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节大气环境,第1课时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考试标准】,温度,对流层,选择性吸收,反射,紫外线,红外线,越强,长波辐射,直接,地面辐射,地面,保温作用,强,纬度因素,纬度因素,大,强,少,弱,气象因素,解析第(1)题,曲线所示对流层的气温变化过于剧烈,最低温过低;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排除;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排除;高层大气的底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上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曲线正确。第(2)题,层为高层大气,在该层中有电离层(在80500千米高空),其带电粒子会反射无线电短波。 答案(1)B(2)D,提示:白天多云,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被削弱得多(吸收、反射多),故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多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空气中湿度比较大,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学以致用 雾由水汽凝结形成,霾由大量PM2.5等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图中分别代表 () A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B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出现雾霾时,会导致 () A增强 B减弱 C增强 D增强 (3)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的气象条件是 () A交通污染加重 B空气对流很强 C空气流动微弱 D大风降温,解析第(1)题,该题主要考查从太阳辐射到大气逆辐射的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第(2)题,雾霾中的水汽、杂质,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第(3)题,空气流动微弱,使空气中的颗粒物等杂质不易扩散,易形成雾霾天气。 答案(1)A(2)D(3)C,解析此题考查两点内容,一是大气各垂直分层的特点;二是与大气各种天气现象相关联的内容。首先认识到云雨雪等天气现象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这些现象应发生在近地面的大气层,而近地面大气层是对流层,所以选A。 答案A,解析第2题,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故B对。第3题,根据表中信息可以推断出与1月1日相比,1月3日该地日较差变小,天气可能是多云,因此大气逆辐射增强,故C对。 答案2.B3.C,解析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到了夜晚,如果是阴天,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增强。 答案A,解析毛竹覆盖技术可以实现“春笋冬出”,也就是使笋早成熟,说明冬季的地温提高了,这些覆盖材料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所以选B。 答案B,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及对地面保温作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第(2)题,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说明晴朗的夜晚气温低。晴朗的夜晚温度低应从晴天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来分析。第(3)题,多云白天气温低,主要是云对太阳辐射有强烈反射作用的结果;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是因为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而不是来自太阳。 答案(1)大气和地面的反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 (2)晴朗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丙 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甲 (3)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乙,教材P43活动,教材P45活动,教材P47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