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支点教育培训学校2013年中考科学复习练习 第29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浙教版

上传人:hao****an 文档编号:146563145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支点教育培训学校2013年中考科学复习练习 第29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省宁波市支点教育培训学校2013年中考科学复习练习 第29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省宁波市支点教育培训学校2013年中考科学复习练习 第29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支点教育培训学校2013年中考科学复习练习 第29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浙教版一、选择题1(2012泰安)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A待鉴定的物质:稀盐酸和稀硫酸鉴定试剂:BaCl2溶液B待鉴定的物质: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鉴定试剂:水C待鉴定的物质: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鉴定试剂:酚酞试液D待鉴定的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氮气鉴定试剂:燃着的木条解析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烧的木条插入集气瓶,能够使木条燃烧更剧烈的原气体为氧气,另外两瓶都是木条熄灭,无法鉴别。故选D。答案D2(2012济宁)利用物质性质不同区分或分离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方法,下面区分各组物质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冰干冰各取一块置于表面皿中,观察有无白雾生成B硬水软水各取50 mL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多少C生石灰熟石灰各取一药匙分别置于20 mL水中,搅拌,测量温度D烧碱纯碱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试夜,观察颜色变化解析D用酚酞区别烧碱和纯碱:由于两者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所以不能鉴别。故选D。从给出的试剂和方法去对应待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异,而不是从待鉴别物质去考虑采取什么办法,这样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针对性。答案D3(2012苏州)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是()ACu2、SO42、H BCl、NH4、OHCBa2、SO42、NO3 DNa、K、NO3解析ACu2、SO42、H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共存,但Cu2的水溶液为蓝色,故选项错误;B.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D.Na、K、NO3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答案D4(2012连云港)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Cl、Ca(OH)2、NaNO3BNaCl、K2CO3、H2SO4CHCl、BaCl2、CuSO4DKNO3、NaOH、Na2CO3解析A因HCl和Ca(OH)2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此选项错误;B.因K2CO3和H2SO4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钾、水、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此选项错误;C.因BaCl2和Cu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不能大量共存,故此选项错误。答案D5(2012宜昌)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将气体点燃B氧化钙(碳酸钙)加入适量的稀硫酸C氯化钠溶液(碳酸氢钠)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D二氧化碳(氯化氢)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解析A二氧化碳多,一氧化碳少,无法点燃。故此选项错误;B.氧化钙和碳酸钙都能与硫酸反应,因此不正确。故此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因此不正确,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答案C6(2012广州)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A用盐酸区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B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C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D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解析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均无明显现象,故A错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释放出氧气,而二氧化锰放入纯水中无明显现象,故B正确;铁粉和四氧化三铁均不溶于水,无法用水区分,故C错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氢后面,铜和稀盐酸、稀硫酸均不反应,故D错误。答案B7(2012北京)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一定有碳酸钠 B可能有氢氧化钠C一定有碳酸钙 D可能有氢氧化钙解析此题考查物质的推断。题给四种物质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能发生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则实验中出现的不溶物可能是上述反应生成的CaCO3,也可能是原固体粉末中含有的CaCO3;实验说明滤液中一定存在Na2CO3。因此,该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2CO3,Ca(OH)2和CaCO3两种物质至少有其中一种,由于NaOH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没有影响,因此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答案C8(2012德阳)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将无色气体充分燃烧;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7.2 g;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8.8 g。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H2和CH4B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CH4C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CO和H2D原无色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解析盛浓硫酸的装置质量增加的7.2 g是生成的水的质量,其中氢元素的质量是0.8 g;盛NaOH溶液的装置质量增加的8.8 g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其中碳元素的质量是2.4 g。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CH4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也是31,所以原无色气体可能只有CH4,但不可能是CH4和H2的混合物。答案A二、非选择题9某化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澄清透明,共含有K、Ag、Cu2、Cl、OH和NO3六种离子。(1)甲车间的废水中含有三种离子,明显呈碱性,则甲车间废水中不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是_;(2)乙车间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其中阴离子是_。如果加足量的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_(填写元素符号);(3)如果将甲车间和乙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为两种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填化学式)_,可用来浇灌农田。解析该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考查同学们运用已学化学知识,经过分析、对比、判断,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据题意,甲车间的废水中含有三种离子,明显呈碱性,可确定含有K、Cl和OH。若含Cu2时,会与OH结合生成沉淀;若含Ag时,会与Cl结合生成沉淀。则甲车间的废水中不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是Cu2和Ag。(2)由(1)可知:乙车间的废水中含有Cu2、Ag,可看出其中阴离子只有NO3。如果加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硝酸亚铁,经过滤可回收的金属为Ag和Cu。(3)为使该化工厂甲、乙两车间的废水都可以达到用于浇灌农田的目的,对甲车间的废水要除去OH和Cl;对乙车间的废水要除去Cu2和Ag。简单的方法是将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OH与Cu2结合生成Cu(OH)2沉淀,而Cl与Ag结合生成AgCl沉淀,经过滤除去这两种沉淀。这样废水中主要含KNO3,而KNO3是一种很好的复合肥料,所以可用来浇灌农田。答案(1)Ag和Cu2(2)NO3Ag和Cu(3)KNO310(2012株洲)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NH4Cl、Na2CO3、BaCl2、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组成,小东做了以下实验: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没有闻到氨味;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到适量的水中,出现白色浑浊,静置后,上层清液无色;小心倒掉上层清液,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由以上实验可推断:(1)这包白色固体中肯定存在_,肯定不存在_;(2)写出中出现白色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步骤中没氨味,证明不含NH4Cl;步骤中溶液无色,证明不含CuSO4;出现白色浑浊一定含Na2CO3和BaCl2。答案(1)Na2CO3和BaCl2CuSO4和NH4Cl(2)Na2CO3BaCl2=BaCO32NaCl11(2012济宁)从海水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Ca2、Mg2、SO42)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必须进行分离和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如图:其中,滤液一至滤液二之间需进行三步操作:操作:加入过量的碳酸钠,除去滤液中的Ca2操作:加入过量的X,除去滤液中的Mg2操作:加入过量的氯化钡,除去滤液中的SO42请回答:(1)操作中的物质X为_,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填序号),为最终获得精盐,操作、和后还需增加的操作是_;(2)滤液二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解析(1)除去镁离子是利用将镁离子沉淀出来除去,所以用氢氧根离子即可;又因为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最后得到的是氯化钠,所以阳离子是钠离子。所以X是氢氧化钠;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除去过量的氯化钡,二是除去滤液中的Ca2;所以碳酸钠必须放在氯化钡的后面,氢氧化钠可以在前面或者在后面;、和产生了三种沉淀,所以将沉淀与滤液分离的方法是过滤;(2)由于加入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是过量的,所以加入盐酸是为了与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或过滤(2)除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