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化传媒学院 崔汝源,大众传播的传播者 (Communicator),传播者与大众传播者,传播者:发起传播行为的人或组织,是利用某种传播技术和工具,以发出的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大众传播者:在大众传播过程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播活动的职业传播者。他们是分布在通讯社、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电影片厂中专门从事传播职业的人。,大众传播者的基本特点,群体性:大众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不像其他类型的交流一样,仅仅由一个人承担,而是往往需要一个或若干职业传播者组成的群体才能有效地展开工作。 专业性:大众传播是一个专业化程度极高的职业活动。不同的传播媒介对于传播者有着不同的专业技能要求。,机构性:作为职业化的社会群体,大众传播者总是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按照不同的人设置,组成一个个相互独立的传播机构。,大众传播者的任务,收集信息:信息具有无限的丰富多样性,大众传播只有从多样性的信息中挑选出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才能进行传播活动,这是大众传播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 目的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时效性原则:有价值的信息总是很强的时效性。 相关性原则:收集信息时要围绕传播的目的寻找相关信息,在众多的相关信息中比较鉴别,进行有效地信息传播。 合法性原则:在收集信息时,涉及公民个人的隐私权利是应当尊重并获得保护的。,制作信息:传播者要对信息的内容和表达形式进行加工,包括信息的取舍和将信息符号化,使之成为供传播使用的信息。 发送信息;大众传播的信息发送并不像人际传播那么直接简单,而是一个社会化和技术化程度极高的过程。,传播控制与控制研究,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指社会上的各种因素和力量对大众传播实施的控制。 控制研究:在传播学中,“控制”这一术语可以细分出两层意思。一层是指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和影响,左右和操纵;另一层意思指传播者受其时代与社会的制约,不得不屈从于外界施加在自己身上的诸多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压力,从而成为某种意志的代言人。,具体来说,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如把关研究及理论(即把关与施控);二是分析传播者的现实受控情况,如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三是从理论上概括各种不同的控制形态,如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即受控的理论分析)。,作为把关人(Gatekeeper)的大众传播者,在信息的收集、制作和发送过程中,大众传播者决定着什么可以被传播以及怎样传播,传播者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决定权: (1)决定传播的时间、内容和形式,对信息进行把关、过滤和筛选;,(2)对传播信息进行搜集、编辑、制作和传递; (3)对整个传播过程进行控制和制约。 因此,传播者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承担者“把关人”的角色。,卢因的“把关人”概念,“把关人”(gatekeeper)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的。 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一则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必须通过传播者的若干“检查点”,才能被许可通行。卢因将这些检查点称为“门”,而把那些掌管着发送“通行许可证“的人或组织称为“守门人” (gate keeper)。 大众传播媒介是全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大众传媒内部在新闻的提供、采集、写作、编辑和报道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把关人,编辑对新闻的取舍又是最重要的。,怀特的新闻把关模式,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指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gate-keeping)模式。 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被筛选的,公式是: 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 输入信息门区输出信息,怀特模式的缺点:将把关人当作孤立的因素来考察,过分强调把关人独立的权限,而忽略同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制约。人们容易误认为把关人对信息的传播可以为所欲为。,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信源 记者 分社编辑 总社编辑 报社、电台、电视台 编辑 受者,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在理论上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揭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这是它的长处所在。 它的问题是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都等同起来,看不出哪道关口最关键、最重要。,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上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是记者。 第二个把关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编辑)比第一阶段的把关活动(采写)更具有决定性意义。,1957年,威斯特利和麦克里恩(Westley & Maclean)提出了一个关于把关人的更为理论化的模型,他们提出,传播过程中的把关行为可以从多层次研究。 把关人“把关”的标准主要是来自于作为自身原有经验、看法、兴趣等的总和的预存立场。 也受到周围环境如上级、同僚以及受众等的影响,是根据自己对受众需要与兴趣的理解来在众多的新闻中加以选择的。,西方新闻界所持的客观原则论,强调新闻媒介要象镜子一样中立地反映生活,所以又称为“镜子理论”。 记者所做的只是客观地记录事实,记录过程中不能带有任何的个人观点或偏见。事实上,这是不可能达到的。 社会制度、传播制度、阶级划分、政党归属、集团利益乃至个人倾向都会对把关人有所影响,因此在新闻的采写编播过程中难免会掺入主观的色彩。,从“美军虐俘事件”看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控制: 信息传播过程中,“把关人”通过对新闻的信息筛选,对新闻媒体进行直接控制。 虽然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但是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有闻必录”,而是有一个取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媒介组织形成了一道门,通过这道门传达到受众那里的信息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芙蓉姐姐现象与把关人,芙蓉姐姐原名史恒侠(据说也叫林可),又名火冰可儿、清水芙蓉、水媚妖姬、黑桃皇后。 陕西工学院机械系学生,最早出现在水木清华、北大未名和MOP网站上。曾是清华考研大军中的一员,由于其经常在网上贴自己的照片,成为了网络上人气火爆的红人,被称呼为芙蓉姐姐。,网友八类批评说,呕像说 媚俗说 畸形自恋说 挫折补偿说 哗众扬名说 虚拟梦想实现说 媒介恶意炒作误导青少年说 审美疲劳乘虚而入填补空白说,传统新闻传播中的所谓“把关”可称之为“提前把关”,或“硬把关”,其特点是“把关”行为发生在新闻产品形成之前,具有较大的强制性,确定性,结果可以预见和控制; 网络新闻问世之后,也存在着种种“把关”,这就是广大网民、网友所形成的舆论共识。这种把关可称之为“延迟把关”、“滞后把关”,“隐形把关”或“软把关”。其特点是“把关”行为发生在新闻产品形成之后,它不具有较强大的控制力,传播效果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6,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