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陈巴尔虎旗高一下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4921591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高一下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高一下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高一下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高一下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1. (6分) (2016高二上鸡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茶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密切的关系,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来源,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陆羽茶经是中国最早的茶学著作,书中也十分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关系,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由来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二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丈化中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茶道。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通过茶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唐代诗人的品茶,已经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过饮茶与茶道展示,表现出人的精神气度和文化修养,表现人的清高廉洁、节俭朴素的思想品格。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而非有意造作所至。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还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佛教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末期,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就与佛教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清心守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诫,叉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茶于是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晋书中记载,东晋敦煌人单开道,在昭德寺修行 时,室内坐禅,昼夜不眠,“不畏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用饮“茶苏”来提神防睡。“茶苏”是一种将荼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唐宋时,佛教盛行,寺院饮茶之风更热,此时,饮茶已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茶与佛教的结合还表现在一个“悟”字上。正是在这个“悟”字上,茶与禅有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都与荼事活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佛家视悟得茶道为一种修身的过程。把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统一起来,要求要保持高尚情操,茶道融贯着佛家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儒释道的思想和荼学相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茶之为饮,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相处,营造的是一种清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选自中国的茶文化与儒释道,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最早的茶学著作是茶经,其内容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B . 礼仪观念深入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中国的茶文化也体现出礼仪的观念。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开始成为普遍的风俗。C . 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D . 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不仅体现在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还体现在饮茶的量也要适度等方面。(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唐代诗人的饮茶已不是解渴、提神、解乏等生理的需要,而是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B . 因为茶叶中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可以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同时还符合佛教规诫,因此茶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C . 茶文化有道家养生的精神,这和作为本草的茶具有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消除心中烦恼的药草特性有很大关系。D . 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与佛结下了缘分,但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来源,它与茶学的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也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B . 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从儒家的角度可表现为追求“和”的最高境界:从道家的角度可表现为追求忘记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和养生乐生的精神。