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4921551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1. (6分) (2016商丘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怎样读中国书余英时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功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功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做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需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地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的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地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 ,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甚么我们的脑子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之见”来读古人的书,“客观”是不可能的等等昏话。正因为我们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了解”。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罅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选自2013年第9期悦读,有删节)(1) 下列对作者“读中国书的方法和态度”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专精”阅读,就是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功夫,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全部背诵,但至少“三复”,达到“熟”的程度。B . “博览”是在“专精”的基础上的扩展阅读,必须配合着自己的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要有目的地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地细读一遍。C . 就态度而言,作者强调要“虚心”,要静心地读,反复地读,读来读去就不会有“先入之见”,做到尊重经典的客观内容,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D . 作者认为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要有“谦逊”的态度,不是不能批判,是不要一开始便狂妄自大,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2)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下列说法完全属于朱熹观点的一项是( )A . 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B . 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C . 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D .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读书百遍或许不能够做到,但是反复读多遍一定是不可少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清代学者戴震堪称“专精”读书的典范,他对“十三经”,除了“疏”不尽记得外,经文与“注”全都能够背诵下来,作者认为现在读书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这番基础功夫。B . 作者认为,“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强调读书的第一要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而不是急于横加“批判”。C . 鲁迅的话是反封建思想的激愤之词,作者在此引用并不是非议鲁迅,矛头指向的是那些崇尚西洋、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并认为这是一种“创造”的人。D . 发现古书的漏洞,不是初学者能达到的境界,在没有达到相当程度之后,切不可不尊重原著而对古书中的漏洞“硬去看”;或者“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2. (12分) (2019高二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963年过年刘国芳男人挑了一担灯芯,要出门。一个女孩儿,蹦蹦跳跳跑了过来,女孩儿说:“爸爸要去哪儿呀?”男人说:“卖灯芯。”女孩儿说:“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男人说:“过年回来。”男人说着,出门了。女孩儿跟了几步,女孩儿说:“爸爸,给我买新衣裳过年。”男人应一声,走了。男人很快出了村,往荣山方向去。男人要经过荣山,去一个叫抚州的地方。从荣山到抚州,有六七十里。男人肩上挑着满满的一担灯芯,但灯芯没重量,一担灯芯只十几斤,男人不把这担灯芯当回事,他一天就能走到抚州。果然,这天傍晚,男人到抚州了。一到街上,男人喊起来:“卖灯芯,点灯的灯芯。”有人应声说:“几多钱一指?”男人说:“三分。”应声的人讨价还价:“两分卖不卖?”男人说:“拿去。”就有人走到男人跟前来,犹犹豫豫掏两分钱给男人。男人拿一指灯芯给人家,很少的一指,只有小指头那么粗。又有人过来,要买一角钱,男人也拿了一指给人家,这一指大些,大拇指那么粗。再没人过来了,男人又挑起灯芯喊道:“卖灯芯,点灯的灯芯。”此后,抚州大街小巷都听得到男人的声音。在抚州卖了几天,男人就离开抚州了。男人一路前去,去流坊,去浒湾,再去金溪最后返回荣山回家。这样来来回回,要在外面呆一个多月。但不管走多远,男人都会在过年前赶回来。这天,男人到浒湾了。天晚了,街两边的房屋透出灯光,很暗的光,星星点点。这样星星点点的光,无法照亮巷子。一条巷子,黑漆漆的。男人挑着灯芯,高一脚低一脚走在巷子里,仍喊道:“卖灯芯,点灯的灯芯。”一户人家,没点灯,屋里黑漆漆的。黑漆漆的屋里走出一个人来,这人说:“你来得及时,我屋里的灯芯刚好用完了。”说着,拿出两分钱,买一指灯芯回去。俄顷,那屋里有光了。一个人站在一家小店铺前,男人见了,就说:“你店里有棒棒糖么,我用灯芯换你棒棒糖。”那人点点头,同意了。在男人换糖时,男人家里的女孩儿在想爸爸了,女孩儿问着大人说:“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呀?”大人说:“还早哩,过年才回来。”确实还早,男人那时候还在金溪。随后,男人去了南城南丰,再去了建宁和泰宁,还去了福建邵武、光泽。这一路花费其实很大,男人白天要吃,晚上还得住旅社。这一切开销,全在一担灯芯里。为此,男人一路很节约。有时,他一天只吃两个包子。但该买的,男人还得买。男人有一天就在邵武买了好几块布,好看的花布,是给家里女人买的。男人还买了一件红灯芯绒衣服,买给女孩儿的。男人还买了一根扎头的红绸子,也是给女孩儿买的。这东西可买可不买,男人犹豫了很久,拿出二分钱,买下了,然后放在贴身口袋里。男人回来时,灯芯全部卖掉了。但男人肩上的担子,没轻下来,反而重了。男人担子里放着布,放着衣裳,还放着麻糖、花生糖和拜年的灯芯糕。女孩儿早就等在家门口,老远看见男人回来了,女孩儿蹦蹦跳跳跑过去,女孩儿说:“爸爸,给我买了新衣裳吗?”男人说:“买了。”女孩儿就跳起来。不一会儿,女孩儿就让妈妈帮她穿好了红灯芯绒的衣裳。男人买的红绸子,也扎在女孩儿头上。随后,女孩儿含着棒棒糖出去了。在外面,女孩儿看见几个孩子了,女孩儿于是把口里的棒棒糖拿出来,然后跟几个孩子说:“我爸爸回来了,给我买了新衣裳,还买了扎头的红绸子和棒棒糖。”