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高考语文 (北京市专用),一、(2018北京,812,19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5题。 (1)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如毛,民鲜克举之。”此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 注胜:超过。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敦比:注重从事。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悬: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分量轻。 (2)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治乱存亡则不,A组 20152018年北京高考题组,五年高考,然。如可知,如不可知;如可见,如不可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且:连词,表示转折。管叔、蔡叔之事:指叛乱之事。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不胜月时:季节 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戚:为悲伤 C.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相与:一同、都 D.取其金,则无损于行行:行为,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B. C.D.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事之至也数小事出现得很频繁 B.大荒者亡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 C.霸者之善著焉霸主的功业很显赫 D.赐失之矣赐,你丢失了机会啊 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德如毛,民鲜克举之 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5.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物。请根据要求作答。(6分) 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标题字数限定25字),一、 1.答案D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行:品行。 方法技巧理解文言实词“四方法”: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含义;字形分析法,了解形声字表意偏旁的含义,据此推断;成语印证法,可用熟知的相关成语来推断;课本迁移法,联系课内学过的该词用法进行迁移。 2.答案C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日:每一天。B.胜:尽、全。C.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音节助词,无实义。D.其:代词,那。 3.答案D本题考查对文言文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赐失之矣”应译为“子贡这件事做得不妥”。 方法技巧文言语句理解“三关注”:关注实词,用代入法,将这个词代入语境中,根据上下文事件的发展过程加以判断;关注虚词,虚词含义要与前后语境吻合;关注省略,经常被省略的句子成分有主语、宾语,要依据上下文,准确补充。 4.答案德行虽然看起来轻如毫毛,但人们少有能举起它的。 不领取金钱的话,就不再会有人去赎人了。,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鲜:少。克:能够。则:那么,就。复:再。 方法技巧文言语句翻译“三方法”:还原到文中,注意把握整体大意;准确判断句中动词的意思,并将其联系前后内容来理解整句话的意思;整体把握文句的句式结构,文言文常见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5.答案第一则:能积微者速成。 第二则:(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第一则标题:积微(说积微、积微与速成)。理由:本则内容是重视小事,积小事之成才能成就大事。 第二则标题:察微(说察微、萌芽与预见)。理由:本则内容是观察到事物微小的萌芽才能有所预见,避免在大事上犯错。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第一则从做事到治国,论证了“积微”的重要性,因此“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可作为中心论点;第二则先进行道理论证,后进行举例论证,第一段“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是小结句,能够概括全文中心;第二段“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是小结句,也能概括全文中,心。第一则的中心论点是“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据此标题可拟为“积微”。第二则中心论点是“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据此标题可拟为“察微”或“明察秋毫”。拟标题应结合短文论点,从论题的角度进行概括。答题时注意字数要求。 方法技巧确立中心论点“三步骤”:找出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找到标志性的词语,如“故”“所以”等;确定论述对象。 参考译文 (1)从细微处一点一点积累,月不如日重要,季不如月重要,年不如季重要。一般人都爱怠慢小事,大事到来的时候再努力处理它,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事情来得频繁(经常发生),存在的时间也长,所以日积月累效果很大;大事情到来得稀少(不常发生),存在的时间也短,所以积累的成果小。