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46702022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因其发病率甚高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FD 占消化不良患者 30%50%,占消化专科门诊30%40%1。 ;并且部分患者症状可严重或持久 ,从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 ,FD 己经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在 2004 年的罗马会议上再次修订 FD 的诊断标准 ,即罗马 III 标准 2,其内容为 :符合下列 1 项或以上症状 :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疼痛或上腹烧灼感 ;无器质性疾病可以解释这种症状的发生 ;在诊断前至少存在 6 个月 ,诊断前 3 个月内症状满足诊断标准。现代医学对 FD 的研究虽多 ,但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清楚,也无特效治疗的药物 ,多采取对症治疗 ;而中医辩证治疗FD 有一定的优势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FD 属祖国医学的 “胃脘痛 ”“痞证 ”“嘈杂 ”“纳呆 ”“胃缓 ”等范畴。现将 FD 的中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祖国医学对 FD 病因病机的认识杨少军 3 等人认为 ,在 FD 的病因中多有饮食不节及伤食积滞情况,食积、痰饮、湿浊阻滞中焦胃院 ,痞滞不通是其中医基本病机之一 ,并且贯穿于该病的始终 .张介眉 4 教授认为 FD 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误下伤中或饮食不节、情志不和导致脾胃虚弱 ,胃失和降 ,脾胃升降失常 ;其病在胃 ,与肝、脾、肺关系密切 ;并认为本病多为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之证。胡珂 5 等人认为 FD 是又外邪内陷、饮食不化、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中焦气机不利 ,或虚气留滞、升降失常而成的胸腹间痞闷满胀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 ,并认为本病病位在胃 ,病变脏腑关键在脾胃 ,以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职为基本病机。苏仁意 6 等人认为 FD 多因饮食不节和情志所伤 ,其病机为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 ,以脾虚为本 ,气滞血瘀、食积痰湿为标 ;脾虚气滞为基本病机 ,贯穿于本病的始终。于家军 7 等认为脾胃中虚是 FD 的病理基础 ,而气机不畅、壅滞不行则是病机关键 ,壅滞形成之因 ,不外乎气滞、湿阻、食积、火郁、血瘀。刘汶 8 等人亦认为 FD 以脾虚为本 ,气滞、血瘀、食滞、痰湿等邪实为标 ,脾虚气滞为基木病机 ;而饮食、劳倦、湿热、感寒等往往是导致发作的诱因。陈永堂 9 亦认为 FD 的病机多由情志不舒、肝木克土、脾虚木乘导致的脾胃升降失司。初起以肝郁气滞型为主 ,随着病情的发展 ,由实转虚 ,由气及血 ,而出现脾虚 ,或兼血瘀、湿阻等。鱼涛 10 认为 FD 的病因为起居不慎、外感于六淫、饮食不节、内伤脾胃、情绪不畅、七情内伤等 ;并认为肝郁脾虚为其根本和主要病机 ,在肝郁脾虚的基础上可有寒、热、瘀等兼证之不同。刘静 11 认为 FD 的主要病因是情志失调 ,其基本病机是肝失疏泄 ,肝气犯胃 ,肝胃不和 ,而脾胃气虚 ,湿热滞胃等型均可以认为是在此基础上变化而来。姚明全 12 认为情志不畅、肝失疏泄为 FD 基本病机 ,与西医之心理精神因素致病相吻合。梁乃津 13 认为 FD 属虚实夹杂、木虚标实之证 ;其主要病因病机为脾气胃阴不足、纳化失常、易感湿热 ,或肝气疏泄失常、肝胃不和 ,致胃中气机雍滞 ,不通则痛 ,不降则痞 ;以脾气虚弱、胃阴不足、肝疏失常为本 ,以胃中气滞、热郁、湿阻为标。朱生梁教授 14 认为 ,FD 病机乃虚实夹杂 ,虚实之中以实证为主 ,实则以肝郁气滞、横逆犯胃为主 ,虚则以脾胃虚弱为主 ;概言之 FD 的基本病机为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李刚 15 认为 FD 主要由于脾胃虚弱、肝气犯胃、胃阴亏虚所致。脾胃虚弱主要见于素体虚弱 ,中气不足或饮食不节 , 饥饱不调 ,损伤脾胃 ,致脾失健运 ,胃失和降 ,而生此病 ;肝气犯胃多见长期情志不畅 ,易于忧思恼怒 ,而致肝失疏泄 ,气机阻滞 ,横逆犯胃 ,胃失和降 ,而发本病 ;胃阴不足多见于素体阴虚火旺 ,或治疗不当 ,久服香燥理气之品 ,耗伤胃阴 ,致胃失濡养而成此病。刘善京 16 认为肝郁在 FD 的发病机制中 ,居主导地位 ,并可导致寒热错杂、气滞血瘀、脾胃不和、胃阴亏虚等兼证。邓文龙 17 认为 FD 的病位在胃院 ,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 , 但与肝脏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 ,升降失常。脾胃同属中焦 ,为气机运化之枢纽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清升浊降则气机畅通。否则 ,清气不升 ,浊气不降 ,导致运行受阻 ,故作胃痞 ,暖气、反酸 ,这与 FD 的表现基本一致。白长川 18 认为 FD 多由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常引起 ,以脾虚气滞为其主要病机。陈良金 19 认为 FD 的发病机制在于肝郁脾虚 , 中焦痞塞而致胃气壅滞。江家赞 20 认为 FD 的病位在脾 (胃,发病与肝关系密切 ,气机不利为其病机特点 ,肝郁脾虚是基本病机。杨国立 21 认为 FD 的病位在胃 ,而与肝脾关系密切 ,脾虚为本 ,肝郁气滞为标。姚树坤 22 认为FD 的主要病机为木郁克土 ,胃失和降 ,脾运无权 ,其病机核心为胃失通降 ,久则湿热痰浊内阻 ,气机阻滞贯穿疾病始终 ;病位在胃 ,与肝脾密切相关。田德禄 23 对 FD 的病因病机进行归纳 ,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木郁克土 ,胃失和降 , 脾运无权 ,其病机核心为胃失通降 ,气机阻滞贯穿疾病始终 ;病位在胃 ,与肝脾密切相关 ,病性属本虚标实之证 ,脾虚为本 ,气滞、血瘀、食积、痰湿为标;病初以邪实为主 ,久则虚实夹杂 ,寒热错杂。卜平 24 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位在肝、脾、胃,涉及肾 ;基本病机为肝郁犯土、胃失和降、脾运无权。其中脾虚是发病的基础,肝郁是发病的条件 ,胃气不降是引发诸症的原因。