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 理 实 施 细 则 总监理工程师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49074578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总监理工程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总监理工程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总监理工程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总监理工程师: 土方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1、 场地平整 2、工测量放线 2.1、做好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阅读与校核图纸,校测仪器及测量工具。 2.2、验线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3、必须独立验线,验线工作尽量与放线工作不相关。 3、报验与验线 3.1、承包单位应向项目监理部报送施工测量方案,只有当监理部审批认可后,方能按该方案施工。 3.2、基础验线时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长度L、宽度B的尺寸(m) 允许偏差(mm) L(B)30 5 30 L(B)60 10 60 L(B)90 15 4、基槽开挖与回填 4.1、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成的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 4.2、在组织土方工程施工前,承包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并报项目监理部。定位放线后,方可施工。 4.3、应根据“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 4.4、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成的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回填土料应符合规范要求。 4.5、当挖方或填方施工完毕,承包单位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应按要求填写“分项/分部工程报验表”保送监理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6、应分层、分段回填,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碾迹重叠0.51.0米,上下层接缝应错开不小于1米。 4.7、当挖方或填方施工完毕,承包单位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应按要求填写“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报送监理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1、钢筋工程的质量要求 1.1、钢筋加工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1.2、钢筋安装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2、钢筋工程原材的质量控制 2.1、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检验报告,如为复印件,应加盖原件存放单位的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和时间。 2.2、钢筋进入现场后,监理工程师应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勒令承包单位将其清退出场。 2.3、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要求承包单位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2.4、监理工程师对单位工程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和连接接头试件必须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次数不得少于实验总次数得30% 。 3、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3.1、监理工程师在巡检过程中,应要求焊工持证上岗,并进行抽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钢筋焊接。 3.2、监理工程师必须充分熟悉图纸,对有关配筋变化涉及到的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和工程洽商记录,应及时标注在相应的结构施工图上。 3.3、对钢筋焊接进行外观检验,不合格的要求返工。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报告单,对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应责令承包单位进行返工处理。 3.4、在钢筋绑扎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到现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以“监理通知”形式通知承包单位改正。 3.5、在承包单位质检合格的基础上,对承包单位报验的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3.6、悬挑结构负弯矩钢筋应保证到位,采取措施防止踩压错位。 3.7、钢筋保护层的垫块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8、予埋件、予留孔洞的位置应正确、固定可靠,孔洞周围边筋加固符合设计要求。 3.9、浇筑混凝土前,监理工程师应二次验筋,如有问题,及时通知承包单位,修整合格后浇筑混凝土。 