所以善于利用每天的人可以称王,善于利用每季的人可以称霸,出了漏洞再去补救的人就会很危险,荒淫无度不务正业必然灭亡。所以王者注重每天的事情,霸者注重每季发生的事情,勉强维持的邦国往往是陷入危险之后才感到悲伤,而亡国之君直到灭亡的那一天才知道国破家亡,死到临头才知道死亡。亡国之祸往往是悔不胜悔。霸主的功业很显赫,可以按季记载;王者的功名,每天都记不完。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与之相反,只有能积累小事的人才能快速成功。诗经上说:“德行虽然看起来轻如毫毛,但人们少有能举起它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假如治世和乱世、生存和死亡之间的区别就像高山和深谷、像白土和黑漆一样分明的话,就没有必要使用智慧,即使愚笨的人也是可以知道的。然而治世和乱世、生存和死亡并不是这样。好像可知,又好像不可知;好像可见,又好像不可见。所以有才智的人、贤明的人都在用尽心思去探求治乱存亡的征兆,即使这样还是出现了管叔、蔡叔犯上作乱的事件和东夷八国不听王命的阴谋。所以说治世和乱世、生存和死亡的征兆,开始时就像鸟兽们秋天长出的新毛。(如果)能够做到明察秋毫,那么在大事上就不会出现错误了。 鲁国的法律规定,鲁国人在其他诸侯中给人做奴仆,有能够赎回他们的人,可从国库中领取赎金。子贡从诸侯那里赎回了一个做奴仆的鲁国人,回到鲁国后却推辞,没有从国库中领取赎金。孔子说:“赐这件事做得有过错。从今往后,鲁国人不去赎做奴仆的人了。”从国库中领取赎金,不会对人的品行有什么损失;不领取赎金的话,就不会有人再赎人了。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个人用一头牛来酬谢他,子路收下了牛。孔子说:“鲁国的人一定会救溺水的人。”孔子能从细小的事情上看到结果,他对事物的发展变化看得多远啊。,二、(2018北京,13,5分)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斯:就。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二、 答案三次回答:孔子告诉子路不应听到某种道理就立刻去实行它,要先听听父兄的意见。 孔子告诉冉有可以听到某种道理就去实行它。 孔子认为冉有容易退缩,所以鼓励他进取;认为子路勇于作为,胆子太大,所以要他谨慎些。 思想:此则短文生动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育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子路和冉有同问“闻斯行诸”,孔子根据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子路性格鲁莽直率,故孔子要他向父兄请教后再去做;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故孔子鼓励他遇事要立刻去做。一进一退,显示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解题步骤内容概括“三步骤”:第一,确定话题内容;第二,确定观点和态度;第三,结合语句分析。,参考译文 子路问:“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道:“有爸爸哥哥活着,怎么能听到就干起来?” 冉有问:“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道:“听到就干起来。” 公西华道:“仲由问听到就干起来吗,您说,有爸爸哥哥活着(,不能这样做);冉求问听到就干起来吗,您说,听到就干起来。(两个人问题相同,而您的答复相反,)我有些糊涂,大胆地来问问。”孔子道:“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的胆量却有两个人的大,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三、(2017北京,914,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秦废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注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注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后属疏远属:亲属 B.诸侯更相诛伐更:交替 C.子房亦与焉与:参与,D.不能易也易:交换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B. C.D.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请立诸子 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 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 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 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 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 B.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赞成丞相的意见。 C.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 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 6.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5分),三、 1.答案D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易”在这里的意思是“改变”。 2.答案C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含义的能力。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A.都是连词,因为。B.都是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都可译为“的情况(人)”。 