病机关键是脾虚,补益脾胃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当代名医董建华亦认为 25,肝郁是致病条件 ,胃失和降是引发症状的原因。梁巧霞 26 认为 FD 是以肝郁不疏、气机雍滞、脾虚不运、胃失和降为主要病机。严光俊 27 强调胃气不和、胃络瘀滞也是 FD 的重要病理机制。认为在辨治时不应忽视瘀血。吴敏 28 认为 FD 的反复发作久病致瘀 ,瘀血停着也为其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近年来有关该病的文献报道日渐增多 ,辨证分型较多 ,但经统计 29 显示肝郁脾虚证为主要证型。综上可见 ,众多医家虽对 FD 病因病机各有阐发 ,但大多数均认为此病发生与肝气郁滞、脾胃虚弱有关。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乃其最基本病机 ,病位不离肝、脾、胃三脏。2 祖国医学对 FD 的辩证分型由于 FD 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 ,目前 ,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 ,各临床中医家根据各自的临床认识对本病进行辩证分型。庞春生 30 等人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原则 ,结合患者证候、舌苔、脉象特点,将 FD 分为 3 型,即脾胃虚弱、肝气犯胃和胃阴亏虚型。谢建群 31 等分析 FD 的病因病机 ,将其分为脾胃阴虚型、脾胃阳虚型、脾虚气滞型、邪气积聚型、正气虚损型、湿热内蕴型辨证论治。2001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第 13 次会议通过了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中医诊治规范 32( 草案。将 FD 分为以下 5 型:肝郁气滞证 ,肝郁脾虚证 ,脾虚痰湿证 ,饮食积滞证 ,寒热错杂证。赵凤莲 33 通过对 FD 的临床证候特点进行分析,将其分为肝郁脾虚、脾虚胃热、湿阻脾虚、胃阴不足、脾胃虚寒、饮食积滞和淤血阻络7 型。谢振东 34 等人根据 FD 的临床特点 ,将其分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寒热错杂型。谷灿立 35 等人根据辨证分型标准将本病分为肝气郁结、脾胃气虚、肝气犯胃、湿热滞胃 4 型。范汉淮 36 根据 FD 的证候特点 ,将本病分为肝胃郁热、中虚气滞和脾胃虚寒 3 型。3赵霞 37 将 FD 分为脾胃气虚、脾胃虚寒、痰湿内阻、肝胃不和、瘀血阻络、胃阴不足 6 型。综上可见 ,尽管各临床医家对本病的分型不尽一致,但因其最基本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因此在临证过程中,若能谨守这一基本病机 ,在疏肝理气解郁、健脾和胃降逆这一基本治法的基础上 ,再根据寒、热、湿、食、瘀之兼夹不同进行灵活变通诊治 ,不必局限于各临床医家之辩证分型。3 祖国医学对 FD 的治疗3.1 辩证论治王氏 38 辩证分型治疗 FD86 例,肝胃不和型方药用和胃煎合四逆散加减,脾胃虚弱方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胃热阴伤 ,方药用化肝煎合益胃汤加减,临床治愈 54 例,有效25 例 , 治愈率 60.47%, 总有效率 91.86%。谢振东 34 辩证分型治疗FD25 例,肝胃不和型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脾胃虚弱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寒热错杂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对照组用吗丁啉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 例 ,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 (p0.05赵霞 37 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 例, 脾胃气虚药取补中益气汤化裁,脾胃虚寒药取四君子汤化裁 ,痰湿内阻药取平胃散合二陈汤化裁 ,肝胃不和药取化肝煎合枳术丸化裁 ,瘀血阻络药取桃红四物汤化裁,胃阴不足药取沙参麦门冬汤化裁,其总有效率达 95%。叶萍 39 采用辩证治疗 FD60 例,气滞型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虚型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湿蕴型方用平胃散加减 ,食积型方用保和丸加减 ;对照组用吗丁啉和舒可捷 ,治疗组治愈率为 90.0%,总有效率为 96.37%;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范汉淮 36 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5 例,肝胃郁热型用化肝煎合乌贝散加减 ,中虚气滞型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脾胃虚寒型用黄芪建中汤合异功散加减,对照组口服吗丁啉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对照组为 81%,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症状总积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李刚 15 辨证施治治疗 FD76 例,脾胃虚弱型方用六君子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肝气犯胃型方用逍遥散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胃阴亏虚型方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76例 FD患者中 ,治愈 49 例,好转 22 例,无效 5 例 ,总有效率占 93.42%。臧军现 40 等人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19 例 ,脾胃虚弱型治以益气健脾,和胃除胀 ,予健脾益气汤加减 (药用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枳壳、陈皮、砂仁、白芍、大腹皮、焦三仙、甘草、大枣 ;湿阻脾胃型治以化湿醒脾 ,和胃除胀 ,自拟醒脾化湿汤加减 (药用 :茯苓、薏苡仁、川朴、藿香、佩兰、滑石、白蔻仁、半夏、车前子、菖蒲、化橘红、荷叶、大腹皮 ,甘草 ;肝胃不和型治以疏肝理气 ,和胃除胀 (药用 :柴胡、郁金、陈皮、苏梗、枳壳、香附、,佛手、内金、砂仁、大腹皮、焦三仙、甘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89%,而吗丁啉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0.