3、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1、模板工程的质量要求 1.1、模板安装工程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1.2、模板拆除工程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2、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模板 2.1、审核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 2.2、对进场模板规格、质量进行检查。 2.3、墙、柱支模前应先在基底弹线,以矫正钢筋位置,并为合模后检查位置提供准确的依据。 2.4、为防止胀模、跑模、错位,造成结构断面尺寸超差、位置偏离;漏浆造成蜂窝、麻面,模板支撑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规定。 2.5、对模板拼缝、节点位置、模板支搭及加固情况,应认真检查,防止漏浆及缩颈现象。 2.6、予埋件、予留孔洞的位置、标高、尺寸应复核;予埋件固定方法应可靠,防止位移。 2.7、模板在下列情况下要开洞:一次支模过高,浇捣困难;有大的予留洞口,洞口下难以浇筑;有暗梁或梁穿过;钢筋密集,下部不易浇筑。 2.8、合模前钢筋隐检已合格,模内已清理干净,应剔凿部位已剔凿合格;合模后核验模板位置、尺寸及钢筋位置,垫块位置与数量,符合要求才能浇筑混凝土。 2.9、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浇水润湿,但并不能存水。 2.10、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拆模控制:(1)整体式结构承重模板,应控制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时方可拆除;(2)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其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3)在模板的拆除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1、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要求 1.1、水泥进场检验,应对其品种、级别、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1.2、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1.3、混凝土所用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1.4、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 1.5、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1.6、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出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1.7、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1.8、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1.9、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水泥、掺合料2% ;粗、细骨料3% ;水、外加剂2% 。 1.10、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1.1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方案执行。 1.1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2)浇水养护的时间,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4)混凝土强度达到1.2兆帕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和支架。 2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 2.1、审查承包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特别注意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顺序、施工缝的设置。 2.2、对混凝土生产设备及施工机具进行检查。原材料必须过磅,计量装置应校核准确。 2.3、按照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及标准对原材料分批进行检查,并审核承包单位报送的水泥复试报验单。 2.4、审查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应送取现场的水泥、砂、石试验,应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室计算试配合格的正式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2.5、监理工程师在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水电暖通专业及混凝土浇筑准备验收认可后,承包单位方可开机搅拌,浇筑混凝土。 2.6、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的拌制过程,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抽查内容有原材料计量及加水量控制应准确。 2.7、加料顺序及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随机取样制作试块。 2.8、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方法,事先应周密考虑。 2.9、对配筋密集和予埋件较多的部位,应认真操作,振捣密实,并避免碰动钢筋及予埋件。 2.10、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作为检查混凝土拆模强度的标准。 