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280072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课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目标导航,内容索引,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1.原因 (1)内因:19世纪,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外因:西方人办报热潮的推动。 2.外国人办报 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 兴起办报热潮。,一、大众报业的发展,传教士,3.国人办报 (1)开始: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 先例。 (2)高潮:维新运动期间,影响较大的有 强学报时务报等。 (3)发展: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并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昭文新报,中外纪闻,思维点拨,报刊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新闻事业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影视最主要的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需求,其次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1.广播事业 (1)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 (2)外国人开办:1923年,英美报商在 创办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 (3)国人自办 1926年,中国人自办第一座广播电台 广播无线电台。 1927年,上海出现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1928年,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在 开播。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二、广播影视的普及,上海,哈尔滨,南京,2.电影事业 (1)趋势: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 (2)产生: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第一部影片 。 (3)发展: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发展迅速。 (4)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事业进入一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后,我国共有近五百部影片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获奖。,定军山,3.电视事业 (1)起步:1958年5月1日, 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2)发展 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 。 到197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 目前已建成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易混易错,思维点拨,北京,中央电视台,1.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2.电影媒介的特点:时效性不强;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在中国,电视的出现要比电影和广播晚。电影、广播、电视在中国出现时间分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1.历程 (1)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 正式开通。 (2)截至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应用 (1)政治生活: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互联网专线,(2)经济生活: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 成为互联网兴起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形式。 (3)其他: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博客、论坛、电子报刊等,都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购物,思维点拨,互联网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中或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完成工作,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增加了乐趣。,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主题一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史料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注:1898年9月21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不再允许民间自办报刊。姚福申中国编辑史,史料解读 表格数据表明18951898年中文报刊总数增加,中国人办报增加,中国人自办报刊在报刊中的比重增加。,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有哪些?,提示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刊的主体;报刊种类繁多,多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要内容;内容丰富,贴近民众生活。,提示,史论总结 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 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 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2)作用 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成为宣传变革、革命的主要工具和利器,推动了政治的近代化。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有利于商业信息的传播,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繁荣。 有利于西方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主题二广播影视和互联网的发展,1.影视和互联网的发展 史料,图一 图二图三,史料解读 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是电影、电视、互联网。,问题思考 史料中的三种传播媒体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提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传入中国;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提示,2.互联网的影响 史料观察下列关于互联网的漫画,史料解读 左图表明网络改变了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右图表明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方式。,问题思考 依据史料中两幅漫画说明互联网对人们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提示互联网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如网上学习。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如网上购物。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提示,史论总结 全面理解互联网的影响 (1)积极 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中获取各种信息,彼此之间可以进行方便的通讯和交流,互联网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工具。,(2)消极 互联网的信息真实性得不到保证,信息来源渠道不确切。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 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深化提升,大众传媒的变迁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内容的新闻事业的功能,是报刊业的主要任务,它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有着重大影响。维新派、革命派曾以报刊为阵地,大造变法或革命的舆论。后来,报刊上开始登载商业广告、娱乐信息,而且比重日益增大,但新闻报道仍被人们认为是报刊的主要特征。,2.影视是带有政治导向的,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但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消磨闲暇时光,发散剩余能量,转换情绪,获得修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夹带大量商业广告,甚至出现电视商场的专题节目,引导人们消费。总之,影视对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 3.互联网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中或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完成工作,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增加了乐趣。,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1.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发刊词写道:“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重大时事 B.宣传政治主张 C.评价社会风气 D.传播商业信息,1,2,3,4,答案,解析,5,6,解析从材料中的“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来分析,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传播商业信息。,2.右图是1926年10月10日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在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运用该材料研究下列历史主题呈现最为全面的一项是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 A. B. C. D.,1,2,3,4,5,6,解析,答案,解析从图片中“挽回利权”和“提倡国货”可知正确; 从图片上女子的服饰可知正确; 从香烟广告宣传可知正确。故选D项。,答案,解析,3.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展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利丰厚 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 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 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1,2,3,4,5,6,解析注意题干角度限定“社会生活史“,结合材料信息“印刷机器发展史”和“新闻事业发展史”可知C项为最佳答案; A、B、D三项的观点材料中没有体现,也没有紧扣社会生活史的角度要求,故排除。,1,2,3,4,5,6,4.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答案,解析,1,2,3,4,5,6,解析从材料提取有效历史信息,“1925年前后”,“华商投资175家电影公司”,上海占绝大多数,电影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体现。1925年国内军阀混战,排除A项; 材料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影的发展,而不是电影业的产生,排除B项; 材料没有谈到市民对电影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1,2,3,4,5,6,5.有人说:“网络一半是红颜,一半是祸水!沉迷于网络,可能会改写人生!”之所以说网络是“红颜”,是因为网络 信息量很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购物,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可以学习,开拓了新的学习渠道可能造成社会问题、人们的心理问题 A. B. C. D.,答案,解析,1,2,3,4,5,6,解析这里的“红颜”比喻网络的积极作用,属于消极影响,属于“祸水”,故选A项。,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合办的新报广报以及广州的述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1,2,3,4,5,6,材料二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在澳门创办的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1,2,3,4,5,6,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70年代中国办报者的主体是什么阶层?报刊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答案,1,2,3,4,5,6,答案主体:中国知识分子。基本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 原因:政治:列强侵略,民族觉醒,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 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近代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答案,答案核心内容:救亡图存,变法图强。 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办报数量多;地区广;社会影响大。,1,2,3,4,5,6,(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答案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启蒙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使中国的印刷出版、大众传媒以及整个文化事业迅猛发展。,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