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369059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五第四单元课时2课题分数的意义学校龙二备课人韩学军教学内容分析教科书60-62内容,练习十一相应练习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教材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通过测量与分物,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了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大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和其它的数学知识一样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2、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3、掌握分母、分子的含义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难点:单位“1”的含义的正确理解。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米尺、教科书84、85页的插图或投影片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学生准备:几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1、 学前一幅图时先让学生看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再做必要解释,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只要理解测量结果如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分数表示就可以了。2、 教学后一副图时,先让学生看图说出俩个同学遇到的问题,然后说说可以怎样分,并交流结果。3、 教学分数意义时可以提出问题,先让学生举例说明1/4含义,再看课本上的举例,也课先看书再举例。然后引导学生将课本和自己的例子加以概括。 第 1 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二次备课课始创设情境一、导入新课教师:课前,老师曾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各种渠道去查找,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同学已经查找到了这方面的信息,能与大家交流吗?二、新授(一)分数的产生: 教师拿出2个苹果,现在要把这2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呢?半个苹果能否用整数来表示呢?这时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数:分数来表示。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那么,什么叫分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内容: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课中组织探究二)分数的意义: 1、教学教科书61页的一组图形。 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让学生观察着三副图,并问学生发现了什么?(师强调平均分和不同的图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取得分数相同就可以用同一个分数表示),得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被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包含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5)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4,并在纸片上标明。 让学生展示自己折叠出的图形,注意各种不同的折叠方法。 2、教学分数的意义不但把一个物体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把一组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例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全班的学生、一群羊等。 图4 图5 (1)出示图4,它表示什么意思?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多少?是几个香蕉?3份呢? (2)出示图5,方法同图4。 3、归纳分数的意义 (1)单位“1” 我们刚才平均分的一张饼、一张正方形纸、一个计数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如图4、图5),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那么,你认为,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站起来,问: 站起来的男生人数是所在的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把什么看作单位“1”?站起来的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把什么看作单位“1”? 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下面的问题:(1)上面这些例子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个是什么?(2)试着总结一下什么叫做分数? 提问上面的问题,总结出分数的意义。 练习:1、练习11的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强调每个图的图意。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出判断的理由。 2、4题做到课本上,教师订正时注意让学生说方法(四)小结: 谁能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师要进一步强调“平均分”。 (五)作业:1、练习十八的第5题课尾一、 填空:1、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 ),把这个( )平均分成( ),这样的( )或( )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 我吃了两个西瓜,吃了( )。3、星期日一天占一个星期总天数的( )。4、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 单位“1” 平均分 分数一些物体 “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五第四单元课时1课题分数的意义学校龙二备课人韩学军教学内容分析64页 完成练习十一第59题,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意义,本节课继续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强调单位“1”,掌握分数单位,强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2、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数单位。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和分数单位难点: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1、 利用学生自己读、写分数、说分数的意义等活动了解学生对分数的掌握程度,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同时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 在原有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分数的意义,学习分数单位,同事跟进一步的理解单位“1”。3、 练习的设计都是围绕实际问题设计的,课采用分析、讨论、独立完成等形式进行练习。 第 1 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二次备课课始创设情境一、复习1、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明分数的意义。 六分之三 八分之五下面,我们读,写一些比较复杂的分数。 2、写出下列分数十四分之一 十八分之十三 三十分之一 四十九分之三十七 分数单位。3、填空:(用课件出示) 读作:( )表示( ) 读作:( )表示( ) 课中组织探究4、下列各分数,各有几个几分之一。 分数35有3个,12有1个12,1315里有13个115,2935里有29个351。这些分数中表示其中一份的,都是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想一想,什么叫做分数单位?提问:35、12、1315、2935的分数单位分别是多少?这些 分数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组成的?5、不同分母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吗?为什么?讲:分数是由分数单位组成的。因为不同分母的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所以不同分母的分数有着不同的分数单位。