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4902079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1. (6分) (2017贵港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古人出行时“包”是不可或缺的。“包”最早并不叫“包”,而是叫“佩囊”。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凭证、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佩囊”。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包的习惯,即所谓“佩囊之俗”。古人的“佩囊之俗”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佩囊实用方便,从先秦用到了明清,虽然名称和款式多有变化,但人们都少不了佩囊。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毛亨称“小日橐,大日囊”;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汉朝时,佩囊被称为“滕囊”。滕囊是一种小包。汉代也出现了一种叫“绶囊”的方形包,皇帝常常用之赏赐臣僚,有绶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包”成了身份象征。绶囊主要用于盛放印信一类的东西。因为“包”已与身份联系了起来,所以在图案、色彩上都有规定和讲究。绶囊最常用的图案是兽头,故称“兽头辇囊”。兽头中又以虎头使用为多,因此又有“虎头擎囊”之称。与绶囊同样能显示身份的包还有“笏囊”,也称“笏袋”。“笏”即笏板,是官场用的简易手写板。盛放笏板的包便是笏囊。与绶囊多用青色不同,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紫荷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唐代时,最能显示身份的包是“鱼袋”。绶囊是装印信的,而鱼袋则是盛放符契这类“身份证”的。唐朝时,官员的身份证明制成鲤鱼形,故名“鱼符”。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时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动,也以鱼符为凭信。凡有鱼符者俱给鱼袋,使用时系佩于腰间,内盛鱼符。鱼符有金、银、铜等质地,以区别地位;鱼袋也通过金、银装饰来分辨高低。宋朝使用的“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仅是一个空包,鱼符被废用了,仅在这种包上绣上鱼纹,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除笏囊、鱼袋外,古代官场、文人间还有一种包很流行,这就是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一类的“算袋”。其实,“算袋”这种包很早就有,但汉代称“书囊”,也称“书袋”;宋朝称“算袋”为“昭文袋”,也称“照袋”、“招文袋”,民间则称其为“刀笔囊”,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金代也使用算袋,但称为“书袋”。元明清时代,随着新物件的出现和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放钱放物的多用包“褡裢”、放烟丝的“烟袋”、盛放扇子的“扇囊”、盛放挂表的“表帕”、装饰价值更高的“荷包”等。其中“褡裢”为双层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又称“搭膊”。因为搭膊多用来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钱袋子”。因为“袋”与“代”谐音,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摘编自安阳晚报2016年2月24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叫佩囊,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而得名。佩囊实用方便,人们出行都少不了它。B . 古人出行时要随身携带一些东西,但是中国古人的衣服没有口袋,这些东西需要放在包里,所以包就显得非常重要。C . 古代的佩囊因为朝代的不同,名称和款式也多有变化,如汉代有一种小的佩囊称为“滕囊”,唐代的“鱼袋”也是一种佩囊。D . 汉代的绶囊与滕囊有所不同,从形状上看绶囊是方形的包,皇帝常常将其赏赐给有官爵的人,所以它也成为身份的象征。(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古代的包有大小之分,小的叫橐,大的叫囊;制作材料也有区别,有皮质的,也有布质的;在颜色上也有所差异,有青色的也有紫色的等。B . 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可能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从先秦到明清,佩囊之俗一直在延续,主要原因就是佩囊有装饰的作用。C . 在中国古代,绶囊、笏囊、鱼袋都有象征身份的作用,一般在图案、色彩上也有讲究,如“虎头鞶囊”就是上面绣有虎头图案的绶囊。D . 古代官场、文人间有一种被称为“算袋”的包很流行,它主要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等,这种包其实在汉代就有,宋明清也在使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笏板是官员上朝持的简易手板,而装笏板的袋子就是笏囊,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紫荷就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B . 