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探究与演练(二),视角一史学素养家国情怀 精要点拨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演练1 (加试题)(2016浙江10月选考)有历史学者曾以忧时伤世的感情袒露自己在抗战孤岛香港,读宋人著作的心灵感受,对两宋交替之际“汴京围困屈降诸卷,所述人事利害之回环,国论是非之纷错,殆极世态诡变之至奇。乃取当日身历目睹之事,以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这说明() A.问题意识有助于廓清扑朔迷离的历史与现实是非 B.家国情怀往往影响对历史与现实相关事件的理解 C.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往往贯穿于对现实的把握与选择 D.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 解析材料反映了这位历史学者抗战时期在香港读宋朝人记述汴京沦陷的感受,说明家国情怀会影响对历史和现实相关事件的理解。 答案B,视角二史学素养时空观念 精要点拨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发生的,准确认知时空框架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解释。 演练2 (2017北京文综,17)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下图),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宝岛回归”“家园沦陷”“血战台儿庄” “全民族抵抗的枪声”“中共七大召开” A. B. C. D. 解析指的是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台湾光复;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亡;是1938年正面战场的一次重要战役;开始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是在1945年4月。故D项正确。 答案D,视角三社会热点中日钓鱼岛之争的历史渊源 精要点拨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有着充足的法理和历史依据。 演练3 2016年8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日本政府通过新版防卫白皮书答记者问强调,中国政府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意志坚定不移。中方在钓鱼岛领海进行巡航执法是中方固有权利,日方无权说三道四。对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历史渊源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签订的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签订了体现帝国主义对华商品输出要求的条约 C.中国此后一度丧失台湾、钓鱼岛领土主权 D.事件发生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解析造成钓鱼岛之争现状的历史渊源为中日甲午战争及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条约体现了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故B项说法有误。 答案B,视角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 精要点拨 人类政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通过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悟和弘扬主流历史意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演练4 (加试题)假如左宗棠、邓世昌、邱逢甲、张自忠等名人共坐一起回顾谈论各自人生,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最有可能是(),A.推翻清政府 B.建立民主政体 C.反对外来侵略,维护主权完整 D.驱逐日本侵略者 解析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政体,左宗棠不会认可;驱逐日本侵略者,左宗棠也未经历,唯有C项是几个人的共同经历。 答案C,对接学考812题,学法1考查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辨识 【例1】 “今日地方一有事故,内外衮衮诸公莫不函电交驰,曰:伤洋乎?不问民。”文中今日最有可能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 C.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D.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方法突破 材料信息体现“今日”诸公只问“洋人”安危,“不问民”,反映此时的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利益的维护者。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应为辛丑条约签订后。A项是马关条约后;C项是南京条约的内容;D项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故选B项。 答案B,学法2综合考查近代日本两次侵华活动 【例2】 1943年,美英中三国发表开罗宣言,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与日本窃取上述地区有关的事件是() A.马关条约签订,九一八事变 B.鸦片战争,九一八事变 C.辛丑条约签订,卢沟桥事变 D.黄海海战,卢沟桥事变,方法突破 本题易忽略两个关键信息点:一是台湾、澎湖列岛的被侵占是通过马关条约,二是东北的被侵占是九一八事变。 解析鸦片战争和辛丑条约中没有有关日本窃取中国领土的内容,排除B、C项;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的主要战役,没有关于领土割让的内容,排除D项。 答案A,学法3综合考查国共合作、新三民主义与国民革命 【例3】 (2017北京文综,16改编)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_,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_应为()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土地革命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法突破 从材料“非”可见,毛泽东当时主张促成国共合作,“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结合上句可判断此处为“新三民主义”,它成为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 解析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还没诞生,排除A项;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关系已经破裂,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民族各抗日力量的联合,不仅仅只和小资产阶级及“左翼”合作,排除D项。故选B项。 答案B,学法4历史主流意识全民族抗战 【例4】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量的、客观的历史事实就是如此:从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后,包括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队在内的中国民众,立即就正式揭开了抵抗侵略的抗日战争。哪里有日本的侵略,那里就一定有中国人的抗日战争。尽管在卢沟桥事变前,中国民众的抗日战争几乎未能得到国民党政府的支持,但是,此时的抗战仍然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 李殿元抗战八年当为十四年论,对接学考31题,材料二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起来,为巩固民族的团结而奋斗!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奋斗!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万岁! 中共党史资料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沟桥事变前中国抗战的特点及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内容摘自于中共哪一宣言?该宣言发表有何意义?中共在斗争实践中是如何落实以上内容的? 答案(1)核心观点:抗日战争十四年而非八年。特点:自发抵抗日本侵略;范围广,从东北到华北、全国;群众基础广泛,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队投入抗日中来;各抗日力量没有联合起来,各自为战。(任意答两点即可)意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任意答两点即可),(2)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实现。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改编红军,将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