3.答案B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能力。“以公赋税重赏赐之”意为“用公家的赋税重赏他们”,该句并未表达“皆封侯”之意,因而B项错误。 易错警示对文言文语句理解的考查,实际上是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考查。翻译时要本着字字落实的原则,不可遗漏或添加任何内容,B项的错误是添加了“皆封侯”的意思。 4.答案时势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时势,不违背时势罢了。 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曾经达到了刑罚可以搁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终不能终止篡位弑君的祸患。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所字结构翻译为“所能的”,“时”译为“时势”。“措”通“厝”,翻译为“放置”;“已”译为“停止”“消除”。 5.答案D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苏轼在文中明确表达了“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的态度,认为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全文并未论述分封制和郡县制各自的优劣。 6.答案汉高帝和张子房是反对分封诸侯的,但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封韩信等人为诸侯王,所以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通过阅读原文,可知汉代初期高帝(即汉高祖刘邦)和张良采取分封各诸侯的政策,是出于形势的考虑,而非“圣人意”。 参考译文 秦刚刚统一天下的时候,丞相王绾等说:“燕地、齐地、楚地偏远,如果不设置诸侯王就不能镇守这些地方,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秦始皇把这条建议交给大臣们讨论,群臣都以为(分封诸侯王)适宜。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所分封的同姓子弟很多,然而后来的亲属日益疏远,(他们)像仇人一样互相攻击,各诸侯国互相征战,最终到了天子也不能禁止的地步。现在天下依靠陛下的神力全部统一,都成为秦朝的郡县。诸位皇子和功臣,朝廷可以用公家的赋税重重地赏赐他们,很容易控制他们。天下人没有异心,这就是使天下安宁的办法,(所以说)设置诸侯这一做法不适宜。”秦始皇说:“正因为有诸侯王,天下才都苦于战乱纷争不止。现在,依靠大秦宗庙的福佑,天下刚刚安定,又再设立诸侯国,这是建立(敌对的)军队,想要天下安定,岂不是太难了吗!廷尉的主张很正确。”于是就划分天下为三十六个郡,郡设置守、尉、监的官职。 苏子(即苏轼)说:圣人不能创造时势,也不会违背时势。时势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时势,不违背时势罢了。三代(夏、商、周)兴盛的时候,诸侯如果无罪就不可剥夺(他们的封国),因而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这就是所说的不能创造时势。周朝衰落了,诸侯互相吞并,齐国、晋国、秦国、楚国都拥有方圆千余里的国土,他们的势力足够来分封诸侯,树立屏障。到了七国都称了王,做(以前)天子(才能做的)事,然而终究不肯分封诸侯。这是(已经被验证)很久了的事情,世人害怕诸侯造成的灾祸,不只李斯和秦始皇知道这一点。 秦始皇吞并天下以后,划分郡县,设置郡县的守吏,道理本来就应当这样,(这就)像冬天穿皮裘,夏天穿葛衣,是按时令所应当做的事情,并不是某些人的个人智慧或独到见解,(一般)所说的不违背时势的情况,却被大多数学者和士大夫非议。汉高帝想封六国的后人,张良认为不行,李斯的意见与张良没有什么不同。高帝听了张良的话,知道分封诸侯的制度不可恢复,这是非常明,显的了。然而最终还是分封韩信、彭越、英布、卢绾,(这件事)不只是汉高帝所为,张良也参与了。所以柳宗元说:“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 过去议论分封制的人很多,柳宗元的言论一出,其他人的言论就废弃了,纵然圣人复出,只怕也改变不了什么了。因此我采纳他的说法,并且再添加一些议论:只要是有血气的人,就一定有争夺,争夺一定是因为利益,而利益没有分封诸侯大。分封诸侯,是争战的开端、战乱的开始。从有文字记载以来,臣下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父子兄弟互相残杀,有不是因为袭取封国和争夺王位的情况吗?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曾经达到了刑罚可以搁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终不能终止篡位弑君的祸患。自汉代以来,君臣父子互相残杀的情况,都是(出现在)诸侯王的子孙中,其余的不能世袭的官宦人家,从未有过这种事。近世不再分封诸侯,所以这种祸事差不多绝迹了。仁人君子,难道忍心再开启这种祸事吗?所以我认为李斯、秦始皇的意见和柳宗元的言论,应当成为万世的法则。,四、(2016北京,914,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至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楚服。,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求制衡山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价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赵粜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取材于管子轻重) 注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将:率领 B.什至而金千斤也什:十倍,C.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赋:给予 D.衡山之民释其本本:农耕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B. C.D.