免:不容易避免,免不了。此处应用“未免”:表示不以为然,意在委婉地否定。“难免”表示客观上不易避免,语气较直;“未免”表示主观上的评价,语气比较缓和委婉。D项,精雕细刻:精心细致地雕刻。比喻做事认真细致。【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做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B汛期,黄河壶口水流量达到了最高峰,湍急的水流形成了约百米宽的瀑布,昔日小桥下干枯的河道流水奔腾,景象壮观。C作为国饮的茶叶,早已畅销海内外,然而在资本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几万个茶企不抵一个英国立顿,谁能否认这不是国人的悲哀?D不同的航空公司对乘客免费托运行李的额度有不同要求,有些航空公司规定,经济舱旅客每人可以免费托运两件重23公斤的行李。【解析】A项,并列不当,“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C项,双重否定不当,应改为“谁能否认这是国人的悲哀?”D项,“两件重23公斤的行李”有歧义。【答案】B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_。因为,老房子在轰隆隆地与我们告别,缤纷的手工正在不知不觉成批死亡。这些信息中,只有少量体现在手工制品中,更多的保存在制作的过程中。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说,每一种手工的背后还有一片深广的生活景象与丰富的历史信息。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手工是不同地域的工匠聪明才智的见证,也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的载体和个体的象征。我们以前没有做过,但现在非做不可。因此,抢救与记录濒危和珍稀的民间手工,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也是人类文明转型期间的全新课题。A BC D【解析】总说手工的意义,从“人类文化学”角度谈其意义,谈抢救的价值和时间的紧迫性。【答案】A二、阅读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20分)自己从做小娃娃的时候起,就唱过“菱角儿,两头尖”那样的童谣,玩过用菱角的壳做成的玩具,也到菱角塘去捞过菱角,把那三角形的菱叶拖起来,摘着下面缀生着的一只只翘着勾儿的菱角,真是怪有趣的事情。从小到大,我吃菱角不知道吃了几百次。小的时候,常把熟菱角放在袋子里随街吃,弄得两只手都变成紫色。长大以后,这样的有趣吃法享受得少些了,但仍然经常吃到汤水菱角。“菱角是有两个角的。”这概念就在自己的脑子里坚固地形成起来。在广西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三个角的菱角。初见的时候,不禁小小吃了一惊。把一枚长着三个勾儿的菱角放在掌心里把玩了半天。心想:“吃了半辈子菱角,现在才知道有些地方的菱角原来长的是三个角。多特别哦!”在重庆的时候,有一天走过市场,看到有一篓菱角竟都是四个角的。当时禁不住大大吃了一惊。买了一大包菱角回来,一边吃,一边欣赏。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菱角味道原都一样,只是它们的模样儿不同罢了。菱肉相似,这是它们的“同”。菱壳的勾儿数目不同,这是它们的“异”。“同中有异”,这道理在小小的“菱角家族”中也表现出来了。在吃到四个角的菱角那一天,我随手翻了一本辞书,看一看关于菱角那一条的注释。原来,菱角有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书上早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不知道是当年上植物课时漫不经心还是忘记了,我深以自己为什么对于吃了几十年的菱角竟一点常识也没有为憾。后来,才知道浙江嘉兴还有一种圆角菱,是没有角的。6作者从自己小时候唱过的童谣写起,有什么好处?(8分)_【解析】关键是深入体会阅读“童谣”的感受和“童谣”内容与文章的关联。【答案】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为下文作铺垫。7“这概念就在自己的脑子里坚固地形成起来”一句中的“坚固”如何理解?(6分)_【解析】此题考查对重要句子和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这概念”所指代的具体事物作答。【答案】“菱角是有两个角的”,这一认识在自己的头脑里根深蒂固。8“初见的时候,不禁小小吃了一惊”,“当时禁不住大大吃了一惊”,作者为什么会吃惊?(6分)_【解析】“吃惊”说明当时所见与自己以前对菱角的认识有所不同。找到不同点即可。【答案】因为后来见到的菱角打破了少时就形成的“菱角是有两个角的”这一认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20分)梧桐树丰子恺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终于只剩下几根枝条,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的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选自丰子恺散文集,有删改)9文章第段说:“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联系全文看,作者写了梧桐树的哪几种“容貌”?请简要概括。(4分)_【答案】(1)新桐初乳(或者“春尽夏初,梧桐生叶”);(2)绿树成阴(或“夏季时分,绿树成阴”);(3)梧桐叶落(或“秋冬时节,梧桐叶落”)10文章的第两段极力写了梧桐树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_【答案】极力写了梧桐树的叶子之多之大、绿意之浓之深。这样写既为下文写“眼看见梧桐的另一种的光景”蓄势,又为作者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作铺垫。11全文自始至终表露了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请具体说明作者情感的变化。