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4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7)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47610265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4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7)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4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7)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4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7)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4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7)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3届芜湖质检)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观察图中细胞核的位置及液泡颜色深浅。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色素分布在液泡中,细胞质无色;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在细胞质中,不在液泡内;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液泡紫色变深,故C正确。【答案】C2有一种物质只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 D内吞和外排【解析】一种物质只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可能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排除自由扩散。【答案】B3(2013届淮南模拟)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该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浓度(molL1)0.150.20.250.3质壁分离状况不分离刚分离显著显著他们又测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该植物生长,则乙地土壤溶液浓度最可能是()A0.2 mol/LB0.2 mol/LC0.2 mol/LD0.15 mol/L土壤溶液浓度0.3 mol/L【解析】由表格信息知:该植物细胞液浓度接近0.2 mol/L,该植物要能在乙地生长,则必须保证能正常吸水,即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选C。【答案】C4(2013届CETE原创试题)下图表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过程,下列叙述不确切的是()A图中膜结构表示细胞膜B该离子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该离子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D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解析】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细胞内膜的功能;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图中的物质运输有载体协助,消耗ATP,因此判断为主动运输方式。能够进行主动运输的膜除了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器膜,如溶酶体膜、液泡膜等。从图示看出离子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答案】A5(2013届黄山七校联考)用酶解法除去新鲜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后得到原生质体,将其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原生质体一定不发生()A质壁分离B渗透失水C颜色加深 D吸水力增大【解析】将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后得到的原生质体放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原生质体会发生失水。随着原生质体的失水,原生质体颜色加深,细胞液的浓度增大,吸水力增大。由于细胞壁不存在,因此看不到质壁分离现象。【答案】A6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NaBKC胰岛素 DCO2【解析】图乙表示的过程是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进行的主动运输过程,甲图中Na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主动运输的方向是由细胞内向细胞外;K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排到细胞外;CO2通过自由扩散排到细胞外。【答案】B7(2013届宣城质检)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 mmolL1和400 mmolL1的小分子物质M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 mmolmin1。对此结果的解释最确切的是()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D吸收M物质时所需能量供应不足【解析】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小分子物质M溶液中,吸收小分子物质M的速度相同,说明小分子物质M被植物细胞吸收的方式不是自由扩散。植物细胞吸收小分子物质M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也可能是主动运输。【答案】C8. (2013届CETE原创月考)右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是甘油和脂肪酸B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通过膜时必须有载体蛋白参与D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运输【解析】此题考查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理解和识图读图的能力。如图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在膜外某物质浓度增加到一定浓度后不在增加,说明该物质的运输速度受到载体的限制,该物质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物质通过膜时必须有载体蛋白参与。甘油和脂肪酸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的。【答案】C9(2012CETE原创月考)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从而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进入液泡的过程要消耗细胞的能量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的吸水力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解析】此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植物细胞的吸水。根据题目信息Na是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因此Na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液泡的,主动运输过程有载体蛋白参与,要消耗细胞的能量。液泡通过主动运输方式从细胞质基质中吸收Na,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载体蛋白通过主动运输Na,增加了细胞液的浓度,有利于增强细胞的吸水力,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答案】C10(2013届湖南师范大学附中质检)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错误的是()单位:mol/L处理前用鱼膝酮处理后用乌本苷处理后细胞内血浆中细胞内血浆中细胞内血浆中K1455115135Mg2351.41.81.4351.4A.鱼膝酮对K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载体的生理功能B鱼膝酮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C乌本苷抑制K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载体的生理功能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解析】比较用鱼膝酮处理后细胞内与血浆的K和Mg2的浓度差与处理前细胞内与血浆的K和Mg2的浓度差可看出鱼膝酮可能抑制了K载体和Mg2载体。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乌本苷对细胞内和血浆中Mg2浓度差没有影响,缩小了K的浓度差,说明乌本苷抑制K载体,不影响Mg2载体。K和Mg2是逆浓度梯度从血浆进入细胞内的。【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10分)(2012深圳二模)现有A、B、C三瓶外观一样但没有标签的溶液,已知它们分属于质量浓度为0.1 g/mL的蔗糖溶液、0.3 g/mL的蔗糖溶液和0.1 g/mL的葡萄糖溶液。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设计了两组实验。(注:图中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实验同时将等量的A液和B液分别放入到装置中U形管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后,左侧的液面升高。实验将等量的B液和C液分别放入U形管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后,液面发生了下列变化:先右高于左,后左高于右。(1)本实验应用的原理是_。(2)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A是_,B是_。(3)用紫色洋葱鳞片叶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方式的实验中,常选用_溶液,观察指标主要有_、_及细胞大小。(4)为了清晰地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若用不含色素的洋葱内表皮作实验材料,可采用的方法是_。(5)为探究洋葱表皮细胞液的浓度,需要设计相关实验。请写出设计思路。【答案】(1)渗透作用(2)0.3 g/mL的蔗糖溶液0.1 g/mL的蔗糖溶液(3)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央液泡的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4)可在蔗糖溶液中加入红墨水(5)配制梯度浓度的蔗糖溶液,并利用系列溶液分别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状态12(16分)下图所示洋葱表皮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细胞吸水力和原生质相对体积(正常状态为1.0)的相互关系图解,据图回答问题(试题涉及要用的试剂应从所给的试剂中选择)。材料和用具:紫色洋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滴管等。供选择试剂:清水、质量浓度为0.1 g/mL的KNO3溶液、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质量浓度为0.5 g/mL的蔗糖溶液。(1)由BC的过程中,细胞应处于哪种试剂中?_,细胞液的浓度变化是_。(2)若BA过程发生后可自动发生AB过程,应怎样完成实验操作?第一步:将一小块紫色洋葱表皮平展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原生质层紧紧地贴着细胞壁。第二步:在盖玻片一侧滴入质量浓度为_的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_溶液中,用显微镜观察。说明选择该试剂的理由是:_会通过_进入细胞内,使细胞液浓度逐渐_后,外界的_会自动进入细胞内,_会自动复原。(3)若选择一种试剂在完成BA过程后,无论再用哪种试剂,AB过程都不能发生,则所选择的试剂是:_,原因是_。【答案】(1)清水逐渐变小(2)0.1 g/mL的KNO3洋葱表皮浸入到KNO3K和NO主动运输升高水质壁分离(3)0.5 g/mL的蔗糖溶液该溶液浓度过高,在该溶液内细胞过度失水死亡,质壁分离不能复原13(14分)(2013届安徽百校联考)如图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请仔细观察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事实。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盐分是经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3)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于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是通过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实验步骤: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c_。实验结论:a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_;b_。【解析】(1)“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事实证明细胞膜组成成分中有脂质分子,结合图示分析该物质应为甲磷脂分子。(2)途径是一个离子通道,鲨鱼体内多余盐分可通过这种通道蛋白由高浓度的细胞膜内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细胞膜外一侧,且不消耗能量,因此其跨膜运输的方式应为协助扩散(或被动运输)。(3)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相比,前者需要消耗能量,后者不需消耗能量。本实验可通过控制供能的多少来确定柽柳吸收无机盐的方式。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能量对柽柳吸收无机盐没有影响,其吸收方式应为被动运输;若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则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需要消耗能量,应为主动运输。【答案】(1)甲磷脂分子(2)协助扩散(或被动运输)(3)b.完全抑制有氧呼吸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的吸收速率a.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是通过被动运输B若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是通过主动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