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估程序

上传人:ch****o 文档编号:142777623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估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估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估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目的为满足环境管理要求,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对公司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的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特编制本程序。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3. 职责各部门:负责全面识别和评价本单位体系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行政部:组织实施环境因素识别,并编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SHE管理者代表:负责督导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工作。4. 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4.1 针对公司在过去、现在、将来时态下的产品、活动及服务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具体包括如下方面:a. 公司的在用系统、报废系统(包括设备和材料)及员工在工作场所的活动;b. 供应商、服务厂商在作业场所的在用系统、报废系统(包括设备和材料)及其员工在公司作业场所的活动;c. 公司以往的活动、产品和服务;d. 其他相关的活动。4.2 针对公司活动、产品及服务中有变更部份的方面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a. 新、扩、改建项目;b. 新工艺改进、原工艺改进;c. 新设备引进、原设备功能改进;d. 新生产线施工、原生产线改进;e. 设备长时间停用后复用;f. 作业环境改良。5.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5.1 运用过程分析法,对每一职责部门或其运行活动按流程作进一步的细分,分析每一步骤产生的因素,其中对环境有影响的因素即环境因素;5.2 请相关负责人员就其负责范围提供经验、知识及资料;5.3 参考现有相关文件与记录:包括相关法规、执行记录、排放量测记录、罚款记录、历史事件等记录;5.4 现场视查与量测:可参考环境因素识别表所列项目,加以视查与量测,以获得结果。6. 环境因素的识别过程6.1 填表前,由责任部门负责人员(如:单位主管、实际操作人员等)决定哪些会或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范围、区域及项目,在决定环境因素范围时,应包括所有可能产生重要环境因素;6.2 各责任部门全面识别环境因素,填写环境平衡表、环境因素识别表并经部门主管审核后,由责任部门保存,并Copy to ISO 文控处。7. 环境因素的更新7.1 每年11月份前后进行一次环境因素的重新识别与评价;7.2 当下列情况发生时,要及时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 a. 管理评审要求; b. 与公司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新法律、法规颁布; c. 新建项目或购进新的设备; d. 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了较大变化; e. 方针变更; f. 相关方要求。8. 环境平衡表的填写规定8.1 “部门、地点”栏的填写:即部门的名称及活动、产品、服务发生的具体地点;8.2 “活动、产品、服务名称”栏的填写:即具体的活动、产品、服务的名称,如冲床运转;活动:与生产无直接关系的行动,指公司的部门,区域及功能,如仓库、运送作业等;产品:与生产有直接关系的行动,指公司产出之产品,包括各种原料类产品、组件、半成品、成品皆是。服务:与客户相关的行动。指公司对外提供之服务性业务,如售后服务、客户信息反馈、传递等。8.3 “投入端”栏的填写:投入的所有资源、能源(水、电、气、油等)物质、人力等。8.4 “步骤/流程”栏的填写: 详细描述该“活动、产品、服务”的流程及步骤,针对流程的每一操作单元进行分析,以便识别出污染源及环境因素;8.5 “产出端”栏的填写:依流程图仔细考量出经上述步骤、流程中的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冲击的项目(包含:产品、非产品)以及它们的处理方式。9. 环境因素识别表的填写规定9.1 “部门、地点”栏的填写:即部门的名称及活动、产品、服务发生的具体地点;9.2 “活动、产品、服务名称”栏的填写:同ITEM 8.2;9.3 “环境因素”栏的填写: 环境因素是指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如:某种资/能源的消耗或回用,废弃物的产生,产生建筑废土、节约用纸、使用(某)杀虫剂、噪音、辐射、工程有碍观瞻等。具体项目包括:a. 大气:所有空气污染相关法规规定之空气污染物的排放;b. 水体:所有水污染相关法规规定之水污染物的排放;c. 废弃物:凡产生需清除、处理、处置的一般及危险废弃物,其数量足以污染环境或影响人体健康者皆是,并包括固体及液体废弃物;d. 毒性物质:凡制造、输入、输出、贩卖、运送、使用、贮存、弃置毒性物质,或其他于毒性化学物质接触或有关者,或依常理判断足以影响环境与人体健康的物质;e. 