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藏谷十之六 把十分之六的粮食储藏起来 B.天且以齐私楚也 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 C.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D.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燕、代、秦就带领衡山的使节回国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5.在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的表现。(4分) 桓公管子衡山之君 6.本文讲述了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5分),四、 1.答案C赋:动词,征税。 2.答案BA.到,动词。B.它的,代词;可以,语气副词,加强祈使语气。C.果然,副词。D.用,介词。 知识拓展“其”的副词用法 表推测语气,译为“或许”“大概”。例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表祈使语气,译为“可要”“当”。例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表反诘语气,译为“难道”。例如: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灭吴) 3.答案D燕、代、秦三国也从衡山召回了自己的使节。 疑难突破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引其使而归”,“其”指代的是燕、代、秦的使节,而非衡山的使节。这一点可以从上文中推断出来。“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齐国在收购足了兵器、粮食后就封闭关卡,断绝与衡山国的往来,燕、代、秦三国立刻从衡山召回了自己的使节,所以“其”指代的是燕、代、秦的使节。,4.答案楚国百姓就放弃了农耕而去捕鹿。 (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对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 解析即:就。释:放下,放弃。而:表顺承。畋:捕猎。 以:表目的,来。奉:献上。归:归附,归顺。 方法技巧文言语句的翻译 第一步:瞻前顾后看语境。 第二步:三查重点找关键一查重点实词,关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通假字等特殊文言现象;二查词类活用情况;三查文言句式。 第三步:合理推断破疑难。 5.答案(示例)桓公:从善如流(虚心纳谏择善而从从谏如流) 管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审时度势知己知彼神机妙算) 衡山之君: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愚不可及目光短浅)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和成语(或熟语)的运用能力。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也需要考生对文言文中的人物性格有清晰的了解。管仲对齐国与楚国、衡山国的对峙,能够审时度势,知己知彼,从长计议,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对于管仲的建议,桓公能虚心纳谏,从善如流;而衡山国君则目光短浅,只看眼前利益,舍本逐末,因小失大,最终导致国家灭亡。据此寻找恰当的熟语或成语进行评价。 6.答案(答题角度参考)用经济、金融手段战胜敌国。 粮食安全对一个国家是极为重要的。 上下一心是成功实施谋略的保证。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内容的思考、领悟和探究能力,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此题要点有二:一为结合“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一为启示。答题时先结合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再答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参考译文 桓公问管仲说:“楚,是崤山以东的强国,它的人民熟习战斗的方法。出兵攻伐它,恐怕实力不能胜过它,被楚国打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就用战斗的方法来对付它。”桓公说:“这怎么讲?”管仲回答说:“您可用高价收购楚国的活鹿。” 桓公就派人到楚国购买活鹿。管仲就让桓公通告百姓,贮藏国内十分之六的粮食。再派左司,马伯公率民夫到庄山铸币。然后派中大夫王邑带上两千万钱,到楚国收购生鹿。楚王得知后,告诉他的丞相说:“钱币是谁都重视的,国家靠它维持,明君靠它赏赐功臣。禽兽,不过是一群害人之物,是明君所抛弃驱逐的。现在齐国用他们的重宝高价收买我们的害兽,那么是楚国的福分。上天将要拿齐国来偏爱楚国了。请您通告百姓,赶快猎取活鹿,来换取齐国的全部财宝。”楚国百姓就放弃了农耕而去捕鹿。管仲还对楚国商人说:“您给我贩来活鹿,二十头就给您黄金百斤;增加十倍,就给您黄金千斤。如果这样楚国即使不向百姓征税,财富也充足了。” 楚国的男女都住在野外猎取活鹿。隰朋让齐国百姓贮藏了五倍(于过去)的粮食,楚国凭借(出卖)活鹿贮藏了五倍(于过去)的钱币。管仲说:“这回可以制服楚国了。”桓公说:“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楚国的存钱是原来的五倍,楚王将以自鸣得意的心情经营农业。”桓公说:“不错。”于是派人封闭关卡,不和楚国互通使节。楚王果然以自鸣得意的心情开始经营农业。但粮食不是三个月内就能生产出来的,楚国买一石粮食要四百钱。齐国便派人运粮到与楚国交界的芊地南部出卖,楚人投降齐国的有十分之四。经过三年时间,楚国就降服了。 桓公问管仲说:“我要找一个控制衡山国的办法,应怎样进行?”管仲回答说:“您可派人出高,价收购衡山国的兵器,这样,燕国和代国一定跟着您去买。