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的制取与性质》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4640666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体的制取与性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气体的制取与性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气体的制取与性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装置,一、气体制取装置,二、气体收集装置,三、气体干燥、除杂装置,四、物质性质实验题典,一、气体制取装置,二、气体收集装置,三、气体干燥、除杂装置,四、物质性质实验装置,1、如图所示,等体积的A,B两集气瓶充满空气,燃烧匙内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当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荚,看到的现象是() A.A瓶中有水流入B.B瓶中有水流入 C.A、B瓶中都有水流入 D.无法确定,C,2.如图所示:,、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正极产生的气体是,除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还可以采用收集。 、装置C内的液体是起作用。 、装置D硬质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上图中多余的装置是,H2,O2,向上排空气法,浓硫酸,干燥,E,1、利用下图装置制取干燥气体,下列实验能进行的是 () A.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用大理石与稀硫酸作用制取,C,2HCl+CaCO3=CaCl2+H2O+CO2,浓硫酸起干燥作用,CO2密度大于空气向下排气法收集,为了确定三种可燃性气体CH4、H2、CO(简称试验气体),分别将它们在氧气中燃烧,把燃烧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A、B两个洗气瓶。 (1)装置A中的液体是,装置B中的液体是 (2)若装置A的质量增加,装置B的质量不变,则试验气体是_ (3)若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则试验气是。若B的质量增加m克,则A质量增加克,澄清Ca(OH)2,浓硫酸H2SO4,氢气H2,CH4,CO2CH4 2H2O 36 m g x,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制取铁粉的化学方程式。 (2)在实验时被加热的仪器是。,已知四氧化三铁在加热的条件下能被氢气还原成纯净的铁粉。实验供选用的试剂的四氧化三铁、锌粉、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浓硫酸、苛性钠(氢氧化钠)溶液,固体氢氧化钠。,试管,已知四氧化三铁在加热的条件下能被氢气还原成纯净的铁粉。实验供选用的试剂的四氧化三铁、锌粉、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浓硫酸、苛性钠(氢氧化钠)溶液,固体氢氧化钠。,(3)实验时漏斗E中加入;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气,U形管C中应放入,其作用是。 (4)为了安全,在加热前,必须在导管口B处检验,当A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导管口处应。,稀盐酸,碱石灰,干燥和除氯化氢,收集并验纯,引燃,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产生水煤气,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还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用下列实验装置证明水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装置中药品任选)。,(1)装置可分别放入的药品B、C、D、E、F。 (2)证明水煤气中含有氢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F处可观察的现象是,说明。,NaOH溶液,浓H2SO4,氧化铜CuO,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白色硫酸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变为蓝色,1)在实验过程中, 玻璃管中的现象 是, 盛石灰水的试剂瓶中的现象 是。 2)这个实验证明了一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 3)用28克一氧化碳与足量氧化铜反应能否生成63.5克铜? 理由是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试验一氧化碳的性质。,黑色的氧化铜变红色的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有白色沉淀产生,还原性和可燃性,不可能,28克CO部分用于排除玻璃管的空气和 使玻璃管冷却,如图所示,图中B装置中放有固体物质可能是碳酸钙或锌粒或两者的混合物, D中放有黑色物 质(固体),可 能是炭粉或氧化 铜或两者的混合 物,向A中加入盐酸,点燃酒精灯。根据实验现象回答:,(1)放入试剂的作用是:C中浓硫酸,F中白色硫酸铜, (2)若实验时,在G中出现白色浑浊,H处导出的气体又不可燃,且白色硫酸铜无明显现象,则D中放入的粉未是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G,干燥作用,变蓝色晶体,黑色CuO,2HCl+CaCO3=CaCl2+H2O+CO2,如图所示,图中B装置中放有固体物质可能是碳酸钙或锌粒 或两者的混合物, D中放有黑色物 质(固体),可 能是炭粉或氧化 铜或两者的混合 物,向A中加入 盐酸,点燃酒精 灯。根据实验现象回答:,G,(3)若U形管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G中的石灰水仍澄清,H处导出的气体可以点燃, D中放入的粉未物质是则B中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黑色CuO,Zn+2HCl=H2+ZnCl2,为了确定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三种可燃性气体,分别将它们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然后把生成的气态物质依次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1)若A装置的质量增加,B装置的 质量不变,则原气体是。 (2)若A装置的质量不变,B装置的质 量增加,则原气体是,B中发生的化 学反应是。 (3)若A、B装置的质量都增加,则原气体是,若增加2.2克,则A中将增加。