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高一联考语文学科试题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4903265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高一联考语文学科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高一联考语文学科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高一联考语文学科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高一联考语文学科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6分)1. (2分)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鱼凫(f)石栈(zhn)边塞(si)长吁短叹(x)B . 猿猱(no)扪参(shn)喧豗(hu)嗟来之食(ji)C . 巉岩(chn)吮吸(yn)砯崖(png)峥嵘岁月(zhng)D . 凋零(dio)湍急(tun)崔嵬(wi)多难兴邦(nn)2. (2分) (2017高二下浙江期中)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聚敛 祸起箫墙 驷不及舌 周而不比B . 孝悌 犯上作乱 死而后己 言不及义C . 切磋 分崩离析 不愤不启 举一反三D . 弘毅 箪食陋巷 无所不致 以直报怨3. (2分)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我一个人看着车窗外,这是我第一次来传说中的大上海。这个国内其他城市难以望其项背 , 蜚声国际的大都市,正值晚上8点夜生活开始的时候,走在街上劲爆的音乐纷至沓来。但是这一切的繁华离我这么近,却又那么远。我听不懂他们的讲话,我记不清错综复杂的道路。A . 望其项背B . 蜚声C . 纷至沓来D . 错综复杂4. (8分) 给下面的句子空白处添加合适的标点符号。我们看见一只雌鹿_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_正在涉过这条急流_它的胸部淹没在白色的水中_当它爬上岸朝向我们_并摇晃着它的尾巴时_我们才发现我们错了_这是一只狼_5. (2分) (2019高二上西安期中) 仿照示例,感受和理解下面两个画面形象的内在含义,请为它们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中心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画面:一个女孩在“有需要可自取”的零钱箱前驻足,把自己手中的硬币放了进去。画外音:你相信良善,提供便利;我心怀感恩,传递爱心。画面一:一个行动缓慢的老人脱下帽子,向停车礼让他的司机深深鞠躬致谢。画外音一:_画面二:四川九寨沟地震中,前方落石滚滚,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士兵与人们逆向奔跑,跑向救灾前线。画外音二:_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6. (6分) (2020大同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文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以放进文学世界理解。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端午又称“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初生。为避邪气,用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文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文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说到春节就会想起王安石的元日,说到清明就会吟诵杜牧的清明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造成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试想,只有陨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神话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不少文学佳作书写了传统节日,老舍四世同堂写中秋,沈从文边城写端午等,这些作品多半是将节日作为人物活动的时空,情节在其中推进,人物性格在此得到展现。由于现代文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传统节日不可幸免地遭到销蚀,幸好有这些文学作品,把旧日过节的活动方式和所涉及的事物,细致而又充满趣味地保存在文字世界里。(摘编自毕光明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光明日报2019年4月24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统节日能保存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等,我们可从文化、民俗学、文学等方面理解阐发。B . 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所以传统节日与文学在各个方面是相通的。C . 清明节扫墓、中元节送灯活动,与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是相似的。D .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对全人类的文化贡献,需要文学在其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端午节为例,论述了传统节日原初价值与功能慢慢转移,逐渐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B . 文章将清明节、中元节与七夕节进行对比,说明了七夕这类节日的诞生与文学生产是同时进行的。C . 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揭示了传统节日中的“去魅”与“复魅”、无趣与有趣、科学与文学的关系。D . 文章列举了王安石等人的诗歌,说明文学在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学不仅给人带来心灵愉悦,也直接引发人们对人之起源、意义、价值等问题的思考。