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十章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审计,教材P180187,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第一节存货与固定资产循环审计概述,一、存货与固定资产循环与账户,存货循环环节,存货的保管,加工生产,验收入库,成本计算,存货的分发,会计记录,一、存货与固定资产循环与账户,存货循环所涉及的账户,物资采购 原材料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周转材料 库存商品,委托加工商品 委托代销商品 受托代销商品 存货跌价准备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材料成本差异,一、存货与固定资产循环与账户,固定资产循环环节,资本预算,折旧,验收,计价,会计记录,购建作业,维修保养,清理,一、存货与固定资产循环与账户,固定资产循环所涉及的账户,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工程物资 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 待处理财产损溢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存货与固定资产循环业务环节、凭证、记录,存货与固定资产循环业务环节、凭证、记录,存货与固定资产循环业务环节、凭证、记录,存货与固定资产循环业务环节、凭证、记录,二、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审计目标,二、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审计目标,二、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审计目标,三、识别和评估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一)识别和评估存货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 业务及行业特性(市场对存货的估价影响) 生产及存货的管理组织功能 并联方交易(母子公司间存货购销的计价) 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跌价准备计提),三、识别和评估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二)识别和评估固定资产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 可能需要使用复杂的会计原则(固定资产购建、在建工程借款利息资本化、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等。) 会计估计的合理性(残值、折旧、减值的确定。) 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第二节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内部控制测试,一、了解存货与固定资产循环内部控制,一、了解存货与固定资产循环内部控制,一、了解存货与固定资产循环内部控制,一、了解存货与固定资产循环内部控制,一、了解存货与固定资产循环内部控制,二、测试存货循环内部控制,二、了解存货循环内部控制,三、测试固定资产循环内部控制,第三节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质性程序,一、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实质性程序的一般要求,注意账户之间的勾稽关系; 注意使用分析性复核; 关注存货、固定资产的期初余额。,一、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实质性程序的一般要求,注意存货账户之间的勾稽关系,一、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实质性程序的一般要求,注意固定资产账户之间的勾稽关系,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各账户之间的勾稽关系,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各账户之间的勾稽关系,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各账户之间的勾稽关系,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各账户之间的勾稽关系,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各账户之间的勾稽关系,二、存货的实质性程序(P188),存货相关的账户,物资采购 原材料 周转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库存商品,存货跌价准备 发出商品 委托加工商品 商品进销差价 生产成本,存货核算的错弊形式,采购成本不真实 成本计价方法不恰当 随意变更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人为地多计或少计成本 购货时对增值税处理不当 减少的存货不冲减进项税额 接受捐赠的存货不入账 购进存货不入账,存货溢缺会计处理不正确 发出存货的会计处理不当 存货领用时采用不当的推销 存货结存数量的方法选择不当 存货账实不符 未按规定处理盘盈、盘亏 存货占压期长,存货相关账户审计目标,确定存货是否存在; 确定存货是否为被审单位所拥有; 存货增减变动记录是否完整;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 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 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存货在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恰当。,存货分析性程序财务比率,存货成本的构成,企业会计准则1号存货规定: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其中,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存货计价的测试,存货的采购成本 自制存货成本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成本 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 接受捐赠的存货成本 盘盈的存货成本 按计划成本进行存货核算 发出存货成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毛利率法等),存货监盘,概念 存货监盘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实当检查。 作用 获取对存货审计的审计证据。,存货监盘程序,了解存货的内容、存放地点等; 了解企业对存货的内部控制; 评估与存货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查阅以前年度的存货监盘工作底稿; 实地察看存货存放场所; 对技术性强的存货利用专家工作; 复核存货监盘计划。,案例1:库存商品审计,发现疑点 审计人员在审计某商业企业“库存商品甲商品”明细账时,发现摘要栏中注明领用甲商品40000元。审计人员调阅了有关记账凭证,其记录为: 借:销售费用40000 贷:库存商品40000 审计人员判断是内部用库存商品,但未见增值税进一步处理的相关内容,决定进一步调查。,案例1:库存商品审计,追踪查证 (1)查看相关原始凭证 审计人员查看了该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为一张企业内部报销单; (2)审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 没有发现“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记录。 (3)询问相关经办人员 该企业领导承认此批商品在国庆节前分给职工作为福利。,案例1:库存商品审计,问题 按制度规定,若企业将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用于职工福利等,应将购入材料、商品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入在建工程等,作出如下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该企业把库存商品用于职工福利,直接列入“销售费用”,一方面减少了企业当期应交的增值税;另一方面,多计费用,减少了本期利润,少交的企业所得税。