1、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分数。边讲边画。我们以前学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1、2、3 能不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份数呢?如果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 14,想一想 14 意义是什么?我们看直线上0到1的这条线段,把它看作单位“1”,怎样表示14 ?如果要表示24、34怎样表示?如果要表示15,对0到1这条线段应怎么办?表示 25、35、45呢?要在0到1这条线段上表示分母是几的分数应怎么办? 要表示几分之几,怎样找相应的点? 观察直线上的点和它相对应的分数,并与整数1联系起来。想一想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一 52、练习十一 6(口答)3、练习十 一 7、8、9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读、写方法及分数单位,什么是分数单位?这个概念很重要,请同学们熟记。课尾一、 我会填。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 )。2、地球表面有71/100被海洋覆盖,这里吧地球表面积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 )份,海洋面积有这样的( )。3、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这里把( )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 )份,一节课时间有这样的( )份。二、涂色表示分数。 3/4 2/5 4/9 三、解决问题。1、小明为灾区捐了零花钱的4/5,小红捐了零花钱的2/5,小明捐的钱一定比小红多吗?为什么?2、有12个西瓜,孙悟空分到这些西瓜的1/3,沙僧分到这些西瓜的1/6,猪八戒分到这些西瓜的1/2,孙悟空分到( )个;猪八戒分到( )个;沙僧分到( )个。( )分的最多,( )分的最少。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练习课 3/5 读作:五分之三 分数单位:读作:七分之四 分数单位: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五第四单元课时1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学校龙二备课人韩学军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是在对分数的认识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对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做好准备。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2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3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纸片、小黑板、每人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组织练习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第 1 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二次备课课始创设情境课件出示:直接口答下面各题的商,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知识? 120 20 = ( 12O3 )(30 3 ) = ( 12010 )课中组织探究1 教学教材第75 页的例1 。 让学生拿3 张同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分别对折一次、两次、四次,平均分成2 份、4 份、8 份,涂上颜色,分别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提示:你发现了什么?板书: = = 为什么相等?2 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请代表发言。随着学生汇报,老师板书。(从左往右观察) (从右往左观蔡)3 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老师分别板书出来。4 、观察以上例子,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汇报。)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提问:为什么0要除外?(学生讨论)小结:分子和分母如果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 ,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O ;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O 。5 提问:你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6 完成教材第76 页“做一做”的第1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考并说明思路。7 完成教材第77 页练习十四的第1 题。学生先独立涂色,然后比较大小并说明理由。8 完成教材第77 页练习十四的第2 题。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可以把 化成 ,也可以把 化成 ,再比较9 完成教材第77 页练习十四的第3 题。学生两人一组,由一人说一个分数,另一个人说出一个相等的分数。10 完成教材第77 页练习十四的第4 题。引导学生先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判断哪几个分数是相等的,然后在直线上把这个点画出来。老师启发学生观察,推算出每个分数中分子与分母可以同时除以几,得到一个与原分数相等的分数。11 完成教材第77 页练习十四的第5 题。 进行口答练习1,要求大小不变.课件21/3=( )/6 10/15=( )/6 1/4=5/( )2,下面分数中哪两个分数相等 课件33/4 21/32 15/20 1/5 4/20习后提问:依据是什么 3/4和1/5哪个大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那么,从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你的新发现是什么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运用分数的性质,你能做什么课尾1、完成练习十四的2、3、4、5题。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1/2=2/4=3/6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五第四单元课时1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学校龙二备课人韩学军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的基础上进一不来让学生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来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为学生学习约分和通分做好准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题。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题卡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学生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折纸上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让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自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第 1 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二次备课课始创设情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谁能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学生回忆并口头回答课中组织探究l 出示列2。( 1 )提问:谁能说一说,在审题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2 )学生审题,分析要点: 分母是12 ; 大小不变。( 3 )提问:想一想,怎样使分母变为12 ?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怎样变? 学生思考后再回答,然后请学生试着在课本上填写。老师以为例提示:先想分母3 怎样变成12,再想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怎样变化。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知识解决这个题的?应注意什么问题?小结:注意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或者除以0以外的相同数。2 完成教材第76 页“做一做”的第2 题。