秦国和赵国听说后,一定同您争着买,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若天下争相购买,衡山兵器一定涨价十倍以上。”桓公说:“可以。”便派人到衡山寻求购买兵器,不可同他们讨价还价。齐国施行购买衡山兵器的策略十个月以后,燕、代两国听说,果然也派人到衡山收购兵器。燕、代两国施行这一策略三个月以后,秦国听说,果然也派人到衡山国购买兵器。衡山国君告诉他的丞相说:“天下各国都争购我国兵器,可使价钱提高二十倍以上。”衡山国的百姓放弃农业,发展制造兵器的工艺。齐国则派隰朋到赵国购买粮食,赵国卖粮价每石十五钱,隰朋按每石五十钱收购。天下各国听说后,都运粮到齐国来卖。齐国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十七个月,施行购买粮食的策略五个月,然后就封闭关卡,不与衡山国互通使节。燕、代、秦三国也从衡山召回了自己的使节。衡山国的兵器已经卖光,鲁国侵占了它的南部,齐国侵占了它的北部。(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付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五、(2015北京,914,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注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巨子腹黄享,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黄享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去私) 注祁黄羊:人名,晋国大臣。后文解狐、午、腹黄享(tn),均为人名。,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至公也 A.到达B.极、最C.至于D.导致 忍所私以行大义() A.忍耐B.容忍C.对狠心D.抑制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 A.B. C.D.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与其子而授舜 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舜 B.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您的发问是恰当的,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C.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在这件事上先生还是听我的吧 D.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这是用来禁止杀伤人的法令 4.请把第一段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5.用恰当的熟语描述下列人物各自的处事为人。要求任选两人,每个人物用两个熟语(包括成语)描述。(4分) 晋平公祁黄羊腹黄享 6.请具体说明“善”字在以下三种语境中指向的对象。平公曰:“善”。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3分),五、 1.答案BC 解析“至公也”是评论尧、舜禅让的行为,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天下最公正的。“至”的意思是“极、最”。 本句的意思是用对自己的儿子狠心的方式来伸张大义。“忍”的意思是“对狠心”。 2.答案AA.其:语气副词,用在句首,表示希望、期望语气;代词,指代这件事。B.之:都是助词,的。C.遂:都是顺承连词,于是,就。D.者:都是者字结构,的人。 3.答案B联系上下文可知,B项是在说南阳令的人选一事,因此“君问可”是“您问的是谁可以胜任这个职位”的意思,“可”指的是“胜任”,并不是在评价晋平公的发问,因此选B。 解题关键解释语句的关键是对关键词语的准确 翻 译,如D项“所以”应译为“用 来 ”。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语境,符合上下文的逻辑,如B项的“可”由上文可知,指的是南 阳令的人选一事,应译为“胜任”,而非“恰当的”。特别关注一些代词,依据上下文语境,明确其指代内容,如A项中的“其子”,应译为“自己的儿子”。,4.答案日月照耀万物而不偏私,四季运行而不偏私。天地、日月、四季都是依据德而行,所以万物能够顺利生长。 解析烛:名词活用为动词,照耀。行:运行。长:发展,生长。 解题关键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关键实词,特别是活用的词语,如“烛”,名词活用为动词,照耀。关键虚词,如“遂”,表顺承关系,于是。文言句式,包括文言固定句式、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 5.答案(示例)晋平公:从谏如流择善而从 祁黄羊:出以公心不念旧恶 腹黄享:大义灭亲铁面无私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成语、俗语的运用及概括能力。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也需要对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有清晰的了解。文中晋平公在祁黄羊进谏之后任用官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个明君,因此需要用善于纳谏这方面的词语来形容他。祁黄羊和腹黄享两人都是正直无私的形象,可以用近似的成语来解释。祁黄羊更偏向于公正不阿,腹黄享更偏向于不徇私枉法,可分别用形容公正、不偏私的词语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形象。,6.答案晋平公认可并批准祁黄羊的建议。 国人对祁黄羊的荐贤、晋平公的纳谏以及解狐、祁午的称职表示赞赏。 孔子对祁黄羊的荐贤原则表示赞赏。 解析“善”字在三句话中都是赞许之意,必须联系上下文来确定评价的对象。第一句出现在祁黄羊的建议之后,因此是赞许建议。第二句前有“遂用之”,“之”指的是祁黄羊推荐的解狐、祁午,因此这一句应该是百姓对祁黄羊的荐贤、晋平公的纳谏以及解狐、祁午的称职的评价。第三句是孔子对祁黄羊的评价,后有议论“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因此,“善”的对象是祁黄羊公正的荐贤原则。 