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5637030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班级:_ 姓名:_1. 古诗词阅读。春日田园杂兴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注释:土膏欲动:土地解冻的意思。土膏,形容泥土滋润肥沃。频:频繁。一响:片刻,一会儿。形容在很短的时间里。鞭笋:竹根上生出的新笋。1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等。2本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诗中的“_”词反映景色变化得特别快,传达出春回大地的信息。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和本诗的共同特点是(_)A描写了乡村生活的所见所感。B描写的都是春天的景象。C描写的对象既有植物也有动物。3根据语境写诗句。我家后院本来是荒地一片,如今也呈现出蓬勃的生机,邻家的竹笋,透过土墙,冒出地面,刺向青天。_2. 日积月累。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_。已是悬崖百丈冰,_。_,_。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补充词句。2解释词语。(1)犹:_(2)俏:_(3)烂漫:_3本词的作者是_,“卜算子”是_,“咏梅”是词的_。4词里主要运用的是_的修辞手法。5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风雨”是指初春的风雨,“飞雪”是指冬天的飞雪,它们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B.三、四句是以对比的手法突出梅花开放的难能可贵。“俏”字用得传神,它既能表现梅花的俊俏,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时坚强不屈的情操。C.“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是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表现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D.词的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6我还知道一首写梅花的古诗。_3. 阅读理解。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A.赋得古原草离别B.登鹳雀楼C.静夜思2“能不忆江南?”是()A.设问句B.反问句C.陈述句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A.日出江花红胜火B.风景旧曾谙C.江南好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4. 读古诗,回答问题。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1解释词语长河:_夜夜心:_2这首诗借(_)的故事抒发了(_)3从抒情方式看,“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全诗直接抒情的句子,点明嫦娥_的心情。5. 古诗词阅读。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注释)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子规:鸟名,杜鹃鸟。1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_时节的景象。其中,写景的诗句是:_,_。2“雨如烟”写出了雨的特点:_。读到诗句“子规声里雨如烟”,我们觉得尤为有趣,原因是_。3“闲人少”的原因是村子里的人“_”(填写诗句)。诗人说“闲人少”,目的是_。4这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_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_的赞美之情。6. 课内阅读。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1诗中写将军雪夜率军追敌的壮举,突出了将军_的精神。诗一开始用月黑之夜大雁被惊高飞,来衬托_的情景;三四句写将军_,“大雪满弓刀”这一细节,既写出了环境的_,更突出了将军的_。2塞下曲一诗如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_3研读三四句,分析“逐”和“满”两个词的妙处。_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秋天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注释)乌桕(ji):落叶乔木,叶子呈菱形,秋天变红。归泊:诗中指归船。寥廓:高远空旷。枯涸:干涸,没有水了。清洌:水清。梦寐:睡梦。1诗人描绘了一组乡村秋景图,每一小节诗都是一幅画。第一小节是( )A.农人辛劳图B.农家丰收图C.霜晨归渔图D.牧场梦寐图2第二小节中“轻轻摇着”“游戏”说明渔人( )A.收获少得可怜B.年幼淘气贪玩C.忧虑,无心捕鱼D.心情悠然自得3形容第三小节的氛围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寂寥、寂静、寂寞、枯寂B.寂静、肃静、冷静、平静C.清静、清远、清甜、清柔D.冷清、冷淡、梦幻、甜美4诵读这首诗,最恰当的朗读语气是( )A.伤感低沉B.急促轻快C.舒缓优美D.兴奋高亢5对于秋天,有人看到的是萧瑟,有人看到的是收获,有人看到的是伤感诗人看到的是什么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_8. 课内外比较阅读。(一)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_度阴山。(二)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青海:指青海湖。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穿:磨破。金甲:铠甲的美称。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借指敌人。1读出塞,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2表达对守关将士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3“飞将”指的是(_),“胡马”指的是(_)。A名将李广。B名将卫青。C胡人的骏马。D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飞将军_(填人名)的怀念,其言外之意是:_5读从军行完成填空。(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写到了三个地名,分别是:_、_、_。(2)“_”一句概述了战斗之艰苦激烈,而“_”则是戍边将士的坚定、深沉的誓言。6品读这两首古诗,对的打“”,错的打“”。(1)出塞刻画了守边将士荒凉艰苦的生活环境。(_)(2)出塞诗歌主题是希望平定战乱,安定边防。(_)(3)从军行表现了战士们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_)(4)出塞控诉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_)7出塞和从军行的相同点是()。(多选)A.都是边塞诗。B.都是送别诗。C.以描写环境开篇。D.感情基调高昂雄浑。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在天晴了的时候(节选)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zhn zn)透;抖去水珠的凤(碟 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p p)着阳光一开一收。1用“”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或汉字。2用圆圈圈出诗歌中的两组反义词。3用“绽放”写一句话。_10.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繁星(七一)冰心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节选)管桦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1上面的诗歌和歌词,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母亲对孩子(_)和孩子对母亲(_)。A深深的依恋B深深的爱C殷切的期望D深深的款意2对繁星(七一)中加点词语的解,正确的有(_)(填序号)形容这样的回忆非常多,像潮水一样漫上来,使作者整个人都沉漫在这样的回忆之中。形容这样的回忆给作者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永远不会模糊、消失。从中能够感受到人的回忆是非常珍贵却又非常容易消失的。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永不磨灭”“刻骨铭心”等。3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把_比作_,写出了它_的特点。4下面两幅图,图(_)对应繁星(七一),图(_)对应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填序号)5你有怎样永不漫灭的回忆?仿照繁星(七一)中画“_”的部分写一写。_11.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这两节诗主要突出了什么?()A.白桦的外在形象。B.白桦的内在气质。2第二小节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_3“_”这个词语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_”这个词语突出了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了白桦的秀美。4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前一小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B.后一小节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衬托出白桦的秀美。C.“寂静”用“朦胧”来修饰,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D.“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表现朝霞比白桦更美的特点。5这两节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12.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的夜景。_2你能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_3“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这就话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呻吟体现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静谧,美丽的氛围。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嗦。D.这种重复能够让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1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疏疏:_阴:_走:_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象?()A.初春。 B.暮春。14.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1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1)指极短的时间。(_)(2)江海汇合之处。(_)2“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_(视觉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涨潮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是从_(视觉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涨潮退潮)时的景象。15. 按要求做题。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_的时候:着脚,_着手,踏着_,涉过_。1按原文填空。2从文中我体会到:_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