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3.2 经方加减张永艳 41 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6 例,与吗丁啉对照组 (74例相比较 ,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王伟 42 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 例 ,西药对照组 78 例,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两组疗效相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张闽光 43 等人亦报道 ,采用柴枳香砂六君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 例 ,中药组治疗有效率为 92.1%;西药采用莫沙必利、铝碳酸镁对照,有效率为 66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陈亮 44 报道香砂六君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8 例 ,总有效率 94.12%;而吗丁啉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 (P0.01。苏仁意 45 等亦报道 ,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38 例,总有效率 94%。贺先波 46 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118 例,在 118 例中 ,痊愈 85 例,显效 26 例,好转 6 例 ,无效 1 例,总有效率 99.15%。徐亚民 47 等人报道 ,曾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FD,每每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刘英军 48 曾报道 ,其采用四逆散加味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消化不良40 例,总有效率 95%;西药吗丁啉对照组总有效率 8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 (P0.01。洪昌建 49 曾报道 ,采用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40 例,总有效率 82.5%;西药用吗丁啉、雷尼替丁对照 ,总有效率 721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黄育平 50 报道其采用中药枳术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104 例,其中显效 68 例,有效 30 例,无效 6 例,总有效率 94.2%。刘春生 51 报道 ,其采用加味枳术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72 例,总有效率 94.5%,而吗丁啉对照组总有效率 73.3%。两组之间疗效有显著差异 (P0.05。石萍 52 报道 ,枳实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62 例,总有效率为 90.3%,吗丁啉对照组总有效率 6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P0.05。岑永加 53 报道 ,其采用加味枳实消痞汤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65 例,总有效率 93.84%;吗丁啉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王定康 54 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85 例,其中痊愈 58 例 ,占 68.2%;好转 21 例,占 24.7%;无效 6 例,占 7.1%。总有效率92.9%。刘文奇 55 等人报道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45 例该病患者 ,取得满意效果 ,并与吗丁啉治疗的 45 例对照 ,中药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与对照组治疗后0 级比较P0.05,但在临床治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在改善上腹痛、早饱、嗳气等症状方面,也优于对照组。胡德华 57 报道 ,曾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9 例,总有效率 94.15%。3.3 自拟方治疗杨银良 58 曾应用自拟和胃汤 (香附、白芍、白术、莱菔子、枳实、槟榔、半夏、莪术、刘寄奴、生姜加减治疗FD 患者 100 例 ,对照组 (亦为 100 例 FD 患者应用吗丁啉治疗 ,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 ,对照组为 71%, 2 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1。陈良金 59 认为 FD 的病理改变绝大多数为肝郁脾虚 ,中焦痞塞而致胃气壅滞 ,而“治肝可以安胃 ”,故自拟疏肝安胃汤 (太子参、炒白术、枳壳、丹参各 12g, 白芍、茯苓、槟榔、莱菔子各 15g,蒲公英 30g,柴胡、木香、砂仁、甘草各 6g 治疗 , 每每获得良好的效果。钟毅 60 等人采用自拟中药胃肠舒 (自拟方 ,由党参 10g 炒白术 10g 神曲 10g 枳实 10g 川芎 10g 茯苓12g 法半夏 12g 丹参 12g 柴胡 8g 炙甘草 6g 组成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患者 36 例 , 观察患者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 (MMC 指标 ;结果表明胃肠舒能改善 FD 患者的 MMC, 其中尤其明显改善相持续时间和收缩波幅。李香珍61 采用自拟强胃汤 (基本方为太子参 3040g,黄芪10g,木香 10g,枳壳 610g,茯苓 20g,柴胡 10g,麦芽 20g,鸡内金 15g,白芍 15g,甘草 5g 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150 例 ,对照组 76 例口服吗丁啉 ,结果为治疗组显效率 47.3%, 总有效率 98%;对照组显效率 34.2%,总有效率 8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105。