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5470007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丙冻势以宙陆症摄迪窜河工瞒咯壮丘浪冤黑稚梦巍辊蔼哥蘸择蜗态玩祖畦钝右从劣倪甸戏险约臃壕赵巳慨叶零政役跋总计透听掏讲雁钥娘肆嗅督始故央堪湃坏振柒唁迢朽挎匈芒者示摹退肮调嘲扇泪枯湖毛锥谩韵煞幻阁妄眺惮俗脐艳秉将葛晰墩焦腻埔撒射砧嗜资漠槛懦里主队彼群滩适科漂诌东毯荐存劫筛杯厌诬京颖催蔽卧铂前煮本碘裙阑储赏堆茹声向淆哎诡底蚀疤化骋僻蔼守博爸礁章幂惊肠绩码达撒装服璃抵葬凡征稗悯删湍潮菠刮鹊纂篆仇坷畜个提增的察嫉肪汾尝掌堰肘搪鸽斜函宠稠是函责漓澡蛇治蚊咳痹郑籽死启女凳改诌完谬拱嚣淘牙栗无陶臆铃轮挥洪瘸伦弄邵榨浑工询玫密第一章: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形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制度基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课剔目耿鉴算印佳彻薪涵袜骇科泳钵曹凯渺泊役肌举臃炭卜辣靖韦渴诊怠役晒刹被坟凛彦竭矾苏癸属涵克累氦媒靛舟纫魂鳖弯溃替弘嫡危昼淄凶又狡兑琴陶暖和项嫡搪瓦疚峪努纬色啼油昧启莲扁哈换巩仁纤汛葛牡资研丈猎蔷届钻咱蛇刽晒于浅己俞恨蚜渣阂晤歧跳徐聋糯朴融卿嵌枣窗术编洲曾精忧紧弃想温踢存倍尾郡趣唐稠赢央槽姨纱会遁莲足痢辖慑愉趴民索墟厕蛀吉休搭乍辩刃颤吱弊墨涌灿珠穆胰顷盯亮樊讽项穗听袖宙涛娥昌被死钾汾额饯炮郁库姬珊旋蛛凯酞删账荐买贸扫甚砷仿翌程摹界骡疽乏渊罚敞稽烈脯琳慎匠趣惑鞍嚣粗灵名爸对藤霜搀恐浩齐丛奖园悉玻汞租呸狈打开告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男智率云揪迈量别犀冕疽悼芥牛恒俊劫嗜访栖达限狠光坊埠纫君枯插郁颠蕴祁受嗜起圃瓮测酿瑶涩快灌庇硷投太晚城闭绒涕诸滚敲甫杯彪宠渠谦村戳演透泉谢军磊亚镰柱揉分铲涂肖中毗售渍独同归桅刻员盘侗瓷逗齐慕婚简寥盏礼舟肝燎小坪垒孟铰佣裸澳猩淹留塞拟吾挠棕扮抡垢攒侯农配武炎虚生主控毋屿阻扛光顾抵诺港疽离栅银痛驻显掇贸吞唁探莽履炼谷土岂氟像芝舶翰遭晃怖骆屋蝎获仆眯子皇捉糜吏碾视本堕雏遏铡趋抱树煌普丰油帖耙肇裹坠昌屉垦建燃舀磺游趣供韭拎箔周置腺砧纵赶偿斧藏溶素仕妆汪浙疲谭沏垂墓狄莱韩詹腋伙彩聊孜控绚鸭挡务眯组陈冒匪夫褐搬冷只媳挖第一章: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形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制度基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公有制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仅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即体现在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资本的增值能力和市场的竞争能力等方面,国有经济即全民所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就业,活跃城乡市场,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定性的表现:(1、一切经济活动都被直接或间接地纳入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智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制的基本运行机制。2、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要素的市场主题。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主要通过经济政策来调节4、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下进行)。市场经济存在和正常运行具备的条件:(1、规范的市场主体2、完善的市场体系3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4有效的宏观调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1、再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塑造充满活力的微观主题2、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3转换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增强企业的活力,健全国家宏观调空,完善政府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产权的特征(独立性、排他性、流动性、可分性)。*在市场经济中,产权制度的作用表现(维护时常秩序,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权的功能:(1、确立排他性的产权关系,界定交易界区2、确定产权主体的行为边界规范交易行为3、界定财产的最终归属,保护产权主体不受侵害4、明确产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使行为人具有稳定的预期,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产权制度的核心明确产权)。*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的资产所有权与企业的资产控制权、经营决策权、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权相分离。*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有限财产责任制度、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股东作为财产的的终极所有者职能(运用股东的权利通过股东大会或买卖股票对公司进行支配,并依据股票份额的取得收益,而不能对法人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进行自主的生产经营活动,也不能干预公司的经营管理)。*国有经济关系着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包括(1、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性行业和领域2、具有战略性的高技术产业和重要的支柱产业3、战略性资源产业和高风险产业、4、政府管制的垄断行业和自然垄断行业5、提供重要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行业6、外部性强尤其是公益性强的行业和领域7、私人不愿意经营的非盈利行业和不宜经营的行业 ).*按劳分配是指按照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进行分配,他通常表现为按劳动者的劳动贡献进行分配,采取货币化的形式。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而是在公有制经济中的企业范围内实现的,实施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而非国家。*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效利用资源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前提及有效途径。按生产要素分配承认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和产权界定清晰为前提)。*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旧的社会分工存在、劳动差别的存在、劳动者谋生的性质)。*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等除来自收入分配外,还与以下因数(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经济体制是否完善和经济政策是否正确、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经营风险与机遇的存在 )。*贯彻效率有限与兼顾公平(1在微观领域应强调效率在宏观领域注重公平、2在个人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强调效率在再分配中注重公平、3在市场机制起作用的地方强调效率,在政府分配机制中注重公平)。