C . 佛家把悟得茶道视作修身的过程,只要保持高尚的情操,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就可以统一起来。D . 茶之为饮,既可以营造出和谐稳定、和睦相处的空问,也可以营造出消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利于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相处。2. (12分) (2017高一上鄂尔多斯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米脂贾平凹走头头的骡子三盏盏的灯/挂上那铃儿哇哇的声/白脖子的哈巴朝南咬/赶牲灵的人儿过来了/你是我的哥哥你招一招手/你不是我的哥哥你走你的路/在米脂县南的杏子村里,黎明的时候,我去河里洗脸,听到有人唱这支小调。一时间,山谷空洞起来,什么声音也不再响动;河水柔柔的更可爱了;山也不见了分明,生了烟雾,淡淡地化去了,只留下那一抛山脊的弧线。我仄在石头上,醉眼矇眬,看残星在水里点点,泛出明灭长短的光波。我不知这是谁唱的。三年前,我听过这首小调的唱片,但那是说京腔的人唱的,毕竟是太洋了;后来又在西安大剧院听人唱过,觉得舒扬有余,神韵不足;如今在这么一个边远的山村,一个欲明未明的清晨,唱起来了,在它适应的空间里,味儿有了,韵儿有了。歌唱的,是一位村姑。在上岸的柳树根下,她背向而坐;伸手去折一枝柳梢,一片柳叶落在水里,打个旋儿,悠悠地漂下去了。这是个极俏的人,一头淡黑的头发披着,风动便飘忽起来,浮动得似水中的云影,轻而细腻,倏忽要离头而去。耳朵一半埋在发里,一半白得像出了乌云的月亮。她微微地斜着身子,微微地低了头,肩削削的,后背浑圆,一件蓝布衫子,窈窕地显着腰段。她神态温柔、甜美,我不敢弄出一点响动,一任儿让小曲摄了魂去。这是一首古老的小调,描绘的是一个迷人的童话。可以想象到,有那么一个村子,是陕北极普遍的村子。村后是山,没有一块石头,浑圆得像一个馒头,山上有一二株柳,也是浑圆的,是一个绿绒球。山坡下是一孔一孔窑洞,窑里放着油得光亮的门箱,窑窗上贴着花鸟剪纸,窑门上吊着印花布帘,羊儿在崖畔上啃草,鸡儿在场埝上觅食。门前小路,一拐一拐,到了河里,河水很清,里边有印着丝纹的石子,有银鳞的小鱼,还有蝌蚪,黑得像眼珠子。少妇们来洗衣,一块石板,是她们一席福地。衣服艳极了,晾在草地上,于是,这条河沟就全照亮了。有那么一个姑娘,该叫什么名字呢?她是村里的俊仁者。父母守她一个,村里人爱她,见过她的人都爱她。她家在大路口开了个饭店,生意兴旺,进店的,为了吃饭,也为着见她。她却最是端庄,清高得很,对谁也不肯一笑。姑娘有姑娘的意中人,眼波只属于清风,只属于他。他是后山的后生,十八或者二十岁,每天要从这里路过去县上赶脚。进得店来,看见她,粗茶淡饭也香,喝口凉水也甜,常常饥着而来,呆会便走,不吃不喝也就饱了。她给他擀面,擀得白纸一张,切面,刀案齐响,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一窝丝。她一回头,他正看她,给她一笑,她想回他个笑,但她却变了脸。他低了头,连脖子都红了,却看见了桌布下她露出的两只鞋尖。她看出他的意思了,却更冷了脸儿,饭端上来,偏不拿筷子。他问;她说:“在筷笼,你没长手?”他凉了心,吃得没味,出去了。她得意地笑,终又恨他,骂他“孱头”。他几天竟不来了,她坐在家里等。等得久了,头也懒得梳,她说:“不来了,好!”但却哭了。一天却听见门外树上的喜鹊叫。她走出来,却是他在用石子打那鸟儿。她愣了,眼泪都流了出来。他瞧着她喜欢,向她走来,她却又上了气,“为什么打鸟?”“我恨!”“恨鸟儿?”“它住在这里。”“那碍你什么了?”“也恨我。”“恨你?”“恨我不是鸟儿!”她想了想,突然笑了。他一看她,她立即面壁不语。他向她走近来,她却又走了,一直走到窑里。只想他会一挑帘儿进来,回头一看,他没有进来,走出窑看时,他却走了,边走边抹着眼泪。她盼他再来。再盼他来。他却再也没来。每天赶脚人从门口来往;三头五头的骡子,头上缠着红绸,绸上系着铜铃,铜铃一响,她出门就看,骡子身上架着竹筐,一边是小米,南瓜,土豆,一边是土布,羊皮,麻线,他领头前边走,乜她一眼,鞭儿甩得叭叭地响,走过去了。一次,两次,眼睁睁看他过去了,她恨自己委屈了他,又更恨那个他!夜里拿被子堆一个他,指着又骂又捶又咬,末了抱住流眼泪。等着他又路过了,她看着他的身影,又急切切盼着他能回过头来,向她招一招手小调停了,我却叹息起来,千般万般儿猜想,那后生是招了招手呢,还是在走他的路?一抬头,却见岸那边走来一个年轻人,白生生赶了一群羊,正向那唱小调的村姑摇手。村姑走了过去,双双走到了岩那边的洼地,坐在深深的茅草丛中去了。我悄悄退走了,明白这边远的米脂,这贫瘠的山沟,仍然是纯朴爱情的乐土,是农家自有其乐的地方。(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作者写“我”听唱片中的这首小调时觉得“太洋”,在西安大剧院听的时候觉得“神韵不足”,是为了衬托村姑的歌唱水平,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小曲的韵味。B . 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那位唱歌的村姑的五官,而是通过侧面描写其窈窕的身段、温柔甜美的神态来突出她的娇俏美丽。C . 作者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从发现歌唱的女孩,到转向对歌中女孩的爱情的描述,最终再回归到现实。最终表达了对这片乡土上的爱情的理解。D . 作者想象的故事中,因为女主人公的喜怒无常,使得男主人公产生了误会,造成了爱情的悲剧,而现实生活中的村姑却等来了向她招手的“哥哥”。(2) 小说主要描写了想象里那位“俊仁”的姑娘的爱情故事,其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3) 划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是作者的想象,请问这部分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3. (8分) (2017高一下静海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上甚欢悦,顷之,拜受为少傅。太子每朝,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广遂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基址,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节选自汉书疏广传)(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 徙:调职。B . 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 敏:聪明,机智。C . 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 谒:进见。D . 居岁余 居 :居住。(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顷之 , 拜受为少傅。 久之 , 能以足音辨人。B . 广遂上疏乞骸骨。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而死。C . 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D . 今日饮食费且尽。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 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 疏广自幼勤奋好学,深明春秋,远方之人也来向他问学。其兄之子疏受谦恭谨慎而有口才。叔侄二人并为皇太子师傅,朝廷引以为荣。B . 