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语文 1.4《把栏杆拍遍》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144565706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中语文 1.4《把栏杆拍遍》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高中语文 1.4《把栏杆拍遍》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高中语文 1.4《把栏杆拍遍》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二语文:1.4把栏杆拍遍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目的】1、了解辛弃疾成为爱国词人的历程,感受他始终不 渝的爱国情感。2、体会联想在再现历史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学习运用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体会联想在再现历史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学习运用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文章较多地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词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但也可能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3 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 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 ,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 ,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 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二、阅读指导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文章,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 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文章较多地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词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但也可能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阅读时,可以采取观其大略的方法,不求对这些词作过细过深的理解。学习本文大体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初读课文,了解辛弃疾由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了解他的词作及其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性;第二步,再读课文,体会联想对表现辛弃疾形象的作用;第三步,向课文外拓展,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这是文章要告诉读者的主要问题。抓住这个问题,就抓住了理解文章的关键。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时,要注意抓住辛弃疾的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的抱负和这种抱负不能实现的悲愤、忧愁心情,以及这种抱负和心情在词作中的反映。三、自读思考 1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2为什么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3从文章所引用的词中,看出辛弃疾得的是什么心病?4辛弃疾在带湖别墅闲居时的心情是怎样的?5。辛弃疾的词与其他文人的词相比,其独特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独特性?6哪些因素促使辛弃疾成为一代爱国词人的?讨论以上 问题,可以结合勾画关键语句进行。如果能画出以下关键语句,课文就不难理解了。四、作业布置1、说说辛弃疾其人2、理解文中辛弃疾的词作3、自读思考题(上课后作业本) 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1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2为什么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3从文章所引用的词中,看出辛弃疾得的是什么心病?4辛弃疾在带湖别墅闲居时的心情是怎样的?5。辛弃疾的词与其他文人的词相比,其独特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 独特性?6哪些因素促使辛弃疾成为一代爱国词人的?二、讲解提示:-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 杀气和磅礴之势。-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志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 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一个正当壮年又阅历丰富、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却每天在山坡和水边踱步,与百姓聊一聊农桑收成之类的闲话,再对着飞鸟游鱼自言自语一番,真是闲愁最苦,脉脉此情谁诉。-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 字的锤打 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涨,冲击积聚。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三、小结课堂总括起来看,辛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问磨出来的豆浆汁液,这是由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他本人的追求所决定的,也是他的词不同于他人作品的独特之处。总括起来看,宋朝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特殊的人生历程,再加上才能和思想,成就了一个千古爱国词人-辛弃疾。四、布置作业找出能表现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的词句 第三课时一、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联想和想象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 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水龙吟两首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家、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再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联想的作用,可以结 合练习二进行。因为文中联想和引用的史料、词作融合为一体,有时难以看出,教者可以适当作一些提示。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联想的作用上,而不要放在联想的分辨上。在体会到联想的作用后,还可以结合练习四来训练自己在读书、表达中运用联想。二、 练习讲解1、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辛弃疾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感。参考答案:辛弃疾南归前,组织义军,追杀叛贼,押解叛将,满怀痛杀贼寇、 收复失地的壮志;南归后,当权者不让他有伸展抱负的机会,他被九蒸丸晒?水煮油炸,干锤百炼。但仍不改对国家民族的一颗火热的心。于是,他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历史把他逼上了词人之道。2、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联想的作用。参考答案:从辛弃疾南渡后被迫脱离战场的遭遇,联想到他的词破阵子水龙吟,真实地揭示出辛弃疾胸怀壮志而无法实现的苦闷心情;从摸鱼儿联想到宋孝宗看到这首词后不高兴的传说,又联想到朝廷闲置他二十年的做法;从水调歌头联想到词人闲居时的生活反应了出来。三、小结课文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文章,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文章较多地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词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运用了大胆的联想和想象。四、作业布置:练习一、二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