2.11、对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检查其偏差是否超过规范要求。 2.12、当发现混凝土结构存在蜂窝、麻面、漏筋甚至孔洞时,承包单位不得自行修整,要作好详细记录,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然后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区别对待,进行修整。对于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会同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1、砖砌体工程的质量要求 1.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边角整齐、色泽均匀。 1.2、每一生产厂家的砖进场后,按烧结砖15万块、多孔砖3.515万块、灰砂砖及粉煤灰砖10万块各为一验收批,抽检数量为一组。 1.3、红砖需经试验室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4、在砌砖前一天,应将砖浇水润湿。以免在砌筑时因干砖吸收砂浆中大量的水分,使砂浆流动性降低,砌筑困难,并影响砂浆的粘结力和强度。但也要注意不能将红砖浇的过湿而使砖不能吸收砂浆中多余的水分,影响砂浆的密实性、强度和粘结力。而且还会产生堕灰和砖块滑动现象,是墙面不洁净、灰缝不平整、墙面不平直。施工中可将砖砍断,看其断面四周的吸水深度达到1020毫米即认为合格。 1.5、红砖不得在脚手架上浇水,如砌筑时砖块干燥,操作有困难时,可用喷壶适当补充浇水。 1.6、做好配制砂浆的材料准备和砂浆的拌制。 1.7、做好塔吊、搅拌机的调试工作,准备好砌筑工具(皮数杆、托线板、靠尺、垂球)等。 1.8、墙的组砌形式,采用一顺一丁砌法。为了使墙的转角处各皮间竖缝相互错开,必须在外角处砌七分头砖。七分头的顺面方向依次砌顺砖,丁面依次砌丁砖。砖墙的丁字接头处,应分皮相互砌通,内角相交处竖缝应错开1/4砖长。并在横墙端头处加砌七分头砖。砖墙的十字接头处,应分皮相互砌通。交角处的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 1.9、全部砖墙应平行砌起,砖层必须水平,砖层正确位置用皮数杆控制,等楼房砌完后,必须校对一次水平,轴线和标高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其偏差值应在楼板顶面调整。 1.10、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缝一般为10毫米,但不小于8毫米,也不大于12毫米,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竖向灰缝宜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 1.11、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毫米,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米,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 1.12、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本工程抗震设防为6度,当临时间断处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120毫米墙厚放置16拉结钢筋(120毫米厚墙放置2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毫米,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1000毫米;末端应有900 弯钩。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茬处表面处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1.13、砖砌体每天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8米,雨天不能超过1.2米。工作段的分段位置设在伸缩逢。 1.14、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予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超过300毫米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 1.15、砖砌体工程检验批验收时,其主控项目应全部符合规定的要求,一般项目应有80%及以上的抽检处符合规定要求。或偏差值在偏差允许范围内。 2 、砖砌体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 2.1砂浆强度不稳定,通常是砂浆强度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 有时砂浆强度波动大,均匀性差,其主要原因有:材料计量不准确,砂浆搅拌不均;加料顺序颠倒;使塑化材料未散开,水泥分布不均匀。 2.2、砂浆的使用时间超过规定等。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小时和4小时内使用完毕,若施工期间最高温度超过30时,必须分别在拌成后2小时和3小时内使用完毕。 3 、砌筑工程的安全技术 4.1、砌筑操作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4.2、砌筑高度超过地坪1.2米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架上堆放材料不得超过荷栽标准值,堆砖高度不得超过三皮侧砖,同一块脚手板上的人员不得超过两人,按规定搭设安全网。 4.3、不准站在墙顶上做划线、刮缝及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不准用不稳固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上垫高操作。 4.4、砍砖时应面向内打,注意碎砖跳出伤人。已砌好的山墙,应用临时联系杆放置在各跨山墙上,使其联系稳定,或采用其他有效的加固措施。 4.5、雨天或每天下班时,应做好防雨准备,以防雨水冲走砂浆致使砌体倒塌。