3.4 针灸治疗冯国湘 62 等采用针刺足三里、中脘、内关、太冲加耳穴疗法治疗FD35 例.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消化不良如状、 Zimg 自评量表和 HAMD 量表评分 .证实针刺加耳穴疗法对伴抑郁焦虑状态的 FD 患者有肯定效果。陈广娥 63 等用针灸疗法治疗FD 患者 83 例 ,选穴 :足三里、内关、中脘、太冲、阳陵泉等 ,结果在胃排空、胃蠕动功能及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3.5 中西医结合治疗江家赞 64 曾报道选择 FD 患者 68 例 ,分别采用西药和中西药结合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6 例采用多潘立酮片加自拟疏肝健脾方加减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32 例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 ,其结果为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 94%,对照组为 78%,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异 (P0.05。钟翠琼 65 将 98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46 例,口服吗丁啉治疗 ;治疗组 52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 ,采用自拟芪术助运汤加减 (自拟芪术助运汤 ,基本方 :北芪 20g,党参 15g,白术 15g,云苓 20g,法夏10g,陈皮 8g,柴胡 8g,枳壳 15g,白芍 15g,煅代赭石 20g 旋复花 8g,大腹皮 12g,砂仁 6g,黄芩 12g,炙草 6g。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 ,结果为治疗组总有效率 94.2%,对照组总有效率 78.3%,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症状总积分两组前后对比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1。4.中医药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林氏 65 等人的研究认为厚朴能显著增强红细胞乙酰胆碱脂酶活性和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 ,从而促进胃运动功能。 65. 林江 ,唐静芬 ,蔡淦 .枳实消痞丸对大鼠胃排空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华消化杂志 .1999.19(1:46邹百仓 66 等人的研究表明 :槟榔液灌胃后 ,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及空肠的胃动素 (MTL 含量增加 ,而大鼠胃肠道中血管活性肠肽 (VIP 明显减少 ,该研究提示槟榔可能通过增强胃平滑肌收缩幅度 ,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 ,从而能促进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动力。 66. 邹百仓 .董蕾 . 槟榔对胃运动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J. 陕西中医 ,2007,28(3:370373李冀 67 等人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表明:FD 的发病与血浆含量血浆胃动素( MTL )的降 低, 血管活性肠肽( VIP )含量的升高有关;他们的结果也表明 :枳、术不同配伍能显著对抗 阿托品所致小鼠胃排空与肠推进抑制 (P0.01;枳、术的不同配伍均能使 MTL 显著升高 (P0.01,使 VIP 明显降低 (P0.05。 67. 李冀 .刘蔚雯 .肖洪彬 .李胜志 .胡晓阳 .枳术汤治疗功能性消化 不良的配伍研究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25(2) : 彭成 68 等人实验的实验研究证明 ,四逆散能增加昆明种小鼠胃排空液体和固体的能力 , 提高 SD 大鼠离体胃条的兴奋性和整体动物 IGG 胃运动的频率 ,升高血浆胃动素的水平 ,促进 胃壁平滑肌细胞的收缩。 68. 彭成 ,张磊 ,张利 , 等 .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实验研究 J. 成都中医药 大学学报 ,1999,22(1:39-41.祁宏等人 69 用健功合剂 (组成 :柴胡、郁金、枳壳、茯苓、厚朴、党参、莱菔子、鸡内 金、白术、制半夏治疗 FD 患者 119 例,并设西沙比例对照组 109 例,用 ATL-UA9 彩超测定 胃液体排空时间 ,治疗 4 周后结果 :从临床疗效方面 ,治疗组显效 69 例,有效 44 例,无效 6 例 ,总 有效率 95.0%;对照组显效 38 例 ,有效 49 例,无效 17 例,总有效率 83.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 或 P0.01,治疗后两组积分情 况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胃液排空情况 ,两组治疗前后胃液体排 空 T1/2 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但对照组治疗后胃液体排空T1/2 仍未达到健康人组水平(P0.05。认为健功合剂有整体和双向调节作用,使肠神经系统 (ENS 与胃肠运动激素之间的协调性得到调节。 69 祁 宏,许定仁 ,张洪俊等 .健功合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23(3:215-216 5评.价与展望 FD 的发病率相当高 ,国外研究显示有 1/3 的人群患过此病 ,约占门诊总数的 20%,而单纯 西医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 FD 不论是辨证论治、经方药加减、自拟方药,抑 或针灸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显示其潜在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1. 邹多武,许国铭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流行病学及西沙必利治疗多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1997, 17(增刊) :65 2.