B . 有关传统节日的作品强化民族记忆、增强文化认同,也使传统节日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C . 科学使人类文明进步,也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使人类精神世界完全失去光彩。D . 传统节日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与销蚀,而不少文学作品又使传统节日得以保存与传承。7. (12分) (2019高一下咸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霞光灿烂的早晨陈忠实不管夜里睡得多么迟,饲养员恒老八准定在五点钟醒来。屋里静极了,耳边没有了骡马踢踏的骚动声音,也没有牛倒嚼时磨牙的声音。恒老八坐起来的时候,猛乍想起,昨日后晌,队里已经把牲畜包养到户了。他昨晚睡在这里,是队长派他看守一时来不及挪走的农具草料。窗外很黑,隐隐传来一声鸡啼。他又钻进被窝,却怎么也不能再次入睡编上了号码的纸块儿,盖着队长的私人印章,揉成一团,掺杂在许多空白纸块揉成的纸团当中,一同放到碗里,摇啊搅啊。队长端着碗,走到每一个农户的户主面前,由他们随意拣出一只来队里给牲畜核了价,价钱比牲畜交易市场的行情低得多了,而且是三年还清。这样的美事,谁不想抓到手一匹马或一头牛哩!八老汉早在心里祈愿,要是能抓到那头母牛就好了。可惜,这牛到了杨三家里,明年准定生出一头小牛犊,人家的小院里,该是怎样一种生气勃勃的气派他嫉妒起杨三来了。杨恒老汉为公社整整喂了十九年牲畜了。十九年来,他睡在塬坡上的这间饲养棚里。无数个日日夜夜,牛马嚼草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和谐悦耳。牛马的粪便和草料混合的气味,灌进鼻孔,渗透进衣裤的布眼儿可惜!没有抓到一头!这样的生活今天完结啰!从明天开始,他就要在自个的责任田里劳作了。木格窗户透出一缕缕微微的亮光。山野里传来一声声沉重的吭哧声,伴和着车轮的吱吱响。一听见别人干活,恒老八躺不住了。他拉开门栓,一股初冬的寒风迎面扑来,让他打个寒颤。从村庄通到塬坡上来的小路上,有人躬着腰,推着独轮小车,前头有婆娘肩头挂着绳拽着。那是杨云山嘛!狗东西,杨庄第一号懒民,混工分专家,刚一包产到户,天不明就推粪上坡了。勤人倒不显眼,懒民比一般庄稼人还积极了。他想笑骂那小子几句,想想又没有开口。既然懒民都赶紧给责任田施冬肥,恒老八这样的正经庄稼人还停得住么?回,赶紧回去。恒老八下了坡,刚到村口,老伴迎面走来:“人家都给麦地上粪哩,你倒好,睡到这时光!”“八叔”玉琴跑着喊着,挡在当面,“我那头黄牛,不吃草咧,你去给看看”不等老八开口,八婶转过身来:“各家种各家的地,过各家的日月了。他给你家去看牛病,谁给他记工分?”“你这人”老八瞪起眼,盯着老伴。这样的话,居然能说得出口来,还说她贤明哩!“嗨呀!我说笑话嘛!”八婶勉强笑笑,算是圆了场,转身走了。牛只是夜里受了凉,没什么大碍。八老汉给牛扎了针,又叮嘱了几句。婆媳二人要留他吃饭,挽留不住,说着感恩戴德的话,送到门口。他在饲养室里多少次治好牛马的小伤小病,也就是那么回事了。如今却受到这样的款待,真是叫八老汉感慨系之。老远就看见公社郑书记站在自家门口的粪堆前,帮老伴敲碎冻结的粪疙瘩,还笑着说着什么。郑书记一大早到村里来,有啥事呢?“老杨,听说你舍不得那些牛马,还落了泪?”郑书记哈哈笑着,“是吗?”老八咧着嘴,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信哩!你为那些四条腿熬费过心血,有感情哩!”郑书记蹲下来,掏出烟袋。“分了牲畜后,现在好多三十来岁的年轻社员不会喂牲畜。问题很普遍。我今日来,想请你到咱公社广播站,讲讲牛马经。”“我说不了话”老八着实慌了。“好多人要求请你讲哩!”郑书记说,“我还得找队长,要帮社员安排好牲畜棚圈。一言为定,明天晚上到公社来,我在广播站等你。讲一小时两块,按教授级付款!”太阳已经升到碧蓝的天际,雾气已经散尽,冬日的阳光,温暖灿烂,街道里的柴禾堆,一家一户的土打围墙,红的或蓝的房瓦,光秃秃的树枝,都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晨光里。“跟你商量一件事。”恒老八对着扑出灶堂的火焰点着旱烟,给老伴说,“咱得买牛。庄稼人不养牛,抓摸啥呢?一年务育一头牛犊,两年就翻身了。现时处处包产到户,牛价月月涨。我没旁的本事,喂牛嘛,嗨嗨”老伴端出一碗荷包蛋,放到老八面前,五十多岁的老妇人,居然嗔声媚气地说:“吃吧!吃得精神大了,再满村跑着去给人家看牛看马”老八却像小孩一样笑眯了眼睛。(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写了夜深难眠的恒老八对抓阄场景、饲养员生涯的回忆,以复杂纷乱的内心活动,暗示了乡村变革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影响。B . 恒老八多年饲养牛马,又为离开牲畜而流泪,也十分渴望抓到母牛,最后打算自己买牛,表明他始终不忘并渴望延续过去美好的时光。C . 小说对郑书记着墨不多,但从他请恒老八讲牛马经、要帮社员安排牲畜棚圈等细节,可以看出他是个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D . 八婶“嗔声媚气”的语气包含着微妙的情感,表面上嗔怪丈夫去帮人“看牛看马”,在心里她肯定丈夫的专长,也十分认可他的想法。(2) 小说在叙述中穿插了环境描写,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 乡村的变革使恒老八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35分)8. (11分) (2018高一上沈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轼 , 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 , 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官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 用“/”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B . 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C . 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D . 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冠,读gun时,可以指的是戴帽子;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B . 