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二教学设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2445995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梯形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梯形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梯形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5 梯形(二)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经历探索等腰梯形的判别过程,培养联系与转化的教学思想;(二)能力目标发展推理意识;培养分析图形的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教学带来的成就感,培养学习乐趣。二、教学重点: 探索和了解等腰梯形判别条件三、教学重点: 掌握梯形判别条件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分为五个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第二环节:探究解知第三环节:练习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教学过程如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课前回顾与导入:1)什么是梯形?什么是上底、下底?2)什么是等腰梯形?有什么性质?3)等腰梯形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4)小游戏: 任意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在上图所示的三角形中,分别画一条线段:1)怎样画才能得到一个梯形?2)在哪些三角形中,能得到一个等腰梯形?目的: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本节课需要使用的相关知识;通过小游戏引入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第二环节:探究解知 新课学习根据上面提出的小游戏,让学生尝试解决,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梯形与三角形之间的联系,梯形是三角形的一部分,为后继的化归作铺垫。让合作交流探讨:“在以上三个三角形中,为什么(2)、(3)可以裁出一个等腰梯形?”在说理的层面做了要求。(因为它们是等腰三角形,会有两个相等的底角。)进一步提出明确的问题:如何判断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在梯形ABCD中,吗?为什么?活动方式:1)四人小组讨论,鼓励每个小组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说明ABCD 2)全班交流活动目的:是学生再次运用转化的方式研究梯形的过程,巩固上节课所掌握的研究梯形的方法。同时得到等腰梯形的判别方法。如果学生转化有困难,教学应给予一定的提示和帮助。方法1: 方法2: 方法3:结论: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第三环节:练习提高1例题。例2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互补。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吗?本例实际上给出了等腰梯形的一种判定方法。2练习与提高:随堂练习有两个内角是70的梯形一定是等腰梯形吗?为什么?如图,四边形ABCD是由三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围成 的,它是等腰梯形吗?为什么?目的:对于例题2和随堂练习,教师要善于注意利用这些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通过学生的思考、表述,逐步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和说理水平。3议一议:右图是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密铺成的图案的一部份,这个图案中等腰梯形的内角各是多少度? 观察这个图案,你能发现哪些边、角关系?活动方式:全班交流,组织学生讨论。活动目的:1认真地观察图形位置关系,充分地发现边、角之间的关系。 (1)每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 (2)上底与腰相等,下底等于上底的两倍 (3)下底的每一个内角等于602这是一道关于梯形性质综合应用的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能对图形有一个直观的把握和认识,然后再进一步地去寻求边、角的关系。学生对图形可能会有一个直观的猜测,至于猜测是否正确,可能会有学生无法判断,若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应给出指导。第四环节:课堂小结1 判断一个梯形是否等腰梯形,有哪些方法?2 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将一个梯形转化?第五环节:布置作业习题49 第1,2,3题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对“联系与转化”思想的再次运用、加强和巩固,经过这一节课知识方法的再回炉,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思想就扎根于学生心中了。2在第二环节中,又一次提到了“转化”的思想,给出了将梯形转化常用的方法。但是在第三环节的练习中,对于这种思想方法的运用没有再进行强化,所给的例题、随堂练习和议一议都和上述提到的“转化”没有什么联系,显得不足。事后再考虑,最好能在第二环节之后,补充一个类似转化途径的习题,然后再进行第三环节。如果补充的题目难度比较大,也可以考虑将补充的问题放到第三环节的最后。如果这样处理,若对于所任教的班级的学生而言课堂容量显得比较大,可以将第三环节中的议一议内容删去,在镶嵌一节是再进行进一步的讨论。3关注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地分析、尝试,开阔思路,拓展思维深度。注意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和说理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