孙青 .袁耀宗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III标准的浅识 J. 中华消化杂志, 2006, 26(11) : 764765 3 .杨少军,王改梅,汪龙德 胃安通降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饮食积滞证临床观察 J.新中医2006,38(11) : 3839 4.时昭红 .张介眉运用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 2006,28( 5) :1920 5.胡珂 张小萍 何承志 . 中药调理脾胃升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6, 10(5) :2324 6.苏仁意 ,章晓华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 例J. 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 6) :1056 7.于家军 ,李寿山 .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 ,1998,25(6:2554. 8.刘汶 .李乾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J.北京中医 ,2004,2(3:145146 9.陈永堂 .五花芍草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 例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3,10(9:3536 10.鱼涛 .舒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5 例J.陕西中医, 2005,26(9) : 923924 11.刘静 .辨证分型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4,18(4:31812.姚明全 .和胃通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J.湖北中医杂志 ,1999,21(6:2685. 13.梁乃津 ,黄穗平 .健中调肝方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J.新中医 ,1996,5(9:8 14.方盛泉 . 朱生梁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证经验选萃J. 中医药学刊 .2004,22( 5) :796797 15.李刚 辨证施治功能性消化不良76例 J.中医研究, 2006, 19(6) :4142 16.刘善京 .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机制浅析 J.甘肃中医 ,2004,17(6: 1112 17.邓文龙 . 健脾疏肝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2 例J. 医药世界, 2006,17(7) : 183184 18. 白长川 , 马超 , 李吉彦 . 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3,11(6:373374 19. 陈良金 .疏肝安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62 例.陕西中医 ,2003;24( 7) :606607 20.江家赞 .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50 例临床观察 J.四川中医, 2006,24( 7) :4344 21.杨国立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66 例.陕西中医 ,2005;26( 1) :2930 22.姚筱梅姚树坤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思路与方法 J.四川中医, 2007,25( 1) :56 23.李丰衣 ,孙劲晖 .田德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J. 湖北中医杂志, 2006,28(1) : 2324 24.卜平 .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病机分析J. 江苏中医药, 2007,39( 3) :12 25. 王长洪 . 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教授学术经验系列之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论治经验.辽宁中医杂志 .1999; 26(7:289 26.梁巧霞 . 疏肝运脾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30 例国医论坛 2006, 21( 4) :3839 27.严光俊 ,桂壮 .活血化瘀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J.湖北中医杂志 ,2002,24(11:20 28.吴敏 .理气活血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J.湖北中医杂志 ,2000,22(5:286. 29.骆云丰 ,郑立 .中医药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理论研究 J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11(4:292294 30.庞春生 ,夏祖昌 ,郭维维 .中医常见病症诊疗常规 M. 郑州 :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17218.31. 谢建群 ,龚雨萍 ,陆雄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论治 J.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8,32(5:166. 32.张声生,汪红兵,李乾构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 (草案 . 33.赵凤莲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83 例 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1,9(1:55. 34.谢振东 邓上安 .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5 例疗效观察J.World Health Digest. 2006, 11(3) : 4950 35.