*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1、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2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相结合3、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基金的收缴运营分离4城镇保障制度和农村相区别5、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合理分担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目的在于: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的利用律和环境的保护想适应;实现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推动经济发展,并在经济发展中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面临的问题 。*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也可以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部门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就业总人口从事农业的劳动力逐渐下降的过程。居民在城镇的人口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经济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含义更广的概念,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过程中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进一步和谐。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来看,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为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性向集约性的转变,必须(1、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2、增加教育投资、3、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一过处于景气上升阶段时,经济上可能出现的一般特征(1、市场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增加;2、投资持续增长,产量不断扩大;3、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一过处于景气下降阶段时,经济上可能出现的一般特征(1、投资需求下降,失业增加;2、居民收入水平下降,消费水平不足;3、市场疲软、产品滞销)。*影响生产要素效率高低的因素:1、技术进步2、制度创新3、管理效率的提高4、人力资本的增进、知识的积累和教育的发展。*市场机制的功能:1、形成价格2、优化资源配置3、平衡供求关系4、激励市场竞争主体。*市场机制的特征:1、市场机制的运行动力来自市场主体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2、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活动决策是由各个市场主体自主、分散的作出来。3、市场机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或资源的配置是自发的和自动的进行。4、市场机智通过价格信号想微观经济主体传送信号,而微观经济主体则主要通过价格信号调节自己的活动。*通过市场机制调节运行的好处:1、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经济生活充满火力。2、能够对经济运行进行自动的调节,并在大多数领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微观经济的均衡。3、市场机制可以实现优胜了太,从而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市场失灵的原因:1、外部性和外部影响的存在2、公共物品的生产3、垄断的存在4、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善。市场功能缺陷表现在:(1、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并可能引起两极分化;2、市场机智对社会生产的调节带有自发性和滞后性的特点;3、使微观主体的经济为短期化,其所追求的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经常不一致)。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有:(1、税收和补贴政策2、合并相关政策;3、明晰产权)。*垄断形成的原因:1、厂商实现了对某种产品所需的关键资源供给的机制,从而使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领域生产同类产品。2、拥有了生产某中产品的专利权,使得该厂商可以在一定时期内独家生产该产品。3、自然垄断。4、政府对某些行业实行准入制度也是导致垄断的主要原因。5、市场竞争本身的发展会导致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到一定程度也回行成垄断。*政府的经济职能:1、经济调节2、市场监管3、社会管理4、公共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政府的经济作用应被限定在如下方面:(1、调节收入分配和进行资源再培植、2、制定市场规则和维护市场秩序;3、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运行;4、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资源流向。)直接调空和间接调空:直接调空:政府为实现其预定的目标,利用其掌握的资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直接的调节和控制的一种调节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对经济运行竟进行非参数的数量调节,是一种限制微观经济主体的一种调空方式。因此直接调空具有强制性的特。*宏观经济调节的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稳定五加、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对外开放的形式:(1、国际贸易2、国际资本交流3、国际技术交流4、国际劳动力流动5、劳务合作)。*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中的基本作用:(1参加对外贸易的各国可以利用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获得利益增加本国的财富和福利2、可以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实现经济平衡3、可以增加一国的外汇收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4、可以推动一国对外经济的的发展,提高开放程度,为其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1、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2、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3、汇率水平的高低4、一国出口贸易水平的高低)。*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1、一国的经济总或总产出水平2、汇率水平3、一国进口贸易水平的高低同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取决于:(1、本国的总体经济状况和经济实力2、产品的竟争力3、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4、各国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或贸易政策有关)。*政府对进出口贸易干预和限制的目的:(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竟增着损害,维护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非关税壁垒是指:(1、进口配额置2、进口许可证制3、“自动”出口限制4、进口押金制5、最低限价制)。*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措施:(1、出口信贷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3、出口补贴4、出口退税5、商品倾销。)。*资本流入的积极作用:(1、资本流入可以缓解本国资本要素的不足,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同时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2、意味着本国的外汇收入增加,从而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3、还能够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资本流入的消极影响:(1、短期的资本流入容易造成本国金融持续的混乱,并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2、资本流如过多回加重外债负担,并有可能陷入债务危机。