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二中2016届高考化学 化学能和电能单元突破训练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50208700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二中2016届高考化学 化学能和电能单元突破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安庆二中2016届高考化学 化学能和电能单元突破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安庆二中2016届高考化学 化学能和电能单元突破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能和电能一 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 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中和热)CS(s)O2(g)=SO2(g)H296.8 kJ/mol(反应热)D2NO2=O22NOH116.2 kJ/mol(反应热)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可表示水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若2C(s)O2(g)=2CO(g)H221.0 kJ/mol,则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C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已知:反应H2(g)Cl2(g)=2HCl(g)Ha kJ/mol,: 且a、b、c均大于零,则断开1 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kJ/mol3.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4.CO无色无味有毒,世界各国每年均有不少人因CO中毒而失去生命。一种CO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装置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B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由电极a向电极b移动C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D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5.有关如图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B若X为碳棒,Y为饱和NaOH溶液,开关K置于N处,保持温度不变,则溶液的pH保持不变C若X为银棒,Y为硝酸银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银离子浓度将减小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铁电极移动6.盖斯定律认为能量总是守恒的,不管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整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H2O(g)=H2O(l)H1Q1 kJmol1C2H5OH(g)=C2H5OH(l)H2Q2 kJmol1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 kJmol1若使23 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AQ1Q2Q3B1.5Q10.5Q20.5Q3C0.5Q11.5Q20.5Q3D0.5(Q1Q2Q3)7.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s)O2(g)=CO2(g)H1C(s)O2(g)=CO(g)H2S(s)O2(g)=SO2(g)H3S(g)O2(g)=SO2(g)H4H2(g)O2(g)=H2O(l)H52H2(g)O2(g)=2H2O(l)H6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s)H8A BC D8.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2SO2(g)O2(g)2SO3(g)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定高于SO3的能量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均为57.3 kJD已知2C(s)2O2(g)=2CO2(g)H,2C(s)O2(g)=2CO(g)H2,则H1BCDEBACDBECCABDE DBDCAE10.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A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Cl2 H2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l22e=2Cl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11.两个惰性电极插入500 mL 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过程中阴极没有H2放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最大为()A27 mgB54 mg C106 mg D216 mg12.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SO4和NaCl等体积混合后,用石墨电极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阳极先析出Cl2,后析出O2,阴极先产生Cu,后析出H2BAB段阳极只产生Cl2,阴极只产生CuCBC段表示在阴极上是H放电产生了H2DCD段相当于电解水二非选择题:(计52分)13.(1)25 、101 kPa时,1 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22.68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0.3 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O2中燃烧,生成固态B2O3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3)肼(N2H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0.25 mol 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 kJ热量,则肼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14.(1)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并作相应标注。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以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_。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_,其原因是_。(2)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1)的材料中应选_作阳极。15.把适合题意的图象填在横线上(用A、B、C、D表示)(1)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是_。(2)将过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定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是_。(3)将(1)中的CuSO4溶液改成CH3COONa溶液,其他条件不变,则图象是_。16.在如图中,甲烧杯中盛有100 mL 0.50 molL1 AgNO3溶液,乙烧杯中盛有100 mL 0.25 molL1 CuCl2溶液,A、B、C、D均为质量相同的石墨电极,如果电解一段时间后,发现A极比C极重1.9 g,则(1)电源E为_极,F为_极。(2)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析出物质_mol。(3)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析出气体_mL(标准状况)。(4)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析出的物质_mol。(5)D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析出气体_mL(标准状况)。(6)甲烧杯中滴入石蕊试液,_(填“A”或“B”)极附近变红,如果继续电解,在甲烧杯中最终得到_溶液。1.解析此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A项,考查燃烧热,生成物水的状态不是稳定状态;B项,因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H0;D项,未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答案C2.