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1、电气工程监理予控措施 1.1、电气专业监理工程师首先应该熟悉电气安装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参加图纸会审并做好记录,全面了解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1.2、设计文件的组成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规范。 1.3、室内外设备的布置和线路路线,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和现场实际。 1.4、电气安装施工企业的资格审查。 1.5、采用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认定,审核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 2、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要点 2.1、监理工程师要坚持每道工序不验收认可,不准转入下道工序的原则。 2.2、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电气技术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应有相应的技术职称和有效合格的岗位操作证,并登记备案。 2.3、电气安装施工与其它专业施工配合及协调。 2.4、基础施工阶段,督促土建专业施工人员按土建图注明的穿过基础的管线位置予留孔洞,电气专业人员配合土建施工,予留土建图中注明的应予留孔洞及需埋入基础垫层的管线、接地装置。 2.5、结构施工阶段,督促电气专业人员与土建专业人员密切配合,对防雷设施及引下线的施工,对距地面1.8米处引出断链检查点,每三层设置一个均压带,均应提前备好予埋件,土建施工到位时及时埋入。 2.6、抹灰阶段,督促检查电气工程的箱、盒、管卡、套管是否齐全完好,不合格及时补救、修理。 2.7、箱、盒口要规矩平整,不允许留大喇叭口,应与墙面一致。 2.8、电气施工人员必须将箱、盒封堵(用纸或其他物)保护箱体,防止污染,掉进异物。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1 、给水工程施工监理予控内容 1.1、审核设计图纸,组织施工图纸的设计交底会。 1.2、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监理的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 1.3、对分包单位的资质,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资格,特殊技术工种的上岗证要进行审核。 1.4、安装开始之前,应对土建工程的基面进行验收,对基面的外形尺寸、标高、坐标、坡度以及予留洞和予埋件要对照图纸进行核验。 1.5、工程使用的各种材料、配件及设备应经过监理工程师的认定。 2 、给水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2.1、管道施工作业的控制要点(1)埋地管道必须铺设在未经扰动的坚实土层,或铺设在按设计要求经夯实的松散土层上,管道及管道支撑或支墩不得铺设在冻土层和未经处理的被扰动过的松动土上;沟槽内遇有块石要清除,防止管道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质量事故,管道铺设的高程和坐标要符合设计要求。 (2)室外管道在雨季施工,应做好沟槽排水措施,不能产生积水泡槽问题,更应防止因地面雨水流入管沟内,造成漂管,使管口折裂事故。(5)给水管道防腐均按设计要求及国家验收规范进行施工,所有型钢支架及施工中管道镀锌层破损处和外露丝扣要补刷防锈漆。(6)明装或暗装的给水管道保温的目的是,防冻、防热损失和管道结露,其材质及厚度均应按设计要求验收。(7)安装好的管道不得做支撑或搭放脚手板,不得踏压,其支托卡架不得作为其他用途的受力点。 3 、建筑给水工程质量通病 3.1、由于地面标高超偏或调整,有关项目未进行相应的调整,造成管道予留口、器具、设备等的标高超偏。 3.2、由于砖、柱、垛尺寸调整或偏差,造成管道位移,管道吃墙或影响门、窗扇启闭。 3.3、暖气片后,墙不抹灰、粉刷或没装修即安装,影响装饰工程质量。 3.4 、由于水、电专业设计配合不当,施工审图不细,造成管道、设备与电气开关插座等设施距离过近或重叠,影响安全和使用。 3.5、管道穿越楼板处,没有与楼板同标号的混凝土按正式工序进行堵洞。切断主筋后,未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有防水层地面,管洞周围防水处理 不好,造成渗漏。 3.6、竖向管井,无分层隔断,不符合消防要求。 3.7、防水层做完,后剔凿打洞,埋设管道及排水器。 3.8、地漏埋设未考虑厕浴间与走廊地面高差,未考虑地面坡度,未考虑面层厚度,造成排水不入地漏,以及地面流水倒坡等影响地面及墙面的防水性能。 3.9、固定支架的位置、构造及固定做法不符合要求。 3.10、支、托、吊架规格、间距、标高不符要求;固定不牢、不平不正,与管道接触不好,制作粗糙。 3.11、管道或支墩铺设在冻土或松土上,支墩砌筑不符合要求。 3.12、管道支、托、吊金属设备等未经除锈、防腐,即进行安装或除锈、防腐、清理灰浆不彻底,防腐、面漆的遍数不够及局部漏刷。 3.13、给排水、采暖、煤气等管道的相互位置或间距不符合要求。 3.14、管道坡度超差,甚至倒坡,予留口不准,局部塌落或压弯。 3.15、不允许焊接而采用焊接。 3.16、焊口不平直,加强面不足,有烧穿、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丝接接头不规整,断丝多,丝扣外露超差,麻头不清。 3.17、镀锌钢管的镀锌层被破坏。 3.18、法兰接头不平齐,垫料材质规格不符合要求,有双层或多层垫。 3.19水压试验、耐压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闭水和灌水试验问题;程序和方法不符合要求,结论不确切,签证不齐全;试验部位不全,有漏试区段或系统;阀门安装前的产品质量未按规定取样或全数试验,有缺项、漏项。 3.20、给水管道水流不畅,水质浑浊,甚至堵塞。 3.21、保温选材不当,不严或漏保,产生结露。 3.22、消火栓口朝向不对,标高位置不准,水龙带不按规定摆放,水龙带绑扎不符合要求。 4 、建筑排水管道工程质量监理要点 4.1、排水管道工程,质量要求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规定。 4.2、管材为硬质聚氯乙烯(PVCU)。所用粘接剂应是同一厂家配套产品,应于卫生洁具连接相适宜,并有产品合格证及说明书。 4.3、其他材料:粘接剂、型钢、圆钢、卡件、螺栓、螺母等都应符合规定。 