参考译文 天空覆盖万物而不偏私,大地承载万物而不偏私,日月照耀万物而不偏私,四季运行而不偏私。天地、日月、四季都是依据德而运行,所以万物能够顺利生长。 尧有十个儿子,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舜;舜有九个儿子,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禹:他们最公正了。 晋平公向祁黄羊问道:“南阳没有县令,那么谁可以担任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担,任。”晋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以胜任这个职位,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晋平公说:“好啊。”于是就让解狐担任,国人都很称赞。过了不久,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管军事的官,那有谁能担任呢?”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担任。”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以担任管军事的官,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晋平公说:“好啊。”于是又让祁午担任,国人都很称赞。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说法太好了!推荐外人不回避仇人,推荐家里人不回避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公正了。 墨家有个大师腹黄享,居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说:“先生的年岁大了,也没有别的儿子,我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他了,在这件事上先生还是听我的吧。”腹黄享回答说:“墨家的法规规定:杀人的人要处死,伤害人的人要受刑。这是用来禁止杀伤人的法令。用来禁止杀伤人的是天下的大义。您虽然为这事加以照顾,让官吏不杀他,我却不能不施行墨家的法规。”腹黄享没有答应秦惠王,就杀掉了自己的儿子。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而推行大义,腹黄享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六、 1.答案曾皙孔子曾皙孔子 解析注意审题,这里只有孔子和曾皙在对话,一问一答,区分发问者和回答者即可。 解题思路一定要关注整体语境,结合上下文梳理人物关系。本篇文章是大纲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记忆来进一步探究这段对话的基本背景和议题。 2.答案不同之处(3分) 要点一:第一种解读认为在对话中,曾皙一次发问,孔子一次作答;第二种解读认为曾皙三次发问,孔子三次作答。 要点二:第二种解读认为,曾皙与孔子的关注点不同,直到最后二人也没有谈拢。孔子关注的是“为国以礼”,应该谦虚,故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曾皙的志向与其他三人不同,他不想从政(有出世倾向),他的关注点是从政与不从政的差别,他认为孔子既然对子路的从政“哂之”,就应该也对求和赤“哂之”,所以才会有连续的发问。第一种解读没有体现上述内容。 看法及理由(2分) (示例1)赞同第一种解读。理由是,孔子的关注点在于“为国”是否“以礼”、是否谦虚,所以,他用一连串的反问句,强调赤和求同样也是为政但是却表现得谦虚,反衬子路不够谦虚。孔子细致地回答了曾皙的提问,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示例2)赞同第二种解读。理由是,这一解读与前文四人各言其志衔接紧密,生动地再现了师生间的对话过程和各自不同的关注点。曾皙一再追问,孔子耐心作答,表现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解读文气更顺。 解析本题利用不同的断句来考查考生对于文本效果的认识,是一道很新颖的题目。做题时要把握出题人的意图。注意选定立场,态度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题设比较偏向于第二种解读,建议选择第二种解读进行分析。首先应分析两者的不同,阐述一人自问自答和两人对话的差别;然后可以从语句表达和人物性格两方面入手分析。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阐述观点的能力,要求考生在了解两种标点所导致的对文本的不同解读的基础上,进一步陈述判断哪种标点更合理的理由,而不是简单陈述个人的好恶。陈述时一定要结合文本内容,切忌空谈。,参考译文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所以笑他。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何以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一、(2014北京,813,2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注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B组 20112014年北京高考题组,题组一 文言文整体阅读,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 虑 熟 谋 审 力 不 劳 而 功 倍 作 事 可 以 为 后 法 一 宜 书 不 苟 一 时 之 誉 思 为 利 于 无 穷 而 告 来 者 不 以 废 二 宜 书 岳 之 民 人 与 湖 中 之 往 来 者 皆 欲 为 滕 侯 纪 三 宜 书 以 三 宜 书 不 可 以 不 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 注滕侯: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愿有所记愿:希望,B.覆溺之虞虞:料想 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使:假如 D.