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实习报告三篇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47352095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实习报告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园林实习报告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园林实习报告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实习报告三篇园林实习报告三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园林实习报告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园林实习报告 篇1学生姓名: 王转红指导教师:教 学 班:20xx年X月,我来到东胜园林花卉公司实习,这里是一家培育温室花卉的公司,占地面积500O,有经理一人,副经理三人,组长10人,园艺花卉培育员50多人。我们每天都要检测温室温度和适度,适时为花浇水、育肥,对有病理现象的花卉进行营养液治理。这里的实习让我切实感受到园林花卉工作的艰辛和快乐,对花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实习目的(1)通过花卉实习观察植物园露地花卉和观赏温室花卉识别与应用,实习华东花卉实习使学生在掌握东北地区露地花卉及温室花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华东地区及华北地区花卉,同时扩充温室花卉的种类(扩充华南、西南地区植物)。使我们能达到社会需求,满足毕业生服务去向。(2)结合花卉识别联系花卉应用形式及特点,进一步熟悉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花卉的产地、气候型与植物习性的关系;不同地域花卉选择应用的特点。(3)培养独立考察、记载的实践能力;(4)通过实习,培养爱岗敬业、热爱专业的目的。(5)通过对花卉的实际应用形式的实习,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其创新能力。2、实习基本内容通过对花卉学课程科目的学习,让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有关于花卉植物的分类、生长繁殖过程、管理等相关知识,并初步了解到一些关于花卉产业的形成、进步与发展方向等市场信息。在几次花卉学实验和实习过程中,我们又亲自体验了有关花卉植物种类的识别、花卉设施类型参观、花卉种子的识别以及花卉的种子繁殖、栽培管理等过程,在实践中对花卉学的相关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补充。园林实习报告 篇21、1拙政园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1-1布局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 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另一资料: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西园(8张)“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她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从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区还有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西部其她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1、1-2建筑艺术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 拙政园的布 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她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1、2 留园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内假山为叠 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家,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2、2-1 布局留园的面积约2公顷,分西区、中区、东区3部分。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中区的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建筑错落于水池东南,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2、2-2 建筑艺术赏留园首看建筑。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 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 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她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2、2-3 留园三绝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 北宋末年,虽然北面战事吃紧,金兵压境,但宋徽宗却在东京城内大兴土木,建造“延福宫”、“万寿山”。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奇花异石,夸口要搜罗天下珍品于宫廷之中。 徽宗祟宁四年特地在苏州设立了苏杭应奉局,专门负责搜罗名花奇石。苏杭应奉局的主管叫朱缅,此人最善巴结上峰,自当上了此官后,有采办“花石纲”的大权在手,于是放开手脚,拼命在民间收刮。只要民家有一石一木被他打听到并看中,立刻派兵、上门抢夺,谁敢反抗,即以对皇帝“大不恭治罪。有时为了搬树移石,甚至拆掉民居的围墙甚至房子,当时朱缅从民间搜到的花石太多,以致终于激起了方腊农民起义,当时方腊起义军的一个口号就是杀“朱缅”,与方腊起义军相呼应,苏州地区也爆发了以石生为首的,农民起义。 不久,北宋政权由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终于为金所灭,徽宗自己也做了俘虏。冠云峰就是未来得及运的花石纲的遗物。2、3 夜游周庄全镇依河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周庄,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美国政府奖、世界最具魅力水乡和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华环境奖、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殊荣。2、3-1张厅张厅前后七进,房屋70余间,占地1800多平方米,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厅旁箬泾河穿屋而过,正所谓“桥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作为殷富人家的宅第,张厅历经五百多年沧桑,但气派依旧。走过沿街的门厅,面前是一个天井,绿意盎然。两侧是低矮的厢房楼,上下落不都设蠡壳窗户。在漫长的岁月中遭到损害的砖雕门楼,坚实的石柱,细腻精良的雕饰,仍不难看出张厅昔日的风采。大厅轩敞明亮,抱粗的庭柱下是罕见的木鼓墩(柱础),这是明代建筑的明显标志。厅堂内布置着明式红木家具,张灯结彩,迎送宾客。墙上悬挂着字画,副对联尤其引入注目,上联是“轿从门前进”,下联是“船自家中过”。仔细琢磨,对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张厅的建筑特色。