4.4、埋设管道,应挖好沟槽,沟槽要平直,必须有坡度,沟底夯实。 4.5、暗设管道首先应核对各种管道的标高、坐标的排列有无矛盾。 4.6、地下埋设管道应先用细沙回填至管上皮100毫米,上覆过筛土,夯实时勿碰损管道。托吊管粘牢后再按水流方向找坡度。最后将予留口封严和堵洞。 4.7、立管安装,首先按设计坐标要求,将洞口予留。立管插入端应先划好插入长度标记,然后涂上肥皂液,套上锁母及U形橡胶圈,安装时先将立管上端上一层洞口内,垂直用力插入至标记为止。 4.8、排水管道安装后,按规定要求必须进行闭水实验,合格后,撤去橡胶堵,封好扫除口。凡属隐蔽安装管道必须按分项工序进行,卫生洁具及设备安装后必须进行通水通球实验。 4.9、管道安装完成后,应将所有管口封闭严密,防止杂物进入,造成管道堵塞。 4.10、油漆粉刷前应将管道用纸包裹,以免污染管道。 5 、建筑采暖与热水供应管道安装监理予控内容 5.1、审核设计图纸和组织施工图纸的交底会 5.2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 5.3、对工程分包单位的资质、施工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资格、特殊技术工种的上岗证要进行审核。 5.4、安装开始之前,应对主体工程的基面进行验收,对基面的外型尺寸、标高、坐标、坡度以及予留洞、予埋件要对照图纸进行校验。 5.5、工程使用的各种材料、配件及设备应经过监理工程师的认定,使用的管才、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6在土建主体结构施工中,注意本专业须做的予埋件、予留洞的施工配合与予控工作。 6 、建筑采暖和热水供应管道安装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6.1、室内采暖管道及配件安装工程,质量要求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规定。 6.2、室内采暖辅助设备及散热器及金属辐射板安装工程,质量要求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规定。 6.3、室外供热管道及配件安装工程,质量要求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规定。 6.4、管道安装的坐标、标高、予留口和变径的位置要正确,管道要平直,坡度要符合规定,吊卡螺栓松紧适度;安装卡架、托架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干管穿墙过沟处的安装符合规定要求;分路阀门离分路点不宜过远,钢管焊接严守操作规程,焊后保证管道平直。 6.5、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立管管卡安装,层高小于或等于5米,每层须安装一个;层高大于5米,每层不得少于2个。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为1.51.8米,2米以上管卡可匀称安装。 6.6、立管安装前,要核对各层予留洞位置是否垂直;立管予留口标高、方向、半圆弯等应准确、平正。 6.7、支管安装前,要核对散热器的位置与立管留口是否准确无误,管子距墙尺寸应符合规定。 6.8、安装管道,应有坡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 6.9、所有管道安装前应注意清膛,各种型号接口符合操作规程,丝扣外露,麻头清理干净。 6.10、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将对组好并做水压试验合格的散热器送到房间安装;散热器的托钩和固定卡要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依照设计图纸装好各类型散热器上的冷风门。 6.11、室外供热管道安装质量控制要点:(1)直埋管道安装,核验管道的坐标、标高、管坡、管基(夯填土)要符合设计要求,防止因沉陷不均造成管子弯曲损坏。(2)焊接管道分段施工焊接,每段长度2535米,管沟槽边堆土应距槽边0.61.0米;管道焊接必须先清理管膛,找平调直;阀门、配件、补偿器支架等应在管道充水试压前装好;管道试压应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办理隐检试压手续后,应把管道内的水泻净。(3)管道试压合格后,方准许按设计要求进行管道防腐和保温或补做保温。 6.6 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施工设计交底,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图纸进行审定核对,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建设单位沟通,以便设计交底时对图纸进行更正和完善,避免和减少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问题造成的工期、材料、人力、资源的损失和影响。 6.7 按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47-96;工业设备、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工业设备、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3;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3503-2001;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规范SY/T4007-86 规范和标准,根据工程特点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要求施工单位针对各工序质量控制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并严格按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要求进行自检和接受业主和监理的质量监督。序号 检查项目 控制等级 备注 1) 钢结构、机械、管道交接检查 B 监理施工方检验 2) 材料交接检查 B 监理施工方检验 3) 防腐蚀基层表面处理 BR 监理施工方检验 4) 涂漆配料比检查 C 施工方检验 5) 底漆检查 AR 监理、业主检验 6) 中间漆检查 BR 监理施工方检验 7) 防腐蚀面层及外观检查 AR 监理、业主检验 8) 保温基层表面检查 CR 施工方检验 9) 保温层检查 BR 监理施工方检验 10) 保护层检查 AR 监理、业主检验 7施工过程的监理 7.1 防腐蚀施工 7.1.1 现场进行防腐蚀施工的管道、设备、钢结构在具备防腐条件时要与安装单位进行工序间的交接验收,管道焊缝处防腐层补漆一定要在试压合格后进行,并与管道安装单位办理工序交接手续,由监理和业主认可的工序完工移交下道工序施工的签证单。