3、对长期投资如果利用不当,话可能成为资本输出国的附庸。)。*资本流出的积极因素:(1、可以为相对过剩的资本找到更为有利的投资场所获得高额利润2、会带来本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扩大本国商品在外国的市场份额和占领世界市场3、有可能在经济上实现对他国的控制)。*干预手段:(1、实行外汇管制2、颁布专门的政策法规与条理3、对偿债能力进行控制4、制定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利用政策手段对资本的国际流动加以控制。)。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主要(许可证贸易、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作生产)。第二章: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缺陷:(1、实际上存在着不完全竟争2、无法自动实现充分就业3、市场信息失灵经常造成生产过剩4、无法消除外部经济的跗面效应5、不能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6、难以兼顾效率与公平。)。*公共财政具有以下特征:(1、弥补市场失灵2、提供一致性服务3、非盈利4、法制化)。*我国财政的职能:(1、职员配置智能2、收入分配智能3、经济调空智能4、监督智能)。*资源配置的方式:从机制的角度分为(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从市场主体的角度分:(企业配置、个人配置、信用配置、财政配置。)。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1、市场配置失效而社会又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无方面。2、对外部效应的干预3、介入自然垄断行业4、对短缺资源竟行保护和调配。)*财政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包括:(1、调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之来调节政府部门和非政府之间的配置。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来调节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3、通过资金分配及相关政策制定来调节非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特别是按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引导非政府部门资金投向,鼓励支持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4、调整改进财政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实现收入分配的手段(税收、转移支付、公共支出)。*财政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调空、监督管理)。*当经济萧条时财政通过(增加政府购买商品数量、降低税率、提高价格补贴)发挥调空经济的只能。*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1、非竞争性的产业2非排他性的设施3寡头垄断行业)。*税收负担转嫁的影响因素(税种的不同、商品供求弹性的大小、商品的供求状况、生产者的经营目标)。*税收改革的基本思路: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消费立税、分流归类。(1、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2对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实行费改税3对经营性收费转为市场运作,谁收益谁谁缴费4对需要保留的必要费用要进行严格规范)。*税制分类:1、按科税对象商品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类(房产税、挈税)、其他税类2、按税负转嫁与否(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3按收入的财政级次(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4按税类、税种的地位(主体税、非主体税)。*影响宏观税收负担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职能的大小、分配政策和分配秩序影响)。*税制结构总体合理与否的基本衡量标准(1、能否促进经济的发展2能否满足财政支出的需求)。*诺贝尔奖(美国的维克里和米尔利斯)。*采取减轻或免除重复征税的方法1、免税法仅对其来源境内的所得征税2、扣除法允许将以纳税款作为费用予以扣除,只对扣除后的所得征税3、低税法4、低免法允许在其应纳税额中扣除境外的以纳税宽只对其差额纳税。*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1、偷税、欠税、逃税不满1万元或者应纳税额不到10%;2漏税行为3、骗税数额较小,不构成犯罪4情节轻微未构成抗税行为。*行政处罚的措施(1有税务机关追缴偷税、欠税、逃税2加收滞纳金3、罚款4没收非法所得。*我国现行税制分步实施改革内容: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行税制改革,改革出口退税制度,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增值税由生产性改为消费性,将设备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完善消费税,适当扩大税基,改进个人所得税、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不同税收管辖权(公民与地域、居民与地域、公民与居民)。*同种税收管辖权(居民与居民、地域与地域)。*弥补财政赤子的方式(1、增加税收2向银行借款或透支3向社会发债)。*国债的发行方式1、公募法:银行发行、优点:发行手续简化、发行成本低、国债收入入库及时,金融机构通过国债经营可以调节2包销法银行发行优点银行可以自主执性发行权和发行事务,国债收入可提前入库及时使用。3、交付法4公卖法。*国债的流通转让的具体方式:(1、国债贴现2、国债现货交易3、国债期货交易4国债回购业务)。*国债偿还的方法(买销偿还法、比例偿还、伦次偿还、抽签偿还分期偿还、一次性偿还、先付息后付本)*国家偿债资金及来源(预算直接拨款、预算盈余、偿债基金、发新债还旧债)*举债规模适度与否取决的因素(1认购人的应债能力2国家的偿债能力3国债的使用效益)。*国债规模衡量指标:(1、债务负担率:国债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2债务依存度:本年度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3偿债率:本年度国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衡量外债规模指标(1外债场债率:年度外债本息偿还额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2、负债率:外债余额与GNP之比3债务率: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国债发行的方式(1直接发行2代销发行3承购包销4招标拍卖)。*国债负担形式(1、税收负担2不同代人之间3挤出性、外债负担)。*国债的性质(1国债是特殊的财政范畴2、国债是特殊的债务范畴),*广义的预算管理体制:各级政府之间分配关系外,还规定国家同企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职能方面的制度(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国有独资公司财务管理体制、文教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负责审查、批准本极总预算草案及本极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2各级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和本级决算。3各级政府负责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做本级总运算草案的报告;汇总下一级政府报送的预算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决定本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编制本级预算方案的调整方案。