元明清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物件不断出现并被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多,有了盛放扇子的扇囊和具有较高装饰价值的荷包等。C . 到了宋朝,虽然也使用“鱼袋”,并且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因为鱼符被废弃,所以鱼袋仅是一个空包,不再是身份的象征。D . “褡裢”也称“搭膊”,因为它多用来装钱,在民间又被称为“钱袋子”,并且由于“袋”与“代”谐音,古人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2. (8分) (2017高一上辽源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梵高的坟茔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面临他的是贫困与饥饿。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抑着他。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艺术既然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公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了一次壮烈的抗议。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籍。当丰腴清丽的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到她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物;在他的画笔下,野地里的摘来的向日葵燃烧着一把火,蓝色野花临风摇曳,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这是在倾诉爱情,但是他的情人却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他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惰性。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撒向人间的一个永恒的谜。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今天所有豪华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当一幅没有胡须的梵高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而这一切和寂寞的梵高毫不相干。我们来到梵高的坟茔,它坐落在一所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有一抔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公墓寂然无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坟,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文章第3段说“这种画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的画风填补了病态美术史的空白,开辟了色彩学和美学的新领域。B . 第5段说“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坟茔远离城市的喧嚣,他的灵魂可以享受这里的一片宁静与芬芳。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深刻的含义。C . 文章最后提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意思是说一个人身前的荣耀不过是过眼烟云,等待他的往是死后的寂寞,而伟大的艺术家永远被人铭记和景仰。D . 古往今来的画家,不可胜计,然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第三类则置好坏于度外,被冥顽不朽之力驱动着画笔作画。梵高属于第二类。E . 梵高死后的荣耀说明真正的艺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就像好酒一样,存放越久,味道越醇。(2) 梵高的作品有哪些特点?仔细阅读第3段,用简要的语言归纳。 3. (18分) (2016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卖树胡天翔晌午了。一团团青烟从烟囱里蹿出来,南风一吹,向北漫过堂屋的脊瓦,溜进屋后树木繁茂的叶子间,消失了。那是一片白杨树。一棵棵白杨长得又高又粗,无数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摆动。在院门左边的灶屋里,女人坐在锅台前的木墩子上烧火。中午吃捞面,把锅里烩的番茄鸡蛋汤盛进汤盆,女人在锅里又加了两瓢水。一把把芝麻秆顺进灶里,火舌舔着锅底。水响了、滚了,一锅面条下了锅。怕面条搅成团,女人用双筷子往锅里荡了荡。面条一熟,女人用漏勺捞进铝盆里,浇上凉水,过了两遍。女人坐在院子里捣蒜泥。这时,一阵呼呼啦啦的响声由远及近而来,是自行车的声音。男人回来了?女人停下来,拿着捣槌望着院门。呼啦声小了,虚掩的院门开了,男人推着自行车进来了。怎么回来这么晚?女人问。吴小利进城送板材了,晌午才回来。男人说。将自行车支好,拉开车把上帆布兜的拉锁,男人从里抓出一卷粉红票子,蹲在地上一张张数起来。男人数了两遍,女人数了一遍,都是四十六张。四千六百块钱,不多不少。啥时去给大柱寄学费?女人问。吃过饭就去。男人说。嗯,都开学半个月了。孩子都催了几次了,说班上只有他们几个农村的没交了。女人说。吃饭吧!男人在井台边的水盆洗脸洗手。女人进了灶屋,去盛饭,捞面条。吃过饭,男人拉开堂屋东边桌的抽屉,拿出一个小本子,翻开,找到大柱的地址,抄在一张烟盒纸的背面。四十六张“大团结”,男人数了三十张,用烟盒纸卷住,又塞进了帆布兜,推着自行车出了院子。男人去了镇上的邮政所。洗碗刷锅,女人端了一大盆麦麸子水出了院子。“老黄”还拴在屋后的树林里。“老黄”是头老母牛,刚怀上牛犊子。天热,女人要给“老黄”饮点水。