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十单元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高考历史, 考点一新中国民主制度的确立与外交成就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1949年9月,北平。,2.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1)发展: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2)新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创立原因:共同纲领的规定;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时机日益成熟。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9月,北京。 (1)内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意义:基本上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 3.建立过程 (1)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 治”。,(2)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来,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 4.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背景: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激烈对立和斗争。,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3)“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第一次建交热潮: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1)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 (2)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提出 (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3.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4.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六、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日内瓦会议:1954年,瑞士。,2.万隆会议,考点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社会变迁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一五”计划(19531957年) (1)背景:新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重工业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3)意义: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三大改造 (1)内容: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 潮。,(2)意义: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社会变迁 1.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反映了计划经济的特点。 2.宝成铁路、兰新铁路等相继动工。 3.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考点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与人民教育的奠基 1.毛泽东思想 (1)内容: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等,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评价 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b.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1.过渡时期的阶段特征 过渡时期,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这是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例1(2017福建龙岩质检,30)“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新中国156个重点项目工程,史称“156项工程”。该工程涉及钢铁、煤炭、冶炼、发电、造船等众多工业领域。它的实施(C) A.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 B.造成了对苏联技术长期依赖 C.影响了此后中国工业化体制 D.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解析从材料可知苏联援建中国的大多是重工业,故中国在“一五” 计划期间形成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影响了中国工业化体制,C项正确。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19491952年,与材料中“一五”计划期间不符,A项错误;在苏联援建中国的同时,中国科技人员学习了先进技术,没有完全依赖苏联,B项错误;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孤立政策与题意无关,D项错误。,2.分析比较近现代中国的三部宪法(或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例2毛泽东在宪法起草委员会会议上提出:“这个宪法,是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加上总路线,是过渡时期的宪法,大概可以管十五年左右。”下面的解读准确而全面的是(D) “这个宪法”是指1954年宪法 该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和发展 该宪法属于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A.B.C.D.,解析由材料中“宪法起草”“总路线”“过渡时期”等信息并结 合所学可知,该宪法是指1954年宪法,这部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故选D项。,3.多角度认识我国多党合作制的特点,例3(2017四川乐山二调,3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3人;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27名,几乎占到一半。这说明当时中国(D) A.爱国统一战线聚人心B.形成了联合执政局面 C.各党派政治见解一致D.重视政党政治的创新,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共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进入新政府,体 现了中共重视政党政治的创新,故选D项。材料信息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政权建设,与爱国统一战线无关,故A项排除;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不是执政党,故B项错误;部分民主党派代表加入新政府参政,不能说明各党派政治见解一致,故C项排除。,4.全面、准确地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例4(2017山东济宁模拟,31)下图是19521957年国民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该图反映出(C) A.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 B.公有制成分已占据主体地位 C.新中国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D.我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信息解读:国民经济结构中工业比重上升并超过农业 调动知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得出结论:“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57年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经济结 构中工业的比重超过了农业的比重,再结合所学可知C项正确。示意图所示是19521957年国民经济结构变化情况,社会主义改造更多地强调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改变,A项错误;从示意图看不出公有制成分已占据主体地位,B项错误;图中只是体现出“一五”计划完成后工农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比重变化,体现不出我国综合国力的变化,D项错误。, 1.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时期,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有以下特征: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西藏地方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西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西藏人民从此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西藏地方的历史画卷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3.统购统销 统购统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一决议是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的。将粮食征购定名为“计划收购”,粮食配售定名为“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逐渐僵化,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改革之后,该项政策逐渐被取消,1992年底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