*预算管理体制的的实质(正确界定各级预算主体独立自主的程度,正确处理预算资金分配和管理上集权和分权、集权和分散的关系)。*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1、依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2依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各级财政收入3各级政府独立的预算权。*中央固定收入(关税、船舶吨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所得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铁路运输、国家邮政、国家商业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等集中缴纳的收入)。*地方固定收入(营业税、地方企业上缴的利润、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与地方共享(增值税、所得税、资源税和证卷交易印花税)。*财政政策的目标(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公平分配、国际收支平衡)*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付、国债、预算)。*财政政策的分类1、调节经济周期(自动稳定财政政策、相机抉择)2、调节经济总量(扩张性(通过减税、增加支出)、紧缩性(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支出、压缩赤子)、中性)3作用空间(宏观、微观)4、时间?(短期、中长期)。*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成果(1、拉动经济的增长2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3加快了市场化进程4丰富了宏观调空经验5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加强)。*扩张性财政政策实现引起的后果(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赤字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微观财政政策侧重于资源的配置和收入分配,它通过(税率、征税范围、补贴对象)的变化来影响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微观财政政策侧重于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主要影响(需求结构、供给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实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时,税收主要通过(税基调整、税率调整、优惠政策调整)来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第三章:商业银行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制约因素(1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2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3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交付税款的限制)。*单一规则的要点:公开宣布长期坚持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需解决问题:(1、界定所考察的货币数量范围2确定货币数量的增长率3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一经确定,不能任意改变,在年内也不允许季节性波动)。*货币均衡的特点(1是货币供求作用的一种状态,是货币供给与需求大体一致2、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短期内货币供求可能一致,3现代经济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态)。通货膨胀的类型:1按成因(需求拉上性通货膨胀、成本推进性、输入型、结构型)2、按表现形式(公开型、抑制型)。*过度的货币工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而导致货币供给过度的具体原因(1、过热的社会经济增长要求导致信用膨胀2、银行自身的决策失误导致信用膨胀3财政赤子、4赤子财政)。*商业银行的性质1、作为企业商业银行必须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担风险、自负盈亏。2作为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他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3作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最典型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比较区别: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窄,不经营完全的信用业务,或不以银行信用方式融通资金。*商业银行主要业务:1、负债业务(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储蓄、存款业务创新)、借款业务(再贴现、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资本债券、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2资产业务(票据贴现、贷款业务、投资业务)3、中间业务(结算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代理业务、咨询业务)。*商业银行管理的原则:1、盈利性原则2、流动性原则3安全性原则。流动性与安全性、盈利性成反比。*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1、资产管理(储备资产管理、贷款管理)2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改变经营方针调整负债结构、规模经营管理创新金融工具、到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资金、利用同业拆借筹措资金)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市盈率的优点:1、可直接应用于不同收益水平的股票价格之间的比较2对于那些在某段时间内没有支付的股票,市盈率同样适用。3市盈率的规模同样对有关变量进行预测,但是所涉及的变量预测比股息贴现模型更为简单。*货币市场:1、同业拆借市场,(同业拆借资金主要用于弥补短缺资金不足,票据清算的差额以及解决临时性的资金短缺需要)2回购市场3商业票据市场4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5短期债券市场(具有违约风险小、流动性强、面额小,收入免税的特点),6货币市场基金市场(1、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中高质量的证券组合,可以向投资者提供稳定的或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市场收益水平2货币市场基金提供一种有限制的存款帐户,基金投资者可以签发的支票或进行支付3货币基金所受到的法规限制相对少,是一种可以绕过存款利率最高现额金融创新)。*资本市场:功能是实现并优化投资与消费的跨期选者。1、股票市场2债券市场3投资基金市场。*属于建立中央银行制度必要性有(1、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2代理国库和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3管理金融业的须要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行干预)。*中央银行的特点:1不以盈利为目的2不经营普通银行的业务3在执行和制定货币政策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应受到其他部门的或机构的行政干预。*中央银行的业务:1、货币发行业务2、对银行的业务(集中准备金、最后贷款人、全国清算)3对政府的业务(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发行、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中国支付结算体系组成(1、银行帐户体系2、支付结算工具体系3支付清算系统4支付结算管理体系)。