卧在树阴下的“老黄”看见女人,哞哞叫着站起来。“老黄”喝着水,牛虻和蝇子却趴在“老黄”的屁股上、腰上吸血,女人一巴掌一巴掌地拍过去,拍死了五六只大牛虻。盆里的水浅了,“老黄”伸出舌头卷、舔盆底的麦麸子。女人挠着牛的脖子说:“老黄,明年,你就不能在这树阴下乘凉了。”是啊,这些杨树已经卖了。到了冬天,买树的吴小利就要来锯树了。这片杨树一共三列、十五棵,还是女人来相看那年种的。是三月吧,女人来相看。女人对男人还满意,也不嫌弃作为新房的三间黄泥屋,虽然除了墙根是砖垒的,墙是黄泥砌,屋顶没有一片瓦,铺的是茅草。只是看到宅子外面光秃秃的,女人要男人栽些树。栽!栽树!男人的父母说。男人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三个弟弟。看着儿子们一个接一个都长出了胡子,男人的父母也心急,成家一个是一个呢。女人前脚刚走,男人后脚就去林场赊了四十棵杨树苗。一家人全动手,挖坑,掂水、浇水、培土,天黑之前,四十棵杨树都栽上了。亲事就这样订下了。过了年,青麦扬花,二十岁的女人穿着红袄、披着红围巾、坐着娶亲的马车,从小谢庄来到了杨楼,嫁给了男人。女人先是生了个丫头,取名叫小叶;后又生了儿子,取名叫大柱。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叶和大柱越长越高,四十棵杨树也越来越粗。大柱去城里读高中那年,扒旧屋盖新房,架梁、用檩条,男人锯了十棵杨树;小叶出嫁那年,拉院墙盖灶屋,买砖头、水泥,男人又卖了十五棵;四十棵树,就剩屋后的十五棵了。昨天,这十五棵杨树也卖了。要给读大学的大柱缴最后一年的学费。给大柱缴学费要紧,明天去小吴庄拿现钱。吴小利说。树叶没落哩,树还长,等冬天我再来锯树。吴小利说。不能让树在宅子里白长,多给你一百块钱。吴小利还说。树贩子吴小利是真相中这十五棵白杨树了。日子过得真快啊。这些杨树已经长了二十八年,都有一搂粗了。特别是挨粪堆的那一棵,女人张开双臂抱住树干,两条胳膊使劲伸,两只手的中指还挨不到一起。看到日头偏西了,该下地除草了,女人拿着空盆回了院子。大柱爹到镇上了吧?女人想。到了镇上邮政所,男人走进了营业厅。在一张汇款单上,填了金额,抄下烟盒上的地址,按照惯例,男人会在附言栏里,写上“好好学习、别乱花钱”八个字。可是,想到大柱明年就毕业了,男人就不想写这句话了。写什么好呢?男人想了想,写了一句话。三天后,省城某学院的学生杨大柱收到了一张汇款通知单。在汇款单的附言栏里,他看到了七个字:屋后的杨树卖了。(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年11期,略有改动)(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说开篇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清冷沉寂的气氛,为下文写男人和女人卖树的不舍之情做铺垫。B . 女人在院子里着急地等着男人回来,是因为男人出去拿昨天卖树的钱很晚没有回来,她在为丈夫担心。C . 树贩子吴小利说孩子的学费要紧,让男人明天去拿钱,冬天来锯树再加上一百块钱,这些细节说明他是一个通情达理,而绝不是一个追逐利益的人。D . 小说注重从细微处写人,如开篇写女人煮面、男人女人数钱、女人喂牛等细节描写,都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E . “男人”“女人”的称呼使小说具有普遍意义,他们是社会中最底层、最普通的人的代表。他们几十年来艰难的生活,是千千万万农民生活的缩影。(2) 女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3) 小说围绕“树”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 小说以汇款单附言栏里的七个字结束全文,有何作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4. (14分) (2017高二下姜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甲】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后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指商山四皓,秦末四个著名的隐士。)。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乙】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 , 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赍、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材,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之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选自苏轼留侯论)(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B . 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C . 子房以盖世之材D . 以侥幸于不死(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虽臣等百余人何益 虽有赍、育,无所获施B . 以爱欲易太子 子房以盖世之材C . 人或谓吕后曰 云霞明灭或可睹D . 不为伊尹、太公之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4) 选文中可以看出留侯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5. (8分) (2018大理模拟)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翠叶轻笼豆颗匀,胭脂浓抹蜡痕新。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二)(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 下列关于这两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第一首诗中,运用比喻进行描摹,“豆颗匀”把海棠花苞比作大小均匀的颗颗豆粒。