,案例1:库存商品审计,调账 (1)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46800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800 销售费用40000 (2)借:所得税费用1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000,案例2:周转材料审计,发现疑点 审计人员在审计企业2007年5月份“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明细账时,发现摘要栏中注明领用办公桌、沙发25000元。因摊销额较大,审计人员决定进一步调查。,案例2:周转材料审计,追踪查证 (1)审计人员查阅了2007年5月6日第10记账凭证,内容如下: 借: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25000 贷:周转材料办公桌10000 沙发15000 所附原始凭证是一张“低值易耗品领用报销单”,领用办公桌20张,沙发10套。 (2)审计人员查阅“低值易耗品”明细账,发现沙发1500元,办公桌500元。该企业采用一次摊销法。,案例2:周转材料审计,问题 企业对该批低值易耗品采用了不当的摊销方法。 (制度规定:对价值较大、使用时间较长的低值易耗,应采用分期摊销法或五五摊销法。对价值较小、易破、易碎低值易耗品可采用一次摊销法。) 调账 若采用五五摊销法: 借:周转材料办公桌5000 沙发7500 贷:管理费用12500,案例3:存货跌价准备审计案例,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计提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得以恢复: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发出存货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或生产成本等),案例3:存货跌价准备审计,发现疑点 审计人员在审计某公司账务,在作分析性复核后,发现该公司12月份的资产减值损失比以前各项明显偏多,怀疑企业随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案例3:存货跌价准备审计,追查查证 (1)审计人员查阅12月份的“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账户,发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30万元。 (2)检查其计提准备的第25记账凭证,内容如下: 借:资产跌价损失630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6300000,案例3:存货跌价准备审计,追踪查证 (3)经查该企业每半年计提一次存货跌价准备。 6月末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150万元。12月末存货账面成本为40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3500万元。 企业12月末应提的跌价准备为350万元。,案例3:存货跌价准备审计,问题 该企业随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虚增费用,减少利润,偷漏所得税。 调账 (1)借:存货跌价准备28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2800000 (2)借:所得税费用7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700000,三、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P193),固定资产业务内容,企业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 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自行建造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存在弃置义务; 处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审计目标,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 确定是否归被审单位所有; 确定原价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是否完整; 确定计价和折旧是否符合规定; 确定其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确定其报表披露是否恰当。,固定资产审计的范围,固定资产的原价、累计折旧; 增加的固定资产; 减少的固定资产。 与其相关的会计账户: 银行存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在建工程、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待处理财产损益、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收支等。,固定资产增加的内容,购入; 自行建造; 投资者投入; 更新改造; 债务人抵债; 非货币性交易换入; 盘盈; 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增加的审计,(一)外购固定资产的审计 抽查:购货合同、发票、保险单、发运凭 证。 确认:计价是否正确,授权批准手续是否 齐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自行购建固定资产的审计,1检查竣工决算、验收和移交报告是否正确,与在建工程相关记录是否相符,借款 费用资本化金额是否恰当。 2对已经在用或已达到可使用状态的、但未办理竣工手续的固定资产,是否已估价入账,折旧情况如何。,投入固定资产的审计,1投资合同或协议; 2协议价或评估价; 3交接手续是否齐全。,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审计,检查增加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是否真实; 是符合资本化的条件; 增加金额是否超过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 回金额; 重新确定的剩余价值是否恰当。,债务人抵债而获得的固定资产,检查过户手续是否齐备; 固定资产计价及确认的损益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检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若涉及补价的,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盘盈的固定资产,1入账价值 是否按同类产品的市场价,减去按该项固定资产新旧程度估价的余额入账。 同类产品市场不活跃的,是否以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2盘点表或审批资料。,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审查原发票、账单、或估价证明; 企业支付的运输、保险、安装等费用凭证; 审查其计价是否正确、合理。,固定资产减少的内容,出售; 报废; 毁损; 对外投资投出; 盘亏。,固定资产减少的审计,减少固定资产的授权批文; 不同原因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计价是否正确; “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财产损益” 账户; 是否存在未作会计处理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审计,1外购设备 审查采购发票、购货合同。 2房地产 审查合同、产权证明、财产税、抵押借款的还款凭证、保险单等书面凭证。 3融资租入 融资租赁合同、证实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业务错弊类型,不严格执行固定资产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标准;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合理; 固定资产报废等减少业务不真实; 折旧计提范围不正确、计提方法随意改变; 固定资产修理业务不真实,会计处理不当; 在建工程成本不合理。,固定资产业务错弊类型,混淆固定资产的确认界限 (1)将固定资产划入低值易耗品,然后采用一次摊销或分次摊销直接增加本期费用。 (2)将不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物品划入固定资产管理,延缓其摊销期限,达到减少当期成本费用的目的。,固定资产业务错弊类型,固定资产计价不准 (1)固定资产计价方法错误。 (2)固定资产价值构成范围错误。 (3)随意变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案例分析4:固定资产审计,1发现疑点 注册会计师审计丙公司2008年度会计报表。在审查固定资产业务时,发现“累计折旧”账户712月计提的折旧额比16月计提的折旧额高出很多。但相应的“固定资产”账面记录没有变动,本年内固定资产原值没有发生增减变动。,案例分析4:固定资产审计,2追踪查证 丙公司对6月份经营租入的两台固定资产从7月份开始计提折旧,多计提200000万元。 丙公司为提前收回投资,加速设备更新,从7月份开始将折旧方法从使用年限法改为年数总和法,多提折旧64000元。,案例分析4:固定资产审计,3存在的问题 计提折旧范围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随意变更折旧方法。 会计处理不规范;有可能是人为的调节利润,偷漏所得税。,案例分析4:固定资产审计,4调账 要求对多提的折旧进行调整账项。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如果认为丙公司有必要改变折旧方法,则应提请其在会计报表中披露,并在审计报告中披露。,200000,200000,81,案例分析5:固定资产审计,1发现疑点 审计人员接受某企业的委托,审计该企业2008年度财务报表。 在审查固定资产业务时,发现一笔对外捐赠设备业务,该设备原价80000元,已提取折旧30000元,已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000元。 调出凭证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50000 累计折旧30000 贷:固定资产80000 该记账凭证后未附任何原始凭证。,案例分析5:固定资产审计,2追踪查证 审计人员调查企业会计人员、经办人员及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并与接受捐赠方取得联系,该设备是企业转产后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受赠方为残疾人福利厂。 经福利厂有关人员证实,该笔业务的确是捐赠的,福利厂也没有与该设备相关的支出。,案例分析5:固定资产审计,3问题 对外捐赠业务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核算,而且固定资产减少时,应冲减其相应的减值准备。 该企业对对外捐赠的固定资产核算错误。,案例分析5:固定资产审计,对外捐赠固定资产业务,正确处理如下: (1) 借:固定资产清理40000 累计折旧3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000 贷:固定资产80000 (2)借:营业外支出4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40000,85,案例分析5:固定资产审计,4调账 调整分录如下: (1)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000 贷:营业外支出10000 (2)借:所得税费用2500 贷:应交税费2500 (3)借:营业外支出10000 贷:所得税费用25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500,四、累计折旧审计,影响累计折旧业务的因素: 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预计残值;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累计折旧审计目标,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累计折旧增减变动是否完整; 折旧费用的计算、分摊是否正确、一致; 确定累计折旧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确定累计折旧报表披露是否恰当。,财政部规定企业可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累计折旧的实质程序,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检查折旧的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规定; 对折旧计提的总体进行复核; 复核当期折旧费用计提是否正确; “累计折旧”的贷方与相关成本费用账户进行核对; 检查累计折旧披露是否恰当。,累计折旧错弊业务,折旧方法的选用不合适; 折旧年限的确定不合规定; 随意变动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 计提折旧的范围不正确。,折旧方法的选用不当,对国家不允许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用加速折旧法提取折旧; 属于技术进步快的企业,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 某类固定资产应用工作量法却采用平均年限法。,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条件,(1)在不考虑资本的利息或成本的情况下递减每年的服务贡献; (2)操作效率的降低会导致其他业务费用的增加 (3)资产价值早期降低很多,后期降低较少; (4)即使早期和后期耗用的服务价值相同,其折现价值也不同,因而早期服务价值成本要比后期大; (5)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 (6)现金收入逐年降低; (7)由于存在着折旧的可能性所造成的以后年度收入的不确定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规定,新会计准则上没有特别规定,只是“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 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 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计提折旧的范围不正确,超龄使用的固定资产仍继续计提折旧; 大修理停用的设备不提折旧; 因更新改造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停止计提折旧; 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不按规定计提折旧。,案例分析6:累计折旧审计,1、发现疑点 审计人员于2009年2月对某企业2008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对固定资产审计过程中,抽查了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2008年12月份设备计提折旧的业务。在审阅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时,发现如下记录: (1)11月份该车间设备计提折旧额为20000元,年折旧率为6%;,案例分析6:累计折旧审计,1、发现疑点 (2)11月份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原值 300000元,已交付使用; (3)11月份交付外单位大修理设备一台,原价 500000元; (4)11月份进行技术改造设备一台,当月交付使 用,该设备原值170000元,技改支出50000 元,价收入20000元。 另外,该企业12月份车间设备计提折旧20000元。审计人员对12月份企业计提的折旧表示怀疑。,案例分析6:累计折旧审计,2、追踪调查 (1)确定企业计提折旧的范围 企业12月份新增的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价值为: 300000(1700005000020000) 500000元,案例分析6:累计折旧审计,2、追踪调查 (2)计算12月份应提折旧额 当月计提的折旧额上月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上月减少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 12月份应提折旧20000(500000 6% 12)=22500,案例分析6:累计折旧审计,3存在的问题 该企业12月份少提固定资产折旧2500元,原因在于对停产大修理的设备认为是固定资产减少业务,因而没提取折旧。,案例分析6:累计折旧审计,4、调账 (1)如果该企业12月份没有生产产品,则: 借:制造费用2500 贷:累计折旧2500 (2)如果该企业12月份生产产品但未销售,则: 借:库存商品2500 贷:累计折旧2500,案例分析6:累计折旧审计,4、调账 (3)如果12月份生产产品并全部销售,则: 借:主营业务成本2500 贷:累计折旧250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2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875 贷:主营业务成本2500,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