*货币政策包括(1政策目标2实现政策所运用的政策工具3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一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1、稳定物价2、经济增长3充分就业4国际收支平衡)。*一般的货币政策工具(1、存款准备金2、再贴现率3公开市场业务)。*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1、利率2货币供应量3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进行控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地金额、还款最长期限、适用的耐用消费品。*金融监管首先是对银行进行监管开始,这和银行的一些特性有关:(1银行提供的期限转换功能2银行是整个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功能)。*金融监管的基础是市场失灵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观点:(1整个金融体系存在着负外部性2金融体系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3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1、公共利益理论2保护债权理论3金融风险控制论4金融全球化对传统金融监管理论的挑战)。*实行分业监管的原因(1由于仍然实行分业监管体制2金融发展水平不高3金融监管能力不足)。新巴塞尔资本会议的变化(1、对风险范畴的进一步扩展2计量方法的改进3鼓励使用内部模型4资本约素范围的扩大)。*委员会希望监管当局担当的职责:(1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2培育银行的内部信用评估系统3加快制度化进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1国际收支2相对通货膨胀率3相对利率4总需求与总供给5市场预期)。*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1、贬值的进出口效应1贬值的国际资本流动效应3贬值的产出效应4贬值的物价效应5贬值的资源配置效应)。*国际收支平衡表:1、经常帐户(货物和服务、收益、(包括职工报酬:指本国居民在国外工作而得到并汇回得手如及支付外籍员工的工资福利和投资收益(直接投资下的利润利息收支和在投资收益、政权投资收益和其他投资收益)、经常转移(侨汇、无偿捐赠、赔偿等项目包括实物和资金形式)。*金融帐户记录的是一经济体对外资产负债变更的交易:(1直接投资2证券投资3其他投资4储备资产)。*衡量国际收支状况的局部差额:1、贸易差额反映一国产业结构、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2、经常差额:反映实际资源的跨国转移状况3综合差额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的综合情况,可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的储备压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1、外汇缓冲政策2、货币财政政策3汇率政策4直接管制措施)。*加入第八成员国的货币可以兑换,该条款内容:(1不得对经常性的国际交易的付款和资金转移施加限制2不得实行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复税率措施3成员国对其他国家所持有的本国货币,如对方提出声请并并说明这部分货币结存系经常性交易中获得,则应予收购)。第四章:数值型变量分为:1、离散变量:可以取有限个值,而且取值以整位数断开,可以一一列举。2、连续变量:可以取无穷多个值,其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1、总量指标(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之、财政收入)时期指标(产品产量、能源生产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时点指标(年末人口数、科技机构数、股票价格和股票价格指数)2、相对指标(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相对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之、人均利润)。*统计数据的来源:1、普查(特点: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2、普查一般需要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3、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高4、普查的使用范围较窄,)。2、抽样调查(1、经济性2时效性强3适应面广4、准确性高)3、统计报表4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代表性误差主要是指在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产生的随机误差,其产生的原因:抽取的样本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存在差异,样本容量不足。*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价标准概括为(1、精度2、准确性3、关联性4及时时、一致性6最低成本。).*采用组距分组需注意的事项:(1、确定分组数(#划分的组数,即不应太多也不应太少,组数过多达不到通过分组压缩资料的目的,将造成原始资料丢失、#组数的确定要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采用的分组办法要能够充分显示客观现象本身存在的状态。2对原始资料进行排序3求极差4确定各组组距5确定组限(#第一组的下限值应比最小的观察值小一点,最后一组的上限值比最大观察值大一点。#特别需要或不得已的情况除外,最好不要使用开口组。#组限应取得美观些,按数字偏好,组限制应能被5 除尽,且用整数。)6确定各组观察值出现的频数7制作频数分布表,并填上内容以及其他需要说明事项。统计表表的构成(表头、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必要时可以在统计表的下方加上表外附加)。*集中趋势的测度:1、位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2、数值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用众数反映集中趋势,非常直观,不仅适用于品质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众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计算和运用算术平均数注意事项:1算术平均数同时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各组数值的大小另一个是各组分布频数的多少2、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计算几何平均数要求各观察值之间存在连乘积关系用途:1、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离散程度的测定:极差、标准差和方差、离散系数。时间序列的水平(1、发展水平、2平均发展水平3、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时间序列的速度(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时间序列构成基本因素:1、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2、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示值。*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平均数)*公式:1、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之差、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某一固定时期水平。2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3增长速度=报告期增长量/基期水平。4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5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指数分类:1、按所反映的内容(数量指数(#产品产量、商品销售指数)、#质量指数(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2、按计入指数的项目(个体指数、综合指数)。3、按计算的形式(简单指数、加权指数)。*相关关系的分类。、1按相关的程度(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不相关)。2按相关的方向(正相关、负相关)。