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科学《地球上的生物圈》知识点

上传人:ch****o 文档编号:147778436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科学《地球上的生物圈》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科学《地球上的生物圈》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科学《地球上的生物圈》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阳光家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第八章 地球上的生物圈第一节 种群和群落1:种群:是指同一物种的个体集合,并且占有一定的地域或空间。种群所生活的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2:种群由同一物种的许多生物个体(这些生物个体有年龄、性别、形态和品种上的差异)组成,但并不是许多生物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一般个体所没有的基本特征,如:年龄结构、性别比例。3:判断:是否是同一种群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属于同一物种 一个物种是同一群生物,它们形态结构相似,并能相互交配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占据一定的地域空间 可大可小 是同中生物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4:生物群落(简称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各个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多种生物的集合体。5:不同环境中的生物群落,其中各类生物的个体也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在一定的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各种种群有规律的集合,其中的生物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直接或间接的联系。6:群落概念中的三个要素:“一定的生活环境”、“所有生物种群”、“有规律组合”;群落比种群稳定。7:在生物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称为植被。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构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8:森林群落中动植物具有分层现象(目的:利用资源)。植物(从上层到下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动物随植物种类的不同会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反映了生物群落间的不同生物必然存在着直接或间接地关系。9:生活在环境中的生物,既受到周围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又与其他生物产生相互作用。非生物因素:温度、阳光、水分、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相互斗争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通过自身的活动影响环境;10:地球上生物群落有多种类型: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活的环境分为:陆生生物群落;水生生物群落;地球上陆生生物群落六种主要的生物群落: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沼泽;11:森林群落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森林。 形成过程:A沙丘上出现先锋植物(一年生的草本植物);B出现多年生草本植物;C出现灌木群落;D出现乔木;E形成乔木群落森林的作用:是涵养水分,防止土壤流失的卫士;是水分的调度员;具有显著的防风固沙、防洪保土的能力;是消灭污染、美化环境的清洁工; 森林之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最多的国家:巴西;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芬兰;森林保护最好的国家:德国第二节 生态系统1: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非生命物质和能量)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它表明了生物与环境的统一。2: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的特性,大小不一,多种多样。(为主要的生态系统)按是否天然形成,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按不同的栖息环境,可分为:水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变化大;淡水生态系统);陆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最复杂,种类最多;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半人工形成,结构简单;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荒漠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人工形成)。3: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了:生产者:生长在地球表面的自养生物;占主导地位;不可缺消费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只能以植物或是动物为食的生物;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非基本成分,可缺少分解者:主要是微生物;必不可缺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分、养分、气候因素;决定了生态系统的性质4: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以食物关系连接起来的一条锁链; 食物网:自然界中生物之间所建立的食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把食物链相互交错成网状的形式; 食物链和食物网(不能出现分解者、非生物因素)是以食物关系为基础的,因此它们成为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也就是说生物所需能量(来自太阳能,起点绿色植物固定)就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传递的(单向不可逆、逐级递减)。5:在食物链中,如果某一种生物灭绝,就会导致食物链的破坏,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6:生态农业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把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它是一个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7:生态瓶是利用封闭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而能量需要不断从外界得到补充的原理制作的。(不能阳光直射,每天自然光或灯光照射12h以上)8:现代生态农业有多种模式,其中较为成功的是基塘系统生态农业模式、庭院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等。第三节 生物圈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指地球上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综合圈。从结构和功能上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层的下层(对流层)、岩石层的上层(土壤层)、水圈的一部分生物圈中各部分关系:生物主要集中在三个圈的交接处,与环境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还参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变化和发展。2:为什么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是生物圈中一个种群,必须遵循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人口剧增,导致对生物圈过度的消耗3:如何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主持的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讨论,签署了多项保护环境的国际公约和条约,并且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4:“生命圈2号”失败的原因:自动调节能力太弱。说明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可生存空间,必须加以保护。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