谷灿立 ,张龙江 ,李为民 .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刊 .2006, 26(5) : 959960 36.范汉淮 . 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5 例总结 J.四川中医,2006,24(3) :5253 37.赵霞 .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 例 J.陕西中医 .2006, 26( 9) :10521053 38.王毅 . 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6 例. 四川中医 .2006,24(6) :4950 39.叶萍 . 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6,13( 8) :53 40. 臧军现 ,李克强 . 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19 例J. 辽 宁 中 医 杂 志.2003, 30 (1) : 3637 41.张永艳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6 例J. 中国中医急症 . 2006,15( 9) :970971 42.王伟 .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 例J.陕西中医 .2007,28( 1) 3637 43. 张闽光 .朱国曙 . 柴枳香砂六君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38 例 J. 四川中医, 2002, 20 ( 5) : 3233 44.陈亮. 香砂六君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68 例 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4,12( 1) :41 45. 苏仁意 ,章晓华 .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38 例J. 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 6) : 1056 46.贺先波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118 例 J. 山东中医杂志 .2006,25(7) :460 47.徐亚民 .刘文英 . 柴胡疏肝散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临证治验 J. 四川中医, 2004, 22 (8) :2930 48.刘英军 .四逆散加味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消化不良 40 例分析 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6, 20 (6) ; 671 49.洪昌建 .余明仙 . 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40 例临床观察 J. 浙江中医杂志 .2007, 42(4) :21350.黄育平 . 中药枳术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04 例J. 陕西中医 .2006,27(1) : 4344 51.刘春生 刘宗银 .加味枳术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2 例J. 四川中医, 2005, 23(1) : 5051 52.石萍 .枳实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2 例疗效观察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06, 27 (4) : 1718 53.岑永加 . 加味枳实消痞汤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65 例J. 陕西中医 .2005,26(1) : 2829 54.王定康 . 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5 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 . 2002, 18( 11) :1617 55.刘文奇 陈玉聪 .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第 8 卷第 6 期, 359. 56.杨国利 .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6 例 J.陕西中医 .2005,26( 1) :2930 57.胡德华 . 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9 例 J.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10) :1287 58.杨银良 .和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00 例疗效观察 J. 新中医 .2003,35( 3) 212259. 陈良金 .疏肝安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2 例 J. 陕西中医 .2003, 24 (7) :606607 60.钟毅 .周红 .钟灵 . 胃肠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24 (12) : 11181119 61.李香珍 .邓晓明 .王军 . 强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150 例疗效观察 J. 四川中医 . 2005,23(8) 5657 62.冯国湘,朱莹,蒋谷芬 .针刺加耳穴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5 例疗效观察 J.新中医, 2004,36( 1 : 4849 63.陈广娥 ,顾兴江 ,谭善瑞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 ,2000,20(6:345. 64.江家赞 .程宏辉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J. 四川中医 . 2006, 24 ( 8) : 6263 65.钟翠琼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52 例疗效观察 J. 四川中医 . 2006,24(5) : 54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