4 完成教材第78 页练习十四的第9 题。 可以都统一化成分子是1 的分数,也可以统一化成分母是16的分数,然后进行比较。 5 完成教材第78 页练习十四的第10 题。 可以化成分母都是100 的分数,也可以统一化成分母是50 分数,再进行比较。本节课我们巩固了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要会灵活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问题。课 尾 完成教材第78 页练习十四的第6 、7 、8 题。板书设计 “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五第4单元课时4课题通分:最小公倍数学校龙二备课人韩学军教学内容分析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要真正理解这些概念仍较为困难。但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很丰富,而且他们的思维活跃,喜欢挑战自己,对于新知识总喜欢自己探索,并且喜欢寻找与他人不同的看法。因此,这节课可以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教师作一些适当的指导,这样,可能教学的效果会更好一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理解通分的意义,学会通分的方法。2、引导学生在探究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中,体验到“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3、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得到提升。教学重点难点通分的一般方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确定公分母。教具学具准备图片若干。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因而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圈数的活动,从中引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知道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而且又让学生懂得枚举的方法。因此,在巩固的练习中,应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找到其它的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和总结规律。 第 1 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二次备课课始创设情境,引入问题最近老师所在的学校准备要把整个校园美化起来,学校希望美化校园面积的5/6,园林规划部门认为可以美化校园面积的7/9。我班的同学才读三年级,不知道哪一种方案美化的面积大,你们能不能帮助我班同学解决这个问题?课中结合问题,组织探究1、认识通分形成数学问题,比一比7/9和5/6 谁大。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伴合作寻找解决的策略。汇报、交流学习成果,可能有以下方法:(及时加以记录)A、画图比较。B、化成小数比大小。C、把分子变成相同的分数比大小。D、把分母变成相同的分数比大小。讨论与归纳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总结出把“异分母变成同分母的方法”,即通分的方法。2、理解通分含义把 7/9 和 5/6转化成 14/18 和 15/18 ,分数的大小不变,就是通分。你能试着说说什么叫通分吗?谁能说出转化的依据是什么?小结:我们说的通分是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3、学习通分的方法:尝试把1/6和1/8通分。公分母为什么用最小公倍数呢?你认为通分分哪几步?A先求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B再把各分数化成用最小公倍数做分母的分数通分的关键是找好公分母,而且要找最小公分母。5、尝试运用给下列两组数通分,并说说有什么发现。2/3和5/7 1/6和7/12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判断下列哪组分数的通分是对的?哪组不对?哪组不够简单?2、给下列各组数通分3、解决问题我们班同学准备建个小小图书角,其中有3/10的同学准备带科普书,有1/4的同学准备带童话书,有2/5的同学准备带儿童杂志,你知道我班同学中带什么书的人最多?带什么书的人最少?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课尾小结全课,拓展延伸课后作业P117的第2、4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与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 “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五第4单元课时4课题通分:两个数最小公倍数学校龙二备课人韩学军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在教学中虽然充分地展现了学生在解决“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问题的不同方法和思维策略,但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共同的数学交流中,通过经验分享、方法交换、思维沟通等实现融合,并在比较中求同存异,实现由个性化认识向共性化知识的有效转变。面对学生众多不同的解题方法如:列举法、集合图表示法、小数翻倍法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对各种解题方法的优劣性重新进行认识,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方法的有效优化。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培养学生推理、归纳、总结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小黑板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上课一开始,通过设计“报数”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有些同学之所以站了两次,是因为他们的号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从而在自然而然的活动参与中,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不同的数存在着公倍数”。 接着,通过阿凡提的机智故事,引导学生在解决巴依老爷和账房先生的共同休息日的问题中,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发现他们各自的休息日数据上的特点,从而得出巴依老爷的休息日就是4的倍数,账房先生的休息日就是6的倍数,他们两人的共同休息日就是4和6的公倍数这样的教学设计,不像教师讲解学生接受那样直接明快,确实“费时”,但是并不“低效”。 第 1 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二次备课课始以趣激疑比比谁的声音亮?请两组学生报数,并请报到2、3倍数的同学分别起立。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有些人起立了两次?让学生初步感受有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教师引导学生用“既是又是”来表达想法。) 师: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我们就可以说6、12、18、24是2和3的公倍数。(师板书“公倍数” )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公倍数”的问题。 课中创设情境,感知概念1、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阿凡提吗?为什么喜欢他?(他聪明、机智、幽默、)今天老师也给你们讲个阿凡提的故事: 请大家想一想,阿凡提是哪天去巴依老爷家的?他用的是什么办法找到这个日期的?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讨论。全班汇报,交流想法。(同学们达成共识:要先分别找出巴依老爷、账房先生的休息日、再找出他们两人的共同休息日。) 同桌两人合作,通过在日历上圈一圈、本子上写一写等方式,寻求解决的办法。师巡视,并重点引导学生辨析休息日的日期应是4和6的公倍数,而不是3和5的公倍数。 全班交流,汇报。 师板书:巴依老爷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账房先生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们八月份的共同休息日:12、24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如果阿凡提8日这天去巴依老爷家行吗?那18日这天去巴依老爷家行吗? 你们猜猜阿凡提会哪一天去巴依老爷家呢? 师板书:最早的共同休息日:12 师:你们真聪明,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问题。现在我们一起用数学的眼光,来看看巴依老爷和账房先生的休息日的数据有什么特点?相应地改写成“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倍数”。 师:“4和6的倍数”还可以怎么说?(4和6的公倍数)“公”是什么意思?(你有我也有、共有)数据“12”是什么?(4和6的最小公倍数) 你还有其他的表示方式吗?