女孩儿说着时,有爆竹噼噼啪啪响起来。过年了。【注释】1963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拐点,三年困难时期刚结束,经济、民生待兴。(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写女孩嘱咐爸爸“给我买新衣裳过年”,以孩子对过年的憧憬形成叙事的动力,使得叙事有种温暖格调。B . 男人卖灯芯以“指”为单位和以物易物的情节,意在表现当时经济发展之艰难以及民众思想观念还较落后。C . “在男人换糖时,男人家里的女孩儿在想爸爸了”,这句话将男人对家的惦念和家人对男人的惦念这两条线索融合在一起,使情节更加集中。D . 男人回来时,“肩上的担子,没轻下来,反而重了”,说明担子里年货满满,也隐含着男人的责任感。(2) 文章以“过年”收尾,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 作者刘国芳曾经说,“小小说应该具备诗、情、画、意”,请从其中任选两点,结合文本具体探究。 3. (18分) (2017高三上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贝聿铭: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10岁时就对建筑产生浓厚兴趣。1935年他到美国留学,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1948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担任建筑研究部主任。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并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他对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的赏识。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图书馆在当时的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卢浮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时候,卢浮宫内标志不清,仿佛迷宫。每年370万名游客大多都会迷失在224间昏暗的屋子里,试图找寻赫赫有名的3件作品:米洛斯的“维纳斯”、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和透过防弹玻璃对着参观者微笑的“蒙娜丽莎”。密特朗总统许诺:“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随即,总统邀请了世界上15位博物馆馆长评选征集的改建方案,结果有13位馆长同时选中了同一个方案在拿破仑广场上建一个“金字塔”入口,从地下通入卢浮宫内。方案的设计者便是贝聿铭。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1983年,贝聿铭参观了卢浮宫4次,在他眼中卢浮宫正处于一种“可怜”的境地。8个世纪的不同用途和多次外貌改动使它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建筑。贝聿铭的构想是建造一座约23米高的金字塔,理论上每小时可以吸纳15万名参观者。在得知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时,法国人不分昼夜地表达他们的不满。人们认为这一方案“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因此他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1:1的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并投票。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态度,同意了这个玻璃金字塔的设计方案。有人回忆,“金字塔”落成那天,记者采访贝聿铭时,“他的脸亮得像金字塔”。他说,等这一刻等了很久了。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20世纪70年代,贝聿铭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回到大陆。他应中国政府的邀请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以贝聿铭的世界级名望来说,香山饭店只是一个小小的单子,但他却看重这个报效祖国的机会。他的步履遍及江南一带的大小城市,他参观了无数的园林和庭院,要为自己设计的建筑风格注入新的生机。最终,贝聿铭确立了香山饭店这幢建筑必须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理念。香山饭店设计的层次感很强,逐渐展开,引人入胜。贝聿铭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要放进阳光和新鲜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窗户是镜框,那里总有园林。”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中银大厦。他强调说,香港在1997年要交还中国,这幢建筑必须使福斯特的银行大楼和其他殖民统治的标志相形见绌,使香港著名的老公司放心,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香港会继续繁荣昌盛。它应该代表“中国人民的抱负”。贝聿铭有三子一女。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三个儿子的名字里都含有一个“中”字,寓意是: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贝聿铭原本不希望子女继承自己的志向,他告诉儿子们:建筑师是一种老年人的职业,只有到了四五十岁,才能取得成绩。但三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亲的事业。1990年,他和儿子贝礼中还因合作设计洛衫矶比利华山庄办公大厦而获得“洛衫矶美化奖”。(有删改)相关链接:贝聿铭是在多重文化架构下孕育而成的建筑艺术家。他的衣着等择取了西方的范式现代建筑、几何学等,他的血脉和基因却是东方华夏民族的自然融通、刚柔相济。(“拥有两个世界的精华”贝聿铭) 卢浮宫改建时,贝聿铭深知法国人对美国文化的不信任,他没有立即表示对这一计划的热情,而是礼貌又决绝地回复:“我年纪大了,不想再为了一个项目去搞竞争,要么直接把项目交给我,要么我放弃。”密特朗当机立断把这个项目单独交给贝聿铭。(贝聿铭:建筑界的外交家(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年少对建筑的浓厚兴趣,加上留学时的刻苦学习,特别是柴根道夫独具的慧眼和大胆的聘用,让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崭露头角。B . 作为一个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身上的多重文化性,使他能够同时拥有东西文化的精华,并在建筑设计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C . 肯尼的家族最后采用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最主要的原因是贝聿铭能够生动地描述自己的理念,并且受到肯尼迪遗孀的特别赏识。D . 由于法国人的反对,迫于压力的贝聿铭对卢浮宫的改造既要考虑“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又要做到两种建筑艺术的对接。E . 贝聿铭虽然身在外国,但仍心系祖国,骨子里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眷念情怀,同时对祖国的发展与未来充满信心。