B . 第一首诗中,“胭脂浓”描绘出海棠花蕾如浓抹的胭脂一般深红,“蜡痕新”谓花苞光泽娇嫩。C . 第一首诗借写海棠来叮咛“儿L辈”们要懂得欣赏海棠的美。D . 第二首诗第四句中的“闹”字与宋祁木兰花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表达的情感相同。E . 第二首诗将春风中不轻易开放的海棠与争相绽放的桃李进行了对比。(2) 这两首诗都借写海棠来说理,既有共同特色,但所说之理又各有侧重,请就此赏析。 四、 默写 (共1题;共3分)6. (3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屈原离骚“_”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护守洁净品德的坚强意志。陶潜桃花源记中“_”两句写桃花源村人对渔人的信任、主动说明他们来到桃花源村并与外面的人断绝来往的原因。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无论“他”生在“我”的前面还是后面,“我”都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其前提是“_”。五、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7. (2分)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海明威以前的一个世纪,长篇小说的对话向来都给一大套精雕细镂的老规矩压得东摇西摆,迈不开步。长篇不知想了什么办法,居然活了下来;短篇却一直岌岌可危。B . 余华犹如一滴水珠,投入到大海之中,声名大噪 , 他没有引起多少注意。C . 红楼梦博大精深,其艺术匠心,管窥蠡测不足道万一。D . 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8. (2分) 下列各组中,没有“语序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A . 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现象,一个个事物,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B . 要是一篇作品里的观点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C . 我们通过赏析这篇散文,看到了老舍先生在他整个创作中,一贯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灵。D . 对于自己的路,我们在探索着,我们在判断着,我们在寻找着,我们在思考着。9. (2分) (2019高二上金山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不再一己呢喃,也不满足于窃窃私语。我们要让声音在阳光下汇聚。越来越多的人不惮于我口说我心,这才是希望之民族,这才是强大之国度。如此, , , 。如此, , , 。令人欣慰的是,思想的光芒正在重生,行动的理性正在重生。让实践的理性改变现实 百家争鸣 齐头并进 才能智者蜂起 让思想的光芒肆意照射 才能勇者辈出A . B . C . D .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10. (3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竹书纪年载:“炎帝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史记补三皇本纪亦载:“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我们可以理解为距今约5 000年前,_。_?古之姜水,据水经渭水注所载是在姜氏城南,即今岐山县周原一带。不过,据大明一统志记载,凤翔府宝鸡县南七里有姜氏城,城南也有姜水,此姜氏城今名姜城堡,往南即益门堡,堡西有一水今仍名清姜河。以上两说孰是孰非,不必过于拘泥。但总是在凤翔府地,即今宝鸡市区之内。可以肯定地说,_,湖南、湖北、山西、河南等地的炎帝遗迹和炎帝文化,是炎帝或其后裔迁徙的结果。11. (5分) (2016高三下市南月考) 下图展现了人们在学习知识时的记忆规律,请把图片展现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7高二下武汉月考) 根据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微信上,经常有很多朋友邀请我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投票活动,并请我们给指定的人投票。这些投票评比的有的是最美儿童,有的是艺术比赛的作品,还有最佳公务员等正式评比的。面对这种现象,甲说:能够入围,说明有资格,条件也不错。为优秀点赞,也帮朋友一个忙。乙说:我一概拒绝,因为我不了解我的投票对象,也不了解其他对象,我没有办法比较。我投了会破坏一些东西。以上材料引发你什么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按要求作文。要求:写一篇论说类文章;自定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得离开材料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1-1、1-2、1-3、2-1、2-2、3-1、3-2、3-3、3-4、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4-1、4-2、4-3、4-4、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5-1、5-2、四、 默写 (共1题;共3分)6-1、五、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7-1、8-1、9-1、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10-1、11-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