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二十四课 古代诗词三首课件 (新版)苏教版.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4687215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二十四课 古代诗词三首课件 (新版)苏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二十四课 古代诗词三首课件 (新版)苏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二十四课 古代诗词三首课件 (新版)苏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十四课 古代诗词三首,谁说女子不如男,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 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你要不相信哪 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 还有衣和衫这千针万线都是她们连哪 有许多女英雄 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 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 哪一点儿不如儿男,歌曲,花 木 兰 简 介,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旋,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花木兰简介,乐府是汉朝的音乐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专门收集民歌,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成为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关于乐府,乐府特点: 1、叙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和完整的故事情节。 2、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的描写等。 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五言是乐府民歌的创新。 4、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色彩。,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胡骑,戎机,朔气,金柝,红妆,著我旧时裳,傍地走,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将士们(“将军”、“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在沙场(“百战死”),有的多年后重返故乡。(“十年归”)。,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疏通文意,翻译下列句子:,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子。,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当着窗子,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互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急骤跳跃,活泼明快,“旦、暮”重读,上下句之间要读得似断实连。“不闻、但闻”重读,两句要前轻后重,读出对亲人的眷恋之情。,朗读指导,朗读,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热烈欢快,起伏跳荡前高后低,动词要读得响亮,极力表现喜悦之情,赞美惊叹,朗读指导,这首诗讲述了花木兰哪些故事或场景?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自主学习,代父从军,踏上征途,奔赴前线,十年征战,还朝辞官,亲人团聚,比喻赞美,讴歌英雄,1-3,4,5-6,7,木兰有哪些可敬、可爱之处?,合作探究,木 兰,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从军前,从军时,功成后,作出决定 征战准备,征战南北 建立功勋,辞官还乡 回复女儿身,勤劳孝顺,机智勇敢,朴实 不慕功名,既有女孩的勤劳善良,美丽可爱。,又有男儿的勇敢善战,豪迈气概。,巾帼英雄形象,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赏析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品味语言,示例:“唧唧复唧唧”,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声衬静,更写出了木兰此时心情的沉重,渲染出一个女孩将要做出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1、叙述详略得当。 如文章只是概括的地 写十年征战生活;与家人团聚的 欢乐 情景 写得比较详细。 2、用具有传奇色彩的情节塑造人物。 3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本诗运用了对 偶、 排 比、互文、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写作特色,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巾帼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善良质朴的优秀品质。,总结,观刈麦 白居易,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诗歌语言通俗晓畅,相传老妪都能听懂。,关于作者,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时写的。县尉官职不高,需要到民间查访在查访中,作者亲眼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悲惨生活,大有感触,从而写出了这首反映当时农村实际的好诗篇。 观刈麦,就是看割麦子。,题目解说,刈 荷 箪 饷 灼 秉 敝 晏,y,h,dn,xing,zhu,bng,b,yn,读准下列字的读音,1、这首诗重点描写了哪两幅画面?哪一幅画面更倾注了诗人情感? 2、这首诗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举例说明。 3、从“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品读诗歌,画面一:烈日割麦,画面二:抱子拾穗,景物描写::,语言描写:,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心理描写:,力尽不知热,背灼炎天光。,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惭愧,谴责自己;对统治者的批判;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朗读,结构全解,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描写悲惨场景,议论,割麦者 农民的 艰辛,拾麦者 赋税的 繁重,官员生活舒适,鲜 明 对 比,官吏的舒适富裕与农民的辛劳贫困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这首叙事诗中,诗人以自己的亲眼所见,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不事农桑”而“利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本文主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山东济南)南宋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他 21岁参加抗金义军,后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持抗金,但不被采纳,不断受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闲居。,破阵子,一名十拍子。唐教坊曲。陈旸乐书:“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入场,尤壮观也。” (秦王破阵乐为唐开国时之大型武舞曲,震惊一世。玄奘往印度取经时,一国王尝询及之。见所著大唐西域记。此双调小令,当是截取舞曲中之一段为之,犹可想见激壮声容。),词牌名来历,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题解,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朗读指导,朗读,“醉”表达了此人此时内心的愁闷,以酒浇愁而醉,在醉眼朦胧中,他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剑”,是一种兵器,可见他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1、“醉里挑灯看剑”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品读赏析,梦回吹角连营赢得生前身后名。,2、 这种愿望在词中表现在哪些诗句上?,3、 这几句写了哪些内容?,A、军营生活,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战斗场面,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雄心壮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壮,、 这些情景可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的军营生活 的战斗场面 的雄心壮志,雄壮,壮烈,豪壮,材料: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深重灾难在他童年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印记。青年时代,词人就积极投身军事斗争,他集结两千余人起义,投奔抗金将领耿京部下,抗击敌人。在他率众投归南宋途中,辛弃疾亲自带领五十轻骑长驱直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立下卓著的功勋。回归南宋后,他历任湖北、江西、浙东等地安抚使,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到抗金的前线。他一生反对和议、盼望早日恢复中原的主张,也未能为南宋小朝廷所采纳,而且两次被弹劾革职。 从岁至岁的漫长岁月,词人主要在江西上饶一带的农村中度过,把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托在所写的词里。,5、可是,这样的“壮志豪情”在现实中作者体会到了吗?,品读赏析,可怜白发生!,这一切,只是梦中的回想,现实中,仍然是壮志难酬,无奈空有报国志,又怎能抵挡得了岁月蹉跎,白发丛生! 何等悲愤!何等苍凉! 结句感情从刚才的豪壮中陡然跌落,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醉态,梦境,现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实,实,虚,词的结构,破阵子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以及收复祖国河山的畅想,这些都是作者醉梦中所不能忘怀的,但是他的想法被“可怜白发生”的现实碾碎了。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恨。,主 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抒发了被免官闲居的愁懑。一个“愁”字对比概括了一生体验。,拓展阅读,拓展阅读,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 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含蓄深刻地表现出尝尽辛酸的 玩世不 恭和孤傲清醒的情感。,辛弃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