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 1-5-1巩固落实 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47634698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 1-5-1巩固落实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 1-5-1巩固落实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 1-5-1巩固落实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 1-5-1巩固落实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2011年广东文综)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解析:石灰岩广布地区容易发生岩石溶蚀;该区域溶洞、地下暗河发育,地表水缺乏,导致土地生产力退化;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可能还会加剧这一现象。答案:C(2012年山东济南)吉林雾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被誉为我国“四大自然奇观”。回答23题。2四大自然奇观中成因相同的是()ABC D解析:吉林雾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四大自然奇观中都是流水化学溶蚀作用而形成,成因相同。答案:B3关于四地地理环境共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较小B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C夏季多雨D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解析:四地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共同的特征是炎热多雨;季风气候,但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吉林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丰富。答案:C(2012年锦州模拟)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45题。4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土壤条件 B气候条件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5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A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D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图反映的是生物循环过程,而影响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气候;土壤生物枯枝落叶土壤中的物质循环运动,反映了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时刻不停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答案:4.B5.A6(2012年广东卷)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解析:风是驱动洋流的主要动力,赤潮的形成与臭氧没有必然的联系,信风是空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答案:B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此完成78题。7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D植物稀少,土壤瘠薄解析:我国西北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答案:C8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环境恶化,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某一要素的改变必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A BC D解析:由题意反映出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其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答案:C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据此回答910题。9下列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生物和土壤四部分组成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解析:地貌、岩石亦属于地理环境要素,C项中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D项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整体性,而不是形成了地域差异。答案:B10关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B生产功能是指绿色植物生产量C平衡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性质保持固定不变D平衡功能是静态平衡解析:B项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提供叶绿素,C项是保持相对不变而不是固定不变,D项平衡功能是相对的动态平衡,不是静止的平衡。答案:A 读气候与植被的关系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影响稀树草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深居内陆,难以受到海洋影响B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C终年受高压带控制D受地形的影响12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布属于()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解析:稀树草原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纬度地带性的特点是自然带沿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因此图中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布属于纬度地带性。答案:11.B12.A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1315题。13判断方框、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土壤水增多库区蒸发量增大蒸腾加强植被覆盖率增加A BC D解析:修建水库一方面使得库区土壤水分增多,给植被生长提供更多水分,植被覆盖率增加,进一步导致蒸腾作用加强,使水库周围降水增多;另一方面水面增大,导致库区蒸发量增大,水库周围降水增多。答案:C14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解析:该图反映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A15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土壤肥力下降产生土壤盐碱化洪涝灾害加剧渔业产量下降三角洲面积扩大A BC D解析: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可以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大坝修建之后,径流趋缓,携带的泥沙减少,渔业产量下降,三角洲面积有减少的趋势。答案:D二、综合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完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相互关系示意图。填写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理要素。 _,_,_(气候、水文、地形) (2)运用上述原理分析下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成因及其甲乙丙三地中甲和丙气温 较低的原因。(3)分析图示地区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自然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1)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生、发展和变化;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2)、(3)两题首先读图进行空间定位,确定为武夷山地区,等温线分布受地形和海陆位置影响。南方低山丘陵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主要与地形和气候有关。答案:(1)地形气候水文(2)等温线走向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受地形(武夷山走向东北西南)影响。受地形影响图中甲气温较低;受海陆位置影响丙气温较低。(3)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主要原因是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夏秋多暴雨。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这是一片备受世人瞩目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的演进,无不留下深深的印记。自然地理环境又是由大气、水、岩石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体。(1)由图中资料,分析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候特征的差异。(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区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3)请你根据统一变化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解析:(1)野象的生活需要较为湿热的气候,而商周时期其在中国的分布北界可到达黄土高原地区,由此可以推测当时当地的气候应比较暖湿。(2)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3)本题需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着手进行分析,答题时应凸现地理要素的整体性特征。答案:(1)商周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现在:气候较商周时期干冷。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中。(2)该区域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气候逐渐干冷的变化趋势导致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植被保持水土的功能逐渐下降。(3)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水土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