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有关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图象的分析能力。A项,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且催化剂可有效降低活化能,正确;B项,燃烧热概念中强调完全反应且生成稳定的氧化物,而该项反应中生成物为CO,错误;C项,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在常温下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项,根据化学反应的过程为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且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生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可知断开1 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kJ/mol。答案A3.解析根据信息可知在银器处理过程中运用了原电池原理,铝质容器作负极,电极反应为2Al6e=2Al3;银器作正极,电极反应为3Ag2S6e=6Ag3S2;继而Al3和S2发生互相促进的水解反应:2Al33S26H2O=2Al(OH)33H2S,故原电池的总反应为3Ag2S2Al6H2O=6Ag2Al(OH)33H2S,故C项错误。黑色褪去的原因是Ag2S被还原为Ag,此过程中银器质量逐渐减小,故A、D项错误,B项正确。答案B4.解析正极为电极b,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负极CO失电子,需要与O2结合,故O2由电极b向电极a移动,B项错误。答案B5.解析Fe比Cu活泼,总反应为Fe2Fe3=3Fe2,Fe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A、B错误;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C正确;根据电流方向可知,a为直流电源的正极,电解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d极为纯铜,D错误。A项,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该装置是原电池,锌作负极被腐蚀,铁被保护,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错误;B项,若X为碳棒,Y为饱和NaOH溶液,开关K置于N处,该装置是电解池,碳棒是阳极,铁棒是阴极,保持温度不变,电解后溶液的体积减小,氢氧化钠的浓度不变,则溶液的pH不变,正确;C项,若X为银棒,Y为硝酸银溶液,开关K置于N处,该装置是电镀池,铁棒质量将增加,但溶液中银离子浓度将不变,错误;D项,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铁作负极被腐蚀,铜棒上铜离子得电子析出铜而使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错误。答案CB6.解析根据盖斯定律,1 mol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的HH13H2H3(3Q1Q2Q3)kJmol1。23 g(0.5 mol)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放出的热量为(1.5Q10.5Q20.5Q3)kJ,B项正确。答案B7.解析前面反应式减去后面反应式可得:CO(g)O2(g)=CO2(g)H1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1H20,所以H1H2;等量的固态硫变为硫蒸气时吸热,故在与O2反应生成同样的SO2时,气态硫放出的热量多,即H3H4;发生同样的燃烧反应,物质的量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故H5H6;碳酸钙分解吸收热量,H70,CaO与H2O反应放出热量,H80,显然H7H8。答案C8.解析A项说明2 mol SO2和1 mol O2的总能量比2 mol SO3的能量高,但不能说SO2的能量高于SO3的能量,A项不正确;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收能量,则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B项不正确;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不仅与生成H2O的物质的量有关,还与酸、碱的浓度及强弱有关,C项不正确;碳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多,但比较H时应带符号比较,故H1CDBE。答案B10.解析断开K2,闭合K1时,构成电解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2ClH2Cl22OH,石墨电极为阳极,发生反应:2Cl2e=Cl2;铜电极为阴极,发生反应:2H2e=H2,所以铜电极附近溶液变红。断开K1,闭合K2时,构成原电池,其中石墨电极为正极。答案D11.解析首先结合离子放电顺序,弄清楚两极的反应:阳极4OH4e=O22H2O;阴极Age=Ag,电解的总反应式为4AgNO32H2O4AgO24HNO3。由电解的总反应式可知,电解过程中生成的n(H)n(HNO3)n(Ag)(103 molL1106 molL1)0.5 L5104 mol,m(Ag)5104 mol108 gmol10.054 g54 mg。答案B12.解析由于两种溶液的体积相等,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即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设CuSO4和NaCl的物质的量各1 mol,电解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阳极:1 mol氯离子失1 mol 电子,阴极:0.5 mol铜离子得1 mol电子,因为铜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随着电解的进行,铜离子的浓度降低,酸性减弱,pH将增大。第二阶段阳极:1 mol氢氧根离子失1 mol电子(来源于水的电离),阴极:0.5 mol铜离子再得1 mol电子,因为氢氧根离子消耗,使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pH迅速减小。第三阶段阳极:氢氧根离子失电子,阴极:氢离子得电子,它们都来源于水的电离,实质是电解水,导致溶液的体积减小,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pH继续减小。答案C13.解析(3)先写出肼燃烧的化学方程式:N2H4O2=N22H2O,据0.25 mol N2H4(g)完全燃烧生成N2和H2O(g),放出热量133.5 kJ,则1 mol N2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34 kJ。答案(1)CH3OH(l)O2(g)=CO2(g)2H2O(l)H725.76 kJmol1(2)B2H6(g)3O2(g)=B2O3(s)3H2O(l)H2 165 kJmol1(3)N2H4(g)O2(g)=N2(g)2H2O(g)H534 kJmol114.解析(1)因为题给图中电子流向为从左到右,故左侧为原电池的负极,右侧为正极;所以设计原电池时可以在左侧烧杯内盛放ZnSO4溶液,电极选用锌片,右侧烧杯内放CuSO4溶液,电极选用铜片。由所给的电极材料可知,当铜片作电极时,铜片一定是正极,则负极是活泼的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的现象是负极逐渐溶解。以Zn和Cu作电极为例,如果不用盐桥则除了发生电化学反应外,还会使Zn和CuSO4直接反应,不能转化为电能,而盐桥的使用,可以避免Zn和Cu2的接触,从而避免电量损失,提高电池效率,提供稳定的电流。(2)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知被保护的金属作阴极,比其活泼的金属作阳极,即应选Zn作为阳极。答案(1)(或其他合理答案)金属逐渐溶解甲甲电池(使用盐桥)可以避免锌和铜离子的接触,从而避免能量损失,提高电池效率,提供稳定的电流(2)Zn15.解析加入CuSO4溶液,Zn置换出Cu,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1)a中Zn减少,H2体积减小;(2)中由于H2SO4定量,产生H2的体积一样多;(3)当把CuSO4溶液改成CH3COONa溶液时,由于CH3COOH=CH3COOH,a中c(H)减少,反应速率减小,但产生H2的体积不变,所以C项正确。答案(1)A(2)B(3)C16.解析由电解一段时间后A极比C极重,可知A极上有Ag析出,C极上有Cu析出,若A极上析出银的物质的量为n(Ag),则C极上析出Cu的物质的量为n(Ag),有关系式108 gmol1n(Ag)64 gmol1n(Ag)1.9 g,n(Ag)0.025 mol。由此可知,两电解池内的电解质均是足量的,故两池电极反应式分别为:A极:Age=Ag;B极:4OH4e=2H2OO2;C极:Cu22e=Cu;D极:2Cl2e=Cl2。A、C两极析出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5 mol和0.012 5 mol;B极析出O2的体积为0.006 25 mol22.4 Lmol10.14 L140 mL;D极析出Cl2的物质的量为0.012 5 mol22.4 Lmol10.28 L280 mL。答案(1)负正(2)4Ag4e=4Ag0.025(3)4OH4e=2H2OO2140(4)Cu22e=Cu0.012 5(5)2Cl2e=Cl2280(6)BHN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