(6分)_【答案】发现“新乳”、“绿叶成阴”时亲切、欣喜,看见“梧桐叶落”时无奈、伤感,领悟自然、人生和艺术真谛时平静、淡然。12文章第段写梧桐的另一种的光景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6分)_【答案】(1)对比,将“落花”与“落叶”对比,突出“落叶”象征的悲哀之情之深;(2)联想,由树之荣枯联想到“人生无常”,意蕴更深,耐人寻味;(3)比拟,“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成群地飞下一大批”,表现出树叶对北风的到来感到突然,和离开枝头的不情愿;(4)比喻,“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流露出作者对树叶脱尽的感伤、同情;(5)引用,引用古诗,拓宽了意境,满含作者失而不可复得的伤感。三、语言运用(15分)13下面是关于菱角的解说,请参照这段文字给菱角下定义。(4分)一种水生植物,又称“菱角儿”。中国南部各省均有栽培或野生。其果肉可食,嫩茎可作菜蔬,果有尖锐双角,俗称菱角。生长在湖里,菱角藤长绿叶子,叶子形状为菱形,故果实称菱角儿。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黄色小花。_【答案】菱角是一种叶子形状为菱形,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黄色小花,果肉可食,嫩茎可作菜蔬,果有尖锐双角,生长在中国南部湖中的水生植物。1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紊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1)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2分)_【解析】对本题的解答要把握住该段文字的核心内容,即中文翻译较外文翻译更能表达美好的感情。答题时要强调中文翻译的感情色彩优势。另外,压缩语段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不要把句子写成短语。 【答案】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字左右)(4分)_【解析】此类题要求考生能够联系时代,透过现象看本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做简要阐述。为什么中文翻译外国名都选用具有美好含义的译名,这是问题的核心,它体现的究竟是一个民族怎样的品格与智慧。围绕这个核心问题进一步挖掘隐含在背后的民族文化,从中文翻译外国国名的内容与形式出发,不难写出内容充实,思想深刻的观点与看法。【答案】示例一: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这表现了中国人的善良:中国人使用具有美好含义的译名,表达了对外国人民的祝福;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兼容思想:中国人带着自信心去欣赏并接受他国的优秀文化;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平等思想:在选用具有美好含义的字来翻译国名时,中国人民对大国和小国、强国和弱国,都一视同仁。示例二: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在翻译他国国名时,中国人从同音字中选用具有褒义的字,而避免使用带有贬义的字。通过国名翻译这一独特方式,我们不仅传达了对他国的善意和尊重,也向世界宣示了表意的中国文字古老而常新的独特魅力,这说明,国名的中文译名既体现了中文的优势,也体现了翻译的巧妙。1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青春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_【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要做到句式相同、修辞一致、对象同类、结构对称、讲究文采等。本题要求自选话题,必须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答案】宽容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宽容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宽容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四、写作表达(50分)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这样一则犹太谚语:把每天当做人生的第一天,把每天当做人生的最后一天。生命的列车一旦开启,就会朝着一个地方隆隆驶去,永无回头的可能。把每一天都当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你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和从容,你的人生才会多姿多彩。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生命的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作提示】这是一道给材料命题形式的作文题,审题时要注意理解所给材料的含义。材料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回头路,要把每一天都当做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珍惜每一天,活出人生的精彩和从容。“生命的精彩”是一个偏正关系的短语,“生命的”起限定作用,“精彩”是表达的中心。立意时要注意思考:“生命”中有何“精彩”,怎样做才能呈现“生命的精彩”,“生命的精彩”有何意义等问题。写作时可以直接写人的生命的精彩,也可以从自然界中物的生命的精彩思考人的生命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