皇太子初学有成后,疏广心怀知足常乐、功成身退的想法,要求归老故乡,虽然中途曾经后悔,但最终还是提交了辞呈,并获得皇上的应允。C . 疏广认为自己的金钱为朝廷所赐,应当自己用来颐养天年,因而回归故里之后,并未打算要将钱财留给子孙,每日均请亲朋故友宴饮娱乐。D . 疏广的子孙见饮食费用甚巨,就请人劝疏广多置田宅。疏广表示财产只能使子孙怠惰罢了,应当让他们自食其力,过与平常人相同的生活。(4)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疏广对子孙教化有方的一组是( )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 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 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不欲益其过而生怨 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A . B . C . D . 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4. (7分) (2019高二上罗湖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诸将五首(其五)杜甫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注】杜甫客寓成都时,曾入严武(即严仆射)幕府,得到了关怀和帮助。严死不久,他离开成都,滞留巫峡写下此诗。锦江:代指成都。(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人离开成都草堂时,虽然已入夏令,而“锦江春色”仿佛就在眼前。“锦江春色”因“逐人来”三字更具人格化的艺术效果。B . 第二句诗人顿觉“万壑”生“哀”,主要是因为此时巫峡正值秋季,诗人又处于流离漂泊之中。C . 颈联写了严武镇蜀业绩。上句写“主恩”宠之隆,严武剖符“持节”,下句写严武的儒将风度。D . 全诗以景语起笔,以所忆内容承接,以超出常人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作结。(2) 中间两联,诗人用追“忆”的形式娓娓道出,试分析这两联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5. (6分) (2016荔湾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的“_ , _”,是针对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优厚的俸禄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杜甫在登高诗中借景抒情,在形象地描绘了萧萧落木与滚滚江水之后,无限悲戚地感叹道“_ , _”,一个年迈憔悴而孤独的诗人形象呼之欲出。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 , _”表达了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心情。五、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6. (2分) (2016高二上临川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有企业家坦言,进行公益捐助的一个原因是担心消费者指责自己冷漠吝啬,细大不捐 , 从而影响公司产品的销路。李鸿章主张大清国参与世界商品经济往来,利用双边贸易富强自己,制约别人,这样的认识在当时可谓空谷足音。今年“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的发言少了穿靴戴帽的套话,多了实实在在的内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李警官深谙犯罪心理学,总能站在犯罪嫌疑人的角度推心置腹地剖析作案动机及过程,侦破了很多棘手的案件。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书中对政治权利和义务等问题作了很多鞭辟入里的分析,值得一读再读。围棋等棋类游戏能很好地培养人的统筹意识和战略眼光,因为如果目无全牛 , 就很可能因顾此失彼而落败。A . B . C . D . 7. (2分) (2018高一下杭州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不能画好中国画,取决于对中国优秀传统的研究深度,取决于对大自然和人生的认识和感悟,取决于每个画家的文化修养等。B . 市规划局“打开杭州2035之门”规划比赛,邀请大学生共同绘制杭州蓝图,将成为杭州新一轮城市总规划的重要参考。C . 凭借在特警支队的工作经历以及熟悉的地形,使小张在狭窄的空间内架云梯、铺水管,多次冲入火场,成功解救了三名被困群众。D . 国人喜欢在餐厅挂一些装饰画,其中水果蔬菜类的装饰画是很多人选择的题材,因为它有硕果累累、多子多福、吉祥如意等寓意。8. (2分) (2017高二下长春月考)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转化”并不是科学研究的唯一目的,_不是所有的科学成果都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_要求所有科技成果都要“转化”、_把能否“转化”当作评判研发活动的唯一标准,_不切合实际,_容易抹杀科学研究的多元价值,_会把我国的科技事业引入功利主义的歧途,催生种种短视行为。A . 也 如果 不仅 也 甚至B . 更 倘若 而且 固然 当然C . 又 即使 并且 就 因而D . 还 进而 不但 反而 所以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9. (3分) (2016新课标卷)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_。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_,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_。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6高一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时光只过一回,我愿记得所有的美好。即使终将逝去,在我心里,也永是安慰。”请以“逝去的时光”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记叙文。要求:叙事清晰,结构完整,要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卷面干净,书写工整。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1-1、1-2、1-3、2-1、2-2、2-3、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3-1、3-2、3-3、3-4、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4-1、4-2、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5-1、五、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6-1、7-1、8-1、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9-1、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