土壤:有意排放或因疏失导致污染物进入土壤中,依常理判断足以影响环境与人体健康者;f. 噪声:凡超过过管制标准之声音或发出足以妨害他人生活环境安宁的声音,包括固定性发生源及 移动性交通发生源;g. 异味:凡足以对人体产生不适感受之气味,且目前尚无法规直接管制者。h. 资源使用:如金属类、非金属类、有机物类,并包括能源类,如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有机燃料如木材,及其他能源如水力、太阳能、风力、核能等;i. 生态系统:对陆域动植物、水域动植物、频临绝种及受保护族群,及食物链与优氧作用等生态考量发生冲击者,不论正面或负面冲击者皆是;j. 景观福利:凡对视觉景观、自然景观公众性之感受,产生正面或负面冲击者。邻近居民之抱怨或抗争事件亦可列于此类。9.4 “环境影响”栏的填写:环境影响是指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如水体污染、自然资源枯竭等。说明环境影响时,尽量提供量化的具体描述。可以包括下列内容,但不要求一定提供下列资料:a. 发生的频率:发生的间隔。例如每天、每周或每月发生;b. 造成冲击的机率:当上述情形发生时因失控而对环境冲击或造成损失的机率。例如非常可能失控、几乎不可能发生损失等;c. 数量:排放或使用的数量有多少,例如泄漏出10kg甲苯;d. 程度或严重性:冲击或影响的程度、范围及严重性。例如毒性物质污染河流、严重影响居民饮水、持续一周等皆是;e. 量测与监察措施:过去、目前或未来针对此环境因素,采用监控及量测措施为何,例如每天测量或拟采连续监控等皆是;f. 预防、矫正或控制措施:过去、现或未来(拟)采用什么方法来预防、矫正或控制此环境因素,例如已改善废水处理设施的功能、将加装空气除尘器等;9.5 “使用量/排放量/排放浓度”栏的填写:根据环境因素说明的内容,写出量化的使用量或排放量排放浓度,不适用者用“”表示。9.6 “状态”栏的填写,包括: a. 正常:一般、日常的连续运转状态,即固定、例行性且计划中的作业过程与程序,如每日、每周例行性作业;或设备的运转及生产; b. 异常:指在计划中,然而不是例行性作业,如公司的开机、停机、机修、定期维修等;属计划中作业,但非例行作业,易因人员疏失及机械异动等因素,产生对环境冲击; c. 紧急:指可能或已发生的紧急或意外事件,指不可合理预期的突发性状态,如火灾、爆炸、环境设施的突然失效等; d. “状态”栏中若包括“正常”和“异常”,则两项内容皆要体现。9.7 “时态”栏的填写: a. 过去:过去的环境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如泄漏事件造成的土地污染; b. 现在:现在正在进行或产生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及影响; c. 将来:环境影响或发生于将来,如新、改、扩建项目中涉及的环境因素。9.8 “影响类别”栏的填写: “影响类别”包括空气、水体、废弃物、毒性物质、土壤、噪音、异味、资源使用(能源/资源)、生态系统、景观福利等。9.9 “法规限值”栏的填写: 根据环境因素说明的内容,查找有关的法规,填写出该项目适用的环境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名称及其法规限值,不适用者用“”表示。9.10“是否属危险废弃物“栏的填写: 属于危险废弃物,以“是”表示;不属于危险废弃物,以“否”表示;不适用者用“”表示;9.11“重要环境评价分值“(C)”的填写:依计算公式C=F*D*S*L;C的值越大,表示环境影响越大,即优先行动等级越高。 a. 发生频率(F):亦即发生的间隔时程为何,可针对发生频率自行制定,给予1到5的分数;(发生频率越高,给分越高),给分准则举例如下:1=几乎不发生,或每年至多发生一次; 2=每季发生一次; 3=每月发生一次; 4=每周发生一次; 5=几乎每天一次,或持续不断。 b. 可控制程度(D):当上述情形发生时,根据控制改变环境影响的难度自行制定给分准则,并给予1到5分的分数(可控制程度越低,给分越高),具体如下: 1=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完全可以立即控制对环境的影响; 2=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在一个月内控制对环境的影响; 3=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在半年内控制对环境的影响; 4=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在一年内控制对环境的影响; 5=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无法控制对环境的影响。 c. 程度/严重性(S):冲击或影响的数量、程度、期间、范围及严重性。自定给分准则,给予1到5的分数(越严重,给分越高): 1=受冲击的区域很小,仅限于排放点附近的少数员工有影响; 2=受冲击的区域仅限于公司区内,公司区内多数员工受到影响; 3=受冲击的区域扩散至公司区外,邻近居民受到轻微影响; 4=受冲击的区域扩散至公司区外,邻近居民受到严重影响; 5=受冲击的区域很大,冲击情况十分严重且广泛。 d. 法律法规符合性(L): 1=排放浓度为法规限值的80%以下(完全符合); 2=排放浓度为法规限值的80%-100%(接近限值); 3=排放浓度超过法规限值(不符合)。9.12“优先行动等级”栏的填写:依重要性之大小,排定优先等级如下: 第一级:非常严重,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第二级:严重,本年度内必须采取行动; 第三级:普通,下年度或两年内必须采取行动; 第四级:不严重,有须采取行动,列入长期考量项目。 评分等级判定: 40分(含)以上为第一级 30-39分为第二级 20-29分为第二级 1-19分为第一级 评分为第一级、第二级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