(2) (2)贝聿铭的设计理念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 (3)本篇传记在选材、人物塑造、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 (4)贝聿铭在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中表现出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6分)4. (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下诏曰:“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 广:扩充B . 而讽于仁自引去 讽:讽刺C . 有德不谙大计 谙:懂得D . 帝遣行人存问 存:慰问(2) 对下面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B .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C .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D .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为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B . 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C . 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最终被弹劾。D . 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5. (7分) (2019高一下广州期中)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关城:潼关、函谷关。(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开篇先说“朝闻游子唱离歌”,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B . 首联、颔联中“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的深秋时节,形象生动地营造了深秋已至、寒气逼人的气氛。C . 此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如“树色催寒”中“催”使用了拟人手法,把树人格化,不是寒气使树变色、叶零落,而是树色把寒气催赶而来。D . 第三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2) 诗歌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8分) (2018淮安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2)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岳阳楼记) (3) 蟹六跪而二螯,_,用心躁也。(劝学) (4) 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_,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 (5) 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6) 朝搴阰之木兰兮,_。(离骚) (7)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_。(论语八佾篇) (8) _,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6分)7.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他总以为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决不会一气呵成。B . 也许是对故土的深情吧,住在这里的老百姓大都安土重迁 , 不愿意搬到别的地方去。C . 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 , 在此一举!”D . 世纪之初,青年一代的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好高骛远 , 向着更高更强进发。8. (2分) (2019高二上佛山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B . 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C . 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D . 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正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9. (2分) (2017湘潭模拟)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艺术创造领域里, 有一种夕阳无限好的境地。 达芬奇到了六十五岁时,_无法画油画了,只能画些素描,令人扼腕不已。 , 米开朗基罗是个例外。他到了八十多岁时,还参与了罗马圣约翰教堂的设计。 已经风烛残年,疾病缠身, , 艺术家依然全力以赴。A也许因此不过即使可是B即便也然而虽然可是C当然如果就即使那么D因为就然而因此但是A . AB . BC . CD . D10. (5分) 下面一段话见于瞿秋白传,如果要给少儿讲故事,这段话该怎样表达?请根据少儿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不得改变原意。 翌日,瞿秋白被押至郊野,行至亭中,见小菜四碟,美酒一瓮,便上前自斟自饮,回首对押解者说:“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11. (5分) (2015高一上枣阳期中) 阅读下面几句话,给“飘色”下一个定义,不超过100个字。飘色是一种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飘色在不同地区又有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种名称。飘色的表演者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其神奇之处就在于,演员们通过精心伪装的钢枝凌空而立,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9高三下汉台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北斗导航规划早、建设快,自主建设和运行,独立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2018年,在关键技术上严重依赖进口的中兴通讯公司遭遇美国技术禁售令,一度陷入困境。2018年10月23日中国人自主建造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总设计师七年做了一万多页设计方案。2018年11月5日具有长远世界眼光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这些事件体现着国家发展的战略思想,其实,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是如此,一项项国家创举对你的个人成长有什么启示?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1-1、1-2、1-3、2-1、2-2、2-3、3-1、3-2、3-3、3-4、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6分)4-1、4-2、4-3、4-4、5-1、5-2、6-1、6-2、6-3、6-4、6-5、6-6、6-7、6-8、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6分)7-1、8-1、9-1、10-1、11-1、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