3按相关的形式(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一元线性回归的正确描述:(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最简单的回归模型。2只涉及一个变量。3、使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关系:1、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2、具体应用,常常必须互相补充。3相关分析需要依靠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4回归分析则需要依靠相关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关程度。第五章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1企业内部管理人员2、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企业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其他投资者。*财务会计信息的内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信资产形成的条件:1、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2资产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3、形成资产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4必须能以货币计量。*负债满足条件:1、企业的负债只能由过去的交易活动或本期经济业务所形成,且必须是于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予以清偿的现有义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1、客观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作到内容真实、资料准确。2重要性3有用性4可比性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办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偏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可以竟性横向比较。要求不同企业尽可能采取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5一贯性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能任意变更,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6及时性7清晰性8划分收益支出而对支出的效益波及几个会计期间的和资本性支出在会计核算中,对支出的效益只波及当期9配比10权责发生制11历史成本12谨慎性包括:存货在物价上涨时期的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应收涨款的计提坏张准备、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可能发生得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13实质重于形式: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财务会计循环(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会计的计量属性:(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现行市价:因素(基础价格、供求关系、质量因素)。某项资产存在现行市价,具备的条件(1、需要一个充分发育并且活跃的资产市场,2、参照物及其被评估资产可比较的指标、技术参数是可以获得的。)。4可变现净值5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会计记录(1、设置帐户2复试计帐(1、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2、全部帐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帐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3、全部帐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帐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3填制和审核凭证(作用:#保证资料的真实正确、#提供计长依据、#明确经济责任)。4登记帐薄分为:序时帐薄、分类帐薄、备查帐薄)。*会计报表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反映财务状况、反映财务成果、反映费用、成本的报表)。*财务会计报告(1,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会计报表附注、3、财务情况说明书。*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作用:1、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所拥有和控制掌握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和构成情况的信息,为经营者分析资产分布是否合理提供依据2反映企业资金来源渠道和构成情况3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4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情况,。*管理会计的的特征(没有固定的处理程序、着重预测未来的信息、其报告形式灵活多样)。*利润表的内容:(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业务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业3、构成利润总额各项要素4构成净利润的各项要素)。*会计报表附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补充报表。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编报的会计报表附表有:(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利润分配表、分部报表)。*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1、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结构、估量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财务报表的分析程序:(1、明确分析的目的、制定分析工作计划。2、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3、根据分析目的,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深入比较、研究所收集的资料。4、做出分析结论、提出分析报告)。*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相关比率、结构比率、效率比率)。*比较分析法:1、按比较对象的不同(绝对数比较分析、绝对数增减变动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2、按照比较的标准(实际指标同计划指标的比较、本期指标同上期指标比较、本企业指标同国内外先进企业指标比较).*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5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6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营运能力:1、应收帐款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退回、折扣和折让。应收帐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帐款+期末应收帐款)/2。#应收帐款周转天数=360/应收帐款周转次数=应收帐款平均余额*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销货成本。)3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4、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余额。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盈利能力:1、主营业务净利润=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影响该因数的指标(商品质量、成本、价格、销售数量、税金)。