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互 动 课 堂,1环境承载力: (1)概念:指_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_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知识点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环境,人口数量,本地,物质,科技,悲观,结合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短的桶板,这就是“木桶效应”。,材料二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之内,一般在7 000万以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出现了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的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3)乾隆年间,中国人口猛增到3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上述材料说明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一般来说,资源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 (3)开发边陲,加大了资源开发力度;农业技术进步,推广种植高产粮食作物;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 (4)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这些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2环境人口容量的特性: 一个地区的资源不断变化,这是因为资源的数量和开发利用程度,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误区警示: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意义相近但并不完全相同。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数的关系。例如土地人口承载力指的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为居民提供的食物能健康地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它是随时间变化的。 各种资源综合决定了环境承载力。在所有不同种类的资源中,数量相对最少的资源直接决定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这个最小值就是环境人口容量。,1人口潜力指数(单位:人/km2)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人口潜力指数越大,说明该地区容纳更多人口的潜力越大。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美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潜力指数高的原因是() 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土地资源充足和水资源充足 铁矿和煤炭资源丰富 气候条件优越 AB CD,A,(2)从环境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下列因素能导致美国东北部人口潜力指数下降的是() A扩大地区开放度B大力发展科技 C提高生活消费水平D加强资源勘探开发 【解析】美国东北部由于纬度高,气候条件较差;提高生活消费水平可导致人口潜力指数下降。,C,1人口合理容量的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_的人口数量。 2前提条件:按照合理的_、保证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的_。 3意义: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制定,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4谋求途径:尊重_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知识点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最适宜,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人地协调,结合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地面积保持在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若以人均500千克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的人口为16亿左右。 材料二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9亿。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1)如何理解两则材料中“16亿”与“7亿”的区别? (2)材料二说明,为满足人类更高级的消费需要,人口合理容量是如何变化的?因此,为了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人类应如何做? 答案:(1)材料一中的16亿是指我国的环境承载力,是我国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材料二中的7亿是指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减小。应提倡适度消费。,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误区警示:(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2)从影响因素及特性上理解二者的联系。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制约因素是相同的,由此决定了二者的特性也是相同的,可由图示去理解,具体如下图所示:,2读“某地区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P为环境承载力 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P为环境承载力 AB CD,C,(2)图中反映了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B CD,B,【解析】本题以曲线统计图考查在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都是随人口规模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生活质量的最高值所对应的人口规模就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所以,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曲线图(含折线图)的判读 信息提取 结合图形分析,请填写: (1)_ (2)_ (3)_,负 正 增多,人口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方法总结 (1)坐标的判读: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数量。 (2)要素变化的判断:根据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尤其是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等,如图中人口数量、资源消耗一直在上升,环境质量在下降,粮食产量先升后降。 (3)分析要素间关系:如图中人口数量和资源消耗是正相关,与环境质量是负相关。,曲线图是指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事物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图形。其判读步骤如下: (1)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 (2)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则表示纵坐标要素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则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则表示变化幅度小。 (3)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3读下图,回答(1)(2)题。,(1)b点之后折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A人口减少B科技进步 C劳动力增加D政策改变 (2)甲处可能出现的是() A生活质量提高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生态环境恶化D环境质量提高 【解析】第(1)题,b点之后折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反应了环境供给资源的能力明显提高,最有可能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科学技术进步。第(2)题,甲处表现为人口消耗资源量大于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这样就会导致过度开发资源,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B,C,知 识 构 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