礼部,礼部是中国古代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C . 苏轼,字子瞻,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位列唐宋八大家。D .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是眉州眉山人,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同时跟随母亲学习。刚成年,就已博通经史。B . 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叹不已。后来凭借推荐信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感叹:“当避此人出一头地。”C . 苏轼被贬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因岐下每年运输南山木筏,经砥柱之险,常让衙吏破产,他就亲访利害,想办法减少了灾害损失。D . 苏轼有“远大器”之才,被英宗慧眼识中,欲召为翰林,但遭到宰相韩琦的劝阻,经过二论的策试,他最终得直史馆。(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9. (10分) 阅读下面唐诗片段,然后回答问题。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1) 在男尊女卑的时代,“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开头是一段场面描写,结尾又写道:“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试比较开头与结尾场景描写的特点,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10. (14分) (2017高三上苏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汤义仍先生文集序钱谦益临川汤义仍文集若干卷,吴人许子洽生以万历乙卯谒义仍于玉茗堂,而手钞之以归者也。义仍告许生曰:“吾少学为文,已知訾警王、李 , 駢枝俪叶,从事于六朝。久而厌之,是亦王、李之朋徒耳。汜滥词曲,荡涤放志者数年,始读乡先正之书,有志于曾、王之学,而吾年已往,学之而未就也。子归,以吾文视受之,不蕲其知吾之所就,而蕲其知吾所未就也。知吾之所就,所谓王、李之朋徒耳;知吾之所未就,精思而深造之,古文之道,其有兴乎?”余闻义仍之语,退而读其文,未尝不喟然太息也。义仍官留都,王弇州艳其名,先往造门,义仍不与相见,尽出其所评抹弇州集,散置几案。弇州信手翻阅,掩卷而去。弇州没,义仍之名益高。海内訾警王、李者,无不望走临川,而义仍自守泊如也。以义仍之才力,由前而言之,岂不能与言秦、汉者争为撏撦割剥?由后而言之,岂不能与言排秦、汉者争为叫嚣隳突?深心易气,退而愿学于曾、王,顾又不自有,以其所未就者勖余。呜呼!此可以知义仍之所存矣。易曰:言有物。又曰:修词立其诚。记曰:不诚无物。今之人,耳佣目僦,降而剽贼,如弇州四部之书,充栋宇而汗牛马,即而视之,无所有也。义仍晚年之文,意象萌茁,根荄屈蟠,其源汩汩然,其质熊熊然,盖义仍之于古文,可谓变而得正,而于词可谓己出者也。其学曾、王也,自以为未就,譬之金丹家,虽未至于九转大还,然其火候,不可谓不力,而铅汞药物,不可谓不具也。后有君子,好学深思,从事于义仍之文,得其所谓有物者,而察识其所未至。因以探极指要,而知古文兴复之几。义仍已矣,庶几后有子云也哉?余悲义仍之文不大显于世,而世之浮慕义仍者,于其所以为文之指意,未有能明之者也。循览遗编,追惟其末后郑重相属之语,而为叙之如此。(节选自牧斋初学集,有删改)【注】王李:指王世贞(王弇州)和李攀龙,明代“后七子”的代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推行拟古之风,批评王安石、曾巩等人的散文。曾王:指王安石、曾巩,王安石为临川人,曾巩也长期居住临川,两人名列“唐宋八大家”。(1)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蕲其知吾之所就 蕲:求B . 弇州信手翻阅 信:随意C . 以其所未就者勖余 勖:勉励D . 追惟其末后郑重相属之语 属:撰写(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是亦王、李之朋徒耳 义仍之名益高B . 以吾文视受之 以其所未就者勖余C . 其有兴乎 其学曾、王也D . 而义仍自守泊如也 充栋宇而汗牛马(3) 把文章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志于曾、王之学,而吾年已往,学之而未就也。余悲义仍之文不大显于世,而世之浮慕义仍者,于其所以为文之指意,未有能明之者也。(4) 汤义仍对王弇州(王世贞)之文持什么态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四、 古诗文默写。 (共1题;共6分)11. (6分) (2015高二上葫芦岛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登高中,道出郁积杜甫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庄子逍遥游中两句“_,_”,说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赞誉和非难而动摇心志。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寓情于景,用“_,_”两句暗示出了小石潭不可久居的特点。五、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8高一上会泽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人们不去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灿烂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也许类似的事情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6分)1-1、2-1、3-1、4-1、5-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6-1、6-2、6-3、7-1、7-2、7-3、三、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35分)8-1、8-2、8-3、8-4、9-1、9-2、10-1、10-2、10-3、10-4、四、 古诗文默写。 (共1题;共6分)11-1、五、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