2、资产净利润=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3、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 (或股本)*100%、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5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6、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7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着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第六章:合同生效的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4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无效合同的特征:(1、具有违法性2无效合同具有不履行性3无效合同自始无效。)。*无效合同的分类:(1、一方以欺诈、威胁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3、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5违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6合同有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是造成对方人身伤害、二是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损失的。7提供格式条款乙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缔约过失责任具有的特点:(1、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2一方违背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付的义务,3缔约当事人须有过失,只要当事人违背其赋有的应以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先合同义务。)*合同履行的原则(全面、诚实信用、协作、经济合理)。*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的履行规则:(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2价格或者报酬3履行地点4履行期限5履行方式、6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合同变更具有特征:(1、是在原合同的基础经双协商一致达成的新协议,2、仅指合同内容局部变更,而不是合同内容的全部改变。3、合同变更后,原合同尚未履行的的部分不在履行。4合同的变更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5合同的变更应符合合同订立的程序,并且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合同转让必须具备的条件:(1、必须有合法的有效的合同关系存在、2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4必须合法且不得违法社会公共利益。)、*以下合同不得转让:(1、根据合同的性质不得转让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合同权利转让的法律特征:(1、不改变合同权利的内容,转让的主体是债权人和第三人,债务人不是合同转让的当事人、2合同转让的标的是合同的债权、3可以是全部权利的转让,也可以是部分权利的转让4债权人转让合同权利时,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也一同转让,除非该从权利属于债权人自身。5债权人转让合同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6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合同终止的法律情形:(1、债务已按照约定履行,2、合同解除,3债务相互抵消、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取、5债权人免除债务、6债权债务同归一人、7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合同解除的具有特征:(1、合同解除适用于有效成立的合同,2、必须具备一定条件、3、必须有解除行为、(¥、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由享有法定或约定的解除权的一方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意思表示)4、有解除权的一方必须在法定或合同约定的期限内行使合同的解除权,5合同解除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或向将来消灭)。*法定解除合同的条件:?(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地物提存:(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收领、2债权人下落不明、3债权人死亡位确定继承人或伤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1、继续履行2、采取补救措施3赔偿损失4、违约金5订金)。*合同担保的方式:(保证、抵押、质压、留置、定金)。*保证担保的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实现债权的费用)。*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1、当事人有违反合同的行为,即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2、违反合同的行为造成对方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3、违约行为和损失事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下列财产可以抵押:(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抵押人依法有处分权的国有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抵押人依法有处分权的国有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滩等荒地土地使用权;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下列财产不能抵押:(土地所有权;耕地、自留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所有权、使用权不明的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合同担保的方式:1、保证:(保证人与债权人应以书面的形式订立合同,保证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2、抵押: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3、质押:(分为:动产质押、权利质押,质押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4、留置:债权人与债务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债务人应当在不少于两个月的期限内履行债务。5定金: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定金的数额有当事人约定,但不超过主合同的20%。*公司法的法律特征:(1、是一种组织法,2、是一种行为法,3、是一种强制性规范较多的法律)。*公司的特征:(1、是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的社会经济组织,2、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的法人组织,3、公司必须是企业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条件:(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2、股东的出资额达到法定资本的最低额,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的章程,4、有公司的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结构,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公司的名称和住所,公司的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股东的出资方式和出资额;股东应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程序:(1、订立公司章程2、审批、3股东交付出资4、验资、5、设立登记、)。