,氢气H2,一氧化碳CO,CO22NaOH = Na2CO3+2H2O,甲烷CH4,1.8g,雷得是英国物理学家,他曾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氮气的密度。 方法一:将除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空气通过烧红的装有铜屑的玻璃管,瘵空气中的氧全部除去,则得氮气的密度为1.2572g/L。 方法二:将氨气通过赤热的装有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并得到一种红色物质,再除去水蒸气后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08g/L。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二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2)为了除去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可供选择的装置如下:,实验室制取氢气并用干燥的氢气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同时验证产物。,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B 2)实验时以上各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3)装置B中的反应物是和,实验过程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为。 4)在实验过程中,如果D中白色粉未变蓝,说明C中发生的反应有生成,C中反应现象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无水硫酸铜,氧化铜,浓硫酸,A,B,C,D,洗气瓶,锥形瓶,BAC D,稀盐酸,金属锌,有气泡产生和热量放出,块状金属变小,红色固体,水,制取氢气,干燥氢气,氢气还原氧化铜,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 后生成的产物,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对无水硫酸铜的影响,利用下列图示连接装置,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H、O的相对原子质量)试回答:,1)仪器装置的连接顺序(填写接口代号)。 2)装置AB的作用分别是。 3)加热氧化铜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氧化铜,浓硫酸,浓硫酸,无水氯化钙,A,B,C,D,E,制取的氢气中混有水蒸气,干燥氢气排除干扰,用氧化铜氧化氢气并生成水,生成的水使无水氯化钙增重,排除空气中的水蒸气对实验的干扰,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A,B,将下列仪器组装成一套,并进行有关实验(1)验证反应开始所得气体中混有氯化氢;(2)制备纯净氢气;(3)试验氢气的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丙装置内应该放入溶液(A.水,B.氢氧化钡,C.硝酸银溶液)各装置的接口顺序是。 (2)在做好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放入药品等准备工作后,实验开始时操作步骤是:先,过一会,再。,(3)反应一段时间后,根据反应前后有关固体质量变化 可测定水中氢与氧的质量比,理由是。,甲,乙,丙,丁,戊,浓硫酸,氧化铜,盐酸,锌,无水氯化钙,A,BC,DE,FG,HI,制取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出现白色沉淀即验证并除去氯化氢气体,干燥氢气排除水蒸气的干扰,用氧化铜氧化氢气并生成水,生成的水使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验证氢气的还原性,排除空气中的水蒸气对实验的干扰,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1)连接选用装置的正确顺序是 2)所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字母) 3)首先选用的的装置的作用是 第二步选用的装置作用是 4)简述尾气处理的方法。,为了验证混合气体由H2、CO、HCl组成,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5.浓硫酸,4.石灰水.,3.硝酸银,2.氢氧化钠,1.水,6.氧化铜,7.无水硫酸铜,ABC D E F G H I J K L M N,35674,F E IJKLMNGH,检验出HCl气体,吸收水份防止对一步实验干扰,可采取点燃防止污染,AgNO3 溶液 浓H2SO4 黑色 CuO 无色CuSO4 澄清 Ca(OH)2,出现白色沉淀检验氯化氢,吸收水水蒸气防止干扰,氧化一氧化碳和氢气,变成蓝色验证有氢气,出现浑浊验证一氧化碳,下图是实验室提供的实验装置,以供下列各实验,煤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燃料,未净化的水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氢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请你装配套证明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实验装置。根据你所选用的实验装置依次是用字母表示,选用装置的各有什么作用?,氧化铜,石灰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A,B,C,D,E,F,E,G,DC A E BG,浓硫酸,氢氧化钠D,无水硫酸铜,石灰水,氧化铜,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氧化一氧化碳和氢气,检验生成的水并证明混合气体有氢气,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并证明混合气体有一氧化碳,处理尾气防止污染,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无色硫酸铜变成蓝色,澄清的溶液变浑,1.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先通气后加热,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 (2)操作中碳酸氢钠的作用是 (3)实验中起干燥作用的是。 (4)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氢氧化钙溶液的作用是。 (5)实验中生成CO的化学方程式是。,CuO,C,H2SO4,NaHCO3,NaOH,CuSO4,1 2 3 4 5 6 7,8,Ca(OH)2,1 43 8 5 672,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和无水硫酸铜,吸收二氧化碳,验证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1 4 3 8 5 6 7 2,制取二氧化碳,除去氯化氢气体,干燥水蒸气排除干扰,还原二氧化碳为一氧化碳,除去二氧化碳排除干扰,干燥水蒸气排除干扰,验证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验证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并消除一氧化碳的污染,NaHCO3 浓H2SO4 木炭NaOH 无水CuSO4 CuO 澄清石灰水,如图所示,该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放入。 (2)检验:证明一氧化碳中混有二氧化碳,装置内放入。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H2时,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入A或B,以下相同) 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来进行实验时,水应端通入。,浓硫酸H2SO4,NaOH溶液,B,B,A,CO2 H2O,CO2,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方法,CO CO2,澄清的石灰水,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有二氧化碳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用水槽的排水集气动画示意图,用水将集气瓶中氧气排出示意图,A,工业品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等杂质,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图中1.空气,2.某溶液,3.纯碱,4.稀硫酸,6.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其步骤是(1)组装好实验仪器,并检验其性,(2)准确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的质量(设为M1克)(3)准确称量一定量的工业纯碱(设为M2克),并将其放入广口瓶中,(4)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从“1”处缓缓地鼓入空气,至B反应器中不再产生气体为止。(5)准确称量干燥管D的总质量(设为M3克),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空白格内画出装置C及试剂“5”。该试剂是,如果撤去装置C,则会导致实验结果(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2)实验进行操作4时,缓缓鼓入空气,其作用是,装置A中盛有的液体“2”应选用,装置A的作用是。 (3)装置E的作用是。 (4)根据此实验,写出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有多种方法可以鉴别水和酒精,请用两种方法区别水和酒精(要求说明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1) 2),如图所示的装置有除杂质、检验、贮气等用途。请回答; 1)除去氢气、氧气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要除去氢气中混合的氯化氢气体,装置内应盛放的物质是。 2)欲证明氧气中混合有氯化氢气体,装置内盛放,反应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检验一氧化碳中混合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就盛放,现象是。 3)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烷时,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若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时,瓶内先装满水,一氧化碳气体从端通入,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一氧化碳气体排出来进行实验时,水应从通入。,实验室制取气装置一,适用范围:固体受热制取气体,注意事项:1.试管口应向下倾斜 2.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三分之一处(中上部) 3.加热前试管应干燥,加热时应先预热试管 4、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撤出水槽后停止加热,典型实验:1、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或KMnO4制取氧气 2、实验室用碱石灰和无水醋酸钠制取甲烷 3、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室制取气装置二,适用范围: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注意事项: 1.用此装置制取气体时不需要加热,一般在常温进行 2.使用长颈漏斗时,漏斗脚应伸入液体内 3.当使用分液漏斗时,主要能控制反应速率,典型实验:1.实验室用锌和稀酸反应制取氢气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三,适用范围: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在加热的条件反应制取气体,注意事项:1.加热烧瓶时,应垫上石棉网 2.加入将瓷片,防止暴沸 3.烧瓶内的导气管不宜过长,典型实验:1.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氯气 2.浓硫酸与草酸制取CO,实验室排水集气法,适用范围:气体难溶水和不与水反应,注意事项: 1.收集前气泡应连续产生,.集气瓶内应充满水 2.收集气体完成后,先将导管称出水槽,后停止加热 3.改进型装置不仅适用定量收集气体而且适用于有毒气体收集,实验室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原理:利用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此气体上浮。,注意事项:1.此气体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 2.注意进气方向,实验室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原理:利用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此气体下沉。,注意事项:1.此气体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 2.注意进气方向,解释:在同温同压下,尽管硫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相同。由于连接A和B瓶的导管是相通的,因磷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得A和B内的气压下降。当打开活塞时,水将沿着导管分别进入两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