表面需焊保温件、支撑件的必须焊完,符合设计要求,表面不应有伤痕、气孔、夹渣、棱角、毛边等缺陷。 7.1.2 钢材表面如有油污等污染物,必须用化学清洗剂处理干净。喷砂及喷丸处理后,表面清洁度达Sa2.5 级,手工除锈要达到St3标准,表面粗糙度应达2050m,并符合GB8923-88钢材除锈等级的合格标准。涂刷底漆前,清除表面浮砂和灰尘,用压缩空气或用抹布、毛刷清理干净。(注;用做喷砂的气流不能含有油垢) 7.1.3 涂料配制和稀释严格按制造厂使用说明书进行,严格控制组分混合比,施工单位质检员应在配制过程中进行工艺过程监督。特别强调对大批量投料的多组份固化交联型环氧漆和混对的表面漆,在施工前期要按投料实际比列做标样试验,确认材料的固化交联性能组分比列可靠后进行投料施工。 7.1.4 涂漆应在钢材表面处理经确认合格,当日除锈后不超过两小时最少将底漆涂刷一层,每层漆膜未干之前不得涂第二层,层间涂抹时间必须与涂料厂商规定一致,底漆、中间漆和面漆按设计要求选用,分层涂刷,层数和漆膜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面漆一般留最后一层漆在安装工程完成后现场涂刷,涂刷前,对表面附的灰尘、水气等进行清理,为增加附着力底漆要求用砂纸将底面打磨毛面。各涂层间要形成色差,以便检查。 7.1.5 现场防腐和涂漆前应检查涂漆的管道钢材表面,有刮伤、损坏、生锈或油污要按 GB8923-88 ;规范进行表面处理。对焊缝及影响区用角磨机或手工除锈,表面清洁度达St3 级,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和补漆。 7.1.6 对钢结构、管道支架等安装后无法涂刷的部位,一定要在安装前按设计要求完成除锈和底漆涂刷工作,避免在现场施工引起的不便。 7.1.7 涂漆和防腐层要均匀,不得有刷痕、不均、流堕、漏涂、气泡、针孔等缺陷,特别要注意缝隙、焊缝、边脚、边缘处要进行填充腻子过度达到要求涂层厚度。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加强成品保护,如有损伤及时进行修补。 7.1.8 防腐层面漆涂刷固化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测厚检查和电火花漏电检查,防腐蚀面层及外观检查按AR级检验和填写报验单。防腐蚀面层及外观检查按AR级检验,验收合格后进行土方填埋和外层保温。 7.1.9 对施工单位防腐作业区一定要增设控制区,具体要求按管道涂漆和防腐规范和标准执行。 7.1.10 当雨天、雾天、过多粉尘环境、气温低于5或大于40、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5%的情况下不能涂漆,在高于环境空气露点温度5以内的金属表面不能涂漆和环氧煤沥青防腐施工。 7.1.11 设备、管道的涂色及标志根据设计文件和按有关的漆膜颜色标准GB/T3181-1995 标准执行。 7.1.12 环氧玻璃钢衬里施工,材料要符合设计要求,施工顺序符合先立面后平面,先上后下,先壁后底的原则,施工和检验按设计要求和相应标准规范进行。 7.1.13 环氧煤沥青防腐及环氧玻璃钢施工时玻璃布要剪边,同层玻璃布搭接不小于50mm,搭接应顺物料流动方向,上下层搭接边相互错开50mm 以上,设备转角、接管处、法兰平面等处应增加12 层玻璃布,注意各层间固化时间不小于24 小时。 7.2 保温施工 7.2.1 管道、设备绝热前应办理施工交接手续,绝热工程施工应在设备及管道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或水压试验合格及防腐蚀完工后进行。 7.2.2 保温用固定件和支撑件的安装不应漏项,检查应按GB50185- 93第4.2 条款进行。 7.2.3 保温层厚度大于100mm 时应分层施工,拼缝宽度小于等于5mm,施工时同层错缝,上下层压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50mm,水平管道纵向接继位置不得布置在管道垂直中心线45范围内,管道端部或有盲板的部位应敷设绝热层并密封,设备保温不得覆盖设备铭牌。 7.2.4 绝热层固定,管道选用1.21.6 不锈钢丝,设备选用200.5 不锈钢带,间距不大于200300mm,每块绝热制品不得少于两道,且不得螺旋式缠绕捆扎,双层绝热制品要逐层捆扎,各层表面进行找平严缝处理。 7.2.5 立式设备及管道绝热层应从支撑件开始由下而上拼接,卧式设备绝热层应从托架开始拼砌,设备封头绝热层施工,应将制品按封头尺寸加工成扇形块并错缝敷设。 7.2.6 伴热管道保温,直管段每隔1.01.5 米用镀锌铁丝捆牢,如有防止局部过热要求时,主管和伴管要设石棉垫,并应防止加热空间堵塞。 7.2.7 绝热层施工完成而防护层没安装前,要采取保护措施防雨、防尘,绝热层检查方法及标准按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3 第4.3节执行,检验数量按第4.10 节执行。 7.2.8 金属保护层采用铝合金板,材质、硬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直管段的护壳纵、环向搭接一端应压出凸筋,环向搭接尺寸不少于50mm,设备保护层的接缝和凸筋应呈棋盘型错列布置,综合考虑接缝形式、密封要求及膨胀收缩量,下料预留2050 毫米,设备封头的保护层应按封头的绝缘层形状大小进行分瓣下料,一边压出凸筋,另一边为直边搭接。 7.2.9 水平管道保护层环向接缝应沿管道坡向搭向低处,纵向接缝布置在水平中心线下方的1545 度处,缝口向下,垂直管道保护层敷设由下而上施工接缝上搭下,立式设备和垂直管道的保护层要分段将其固定在支撑件上。 7.2.10弯头与直管上保护层搭接尺寸,高温管道75150mm,中低温管道5070mm,搭接部位不得固定。 7.2.11 保护层金属保护壳的环向活动缝间距应按GBJ126-89 表7119 设置,满足膨胀要求,所有接缝必须按规定填密封剂。 7.2.12 设备及管道法兰的保温盒应为剖分式,便于拆装与重复使用。 7.2.13 保护层施工完成应报验,检查项目及方法按GB50185-93 第7.1 节执。 8 施工资料的控制 8.1 要严格按质量控制点进行报验,报验表和施工资料与工程同步进行。 8.2 交工资料要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9 施工过程监理控制措施 9.1 监理人员应经常有目的地巡视现场,进行必要的平行检验,及时参加有关工序质量控制点检查。 