常显用之常:曾经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予发书按图 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 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 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 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 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 B.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憾。 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D.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道。 5.偃虹堤记写到“(滕侯)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请在方格里填写岳阳楼记中内容与之相关的文句。(3分) 答: 6.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妹篇,内容相得益彰。谈谈你从两篇记所抒发的为官情怀中获得的感悟。(200字左右)(12分),一、 1.答案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解析首先通读全段,把握中心内容。本段记述了为滕侯写记的三个理由,故“一宜书”“二宜书”“三宜书”就应断开;每个“宜书”中都具体地阐述了写记的理由。可以通过抓住主语和谓语动词的方法断句,如“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也可以抓住句意特点断句,如“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是一组句意相反的句子,可以从中断开。 2.答案B虞:忧虑,忧患。 3.答案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应译为“他们都不能改变我们太守的决议”,“易”译为“改变”。 4.答案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的目的,在第二段最后写道“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意思是“如果继承者都像建造者那样用心,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惠,天下还会有把有利的事物丢掉的吗?这就是滕太守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而非“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易错警示辨析C、D两项各自的后半句(“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道”)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到原文。由“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可知,C项错误。 5.答案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俱)兴 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型名句默写题。首先理解题干提供的偃虹堤记中的这句话,然后找准岳阳楼记中内容与之相关的文句,正确默写即可。 6.答案感悟角度: (1)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时刻把百姓放在心上,“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3)即使自己身处逆境,也要为百姓谋利,有所作为。 (示例1)滕子京为了使往来洞庭湖的船只安全和方便而修建偃虹堤,这种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政品德正与范仲淹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谋,而合,今天我们不正需要继承这种为政作风吗?担起责任,不怕麻烦,不计劳烦,不辞辛苦,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公仆,率先垂范,像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沈浩为政一方,不搞花架子,不摆官腔子,供民所需,为民所用,有一份“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与担当,如果官员普遍如此,我们这个社会一定不会再出现倒地没人扶的老人、失学的儿童、没人收养的孤儿。 (示例2)滕子京在修建偃虹堤时,从堤坝的规模到用工、用时,反复论证,多方考察,就是为建一个永久为民谋利的水利工程,可谓“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他和范仲淹一样“虑深谋精”,是因为他们为官一方时,时刻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做事力求尽善尽美,惠及后世。这种踏实认真、严密谨慎的为政品德正是我们今天要继承和发扬的。如果今天的官员们能够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刚建几年的大楼就倒塌、才通车的大桥就断裂的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我们人民的生命安全就会更有保证。 解析本题属于拓展延伸试题,考查的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的体察、阐发和评价的能力,难度较大。此类试题考生须认真审题,本题为偃虹堤记和岳阳楼记的比较试题,切入点在“为官情怀”方面找到二者的相同点,就某一点思考、阐发与评价。 答题思路:从文本中获得的感悟结合文本加以阐释与评价联系现实加以分析、阐释小结。