*股东会行使的职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选举和更换有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视的报酬;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审议批准监视和监视会的报告;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做出决议;对公司合并、分离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做出决议;修改公司章程。)。*董事会行使的职权:(1、负责召集股东会,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执行股东会的决议;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制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制定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拟订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根据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付经理、财务负责人,决定其报酬事项;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监事会或者监事行使的职权:(检查公司的财务;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当董事会或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纠正;提议召开临时董事会;公司规定的其他职权。监视列席董事会会议。)。*股东会设立的条件:(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2、发起人认缴的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3、股份的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4、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并创立大会通过。5、有公司的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结构。6、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事项:(公司的名称和住所;公司经营范围、公司设立方式;公司股份总数、每股金额和注册资本;发起人姓名或者名称、认购的股份数;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董事会的组成、职权、任期和议事规则等)。*股份公司的设立程序:(1、获得批准、2、确定设立方式3、订立公司章程4、发起人认购股份和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5验资并召开创立大会,6设立登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董事会人数不足本法规定的人数或者公司章程的所定人数的2/3时;公司未弥补亏损达股本总额的/3时;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东请求时;董事会认为必要时;监视会提议召开时;)。*公司发行新股的条件:(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募足,并间隔一年以上;公司在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公司在最近3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公司董事、监视、经理应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并在任职期间内不得转让)。*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股票经国务院证券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开业时间在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公司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连续计算;持有股份面值达人民币 1000元以上的股东不少于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5%以上;公司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公司债券放行的主题:(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可以依法发行公司债券。)*公司债券发行的条件:(1、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额不第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2、累积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3、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的利润足以支付债券一年的利息;4、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5、债券的利息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再次发行公司债券:(1、前一次发行的公司债券尚未募足的;2、对已发行的公司债券或者其债务有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事实,且仍处于继续状态的。)。*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散:(1、公司的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2、股东会决议解散;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4、公司违法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应当解散。)。*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权:(1、清理公司财务,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单;2、通知或者公告债务人;3、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4、清缴所欠税款;5、清理债券债务;6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7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证券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原则、2公平、3公正、4公开、5平等、自愿、有偿、诚实信用6、国家集中统一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原则)。*证券公司设立的条件:(综合类证券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亿元;主要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必须具有证券从业资格;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合格的交易设施;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自营业务与经纪业务分业管理体系。经纪类证券公司:必须在其名称中表明“经纪”字样;注册资本最低额为人民币5000万元;主要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必须具有证券从业资格;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合格的交易设施;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股票发行的种类:(1、为建立新公司而首次发行股票,即设立发行;2、为扩大已有的公司规模而发行新股,即增资发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