9.2 发现施工质量缺陷,应及时指明缺陷部位、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限期纠正后复验,并记入监理日记。 9.3 对反复出现、较严重或易形成隐患的质量问题,应及时提请总监理工程师签发监理通知,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并在消除缺陷后及时书面通知复验。 9.4 发现可能酿成工程质量事故的严重质量问题时,应及时报告,由总监理工程师会同项目组现场代表签发工程部分暂停施工指令,督促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有关施工作业,进行必要的返工或返修,并需在复工报审表得到审批后复工。 9.5 有效行使质量否决权,拒绝审批未经质量确认的工程量。对于监理通知、工程部分暂停施工指令指出的问题处置不及时、不认真、不彻底,将在征得项目组现场代表同意后延迟审批月完成工程进度报审表。 9.6 对于严重违章作业人员,如无证人员或未经资格确认,将给予责任单位至少500 元/人次处罚,或按有关监理文件的明确规定进行惩处。7 皮带运输机施工安装 7.1管式皮带运输机施工安装 7.1.1 管式皮带运输机特点: 圆管状带式输送机简图 1、改向滚筒 2、导料槽 3、缓冲托辊组和过渡托辊组 4、输送带 5、物料 6、改向(增面)滚筒 7、正多边形托辊组成 8、框支架 9、回程分支托辊 10、传动滚筒和驱动装置或电动滚筒 11、机架 12、清扫器 13、拉紧装置 a可在水平平面和竖直平面拐弯,也可同时在水平平面和竖直平面拐弯,水平方向最大弯折角度达90度。最小弯曲半径为管径的300倍; b.采用管式皮带运输机后可省去普通皮带机改变方向用的转载房以及其载处的相应机构,降低设备的投资;c.由于采用了管状,托辊组结构与同能力的普通皮带机相比较特别紧凑; d.可设计成大坡角的输送机;e.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小。管式皮带机基本上是密封物料运行,并可省去建皮带运输机廊道的费用,防止在运送物料过程中污染环境;f.可防止所运输的物料遭受雨水或风吹; g.回程皮带也可设计成输送物料; h.所耗功率与普通带式输送机类似; i.与同宽度皮带的槽形普通皮带运输机相比较,是普通皮带运输机的50%-70%。 J.特别适合于大长度、陡峭、转弯的复杂地形布置,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最适用于地理位置和地形复杂的电厂、港口和矿山使用; k.管式皮带运输机对运输对环境具有污染性的物料,如:煤炭、水泥、焦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保型圆管状带式输送机是在普通带式输送机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物料输送设备,它靠磨擦驱动,并利用按一定间距布置的正多边形托辊组,强制输送带卷成圆管状,其工作过程是:物料从尾部漏斗处进入加料段,输送带由平形变成U形,再经过渡段逐渐变成O形,将物料包裹密闭运行,输送到头部过渡段时,圆管形输送带由U形渐渐展成平形,物料将卸掉。回程分单圆管型和全圆管型两种。 7.1.2 皮带机基础的定位放线:按二级标桩对基础进行放线,确定桩基坐标方位和三级点坐标点,按机座间距确定基础的位置。输送机纵向中心线与基础实际轴线距离的允许偏差10 mm。机架中心直线度在任意25 m 长度范围内,不得大于5 mm。 7.1.3 组装头架、中间架、尾架及其支腿: 1) 机架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 mm, 2) 在垂直于机架纵向中心线的平面内,机架横截面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大于两对角线长度平均值3/1000, 3) 机架支腿对建筑物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 4) 中间架的间距,其允许偏差为1.5 mm ,高低差不应大于间距的2/1000, 5) 机架接头处的左右偏移和高低差均不应大于1 mm。 7.1.4 组装传动滚筒、改向滚筒和拉紧滚筒安装要求: 1) 滚筒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2 mm。 2) 滚筒轴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 3) 滚筒轴线的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 7.1.5 组装托辊安装要求: a. 托辊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 mm。 b. 对于作用于调心或过渡的托辊辊子,其上表面母线应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邻三组托辊辊子表面母线的相对标高差不应大于2 mm。 7.1.6 管式皮带机缓冲托辊组和过渡托辊组安装:管式皮带机缓冲托辊组和过渡托辊组是防止胶带的跑偏和扭曲的关键组件,缓冲托辊组和过渡托辊组安装方法与固定带式输送机相似,跑偏和扭曲是管状带式输送机最常出现的故障,严重时,会引起胶带在头部或尾部翻面、扭折、擦壳等,导致胶带异常损坏或设备无法运行。 输送机头部和尾部跑偏一般通过调整尾部滚筒、槽形托辊组、改向滚筒组的偏斜角来调整跑偏。因此,应在运行环境改变时,及时对胶带跑偏和扭曲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安装时要反复进行调整,确保输送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7.1.7 正多边形托辊组安装:管式皮带机中的托辊80%都是正多边形托辊组,组装时要求正多边形偏差不大于23mm,在25m范围内正多边形托辊组排列其直线度偏差不大于3mm, 胶带在运行中,重叠方向的调换,常会导致托辊架变形,严重时会导致胶带损坏。安装时在可视范围内不允许出现扭曲和变形。 7.1.8 接头处胶带粘接:管状带式输送机使用的胶带为了容易形成管状,织物层数较固定带式输送机少,一般选用35层。采用常规冷粘接时,若按普通胶带的接头形式粘接,接头部位极易断裂或过早损坏。 1)增加接头的粘接面积,以确保接头处的强度。 2)确定接头的搭接方向时,应考虑运行时窗式托辊对胶带接头处的摩擦,避免窗式托辊对接头粘接处的冲击作用,防止接头粘接处被剥离。 3)选用优质胶带粘接剂或现场对接头采取加压硫化方法粘接。 4)尽量避免割伤编织物层,以保证编织物层在粘接后的强度。 5)接头粘好后应在不受力的情况下静置一定时间,以确保接头达到使用强度。 7.1.9 胶带张紧 的正确调整:胶带的张紧力可以降低驱动功率消耗,延长胶带和托辊的使用寿命。