,参考译文 有一个从岳阳来的客人,拿着滕子京太守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图来告诉我说:“希望您写篇记述的文字。”我打开信查看地图,(看到)从岳阳门往西到金鸡的右边,其外面隐隐约约有一个又高又长的建筑,叫作偃虹堤。问建造此堤和为此堤命名的人,客人说:“这都是我们滕太守做的。”又问他这样做有什么利弊,回答说:“洞庭湖是天下最险要的湖泊,岳阳又是荆州、潭州、贵州和蜀州四个地方的要冲。过去往来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无法停泊的地方,只能在南岸的渡口停泊,那些需要到州中办事的就要绕远路而且很疲惫,又常常害怕风波兴起,担心船被打翻,人被淹死。现在船到了全部停泊在堤下,有事到州里的,路又近又不用担心。”我问这个堤规模有多大,需要用多少人,回答说:“堤全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度越往下就加上二尺,需要用一万五千五百个工,而且不超过时间完成。”我问他开始是如何谋划的,回答说:“州里把这个事上报给转运使,转运使选择有能力的官吏视察是否可行,反复了多次,最后又上报朝廷,由三司来决定,三司决定说可行,他们都没能改变我们太守的决定。”又说:“这是有德行的人的举动,可以为此写篇文字。”,大概为百姓考虑得深远的人,在开始谋划一些事情时就是精到的,所以能够用力少而取得的功效多。凭借百步远的湖堤,抵挡天下最凶险和最不可预测的担心,使当地百姓得到好处并且遍及荆州、潭州、贵州、蜀州,凡是往来于洞庭湖的人,不论是远是近都得到这个堤的好处。而且岳阳又是四个地方的要冲,往来的船只在此停泊的,一天要有多少呢!假如堤上的土石有幸长久不朽坏,那么滕太守对人或物的恩惠,难道可以用数量来计算吗?事情不怕干不成,怕就怕容易坏。建造人开始并非不想让它长久完好,可是继承者倒常常把它废弃。自古以来有才德的人,为了百姓兴利除弊,他们的遗迹到处都有。假使其继承者都像刚开始建造的人那样用心,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惠,天下还会有把有利的事物丢掉的吗?这也是滕太守担心的原因,所以让我写篇纪念文字给后人。 滕太守志向大、能力强,在当世很有名。在朝廷急需用兵用人的时候,他曾经被朝廷重用过。但还没有功成名就,就退下来当一州的太守了,并没有用他的全部才能,只是稍稍发挥,凭修这个堤来惠及百姓。他深思熟虑,不用花太多的力气而收到成倍的功效,这种做事的方法可以作为后世人仿效的法则,这是我第一个该写此记的理由。他不只是想着为当时的人所赞誉,而且,考虑到让千秋万代获利,并且告诉后代不要把(它)废弃,这是我第二个该写此记的理由。岳阳 的百姓与洞庭湖中往来的人们,都想为滕太守记下这个功劳,这是我第三个该写此记的理由。因为有这三个该写的理由而不能不写,于是就写下了此篇文字。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二、(2013北京,610,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注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 (取材于宋史曹彬列传) 注觌(d):相见。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受而籍之以归籍:登记造册 B.太祖典禁旅典:主管,掌管 C.副帅潘美预以为贺预:参与,加入 D.仍赐白金万两仍:于是,又,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B. C.D.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使吴越,致命讫即还 出使吴越,传达旨意完毕即刻返回 B.吾终拒之,是近名也 我如果一直拒绝收礼,就会得到好的名声 C.请煜入宫治装 请李煜进入宫殿收拾行装 D.上觉,遽诘所以 皇帝察觉了,急忙追问其中的缘故,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曹彬拒绝借公务而取私利,不过他做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交。 B.曹彬为官清正,对宋太祖不巴结逢迎,对同僚也不结党营私,深得太祖的赏识。 C.曹彬突然称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他尊重降者人格,以礼相待。 D.曹彬富有智慧,才能出众,宋太祖虽然器重他,但是又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 5.文中第5段写道“美窃视彬微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由。(4分),二、 1.答案C预:提前,预先。 2.答案DA.以:都是介词,但意义和用法其实不同。把、用/表示工具,凭借。B.所:均为结构助词,加动词变为名词性结构。C.何:都是疑问代词“什么”。D.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于谓语和补语之间,译为“得”。 3.答案B“近名”,意为追求名声,而不是得到好的名声。 解题关键A.使,出使;致命,传达命令;讫,完毕。B.是,这,代词;近,追求。C.治,整理。D.觉,察觉;遽,立刻;诘,追问;所以,的缘故。 4.答案D“心存戒备”“有所防范”属于无中生有。 5.答案“美窃视彬微笑”:曹彬已经料到太祖不会兑现许诺,甚至预见到太祖要说的理由。潘美的会心一笑,表达了对曹彬的钦佩。 “上亦大笑”:太祖被臣下猜透了心思,大笑中含有自嘲和对曹彬的赏识。 解析本题只要联系二人“笑”前面的内容,稍加理解即可概括出缘由。 解题思路联系上下文,确定对象和事件:“微笑”表达潘美对曹彬的钦佩,钦佩他有预见性;,“大笑”是皇上被臣下猜中心思后的反应,含有自嘲和对曹彬的赏识。 参考译文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曹彬一周岁时,父母把各种玩具摆设在席上,看他选取什么。曹彬左手拿着兵器,右手去取俎豆,过了一会儿又拿起一枚印,其他什么都不看,人们都觉得他不寻常。 五年,出使吴越,送达完王命后当即返回。私人相见的礼物,丝毫没有接受。吴越人驾轻舟追上去赠送他,达多次,曹彬还是不肯接受。然后说:“我最终拒绝,那就是追求名声。”于是收下来登记带回,全部上交官府。 起初,宋太祖掌管禁军,曹彬保持中立,不偏不倚,不是公事从不登门拜访,大臣们宴会,也很少参与,因此(太祖很)器重他。建隆二年,曹彬从平阳被召回,太祖对他说:“我过去总是想要亲近你,你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