(集合圈的图示方式) 谁能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教师板书课题。 2、加深学生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现实意义的理解。 班长说:“我们可以分成6人一组,也可以分成8人一组,都正好分完。”请大家猜猜这些学生可能有几人? 细细体会班长说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全班交流想法,要求总人数就是求6和8的公倍数。 我们所求出的“48人”是6和8的最大公倍数吗?为什么?为什么不用学习求最大公倍数呢?(因为每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因此,两个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3、归纳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师:想一想找“共同的休息日”和“总人数”的过程,说一说可以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找倍数:从小到大依次找出各个数的倍数;找公有:把各个数的倍数进行对照找出公有的倍数;找最小:从公有的倍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 4、看书8889页,你还有什么问题? 师:观察一下,为什么6和8这两个数不相同,却可以写出相同的公倍数呢?公倍数与原有的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公倍数与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又有什么关系? 教师画出数轴表示6和8的倍数,并可生动地比喻6宝宝步子小,要走3次才能到达24的位置。而8宝宝步子大,只要走两次就到达24的位置。到达24的位置后,6宝宝和8宝宝就碰面了。可见公倍数24是6和8的不同倍数。 课尾1、互质数和倍数关系的数的最小公倍数 师出示书第90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决,填写在书上。 观察一下这里的每一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与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当两数只有公因数1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打电话游戏。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你们分析得多好啊!真了不起!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收获最大的是什么?你有什么学习经验介绍给大家? 板书设计 4和6的最小公倍数.6和8的最小公倍数 “自主、真实、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五第 4 单元课时1课题通分1学校龙二备课人韩学军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习了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难度不大,重点让学生讲解判断大小的理由并及时归纳总结。至于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一部分同学其实已经知道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比较,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成果引入通分,再通过自学环节,顺理成章的让学生转入本节的重点学习中。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并学会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2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3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理解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算理。教具学具准备每人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世界地图一幅。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通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93至94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以分数的大小比较为线索,由特殊到一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学通分。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在分数加减法中常常用到。因此通分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所以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力求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抽象概括方法、比较法、观察法等。 第 1 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二次备课课始1 3/7 的分数单位是( )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 3/10 与7/10 ,哪个大,为什么?课中1 出示例3 。(出示世界地图)你知道地球上是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吗?(学生观察图进行判断)再出示条件: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 ,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 。2 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条件比较。学生互相交流方法、结果及理由。3 . 小结:要比较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谁大,就是要比较 和 的大小 。因为 表示把地球总面积看作单位“l ,把单位“l ”平均分成10份,陆地面积是这样的3 份,海洋面积是这样的7 份,所以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也可以这样想: 是3 个 , 是7 个 ,7 个 大于3 个 ,所以 大于 。4 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小结: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5 .再出示: 学生尝试比较上面各组分数的大小。6 请学生汇报自己比较的结果及理由。以 和 为例,学生可以用分数单位的大小推出:因为 所以3个 小于3个 。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进行比较或画图来比较。7 提问:以上各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子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学生试着归纳)小结: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比较大。8 完成教材第95 页练习十八的第1 题。学生独立填在教材上,口头叙述结果及依据,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这几组分数的大小,巩固分母相同和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三)思维训练l . 在 ,所以 。 ( 2 )与“1 ”比较:1- = 1- = 因为 。7 完成教材第94 页的“做一做”。( l )让学生先观察,怎样求每组两个分数的公分母,然后分别口答出公分母是多少?( 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8 完成教材第95 页练习十八的第2 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方法。9 完成教材第95 页练习十八的第3 题。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这些分数与 比较,看谁选择的方法丁算得又对又快。10 完成教材第95 、96 页练习十八的第4 一8 题。学生独立完成,应用分数大小比较解决实际问题。11 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完成教材第96 页练习十八的第9 、10 题。(三) 思维训练你能写出几个比 大而比 小的分数吗?你能写出几个比 小而比 大的分数吗?3 请你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分数。( l )大于 并且小于 ;( 2 )分母是两位数质数;( 3 ).分子是一位数质数。课尾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叫通分和通分的方法。注意通分时,要先观察原分数的分母,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还要掌握如何通过通分,比较分母、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并能运用比较大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