管状胶带的张紧,一般应使胶带张紧后伸长5左右,即胶带张紧前,在胶带中心距离为1000mm处作2点标记,胶带张紧后,2点间距离为1003mm。当胶带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因胶带有一定程度的拉长和变软现象,用于张紧的配重应适当减少,一般以确保胶带与头部驱动滚筒间不打滑为宜。 7.1.10 托辊架和托辊:托辊架和托辊在安装前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托架焊接后变形,或型位超差较大时要禁止使用。托辊轴承游隙超差,转动阻力过大时要检查原因,原因不清的要禁止使用,轴承卡簧不合格要禁止使用,润滑脂除锂基高温润滑之外,其他润滑脂要谨慎使用。 7.2 减速机和液力偶合器的安装 7.2.1 减速机安装前检查:复核地脚螺栓安装尺寸,连轴器孔径和轴径安装尺寸。加少量的4060牌号机油,盘车检查有无异常声响,是否存在运行阻力和漏油现象,经检查合格后要放掉加入的机油。从新加润滑油至规定油位。检查标牌是否和设计要求的减速比、配用功率符合。 7.2.2 减速机安装:联轴器安装允许偏差值,XXX-XX型号减速机(现场的减速机规格型号不明)轴向X/ mm 径向 Y/ mm 按规范进行调整减速机下部垫片和连轴器安装间隙,直到合乎技术要求。锁紧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必须加止退垫片或弹性止退垫圈,其外漏螺栓长度为三到四扣,并涂润滑脂做防锈处理。带驱动系统盘车检查有无异常声响和存在运行阻力,正常后与液力耦合器皮带相连。 7.2.3 液力偶合器的安装:液力耦合器是由腔体内的主动叶轮和从动叶轮及油介质组成,主动轮旋转后带动油介质和从动叶轮旋转,液力耦合器适于变载荷的条件下和缓慢启动的设备。安装前,液力耦合器要检查易熔塞是否完好,有无漏油现象,盘车时有无杂音和异常。其槽带尺寸与减速机的槽带规格是否相同,检查标牌是否符合。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按说明书要求加注润滑油,减速机和液力偶合器加注的润滑油必须经过三级过滤,未加油前必须对机器腔体内进行清洗,未清洗的注油腔体不允许加润滑油,如能拆开清洗要在生产厂家的技术指导下进行。 7.3:皮带输送机的试运转:(本条款适于管式输送机和带式输送机) 7.3.1 试运转期间检查输送机装设的监测保护装置是否可靠: a、防止物料堵塞溢料限位保护装置; b、保护输送机安全起动和运行的速度保护装置; c、防止倾斜式输送机逆转和超速的保护装置; d、有动力张紧装置的自动控制的输送机装的设瞬时张力检测器; e、在长距离输送机上设置的防止输送带纵向撕裂保护装置; f、防止输送带跑偏装置; g、输送带初期损坏检测器; h、防止输送带在驱动滚筒上打滑的监测装置; i、有6级以上大风侵袭危险的露天或沿海地区使用的输送机防止输送带翻转的保护装置。 7.3.2 试运转前输送机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输送带接头粘接强度达到要求,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空负荷试运转; 2) 拉紧装置调整应灵活,当输送机启动和运行时,滚筒均不应打滑; 3) 当输送带运行时,检查其边缘与托辊侧辊子端缘的距离应大于30 mm,管式皮带机是否出现跑偏和扭曲,胶带在运行中重叠方向是否出现胶带重叠方向的频繁调换; 4) 检查各输送机各运转部位和驱动设备应无明显噪音; 5) 输送机各运转部位和驱动设备各轴承无异常温升; 6) 检查各滚筒、托辊的转动及紧固情况; 7) 检查清扫器的清扫效果; 8) 检查卸料车带料运行情况及停车后应无滑移现象; 9) 检查卸料车有无明显的冲击现象; 10) 输送带不得与卸料车行走轮轴摩擦; 11) 检查输送带的松紧程度; 12) 检查各电气设备按钮应灵敏可靠; 13) 测定皮带运行速度、检查电机运行的空载电流和满载电流及电机温升情况; 14) 检查整机运行应平稳性,应无不转动的辊子; 15) 检查清扫器清扫效果,清扫器的刮板与输送带接触应均匀,不出现异常振动; 16) 运行中检查卸料装置不应产生颤抖和撒料现象。 7.3.3 试运转时输送机需要进行调整的项目: 1)头部输送带跑偏时,调整头部传动滚筒,调整后将轴承座处的定位块固定,此时驱动装置可以不再跟随移动。 2)尾部输送带跑偏时,调整尾部改向滚筒或螺旋松紧装置,将轴承座处的定位块固定(垂直拉紧装置)。 3)中部输送带跑偏时,调整中部上托辊及下托辊,当调整一组托辊仍不足以纠正时,可连续调整几组,但每组的偏斜角度不宜过大。 4)局部短时期的跑偏时,用调心托辊可以自动调整解决。若上述办法仍不能消除跑偏,则应检查;输送带接头是否平直,必要时应重接。机架是否倾斜,给料方向是否合适,导料槽两侧的橡胶板压力是否均匀。以上调整应在输送机空载和满载时反复进行,使输送带至托辊边缘0. 05B ( B 为带宽) 左右余量为准。对导料槽要调整导料槽及各清扫器的橡胶板位置,使其与输送带间不会产生过大的摩擦现象。 5)管式皮带机出现跑偏和扭曲现象的调整,调整的方法和传统带式输送机的调整方法相同。 当胶带在窗式托辊组部位发生跑偏和扭曲时,可以通过调整窗式托辊组上的辊子位置的方法纠正。操作的方法是在一组托辊中受力较大的1个托辊的托辊架和辊架固定板之间插入1块槽钢用方斜垫铁,使托辊倾斜一定的角度,在跑偏段上需调整托辊的数量必须根据胶带的扭曲程度确定,一般应从胶带开始跑偏处调整,数量根据跑偏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23个,并根据跑偏变化情况增减。在保证胶带不跑偏和扭转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倾斜托辊的个数。此外,还有多种因素会引起胶带跑偏和扭曲,如输送的物料量变化、空载与负载、托辊架发生轻微变形、下雨时胶带与托辊间的摩擦力发生变化等。 6)胶带在运行中出现胶带重叠方向的频繁调换的调整;胶带重叠方向的频繁调换,一般因压带轮的位置安装不正确或重叠尺寸过小所引起,要正确安装压带轮的位置,要保证托辊架的强度 。 7)胶带在经过窗式托辊组部位时经常发生夹带的调整;即胶带边部夹入窗式托辊组的2个托辊中间,长时间运行导致胶带边部擦伤,缩短胶带的使用寿命。夹带主要是胶带的扭曲导致胶带边部位置不在正确位置引起的,一般通过调整胶带扭曲的方法来解决,即通过调整使胶带边部始终处于托辊的中间位置。但是,当胶带接头较多或接头中心线有一定偏移时,胶带的翻边部位会在周向一定范围内移动,此时通过扭曲调整的方法就无法使胶带翻边部位准确控制在托辊中间。在容易夹带的部位加装了12个托辊,增加的托辊和原托辊错开30安装,窗式托辊组的托辊架变形,使托辊之间的距离变大,也会导致夹带。预防的措施是及时更换变形的托辊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