2、3-2沈厅沈厅是周庄最大的民居建筑,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七进五门楼,第五进中,安放着江南豪富沈万三的坐像,他的面前有金光闪闪的聚宝盆。从四面八方来的人们,审视着这位600年前的吴中巨富,或是为了得到某些启迪和借鉴,或是为了满足祈福的愿望。不管是什么身份,走进沈厅的每一个人,都会对沈万三这个传奇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2、3-3双桥指位于周庄中心位置的世德和永安两桥,建于明代,两桥相连,样子很象古代的钥匙,又称钥匙桥。因出现于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中而闻名。3、实习总结通过在苏州为期一天的实习,让我对中国私家园林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感受到私家园林的博大精深,私家园林的布局格式深刻体现了古代文人造园思想即模仿自然山水格局,形成了“虽有人做,宛自天开”的意境。其布局小巧玲珑、建筑疏朗,花木合理配置,意境深远,形成了庭院深深的景色,景观配置上采用了对置,孤植,片植等形式,使空间更加的富有变化。园内通过挖池堆山,形成一池三山的神仙格局,水绕山转,山因水活。花木的选择多是些传统的名贵花木,如玉兰、海棠、桂花等。园内景色四季分明,形成春柳绿、夏荷艳、秋水明、冬山静(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苏州私家园林的考察对我们学习模仿古典园林有很大的裨益,让我们把书本的理论知识跟现实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被古典园林的博大精深所深深震撼。园林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我们解决,我们要以史为鉴,弘扬中国园林,为园林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园林实习报告 篇3实习地点:济南新大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实习内容:绿化施工 树木栽培养护实习时间:20xx年11月8日20xx年12月25日实习经历及心得:20xx年11月8日20xx年12月25日这段时间,我在济南新大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实习。这是第一次踏上工作岗位,第一次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结束了每天三点一线的课堂生活,踏入了上班族的行列。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敷衍了事。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曾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面对失败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回想以前在学校的日子,有老师同学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课学习。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自学能力”。参加工作后才深刻地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极少。我的专业是园林技术,而我也工作在一家园林方面的公司,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不能胜任当前的工作任务。我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善于思考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要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由于我工作的公司要求较严,每周一到六得去上班,有时候业务繁忙,晚上需要加班,这样留给个人支配的时间很少。我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放任自己。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必须严于律己,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才能做好公司安排的各项工作。每日重复单调繁琐的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厌倦。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对着电脑整理资料,给公司做做网页,或者跟着同事们外出去栽植、养护树木,统计树木数量以及观察其生长状况等,显得枯燥乏味。一直以来,我都是吃父母的穿父母的,工作以后才体会父母挣钱的艰辛。我们刚出来工作,工资水平普遍不高,除掉餐费和日常开支,我们常常所剩无几,一不留神就会入不敷出成为月光一族,所以我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我是学园林技术的,在书本上学过很多专业知识,但从未付诸实践过,当我真正踏入园林行业,真正搞园林的时候才体会到难度有多大。也许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才能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段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走的路做准备。在这期间我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学习了更多的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小组每一次开会都有值得我学习、深思的地方。职位可以短时间原地踏步,但思想决不能原地踏步,自己必须要有短期和长期的目标,然后向着自己的理想迈进,也许很多理想不能实现,但我应该坚持下去。如果我停滞不前,将很快就会被单位淘汰,甚至被社会淘汰。面对以后的机遇,我要努力学习更多的东西。时光如水,岁月如梭,斗转星移,三个月的实习生活过去了,回首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段时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了我的成长。在过去三个月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公司使我健康成长,使我充分的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这繁忙的3个月中,在公司同事的关心下我受益匪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一直在为了不被时间丢下而拼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在学校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会嘲笑现在的渺小,我不得不微笑并含着热泪坦然回首我所走过的每一步路。经过两个月的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 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年轻同志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二、 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的意志。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三、 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业绩,继续为单位和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8页 共18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